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全国三季度100个“最缺工”职业
你知道我国第三季度“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是什么?哪些城市最缺这些人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2022全国三季度100个“最缺工”职业,供大家参考,快来一起看看吧!
2022全国三季度100个“最缺工”职业
与2022年第二季度相比,制造业缺工状况持续,技术工种岗位缺工较为突出。“铆工”“锻造工”“模具工”等职业新进排行,“车工”“焊工”位列排行前十,“电机制造工”“仪器仪表制造工”“汽车生产线操作工”等缺工程度较二季度有所增加;物流及运输行业缺工程度有所增加,“邮政营业员”“道路客运服务员”新进排行,“快件处理员”“道路货运汽车驾驶员”“装卸搬运工”等职业缺工程度加大。
中国制造业缺工的原因
第一,老龄化加剧
目前,我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国家,这是每个国家都必然会经历的。自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老龄化就开始逐步加快。65岁及以上的老人由1990年的6千万,到2000年已增加至八千万,短短十年就增长了两千万。
不仅如此,预计我国到2040年时,65岁及以上的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20%,80岁及以上的超高龄人口将达到七千多万。
人口老龄化对于制造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当一代人都以进入工厂上班为荣,在那一代人眼中,进入工厂上班就相当于端了一个铁饭碗。但随着这一批人逐渐老去,制造业的“用工荒”现象立马凸显。
第二,年轻人不愿进工厂
近年来,随着服务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向服务业转移。因为在制造业往往会出现管理过严、压力太大的现象。而年轻人的思想观念则追求“自由”,没有压力的工作岗位是他们的首要选择。
制造业的利润相较于其他行业本来就不是很大,再加上有的工人从外地来要包吃住,就给了制造业更大的压力。不仅如此,现在“进工厂”和“没前途”画上了等号。工厂不再是别人眼中的铁饭碗,而且几乎没有什么晋升机会,只是每天日复一日的重复着枯燥的劳动。
种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年轻人越来越不喜欢进工厂。而新兴的服务行业则成了年轻人的首要选择。例如送快递、送外卖、网约车等服务。
这些工作不仅没有很高的从业门槛,而且时间分配相对自由,收入较之工厂也很高。在苏州,网约车司机的到手月工资基本能达到六千,是制造业工资的两倍。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们对于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与制造业不同的一点是,在制造业工作有一天可能会被全自动化的机器替代,但是服务是技术难以完全替代的。因此,在服务业比起制造业具有先天吸纳劳动力的优势。
第三,制造业要求逐渐提高
近年来,由于在环保等方面的硬性要求,我国制造业技术逐渐升级。需要工人劳动的简单工作逐渐由机器取代,与此同时,工厂对复合型技术工人需求也日益提高。
由于自动化的普及,工厂对于工人技术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低端技术工人并不缺,工厂真正缺的是技能型人才。这种工人要么更向往自由,不屑来工厂上班,要么就是技术不达标,导致工厂技术工人面试合格率不足10%。
缺乏技术性人才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上。我们的大环境就是更加推崇本科学历,去到中专上学的学生要么就是自己不愿意学,要么就是想学没有好老师。大专出来的学生多数会走上专升本的道路,毕业就进厂是及其少见的现象。
总之,用工难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不得不引起大家的注意。除了老龄化加剧之外, 工厂缺工的最根本原因还是工资不够,劳动量还大。但是由于制造业利润的局限性,工厂无法通过高额薪水吸引劳动力,只能进行产业升级,用更少的人生产更多的东西。
同时,还应该从劳动者身上挖掘潜力,大力发展技工教育、职业教育,为制造业培养更多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企业也应该在内部设立更完善的评定职称机制和收入增长机制,给予员工一定的晋升空间。针对优秀的技工,企业有必要在收入和荣誉上朝其倾斜,以留住人才,同时为其他工人树立榜样。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根本,要保障制造业,首先要保障的是工人的福利待遇。待遇提高,工人自然就不缺了。
如何解决制造业招工难、用工难问题
一是政府加强就业引导,改善制造业就业环境。产业互联网下,现在的制造业早已今非昔比,工作环境及收入已有明显提高。对此,政府要予以方向性引导,不断改善制造业就业环境,同时营造更佳的舆论环境,使全社会进一步关注、支持制造业,吸引、鼓励更多人才和有志青年投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政府进一步加大就业支持力度,让制造业岗位更具吸引力。政府与企业共同努力,让制造业岗位更具吸引力。建议政府给企业送政策、送资金、送产业工人,比如提供新员工就业补贴,对参与订单式生产的临时用工给予一定的收入补贴及保险补贴;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实施差异化人才政策支持等。
三是国家进一步完善满足制造业升级需要的人才培育体系。建议国家相关部门着力培养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紧缺型人才,逐步构建起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梯度发展的制造业人才培育体系。增强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重点群体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精准开展“菜单式”培训,鼓励校企合作“订单班式”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