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的心得与体会

|新华

管理学的心得与体会篇1

《管理学》这门课是我在本期修的。我学习,是因为,我认为我将来就是一个企业家或是一个公司老板,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人才”,然而,间接面对的就是“管理”曾听说过“天时不如地种,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侧面说明了管理的重要,因为,要留住人才,关键总在于管理。因此,我修了这门课。

我先说明,我写的算不上什么“体会”只能算是“心得”罢了,所谓“心得”即心里所得到的,就这一点,我想每个人只要接触了什么,也都会自然而然的有一点儿心得,因此,我写的是我自己的心得。

第一:了解了这门学科的组成:《管理学》的出现和发展,古代以及现代的经典《管理学》原理,这一章里,我们学习到了许多经典的管理榜样,首先,管理的最重要原则——以人为本。这和现代的管理理念一致,到处都是听说的“以人为本”,因此,在这里我才真正的在书接触到了这个观念。

其次,管理中的“人际技能”,这又映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处理好人际关系,同时“人际关系”也是一个立足社会的基本点。

再次,分工与协作,分工要求各尽其职,协作便又是现在热炒的“团队精神”。

老师在总结这一章时,提出了以下一些令人受益匪浅的五点意见:

1、自我超越(pemonalmastey)

2、改善心智模式(improvigmentalmodls)

3、建立共同的愿意(buildingsharedvision)

4、团体学习(teamleaning)

5、系统思考(systemsthinking)

第二:了解了这门课的一些基本思想。首先是“道德与社会责任”我想无论是那门课,这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在这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道德与责任”便成了我们在这个社会能够得以生存的关键。人生观,价值观,价值取向也被提到了。其次,全球化管理,这一点,是当今社会非常流行的,因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就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21世纪,还有就是“信息管理”这是一个新观念,因为以往没有,这也是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而提出,Internet的建立,改变了人们的思想方式,同时也改变了人类的行为模式,这就是不断要求现代人要专门化的从事这门管理。

第三:管理有几个方面: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以及控制和创新。在提到决策时,老师曾说了两句他人的名言“做一件事情,在没有最好意见之前最好不要做决定(即集思广益)。如果一件事情,看上去只有一种方法,则此种方法可能是错误。”我想这便说明了我们在做一件事决策时候应把握的两个基本观点。它教导我们不要“唯心主义”同时自己也要有自己的观点!同时老师不拘书本上的知识,概括地提出以下6W和3H的思想,“WHATWHYWHENWHICHWHOWHEREHOWHOWMUCH”,有了这些,我们便能更好的决策第一件事了!

在谈到领导时,老师也同样不遗力的讲述了优秀领导的作风,其中的“不可求全责备,切忌用人唯亲,应当用其才,力戒贻误时间,以及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等,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作为一个优秀的领导,以下两点又是不可或缺的。绝对深度的沟通技能作为一定的激烈措施。沟通是领导能够深得人心的重要保证,而激励便宜是领导能够留住人心的重要措施。

由于本人未能深入研究这门课程,只是相当浅显的心得而已,还望见谅!

管理学的心得与体会篇2

通过对《现代企业管理学》的学习,了解到管理学是一门很深奥的知识,任何组织都需要管理工作的支持,而且任何管理工作都是在某一特定组织进行并为该组织服务的。

管理有两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具有科学性和管理共性,社会属性具有阶级性和管理个性。自然属性就是合理组织生产力,管理水平和生产水平的相适应。社会属性就是管理建立有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管理为所有者服务。管理学的来源有这么三种类型:技术型、制度型、魅力。

管理是一门科学,是有大量学者和实业家在总结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基础上,借用许多科学家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它是一套管理理论体系,它为指导管理实践提供了原理,原则、方法和技术。人们掌握了系统化的科学的管理知识,就有可能对组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正确的解决办法。

同时我们认识到,这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管理科学并不能向管理者提供解决一切问题的答案。由于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人,解决的是组织和环境的适应问题。而不同人的心理特点和素质不同,组织就面临的环境又很复杂多变这就要求管理者能审视度事,随机应变。管理要达到预期的目的,就必须灵活地、巧妙地运用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

