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模范先进事迹纪实十篇
从古至今,人们都把劳动看成是最光荣的事情,因为它带给人们的不仅是物质财富,更多的是精神财富。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劳动模范先进事迹纪实,希望大家喜欢!
劳动模范先进事迹纪实篇1
我是__学校初二级的__,任班级劳动委员,班长,班生活委员,并曾任语文,英语科代表。我性格活泼开朗,待人随和、友善,学习积极向上,工作认真负责。
自从成为一名共青团员以来,我时刻保持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热爱祖国,坚持正确的思想和政治方向,认真履行团员义务,发挥团员模范作用,提高个人思想素质,为以后成为一个社会上优秀的人才而努力。
在学习上,我不为学习而学习,更不为考试而学习,而是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我,丰富头脑,培养自己良好的思考习惯,所以我有着端正的学习态度,善于学习,取得了好的成绩,我不曾骄傲自满,而是保持谦逊的态度,继续努力;一旦遭遇挫折,我也不会灰心丧气,自怨自艾,而是总结经验,扬长避短,努力在以后取得更好的成绩。在不断充实自我的过程中,我曾获“成绩进步奖”;在不断努力的过程中,我曾获“成绩优秀奖”,并且多次获得奖学金。六年级曾获华罗庚金杯决赛全国二等奖,去年获全国英语竞赛江门市二等奖。
作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我对待工作认真勤恳,积极负责,认真听取同学的意见,认真做好本职工作,踏踏实实做好学校、班委会分配下来的每一项工作,对于班级管理的日常工作和团委学生会及文学社的工作,都能有较好的处理,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学生干部”、“优秀班干部”、等。作为学生会主席,我带领各位学生干部积极做好文明班评选,文明宿舍评选,学习小组pk赛等年级活动。
在生活方面,我待人有礼,为人正直,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并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在身边的人遇到困难时,我能热情地伸出援助之手,乐于参加各项有益的活动,曾多次被评为“金色少年”,而我所在的宿舍也曾多次被评为“文明宿舍”。
就像一片四叶草,在我看来,第一片代表我要做个十分优秀的学生,第二片代表我要做个负责的班干部,第三片代表我要做个孝顺的孩子,那么第四片就是我的成功了。四叶草不容易找,这些任务看似简单却也需要毅力,我会努力找到我的四叶草。
劳动模范先进事迹纪实篇2
她是一个外向的女孩子,积极向上,也是我们班的劳动委员。她工作态度端正,严肃认真,积极主动帮助辅导员老师,协助老师的工作。入学以来,该同学在思想、学习、工作等方面积极要求上进,虚心好学,严格要求自己,对生活学习充满激情。在老师的指引、教诲和同学的帮助下,以及通过自身的努力,她在德、智、体等诸多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表现突出。
她一直在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已,努力地学习科学知识,弥补自身的不足。在大学期间,她特别注意各方面的均衡发展,锻炼自已在各方面的能力,积极的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协调协作能力较强。她是个性格开朗,乐观向上,乐于助人的人。在她的脸上你可以经常看到她自信的笑容,因为她相信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会顺顺利利,总会有荆棘,有绊脚石,关键是你用怎样的心态去对待。痛苦、懊悔、退缩解决不了问题,只有用正确的心态去批荆斩棘,才能在幸运与不幸的交错中把握住人生航向。她是个忙忙碌碌的人,因为在教室里总能看到她埋头苦读的身影;在班级的事物的处理中总能看到她认真负责的身影;在校、系的各类活动中总能看到她活跃的身影。她有这样一句人生格言:“如果你很平凡,没有关系,重要的是要寻找到一个时机去突破自我,给自己一个机会让自己充满信心,那样你就会找到自己的定位”。
三好学生的标准是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
她做事认真,学习成绩也不错,她很热心,乐于助人,在学习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她都会和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她积极主动参加学校学院举行的各种活动。在活动中陶冶了自己的情操,也锻炼了自己。为班级争得了荣誉,特别是有一次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就是学校举行一次活动,“技能比赛”在培训过程中,她很认真的去做老师教的每一个动作,别人去玩的时候而她都会留下来继续的练,下课时间都不放过,晚上在寝室都在练习,回忆那整个过程,叫她休息一下,她却说这样一句话,既然加入了就必须做的最好,虽然有些地方不如别人,但技术一定不要输给她人,就这样,她一直坚持到最后,比赛时间倒了,她很顺利的拿到了中职“心肺复苏”技能比赛一等奖,真可谓,皇天不负有心人啊!
