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万人大罢工搅动英国为什么
五十万人大罢工搅动英国!导致一些部门瘫痪了!下面是小编用心整理的五十万人大罢工搅动英国为什么,如果大家喜欢的话,欢迎大家收藏并积极分享哟!
五十万人大罢工搅动英国为什么?
受能源价格上涨、通胀水平高涨的影响,近期英国多个行业陆续举行罢工。2月1日,英国教师、公务员、铁路职工、公交车司机以及安保人员等多个领域的从业人员举行罢工。根据英国工会方面的统计,参与罢工人员总数预计为50万,是十几年来英国规模最大的一次罢工。
2月1日,英国政府公务员、列车司机、大中小学教师等约50万人举行罢工,要求英国政府解决他们的生活成本问题。
英国大学与学院工会秘书长 格雷迪:所有人都需要有足够的钱支付账单,我们要能负担得起有尊严有安全感的生活,这不是很高的要求。
受罢工影响,英国124个政府部门无法正常运作。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两万三千多所中小学受到影响,大部分铁路公司无法正常运营。
英国公务员工会秘书长马克表示,罢工人数之多表明需要采取紧急行动来应对生活成本危机。
英国公务员工会秘书长 马克·瑟沃特卡:如果政府不采取措施,我想我们会看到更多像今天这样的日子,越来越多工会加入进来。
工程师 捷克·穆恩:人们的工作时间太糟糕了,工作条件太差了,我们需要改变。
此外,英国环境局数千名员工1月31日表示,他们将因薪资待遇问题于2月8日举行罢工。英国公共服务业总工会当天也表示,因薪资和人员配备问题,数千名救护人员将于2月10日举行新的罢工行动。
多家媒体报道,英国历史性的高通胀率以及由此导致的生活成本危机是罢工潮的重要导火索。2022年4月至7月,英国通胀水平接连刷新40年来最高纪录。英国普通民众实际收入因此显著缩水。英国预算责任办公室预测,在考虑通胀因素后,2023年英国家庭收入将回落至2013年的水平,降幅为7%,为1956年有记录以来的最大降幅。
英国《卫报》1月31日公布了2月份英国的罢工日历,涉及教育、交通、公职、卫生等多个系统。其中,2月13日到19日是罢工的集中期,多个系统均有重合,而整个2月,罢工天数达17天。
欧美为何经常罢工?
在各种报道的消息中,西方的罢工事件不断的在上演,且进来更是上演愈烈,想英国法国韩国这些国家都也在进行。
在我们国家中很少出现这样子的事件,所以对于这样子的事件在人们的心中认为是非常恶劣的事件,是矛盾上升到了一定程度才会发生的。
不过像西方国家的罢工,倒像是吃盒饭一样的简单,事实确实是如此,其中终归的原因也就是利益分配的问题。
对于利益,一个是个人利益,另一个就是行业的利益问题。现在经济通货膨胀,西方很多家庭的收入相对减少,于是很多人想通过罢工的方式争取到高工资;
对于行业的利益而言也是一个道理,会哭的孩子有奶喝,越是哭闹得厉害,那么这个行业的资源、资金就可能优先分配,或者是多分配一些。
当然罢工也有一些阴谋家的推动,或者说是大资本家的推动。这个涉及到政党的利益的问题。
欧洲大罢工背后原因很深刻
从去年夏天开始,一场罢工潮从英国开始,逐渐席卷到欧洲大陆各国,至今仍然没有消停的迹象,反而愈演愈烈。这一现象背后反映出的,西方经济学发展至今,从理论到现实的方方面面,都陷入困境。欧洲的罢工潮以及持续走高的通货膨胀,其实是对西方的价值观,新自由主义货币政策,以及欧洲自己鼓捣的“宏观调控政策”的一个重大打击。在此情况下,欧洲的出路,就是抱紧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腿”。
【罢工潮始于英国,逐渐蔓延到欧洲】
作为罢工潮的发源地,英国的处境尤为糟糕。过去的一年里,英国通胀率接连刷新纪录,民众生活成本大为升高,各行各业都存在大规模的罢工现象,说明英国整体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而世界银行还有IMF国际货币基金最新的预测也表明,在世界各个主要经济体中,英国的经济前景是最不好的,也侧面说明,英国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现实困境中,陷入得也最深。