管理学对人性的假设由经济人,社会人,决策人假设向复杂人假设转变.管理不仅是一种知识,也是一种实践;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综上所述,半个学期的管理学带给我很多心得体会,我也将会应用于今后的实践中,希望能够取得更多的收获。

管理学的心得与体会篇3

众所周知,我们所学专业是公共事业管理,必须对管理学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通过两周的学习,以及对教材的阅读,改变了我原本对管理学的看法,再未接触管理学前,一直认为这是一种泛泛的学科,而学习之后,我对管理学有了重新的认识,它不仅博大精深,而且运用范围极广,社会生活中处处存在管理的学问,许多问题都需要运用管理学的知识去寻找答案,总之,管理学是一门伟大的学科,我有信心学好它。

管理学是一门科学的学科,它的科学性体现在是由大量学者和实业家在总结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基础上,借用许多科学家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它是一套管理理论体系,它为指导管理实践提供了原理、原则、方法和技术。管理源自实践又高于实践,这也是学习管理学的重要性。

同时,管理学也是一门艺术性学科,我想这正是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之处。理论应用于实践,能充分体现一个管理者的决策组织领导能力。这种能力将决定一个人是否可以担任管理者,无论他是基层领导,还是高层领导。因为同样的管理理论在不同的管理者手中能起到完全不同的管理效果。这就意味着两个管理者在拥有相同的资源同时,在达到或实现组织上、目标上的程度不同。当然我想这不仅跟管理者的运用理论知识熟练与否,还跟管理者自身素质人格魅力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力等一些管理者的内在因素有关。

联系到社会实践,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硬道理,21世纪也要发展。然而20世纪的人们在发展时竭泽而渔,使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物种减少、气候反常等等,这一切给21世纪的发展带来困难,人们不禁要大声地问:人类社会还能持续发展吗?21世纪应该回答这个问题,作为支撑这个社会经济支柱的企业也应有自己的答案。企业首要的是生存,就像人类一样,然后才能有发展。21世纪企业应以什么方式发展,才能与可持续发展的命题相一致,这应该是未来管理学研究的首要问题。

以上是本人对管理学知识领域的一些看法和建议,希望在以后的学习当中能够有所突破。

管理学的心得与体会篇4

一直以来都想看看管理学方面的书籍,以免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占用了大量的时间,想看的念头刚冒起来又沉了下去,前段时间,终于有机会接触管理学这个学科领域了。我紧紧抓住了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系统的,全面的,深刻的学习了有关知识。“学然后知不足”,将自己学习《管理学基础导学》的一些浅陋的体会流露出来,作为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管理学基础导学》这本书主要阐述了社会各种组织内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包括一般的原理、理论、方法和技术等,同时还加入了管理科学的发展和管理实践技巧等内容。具体来说,它由管理与管理学理论、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计划工作、目标管理、战略管理、决策、组织结构设计、人员配备、领导、激励、沟通、控制基础和控制系统和方法这十三章组成。

通过这十三章的学习,让我认识到:自从人们开始组成群体来实现个人无法完成的目标以来,管理工作就成为协调个体努力必不可少的因素;由于人类社会越来越依赖集体的努力以及越来越多的、有组织的群体规模的扩大,管理人员的任务越来越重要;管理是一切组织的根本,管理工作适用于各种大小规模的组织,盈利与非盈利的企事业单位、制造业以及服务性行业;当今社会管理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管理的地位越来越受关注,管理的作用越来越大。作为国家工作人员,管理学与我们息息相关,学好管理学对于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下公务工作都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全部管理职能中最基本的首要职能就是计划工作。为一起工作的人们设计环境,努力使群体中每个人理解群体的使命和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并有效地完成任务,我认为这就是计划。计划包括六个方面,做什么,为什么做,何时做,何地做,谁去做,怎么做。如果能够回答这六个问题,就说明你已经初步完成了计划的制订。计划制订,又称计划工作的程序,分为如下步骤:估量机会→确定目标→确定前提条件→拟订可供选择的方案→评价和选择方案→制定派生计划→用预算量化计划。