她深知蜗居温室的雏鸡永远不能领略蓝天的清澈与纯净,只有志存高远的雄鹰才能振翅翱翔鹰击长空。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要胸怀博大,视野开阔,始终牢固树立为祖国和人民而奋斗的理想,并坚韧不拔地为实现这种理想而奋斗。只有在这种为了实现远大理想的不懈奋斗中,聪明才智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生命价值才能更加完美地展现出来。在思想上,她有着较高的觉悟。对于自身各方面有着充分的认识和思考,有着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目标,并对于前进道路上的困难能够有足够的勇气迎难而上,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热爱祖国、热爱党,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是非观念,平时处处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要求进步,并有强烈的向党组织靠拢的意愿。
她的认真都让我们佩服,她就是这样的一个好学生。昨天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百尺竿头,更上层楼,未来的征程中相信她会更加努力,创造自己更美好的未来,为国家做出她应有的贡献。
劳动模范先进事迹纪实篇3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本着安全是基础、效益为核心、服务为宗旨指导思想,按照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坚持一手抓营销管理、一手抓优质服务的工作思路,有力地促进了石光供电所各项工作开展,双文明建设同步发展,在各个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实行电费储蓄切实减轻农民用电负担
农村用电三电三乱,过去一直是群众反映的热点、焦点问题,也是多年来党和政府一贯重视,密切关注的一项工作。多年来,传统的电费收缴方式,使电力职工陷于繁琐复杂的结算业务之中,既容易造成三电三乱和电费流失现象,又不利于电力职工为群众服务。为了从根本上遏制三电三乱现象回头,2009年4月,根据公司关于改革电费收费方式的要求,本着便利于民的指导思想,张春海同志带领供电所全体员工完成了电费邮政储蓄工作。通过一年多的工作,全镇15个行政村全部实行电费储蓄,参加银行代付电费客户达9636户,户储蓄率达到90%以上,代扣成功率达到94%,位居全公司供电所前列。实行电费储蓄一方面能够保证电费的及时、足额收缴,杜绝电费流失,另一方面能够严格执行电价政策,杜绝乱收费、乱加价、乱摊派现象,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的用电负担。
二、加强岗位技能培训全面提高人员整体素质
为了全面提高供电所人员的整体素质,张春海同志经常对员工进行岗位知识和技能培训,并在供电所内部定期举行技术大比武、岗位知识竞赛活动,进一步激发全体员工学习业务知识、钻研业务的积极性。2009年在公司组织第二届农村电工知识竞赛活动中,石光所代表队由于成绩显著,公司推荐李万功等三位同志代表供电公司参加市组织的竞赛活动,由于刻苦努力、出色发挥,最终荣获市团体第一名,为供电公司争得了荣誉。
三、改变观念深化农电体制改革体改结束后,由于打破了原有的属地界限。
如何对没有电工的行政村进行管理、如何搞好优质服务,以及怎样让员工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是摆在全所员工面前最现实的问题。对于上述这些问题,由于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只有从实际出发,立足现实,全所职工知难而上、不等不靠,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所内先后组织全体职工出谋献策,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和办法,比如:给没有电工的村发放便民服务卡,写明服务人的姓名、电话号码,以及举报电话等让客户一目了然。从而缓解了供用电矛盾,密切了电群关系,真正使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得到充分体现,使问题一一得到解决。如今的石光供电所各项工作已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全所员工,上下一心、扑下身子干工作、爱岗敬业讲奉献,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增强了全所员工的责任心、凝聚力和向心力。
劳动模范先进事迹纪实篇4
我是来自九(3)班的赵晨龙。这次有幸被同学们推选参加"校园劳动之星"的竞选活动。
我热爱集体,诚实正直,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他人,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爱护公物,保护环境,有良好的劳动习惯,勤俭节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劳动活动。
我是学校的"两无"监督员,我每天认真记录班级的卫生打扫情况,监督同学们按时按量完成卫生打扫任务,认真如实记录。我从不吃零食,大胆管理班级"两无",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我能够积极协助劳动委员开展工作,及时向班主任汇报班级卫生工作,在开学阶段,因卫生区环境复杂,很难打扫,班级卫生在检查中常常倒数,我和同学们不断寻找原因,认真彻底的多次打扫,在12月的卫生评比中,我班获得"卫生流动循环"称号。
在学习上,因为基础较差,进步不大,但我也严格要求自己,独立完成作业,争取更大进步!