罢工潮是对劳动市场相当严重的冲击,证明劳动市场的运转系统已经不再按照基本规律运转,而英国政府在这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束手无策,也证明政府已经无法起到监管的作用。这既跟英国高企的通胀率有关,也跟英国的金融政策、货币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到,传统的西方经济理论,只是单纯地提出,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和失业率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从更深层次的视角来看,这些其实都是“交易速度”的问题,也就是跟货币的周转速度、劳动市场的周转速度以及商品市场的周转速度有关联。
【法国的全国性罢工】
往大了说,就是西方经济学建立起来的理论模型,由于没有向量,不重视速度,陷进了自己挖的逻辑大坑里面了,这也是西方新自由主义的困境,既是理论问题,也是现实问题。美欧国家的商品市场、劳动市场乃至于货币市场都在紊乱,罢工潮只是诸多表面现象之一。所以西方正在以价值观的名义,来疯狂地切割市场和掠夺价值,但是这些都只是权宜之计,根本矛盾不解决,处境只会越来越糟糕。
当然,英国现在还没意识到这一点,还死抱着凯恩斯当年的所谓的乘数理论不放,但如此一来,那么就挖的坑越大,那么自己可能也就越倒霉。
【法国罢工期间,马克龙还在跟西班牙签贸易协议】
在这方面,同样被罢工潮所席卷的欧洲大陆反而做得要比英国好很多。就拿法国来说,前段时间,由于马克龙政府决心提高退休年龄,确保养老金系统不崩溃,法国发起了全国性的罢工潮,规模比起英国那边一点也不逊色,但说到影响乃至于后续生产秩序的恢复,法国能比英国更快的走出困境,至于欧洲大陆其他的罢工现象也差不多。究其原因,主要就是靠中欧经贸的基本盘,给欧洲大陆创造广泛的市场空间,从而缓和罢工潮带来的负面影响。欧洲大陆尚且还有退路可言,但已经脱离欧盟的英国可就不一定了。
【由于生活成本大幅提高,欧洲民众走上街头】
综合各方来看,中国当前的经济逻辑反而是正确的,俨然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心。不过,美英始终掌握着所谓“传统价值观”的话语权与影响力,这也是难以调和的矛盾。不过,按照前面的“交易速度”理论,中国的货币周转速度、劳动市场周转速度以及商品市场周转速度都是世界第一,美英都跟不上了。可见,当前的中国经济,很像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经济,成为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非常亮眼的“例外”。
而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从文化、社会、经济多方面愿意中国接触并深入交流的,那么自然能够跟得上、或者说享受中国发展速度的恩惠,比如说俄罗斯、巴基斯坦、东盟乃至于中东以及南美国家;而若是蓄意对抗、推动脱钩,甚至是挑衅的国家,那么只会遭到经济逻辑的惩罚。
【英国首相苏纳克】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对比,即便是意识形态基本一致的欧盟与英国,在面对同样的罢工潮时,表现也会有很大的差别。别看欧洲现在叫嚷着与中国“脱钩”,但也仅限于嘴上说说而已,即便面临美国的外部压力,与中国经济的对接效率不佳,甚至只能暗中接触,但还是能够帮助自己走出困境,有效消化罢工潮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反观已经完全对美国亦步亦趋的英国,真的有可能从此掉进万劫不复的陷阱。
最后再引申一下,以中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和共同体主义和有组织社会,在当今数字技术的加持下,其经济的表现只会越来越好,而欧美为代表的普通法系、个人主义以及自组织社会,虽然跟过去的模拟技术非常登对,但现在却无法完成数字化,所以只能再开始他们的强盗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