战略,是计划的一种,它是指确定企业的使命和长期奋斗目标,并制定行动方案,配置相应的资源以实现这些目标。在现代社会中,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战略对一个组织,尤其是一个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指明了实现组织总目标所要采取的行动方针和资源使用方向,是专门为对抗竞争对手的优劣势而制定的。制定战略计划需要遵循以下原则:适应环境,把握时机,扬长避短,集中资源,量力而行。近年来,我国的儿童市场一直是企业所关注的对象,但是,一些比较有远见的企业已经注意到另一种变化趋势—人口老龄化。若干年以后,老年人的保健、老年人的娱乐、老年人的衣食住行都将成为新的经营商机。因此,研究环境所带来的机会,如行业结构的调整、行业核心技术和相关技术的重大革新和商业化、人口、自然资源、教育水平、环境保护方面的变化趋势以及国家重大经济政策的改变,都可能给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关键在于如何利用这些变化,不失时机地取得发展。

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一个好的完善的计划必定能够帮助我们更快更有效的确定行动方向,从而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管理学之后,我深刻地意识到一个企业或者团队的成功需要具备各方面的条件。让我看到了管理学的实际应用,管理学的学习让我获得了很多新的知识,我会将我所学的知识应用于今后的实践当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管理学的心得与体会篇5

《管理学》专题是我参加自学考试的最后一门课程,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下面我把自己认为比较有效的读书方法与大家分享,供各位考友参考。

1.浏览纲目,理清框架。我一般在学习教材之前首先浏览一下目录,透过目录你能较快地大致了解全书的结构,让教材在自己的脑海里形成一个整体的粗线条的网络图。比如《管理学》专题这门课程,包括了:总论——管理过程(管理过程、组织的环境、组织文化)——管理结构(组织的结构、组织结构的演化理论、学习型组织与知识管理)——管理者与管理行为(管理行为、管理者与领导者、人力资源管理)——计划、战略与创新的管理(管理的目标与计划管理、战略管理、管理控制、变革与创新管理)——比较管理——未来管理。初看目录后对照自学考试大纲把目录再浏览一遍,目的是弄清楚教材目录中哪些章节应该是重点掌握,哪些章节是理解掌握,哪些章节是属于一般了解,自己分别做上不同的符号,这样便于后面通读、精读时更加快捷,更加到位,少走弯路。

比如:《管理学》专题考试大纲最后注明,第十四章管理学的比较与国际化、第十五章管理学发展展望均作了解,这样考生就可把这两个章节的内容作为略读。再如,第一章中的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管理学研究的对象、研究方法;第二章中的管理信息联系过程;第三章中的公司治理;第四章中的流程导向型结构;第五章中的组织范式的演化;第六章中的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应用;第十章中的企业计划管理系统——典型案例剖析等等,这些内容在大纲中也均作为了解,因此,考生阅读教材时对这些内容同样可采取略读的方式,这样一来,原本厚厚的教材一下子变薄了很多,增强了很多的信心。

2.通读教材,留下印记。在浏览纲目,理清框架后就要制定一个通读教材的计划,这是我参加自学考试一个很深的体会,我觉得通读一遍教材很重要,因为试卷中选择题面广量大,有时出的题目也比较细微,而这些内容往往就是在通读过程中留下印记的。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我有一个习惯就是在阅读教材时特别喜欢动笔做做记号,比如重点词语上加加框,关键词语下加加点,重要标题下划划线等等,这样的批注阅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教材的内容,收到加深印象、增强记忆的效果,还可以帮助我们整理、积累,便于今后查找、复习、运用。另外我在做记号时也有所区分,一般在通读教材时我用铅笔做记号,自认为重要的地方就圈圈画画,相对而言做记号的地方比较广一些。等到第二遍精读时,我就改用黑色水笔做记号,做记号的内容在第一次的基础上更精当一些。到重点复习记忆的时候就用红笔做记号。因此,翻开我曾阅读过的自考教材,常常会发现有些重点、关键之处就用上了三种颜色的标记,我自认为这样做记号一来能提醒自己的阅读进度,二来能加深印记,记忆效果比较好。