孩子在家热爱劳动,勤俭节约,孝顺懂事,在言谈中,对自己的班干工作很热情,这学期各方面表现都有进步,谢谢学校给他这样的机会。
劳动模范先进事迹纪实篇5
生活中,劳动必将是一笔难得的人生资源和财富,人生的绚丽和精彩都是在不断的劳动并勇于创造的过程中写出来的!
“劳动模范”是我们的榜样,说起“特等劳动模范”,您一定会想到那些工作了半辈子、已经四五十岁的劳动者。可是在昨日举行的2010年沈阳市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上,却有名“80后”当选了“特等劳动模范”。
在表彰大会现场,记者见到了这名叫陈雪娇的女孩。她是沈阳某大型商场的营业员,在黄金饰品专区金条柜组工作。“她有个绝活儿,就是能蒙着眼睛编织金刚结。”据表彰大会工作人员介绍,“她卖东西很有特点,常以讲故事的形式为顾客讲解。有了沟通,成交数量便大大提高,其中一笔420万元的销售额更是创下了集团单笔销售之最!”记者了解到,陈雪娇只有24岁,却丝毫没有“80后”的娇气,她对待顾客热情、诚恳,被顾客亲切地称为贴心的“微笑天使”。
百折不挠,让华夏同胞,不懈努力,迎难而上;孜孜不倦,使中华英豪,充满激情,争做栋梁。
“我觉得无论什么行业、无论什么工种、无论什么人物,只要立足岗位,甘于奉献都能创造出一定的劳动价值!”重庆能源集团打通一矿通风队员工胡明军说。
胡明军是名农民工,打过掘进,干过采煤,而最让他记忆深刻的劳动就是在通风队搬石头。在别人看来,搬石头是重活、粗活,可他却在搬运石头的过程中创造出了安全价值、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一个人一个班要往井下搬运7矿车石头,接近7吨,说不累那是假的,但我们累得十分有价值。”他说劳动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劳动引发了一系列的发明创造,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和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使人类大踏步,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劳动之所以崇高,是因为劳动是财富之母,人类所享受的一切物质成果、科技成果、文化艺术成果无一不是劳动的产物。
“无论是劳模、明星还是普通劳动者,他们所创造的劳动价值不管大小,都应该得到社会、企业的尊重和认可。”在讨论会上,60多名与会人员向社会呼吁。因为他们发现,在一些企业,普通员工的工资待遇与劳动付出不成正比,政治待遇更是可望而不可及,因此,他们呼吁全社会应该像关注明星、劳模一样关注每一位普通劳动者。只要是通过劳动创造出了一定的价值,不管价值大小,都要让他们既有经济回报,又有政治回报,要让每一位劳动者都有奔头、有想头,从而也让普通劳动者在被尊重和被认可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许多时候,命运给了我们黑暗的际遇,但并没有剥夺我们追求光明的权利;命运给了我们坎坷的遭遇,但并没有剥夺我们快乐的心境。命运给谁的都不多,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向命运低头,不能好逸恶劳!因此,如何正确对待工作和劳动的问题,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一项重要的思想内容,也是我们每个人如何选择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在今天的生活中,我们最需要的就是适当的劳动,只有劳动才能更好的谱写生命之歌。
劳动模范先进事迹纪实篇6
华敬方,男,1965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1987年毕业于山东省城建学校,同年参加工作,1984年毕业同济大学,现任滕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副主任。2014年5月被滕州市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该同志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换得市政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学习上他是先进分子是优秀代表,工作上他是好同志好榜样,生活上他是亲密挚友是好大哥。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市政人甘于奉献、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诠释了市政人勤恳、敬业、创新的精神风貌。勤奋好学刻苦钻研:该同志在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注重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在业务技术上,刻苦钻研,积极进取,善于学习,善于总结,具有较高技术和业务素质,出色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多次荣获省市级荣誉称号,在群众中具有很高的威信。特别是由于该同志在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中表现出色,2011年被山东省住建厅评为“市政工程优秀项目经理”。
