大学生就业不必都做公务员
●从就业的角度看,众多大学生追求一个公务员的职业,在社会的价值导向上还不太理想,我们的社会应当有很多人去做其他一些工作。因此,大学生不必都要挤公务员这个“独木桥”。
●要注重对大学生就业工作进行合理的制度设计,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企业、到非公经济单位就业和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作者简介】
吴江,国家人事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兼任中国人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等职。主要研究领域为人事政策、领导科学、政府绩效评估、公共危机管理等。
2008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成绩,1月19日起正式公布。根据人事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共有64万人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生人数较去年增加12%;今年公务员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为60:1,远远超出2007年的42:1。竞争最激烈的中央党群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竞争比例平均高达162:1。从某种角度来说,国家公务员考试已经成了当今中国竞争最激烈的考试之一。
从就业的方面看,众多大学生追求公务员的职业,在社会的价值导向上还不太理想,我们的社会应当有很多人去做其他一些工作。因此,大学生不必都要挤公务员这个“独木桥”。
大学生“公务员报考热”的出现,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公务员职业的吸引力。目前我国仍处在社会转型期,相对于其他职业,公务员不仅职业较为稳定,同时具有相对完备、良好的待遇和保障体系。二是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公正性。目前国家机关公务员的考试录用已基本采取“凡进必考”的制度,公开录取成为公平竞争的有效保证。三是相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以高校毕业生就业为例,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480万人左右,除去10%考研、考博、专升本以及出国留学的学生,再加上2006年待就业的70万至80万人,实际需要就业的人数在500万人以上,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众多高校毕业生将报考公务员作为重要的就业机会和出路。
不可否认,公务员职业较之某些职业确实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大学生“公务员报考热”中,很多学生考生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切实际的观念、想法与行为。一是盲目跟风,有些学生看到周围同学争相报名,便放弃了原来的考研计划或自主创业的理想。二是就业期望值太高,很多学生其实对公务员的职责、工作特点并不了解,甚至简单认为“当公务员就是当官”;有的认为公务员福利待遇高,跨进政府大门就如同进了“保险箱”;还有的认为公务员没有竞争压力,就是过着“八点上班九点到、一杯茶水一张报”的清闲生活,悠哉乐哉,实际上这些观念都是对公务员职业的误解。
如今的公务员有明显职业属性,并非每个人都适合当公务员。相当一部分报考者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发现,由于个人性格以及对政府运作机制和规律的理解偏差,自己其实并不适合当公务员。从工作负荷和岗位职责看,政府机关的职位设置有一定标准,有比较明确的工作质量和数量的规定,工作并不轻松,有些职位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并且,随着《公务员法》的实施,各地都在逐步健全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要不断提高公务员的管理与服务本领、依法执政与行政水平。那种考进机关后就可“享受人生”的想法是极为不切实际的,这不仅与国家招考公务员的初衷相悖,也与公务员管理的大趋势格格不入。
另一方面,公务员岗位尽管稳定性较高,但严格的绩效考核、健全的退出机制的建立,使公务员职业不再是打不破的“铁饭碗”。从1996年到2003年底,全国共有1.6万名公务员被辞退,这说明公务员混日子的“好光景”不可能再有了。随着干部竞争上岗、公开选拔等制度的日益完善,公务员的职业发展将以能力和业绩为主,进入公务员队伍后,所面临的职业发展竞争仍然比较激烈。
虽然,大学生积极报考公务员,可以有效推进公务员队伍结构的优化和素质的提升。但与此同时,国家和社会也应正视由此衍生的一些问题:如国家机关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过大,不利于人才流动到企业、科研机构等一线单位,不利于人才流动到基层岗位;如何用好、培养好这些百里挑一甚至是千里挑一的优秀青年人才,等等。目前,各级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并正在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如鼓励和引导优秀人才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线就业,逐步提高省以上政府部门从基层录用公务员的比例等。
我认为,对大学生“公务员报考热”这一现象,人事部门、教育部门、高校都要对此进行理性引导,尤其要注重对大学生就业工作进行合理的制度设计,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企业、到非公经济单位就业和自谋职业、自主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