3.精读教材,强化记忆。教材通读后就开始精读,精读的目的就是要理解、掌握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弄清楚各章节的考试内容。精读时我会把教材与大纲对应着看,读完一个章节,思考一下章节后的习题,并在大纲上标上页码,便于查找。精读时我喜欢用黑色水笔进行批注,对第一次铅笔批注的内容进行筛选、精简,突出关键内容。比如第一章第二节中典型的管理思想和理论的发展,一共分三个阶段:传统管理阶段;近代管理阶段;现代系统管理阶段。精读这部分内容时我首先记住重要的代表人物:泰勒、法约尔、韦伯、梅奥、西蒙、巴纳德、伯塔兰菲等,然后抓住最关键的词语理解这些代表人物管理思想的基本点(贡献)与局限性,比如泰勒的科学管理,我就记住“使管理成为一门科学”“把工人当成‘经济人’”;梅奥等人的人际关系学派,我就记住“工人不是‘经济人’,而是‘社会人’”;西蒙的决策理论学派,我抓住“有限理性”“满意解”等词语记忆,考试时抓住了关键词语,再加上临床发挥,那就万变不离其宗了。考前适当的强化记忆也是十分重要的,我会在关键的或难于记住的词句上用红笔进行批注,这样反复的批注能很好地帮助我们记忆。

4、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我读书的另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喜欢把所看的内容与自己的工作,与自己周围的生活结合起来思考,这样学习起来也容易记住。例如学习第四章第二节“工作设计”这个内容时,我就联想到学校这个组织里就有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等不同专业的教师,这样的分工有利于培养专业人才,提高教学质量。但过于专业化分工也有缺陷,限制了教师学习、发展的机会。因此,倡导教师轮换交流(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扩大工作范围,丰富工作内容(学科之间交流听课),使用工作特色。这样一联系实际,这一节的主要内容全记住了。

再如学习第八章“管理者与领导者”时,我就把这个管理者、领导者看成是一所学校的校长,校长要管理好一所学校,也应该拥有这样的素质:具有战略思考的能力、充满激情、正直;校长领导学校的关键行为也应该是:构建愿景(学校中、长期规划)、识别关爱下属(了解教师的发展需求、关心教师的工作、生活)、正确使用与提高下属的能力(用人机制、培养精英团队、提升工作效率)、服务于组织目标(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保持希望(学校精神、追求卓越)。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去理解,无论考简答题还是论述题都不会有问题了。除了考试能够过关外,我觉得更长远的收获就是能学以致用,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品味,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

5.做模拟卷,弄清题型。建议考生在购买教材时也最好买上历年的试卷,考前一两个星期,自己试着做一做,一来了解考试的题型,二来评估一下自己在哪些地方还掌握得不够好,可以弥补。做模拟卷这个环节一定需要,因为有时本年度试卷中的题目与往年试卷中的题目类似,比如选择题或者填空题内容前后稍作变化而已,所以提醒考生在做模拟试卷时也要学会变化,学会换个角度去思考,这样可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6.轻松上阵,沉着应战。考生的心态很重要,平时发现有些考生因为过度紧张,或自我压力太大,虽然考前也花了不少时间,但往往在考试中失误了。所以考试当天,我们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充满自信走进考场。答题时尽量写具体些,特别是简答题或论述题,要点应逐一分开写,序号标出,这样便于阅卷老师看得清楚。一旦遇到自己不会的题目,请不要放弃,最好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上答案,说不定也能得上几分。另外,提醒考生不要过早交卷,有时间的话选择题之类的内容可以检查检查。总之,考生在考场上尽可能做到沉着、仔细,有分必争。

考友们,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最后,我衷心地祝愿大家都能顺利过关,如愿以偿!