勇挑重担不断创新:华敬方同志从不向困难低头,在他的身上总是有一种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力量。在青啤大道防汛工程管道工程中,他们和其他同志刻苦钻研,大胆对改良和革新施工工艺,解决了沙层施工难的问题;改造了设备有关部件,解决了地下水进入水管问题,并在具体施工中,为单位培养了多名能够独当一面的技术人才,保证了市政事业的良性发展。他担任项目经理的青啤大道排水工程被评为省级“市政金杯示范工程”、枣庄市级“水工杯”示范工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该同志参加工作以来,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把努力工作作为自己的准则,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具有较强的责任感、服务意识和协调能力,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工作热情,积极负责的开展工作。华敬方同志做好工程项目管理、技术指导工作的同时,长期坚持在施工一线跟班作业,他既是项目施工的管理者,又是操作者,正是他这种忘我的工作精神,为各项工程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志们都称他是“前方坚实的后盾”,只要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用他的话说,只要工程上的事做好了,我心里也就踏实了。华敬方同志工作几十年如一日,一心扑在市政建设事业上,在平凡的基层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他热爱事业,对待工作精益求精,立足岗位,求真务实;他严于律己,宽厚待人,乐观向上。多年来,他刻苦钻研实际操作技能,多次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进行技术改进,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他敬业爱岗,勤奋工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为本单位职工树立了榜样,受到领导和职工的一致好评。
劳动模范先进事迹纪实篇7
熊小宁,男,汉族,1969年7月出生,初中文化,现任东岸村党支部书记。近几年来,东岸村在熊小宁的带领下,不仅自己跃上了种粮大户之列,而且带动全村人走上了种粮致富之路,涌现出了年播种2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86户。粮食生产在该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了抓规模种粮的新格局。他带领群众摆脱贫穷落后,走向文明富裕,率先奔上小康生活。农民人均纯收入居全乡第一,达到人均7369元;实现了100%的组通公路, 100%的农户通自来水,用卫生厕,100%的农户拥有高等家用电器和农用机械;在外包田居全县之首,达到一万亩;群众在县城购买商品房30套,在村庄户户建有楼房。 其主要先进事迹表现如下:
一、诚心、热心、积极发展粮食生产
03年刚进入村委会工作,本地粮食市场疲软,农户种粮积极性不高,外出打工农民骤增。有的土地荒芜,有的庄稼种后无劳动力管理,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粮食生产。熊小宁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与土地打了30多年交道的他盘算着:这么好的地荒芜了多可惜啊!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农业的基础,粮食市场的疲软应该是暂时的。古人曾说“逢俏莫赶,逢疲莫懒”,我何不把外出打工人员的土地承包过来,既使他们能安心地在外工作,又能增加我的收入。当年就承包耕地100余亩。由于科学管理,合理施肥,成本较低,当年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尝到甜头以后,熊小宁坚定了种粮的信心和决心,至20__年种植面积突破2000亩,粮食产量达180万公斤,他的示范带头作用,立即为当地群众吃下“定心丸”。
