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春联的三大忌讳
转眼元旦假期已过,这也就意味着离农历新年没剩几天了。众所周知我们在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贴春联的三大忌讳,希望大家喜欢!
贴春联的三大忌讳
再知道春联的来历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对于贴春联都有哪些讲究和忌讳。首先第一个忌讳就是贴春联必须上下联与横幅要一一对应。虽然在当今社会贴春联没有古人讲究那么多,但是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让人读起来语序和寓意都必须要通顺。像如果你的横披如果是从左往右读,那么你的上联就在左边下联则在右边。从右往左读的话,反之即可。所以上下联没有一个固定的贴法,具体还是要看横批的位置。
第二个禁忌就是在贴春联的时候,一定要讲究平仄。这则是对联的基本要求。想必大家学生时代老师就曾告诉我们古诗每句的格式都是讲究平仄的,其实对联也是一样的道理。并且对联和古诗的上下句应该一样,上联最后的一个字应该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应该是平声。因为这个是人人皆知的知识,所以在贴的时候要注意。避免一不小心闹出笑话。
第三个禁忌则是家里如果有人去世的话,三年内是不能够贴对联的。这主要是根据古时候的习俗,一般在古代家人去世要守孝三年不能够有任何娱乐活动。所以为了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喜气洋洋的对联自然是不能贴的。要不然别人看见则会觉得这家人太过薄情,家里人去世竟一点都不悲伤。
春联的寓意
最后我们在来看一下,春联对于我们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其实贴春联是为了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美好期盼,和对节日的喜悦之情。毕竟我们中国人最注重的就是有头有尾,所以好的开端对与我们是尤为重要的。
总之希望大家在看完文章内容后对春联都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避免一些错误的发生。另外就是祝愿大家在即将到来的农历新年,都能够像对联上所写的一样心想事成、阖家安康!
春联的来历
春联最早出现在五代时期,当时蜀后主孟昶在辞旧迎新之际写下“新年纳余庆,佳节贺长春”我国第一副春联由此也就正式诞生了。不过在那个时候还并没有广为流传,仅仅只是一些有文化的才子们的一种兴趣爱好而已。
一直等到明朝的时候才正式推广出去。至于为何在明朝才被大力推广,这主要是因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特别喜欢写春联,所以他想与民同乐便下令让全国百姓门上都必须挂副对联。后来他还特意去民间视察看看谁家的对联写得最好因此还发生了一件趣事。事情是这样的,当他经过一户人家发现这家人门口空空如也。于是敲门进去问主人这是什么情况。主人面漏难色的回答道:“因为他是一个屠户,没有什么文化。而且暂时找不到合适的人替写,因此只能暂时空置了。”朱元璋听闻,立马要来纸笔,大笔一挥写下“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赠予了这家屠夫。后来到了清朝,对于春联的书写就正规了起来,出现了关于它的论述。春联从此也就慢慢演化为了一种文学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