管理学的心得与体会篇6

通过对管理学原理的学习,我对管理学原理中的成本管理感触颇深,因为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国的企业开始直接面对众多国际化的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中国的企业要想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强调现代成本管理观念。以下是我个人的心得体会。

一、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

企业价值补偿不足。因为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使企业资产价值流失严重,价值补偿不足,而且企业一般物流管理失控,能源的浪费比较严重。产品损失成本增加。企业的生产设备、工艺技术陈旧落后,原材料质量不好,运输管理不善,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次品、废品造成的质量损失惊人。企业成本信息核算失真。成本核算不实,一方面是核算人员思想上不重视,另一方面为达到某一目的进行人为调节成本数字,潜亏严重,企业虚盈实亏。成本管理短期行为严重。由于近年来承包经营责任制不够完善,企业只包利润,不包成本,短期行为泛滥;以包代管,管理不力,各项规章制度名存实亡;企业领导任期有限,管理松弛,人员素质较差;财政、审计监督不力。企业管理者成本管理意识薄弱。没有充分认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必须加强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没有充分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竞争的实质是企业成本的较量。因此,成本管理松弛,预算约束弱化,损失浪费惊人。

二、传统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成本管理范畴过窄

受长期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往往只注重生产成本的管理,而对企业的供应与销售环节则考虑不多,对于企业外部的价值链更是视而不见,这种成本管理观念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在的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只考察产品的制造成本会造成企业投资、生产决策的严重失误。从成本动因的角度去考虑,企业的任何一种产品从引进到获利,其成本绝不能仅仅理解为制造成本,而是贯穿产品生命周期的全部成本发生。与此相适应,成本管理的内涵也应由物质产品成本扩展到非物质产品成本,如人力资源成本、资本成本、服务成本、产权成本、环境成本,等等。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应树立成本的系统管理观念,将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强调整体与全局,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对象、内容、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在管理领域上,只限于对产品生产过程的成本进行核算和分析,没有拓展到技术领域和流通领域;在管理体系上,偏重于事后管理,忽视了事前的预测和决策,难以充分发挥成本管理的预防性作用。

2、成本管理观念落后

在传统成本管理中,成本管理的目的被归结为降低成本,节约成了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从现代成本管理的视角出发来分析成本管理的这一目标,不难发现,成本降低是有条件和限度的,在某些情况下控制成本费用,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的下降。因而这种成本管理是一种消极的而不是积极的成本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不能再将成本管理简单地等同于降低成本,而应是资源配置的优化和资本产出的高效管理。因此,企业不仅要关注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且要关注其产品在市场上实现的效益。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高速发达的今天,企业单纯依靠成本的降低来获取优势是不可能的,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更多的应靠技术的投入,从而产生更大的收益,也即现代成本管理中所谓的相对降低成本,从而提高成本效益。

三、现代成本管理的立足点

现代成本管理指管理人员运用专门方法提供企业本身及其竞争对手的分析资料,帮助管理者形成和评价企业战略,从而创造竞争优势,以达到企业有效地适应外部持续变化的环境的目的。通过分析比较传统成本管理和现代成本管理,可以概括现代成本管理的立足点如下:

1、立足于长远的战略目标

现代成本管理的宗旨,是为了取得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以便企业长期生产和发展,立足于长远的战略目标。而传统的成本管理则立足于短期的成本管理。比如企业进行人工成本管理,按“降低成本”,企业宜雇佣年龄相对较大、技术熟练程度高的员工以便降低人工成本。以“成本优势”标准衡量,企业应从长远出发雇佣年轻、文化程度高的员工,利用学习曲线,以获得较长时期的成本优势。