他们纷纷找到书记,要求熊小宁牵头走出东岸,来到了与其相隔一岸的成新、朱港农场,找到他们的领导,逐年把两个劳改农场的田全部承包过来,转给本村群众承包,实行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种植面积突破10000亩。他的事迹,很快引起了镇党委、政府的重视,并以他为榜样,在全镇广泛宣传和推广。目前我镇已涌现出规模种粮户722户,种植面积突破13万亩规模种植已构成我镇粮食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熊小宁重视粮食生产,更注重对土地的珍惜,不让土地闲置,想尽办法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每年科技下乡、农机推广,他都热情欢迎。陪同农技干部挨家挨户作宣传发动,推广先进适用栽培技术,因为他心里想到的不仅是自己要科学种田,更希望周围的农民朋友也能搞好科学种田。每年村民开展技术培训,他总是第一个到场,坐在第一排的位置,聚精会神地聆听。村民中有思想不通、不乐意接受新技术的,他帮忙做动员工作;有没领会技术要点的,他用认真听讲、勤奋实践得来的知识无私地帮助别人弄懂。在生产过程中,他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进行土、肥、水管理,不偷懒,不懈殆。坚持良种良法,优质品种覆盖率达100%。由于他的勤劳加智慧,获得粮食产量达1000公斤的好收成。
二、无私、诚信,带动周边农户科学种田
熊小宁书记虽然文化不高,但他却比任何人都相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每年农技部门安排在他那里的试验田,他都欣然接受,在试验中,有的品种因为适应性差,或者不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栽培条件而导致减产,农业部门按惯例要对他进行补偿的时候,他都说:“我不要你们补钱,那样就见外了。我把你们当作亲人,让我和你们一起做点事,筛选出哪些品种适合我们这个地方,哪些品种好,我们老百姓照着买,买到放心的品种,我只有高兴的份,哪儿会要你们的钱。”一席话,说得农业干部们心里热乎乎的。熊小宁就是这样一个朴实、无私、诚信的人,他良好的公德意识确实也感染了一些村民,大家纷纷消除成见,乐意跟农技干部聊天了,乐意跟干部们接近,学技术了。东岸村的粮食生产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产量突飞猛进,成为当地粮食生产优质高产示范村。
为了解决劳动力严重匮乏和机械紧张的矛盾,他率先购进了排灌机械和收割机械等机具6台套,进行田间机械化作业,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在他的带动下,通过自筹资金,县农机部门补助,先进购进了小型收割机、化肥深施器以及农副产品加工机具共238台(套)。探索出了适合该村农业生产田间机械化作业的新路子,机械化田间作业的推广运用,增强了该村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年机耕作业面积可达985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95%,把农户从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了生产经营水平,对助农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村党支部连年被县委评为先进党支部,他个人连年被评为县、镇优秀共产党员、南昌市劳动模范。
劳动模范先进事迹纪实篇8
高焕球,男,1973年9月出生,汉族,东风桥镇新东坡村一组村民,这个平凡而普通的家庭有成员5人,正是这样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谱写了种粮新篇章。
近几年来,在农业生产上他坚持农业生产标准化,拥有农机设备大型联合收割机二台、大型高速插秧机二台、旋耕机一台、小四轮拖拉机一台、机动喷雾机三台。承包了农田1000余亩,年总产约400吨,全年实现粮食总收入近百万元。 高中毕业的他面临着生计问题,作为一名年轻人,他敢闯敢干,在家种田,在外打工,做过泥水匠,当过搬运工,1996年在镇上开了石门桥第一家网吧,2000年利用开网吧赚的钱买了一台收割机在农忙时帮别人收割稻谷。
这段时期,他看到现在农村年轻劳动力不足,稻田抛荒严重,部分农户在水稻种植上一直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土地利用率低、科技含量低,水稻种植存在品种混杂、经营管理粗放、劳动力投入大、水稻加工销售困难等诸多问题。为此,他经过多方考察、论证,看到了科学种粮的曙光,必须实行集中种植,形成规模才能节约成本。他毅然放弃了网吧经营,投身入老本行----农业生产中去,当起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曾说自己是一名农民,国家也需要农民,要不然大家的粮食要谁来种,人民吃的粮食谁来出。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这几年国家政策好,农业生产前景很广阔,要把这块农业蛋糕做大做强。 20__年他开始承包水田,初时只承包了30多亩,通过科学管理、机械操作,节约了成本,慢慢到现在承包了1000余亩。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他坚持农业产业标准化,注重农业科技的运用,努力降低种田成本。