2、立足于总体发展战略

现代成本动因的理解应是企业战略高度上的,它不仅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有形的物料及人力的消耗,更应包括企业的规模、市场开拓、企业内部结构调整等无形的成本动因。为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成本管理就不能再局限于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而是应该将视野向前延伸到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相关技术的发展态势分析,以及产品的设计;向后延伸到顾客的使用、维修及处置。按照成本全程管理的要求,就会涉及到产品的信息来源成本、技术成本、后勤成本、生产成本、库存成本、销售成本,以及对顾客的维修成本、处置成本等成本范畴。对所有这些成本内容都应以严格、细致的科学手段进行管理,以增强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在产品设计阶段推行价值分析,就是一种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成本管理手段。现代成本管理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而制定的。它把企业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综合起来,现代成本管理从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出发,其成本管理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分析,而且包括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和企业所处行业的价值链分析,从而达到知己知彼,洞察全局的目的,并由此形成价值链的各种战略。

3、立足于外部环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重心应由企业内部转向外部,由重生产管理转向重经营决策管理,研究分析各种决策成本也就成为企业成本管理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如相关成本、差量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付现成本、重置成本、可避免成本、可递延成本等等。在企业成本管理中,重视和加强对这些管理决策成本范畴的研究分析,可以避免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的巨大损失,为保证企业做出最优决策、获取最佳经济效益提供基础。应把企业成本管理纳入整个市场环境中予以全面考察。只有对企业所处环境的正确分析和判断,才能预测和控制风险,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确定和实施正确适当的管理战略,把握机遇,主动积极地适应和驾驭外界环境,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最终实现预定的企业战略目标。而传统成本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对企业的供应与销售环节则考虑不多,对于企业外部的价值链更是视而不见。

四、运用现代成本管理的现实意义

成本管理范围的日益扩大,更有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以及高新技术和管理科学的不断创新,成本管理的范围日益扩大。对处于开发型、竞争型市场环境中的企业来说,应该把企业成本管理问题放在整个市场环境中予以全面考虑。因为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是为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它表现为一个由此及彼、由内及外的“价值链”,通过了解整个行业的价值链来进行成本管理,更有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范围不仅包括生产领域成本的控制,而且包括流通领域成本的控制,还要对研究、开发和设计成本进行控制;不仅要通过管理工作控制成本,而且要通过技术工作管理成本。同时,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又使成本管理的范围向着与多学科相互结合、相互交叉渗透的方向发展,如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大背景下,适时生产控制、全面质量管理、作业成本法的出现。相关科学的引入,使成本与技术密切结合,不但扩大了成本管理的范围,也开辟了降低成本的新途径

现代成本管理的实施,有利于改善和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作为一个完善的企业管理系统,现代成本管理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如何正确引进和运用现代成本管理是我国企业管理中值得深思的问题。现代成本管理是企业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全环节管理和全方位管理,是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结合的管理,是经济和技术结合的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成本管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突破了传统成本管理把成本局限在生产这一狭小层面上的研究领域,把重心转向企业整体战略这一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注重采购、技术、财务领域及竞争对手的成本分析等,有利企业正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从而正确地选择企业的经营战略,正确处理企业发展与加强成本管理的关系,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

树立现代成本意识,运用成本——效益分析为企业创造更大收益。现代成本意识是指企业管理人员对成本管理和控制有足够的重视,不受“成本控制即为成本降低,成本到一定程度即无法再降低”的传统思维定式的束缚,充分认识到企业成本降低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确实,在相关指标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成本支出的绝对额,反而会相应地增加企业的收益,而单纯的成本降低确实是有限度的。然而,在各项经济指标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有时增加成本支出的绝对额,反会相应地增加企业的收益。因此,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内容不仅仅是孤立地降低成本,其目的是从成本与效益的对比中寻找成本最小化。必须指出,这种无穷尽降低成本的思想必须依靠战略构筑、组织措施的配合才能形成现代完整意义上的成本意识。其表现为,一方面把降低成本的工作扩展到供应、生产和设计等各个部门,形成全厂全员式的降低成本格局,形成贯穿企业各部门的成本意识;另一方面将降低成本从战略布局的高度加以定位,即从选择开发项目种类、进行可行性研究起就注入成本思考,确立具有长期发展观的成本意识。成本效益理念可通俗地表述为“为了省钱而花钱”的思想,即为了未来的更多收益应该支出某些短期看来似乎是高昂的费用。比如引进新型设备可能导致一笔较大的支出,但是,在今后设备使用期间,因设备利用效率的提高而增加的产出加上设备维修费用降低的综合效益,可能抵补支出而有余,这样就总体而言,效益有所增加。由此可见,为未来“增效”而树立成本效益理念是极为重要的。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经济环境发生了剧变,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方面给企业提供了更好的成本控制的手段,另一方面,使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同时,市场需求瞬息万变,竞争变得异常激烈,成本优势的取得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至关重要。而成本优势的取得绝对不限于成本本身,应从管理的高度去挖掘成本降低和获取效益的潜力。在我国,对成本控制的研究和应用更是迫在眉睫的任务,企业管理者要及时转变传统狭隘的成本观念,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充分运用现代的先进成本管理方法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管理学的心得与体会篇7