一是应用优质的品种。在粮食品种选择上,选择品质好、产量高、抗逆性好的品种。
二是积极应用免耕。抓好除草关、水分管理关。根据测产验收,利用技术,减轻劳动强度,节省劳力,每亩能增收节支120多元。
三是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水稻配方施肥建议卡,按卡施肥,施配方肥,有效地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提高了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四是在病虫防治方面上。尽量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有效控制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在自己创收之余,他注重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承包农户的耕地,通过与农户签订合同,出租金的方式,不断拾起石门桥镇、德山镇等地方村民抛荒的田地,综合应用农艺与农机配套栽培技术,开展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水稻亩产最高达700公斤,他雇佣部分农民参加土地托管,并付给相应工资,这样农民在自家的土地上劳作,却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种种合作关系,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20__年至今累计完成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6万亩,为当地农民新增收入400多万元。
最近几年,他先后投入50多万元,用于扩大种植面积和购买农业机械,每年在水利方面都投入一万多元进行沟渠疏浚,虽然投入多,但是效益巨大。现在农业机械除了满足自身需求外,还可用于出租,目前年收益在四十万元以上。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第一眼看上去不像一个老板,而像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真是这样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为我镇很多群众带来了新的种粮模式,不仅自己创收,还带动了周边很多群众。
劳动模范先进事迹纪实篇9
_,中航工业黎明装配厂总装班班长。作为首席技能专家,他敬业诚信,创新求效;身为一班之长,他带领团队能征善战不退缩,为强健“中国心”,拼搏奉献勇担当,尽责守职做贡献。
攻坚克难的先锋。_努力钻研、勤于思考、善于学习,练就了过硬的技能,成为行业的能工巧匠。在一次排故中,_带领班组昼夜兼程60天,为排故做出了巨大贡献。
创新工作的榜样。多年来,_与班组成员持续开展精益改善活动。推广管路校正与安装的_操作法,消除了发动机组件的装配瓶颈;采取零件形迹管理、装配车防撞保护装置、接油盒搭板等举措,工具改进后明显提高了装配效率。
敬业奉献的典范。_技能高超、经验丰富,具备多机种发动机的装配技能。工友们称他是发动机装配的“活图纸”、“活标准”。任务紧张时,他常常不知疲倦地忙碌,平均每天加班4个多小时,有时甚至干到凌晨一两点钟。
他曾先后荣获航空报国优秀贡献奖、中航工业风云人物、辽宁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一系列荣誉。_班组先后荣获辽宁省五一奖状、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最美职工”等荣誉。“_劳模创新工作室”获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称号。
劳动模范先进事迹纪实篇10
虽然没有时尚的扮素,青山却羡慕着我们淡绿的工装;虽然都是无名小卒,宏伟的工程却记住我们神圣的称呼。我是一线工人,我在工地的一角,感受着这里的热情、温馨……
住在我们试验室隔壁的是拌合站一名女操作员,我们都叫她邓阿姨,在我的记忆中,从我来到项目,看到的邓阿姨总穿着一身工作服,天天如此。我偶尔开她玩笑:“阿姨为什么总是穿工装呢,是不是叔叔太抠门儿,舍不得给您买新衣啊?”每每她总是笑道:“在工地不穿工装穿啥呀,我们这都快退休的人了,穿工装的时间都论秒啦!”