我是从普通教师一步一步走上管理岗位的,算是所谓的“技而优则管”吧。因此,在走上管理岗位的这六年,采用的管理思想概括起来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换位思考+正面激励” 。

将本书阅读结束之后,通过多方面的总结和学习,对管理的认识和见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管理者,在作出决策时候,我所思考的视野和深度更加宽泛,考量的依据更加清晰。

传统文化对管理思维的影响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们对管理者的衡量标准往往非常高,不仅要求管理 者能够高瞻远瞩,还要能够在各个方面都胜过自己的员工;在具有极强的战略眼光的同时,还必须是个通才,能够身先士卒,事必躬亲。作为管理者,必须以赢 得下属的认同、尊重甚至是崇拜为前提。 胸襟广阔,使用合适的人做正确的事。切合管理学视角理论中的结果 导向和通过他人完成既定任务的理论。执行的差异管理所有的精髓在于人,那些充满智慧的人,那些充满魅力的人,而最为关 键的是,那些自主的、思考着的与实践着的人。

也就是说,他们两位定义的执行是:学校的领导者 ,长期以来过分依赖上级部门的制度来推行实施,现在应该转而关心人的问题。但中国教育是一个经历了 2000 多年管理模式的国家,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 管理者事实上是学校制度和文化的制造者,而不是执行者。

因此,企业的成败兴衰往往维系于管理者一人身上,而不是建立在企业的制度和文化基础上的。由于发达地区在历经了大量的由于管理者个人的失误灾难后, 已经意识到学校应该在制度与文化的基础上保证持续的增长动力。

因而现在,很多场合下我国教育界的知名学者和领导人提出了“转变观念”一词, 这个转变观念就是:

摒弃过去的主要靠领导者的个人力量推动学校成长, 转而依靠制度、学校文化保持企业的持续增长力。

中国悠久的教育文化造就了“礼仪之邦”这样一个名词,也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错综复杂,考量人和事的价值观和其他地区有很大的不同,但有一种观点至少可以认为是清晰的,这就是我们的一句俗语“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

有效的管理必须针对组织内个体的需求,包容个体的差异性,并在此基础上 灵活应对、多元管理。如果我们一味的强调看似完美的统一,无视个体的差异, 最终一定会因抹杀了个体的个性而导致学校的衰败或解体。

俗话说得好,水至清则无鱼。鱼缸里的水虽然清澈见底,但生长在其中的鱼 长不大,活不长。江海的水虽然混浊,却能够容纳更多更大的鱼。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组织的方方面面留有余地,互存不良,反而顺理成章,和谐有序。

当我想水清一点,不妨浑一点;想图快一点,不如慢一点;想求好一点,不如差一点, 这可能就是残缺美在管理实践中的表现吧。但其核心在于管理者的把握能力,管理者要能够通过制度和企业文化提升自我净化的能力,通过包容员工多样化的差异性,将其揉合成一种向心力。

试想在一个学校中,能力强的教师恰恰在能力较弱的教师那里获得自信感, 而能力差的教师又以能力强的教师为荣耀,并从中获得安全感。双方的差异性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保持着一种彼此依赖和满足的关系从而保持企业的向心力。从管理实用的原理出发,不妨有意或者无意地制造差异性,让组织自然地进 入一个有序磨合的状态。

因此作为管理者,必须具有兼容性,和谐并不意味着统一,而是在于营造具 有向心力和灵活特质的组织。古人有训: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贤。管理的最高境界不是完美,而是变化中的和谐!