拌合站打料是不分白天黑夜的。有一晚凌晨两点开始打料,邓阿姨一整晚守在拌合站。第二天一早在食堂门口遇见她,我故作挑衅地笑她觉没睡成,她眯着那双本就不大的眼睛笑着说:“孩子,你刚接触咱们这行业,慢慢就会懂。不管苦累,懂了就能适应。”后来,和我一批到工地的同学们离开的越来越少,每看到他们离开的背影,我都在回想邓阿姨那句话,然后告诉自己:不管苦累,懂了就能适应,适应就能坚持。
拌合站门口的路时常被大车压得不成样,据说以前一下雨,坑里汪满水,大家都是卷起裤管趟着水出入大门。后来邓阿姨来了,一见路被压坏,就发动大家修路。她说,这路可是咱拌合站的门面,谁能忍心看着自家门前一下雨就汪一坑水啊?说来也怪,大家也都爱跟她干活,爱听她吆五喝六的指挥。她勤劳的背影出出进进,在她火热的干劲下,似火的骄阳也显得逊色起来。
每到饭点,我们几个年轻人总喜欢去邓阿姨那儿找吃的,她的零食总被我们一扫而光,然后就听见一阵咯咯的笑声“你们这帮小子,下次拿钱来!”不知从何时开始,她习惯地叫我们“儿子”、“闺女”,我们也就习惯地当了她的儿女。这样的亲情,让人无意间感觉有种亲切感,亦或是阿姨想念自己的孩子了。不管怎样,嘈杂的工地有这么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存在,我们很幸福!
为了节约资源,工地每天定时打水。每到打水时,很远都可以听见邓阿姨的大嗓门,一边唠叨着一边督促着,忙着叫上夜班正在沉睡的老刘,喊着一旁的钻车司机李师傅,还有机械队的曾师傅,施工队的老赵、小张、小鹏,生怕大家没有水喝。司机陈师傅腿脚不灵便,邓阿姨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她组织几个年轻小伙儿轮流帮陈师傅打水,日子久了,不用她说,这点儿小事就成了年轻人理所应当做的事儿,陈师傅的水桶天天都满满地盛着“爱心接力水”。而邓阿姨,也照常理所应当地拉接水管,理所应当地叫大家来打水。对这样的理所应当,她高兴地给自己封了个封号“水管所所长”。不管冬雪覆盖,还是烈日酷晒,工地上伴着水声生发的那份情,总是沁人心脾!
没有人喜欢离别,更不喜欢送别。可是在工地,这种事情再寻常不过了。我和老乡小雷年龄相仿,性格投缘,一起聊生活谈工作,一起嘲讽彼此发胖的身材,一起做胖女孩儿共有的“减肥梦”,一起感叹“人生得一闺蜜,足矣”。听到小雷要调到别的工地的消息后,我独自跑到拌合楼后面的山坡上,哭成个泪人儿。邓阿姨第一个找到我,陪着我在山坡上坐了两个钟头。她给我讲她和试验室孙主任每换一个工地都是前后报到,给我讲她和老刘师傅时隔十六年又聚在这里,还给我讲她和叔叔一辈子就没在一个工地呆过……“闺女,我们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要有坚韧的性格。离别不可怕,要相信只要有心、有情,我们无论在哪,都在相互牵挂,相互祝福。”听着她的话,我哭得愈发厉害,但哭过之后,我懂了,不久的将来,邓阿姨和我也终将面对离别,但曾经的相逢,就是最美的歌。是她,让我懂了水电工人对那山那水的情怀,懂了水电人在岁月峥嵘中存留的那份真。
邓阿姨是工地上最普通的工人,身着工装的她,平平凡凡,简简单单,但她确是大伙心目中最不能少的人。沾满粉灰的安全帽、忙碌的身影,铸成一幅流动的画。——这副画的主角,就是那最美的一线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