管理学的心得与体会篇8

管理不仅是一种知识,也是一种实践;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以下是我对管理总的看法:大至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小至一个企业,一个家庭,再者到一个人都处在管理的范围之内并含其影响;所以说管理充溢着整个人类社会。正如在管理学形成中提到,管理活动所引出的一切问题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这个推动力并将继续推动这个社会的发展,且长期影响着人类社会。总之,管理学是一门值得深入研究的并且对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学科,索然形成学派的时候较短;但是,对社会的贡献是不可限量的。对于这门学科,短短的几段文字表达、看书都是远远不足的,只有深入的学习,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的改进、创新、累积和学习中国和外国的好的管理经验,这样才能走上成功之路,不断的实践才能完整的去体会、感受这一门博大精深的管理艺术。

总之,管理学是一门值得深入研究的并且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学科,虽然形成学派的时间较短,但是它对社会的贡献是不可限量的,对于这门学科,短短的几段文字表述或只是看书都是远远不足的,只有深入的学习、实践,只有在失败中不断的改进、创新、积累和学习中国和外国的好的管理经验,这样才能走上成功之路,不断的实践才能完整的去体会,感受这一伟大而博大精深的管理艺术。

管理学的心得与体会篇9

目前全面预算软件很多,基于Excel的,投入产出模型的,PERT模型的,递阶控制优化模型的等等。但是那种整合进ERP或SCM系统的预算模块非常不好用,预算需要调整时很麻烦,涉及一大堆数据更改,和已经执行的任务的数据更改,还要修正许多系统设置。我个人喜欢用单独的预算软件。各人可以根据具体企业情况选用,这里不讨论软件问题。

1、全面预算简单实用

有一段时间,管理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全面预算管理不利于企业潜力的最大挖掘,因为在讨价还价的过程中,各级都会为了比较容易完成自己的目标或为了下一年度便于完成目标,在预算指标上打埋伏,导致企业资源配置不能实现最优。而且漫长而反复的讨价还价过程让人筋疲力尽。建议使用过程管理,也即公司目标不进行分解,而由总部控制整个运营过程,不断优化(实际就是动态规划思想,每一步都是最优),不断监督和调整下级任务,这样可以有效挖掘出企业最大潜力。

我认为很有道理,就在某企业试行。结果发现理论上美好的东西在现实中不可行。因为他导致管理变得过于复杂,结果反而比全面预算更糟糕。因为要进行过程控制,所以必然要加大总部的控制成本和监控复杂程度,同时事先并未明确各单位的具体指标,在协同作战时,大家根本无法配合,例如销售与物流会打翻天,互相指责对方没有完成任务,出问题也是互相指责。这时总部的协调任务实在过于沉重,比讨价还价要困难得多,因为所有责任都是你的,大家都站在旁边看你怎么指挥和协调。

所以试行一年后,大家一致同意放弃过程管理,恢复全面预算管理。

看来简单的就是美好的,是个真理。

2、全面预算是企业运营的基本地图

从总经理的角度看,全面预算就是把董事会的年度目标,例如销售收入、利润、成本、劳动效率等等目标分解到各个下级单位。(不同的管理运营模式分解流程不同,例如有的分解到战略部门----投资中心,利润中心,成本中心等等;有的分解到运营部门,例如生产部、销售部、财务部等等;有的分解到执行部门,例如工厂、车间等;还有的会分解到岗位)。然后再把各种指标分解到月度、周,甚至有的企业把有的指标分解到天,例如零售业就是把销售额预算分解到天。

全面预算主要包括策略计划(判断市场趋势,制定经营策略,是经营预算的依据和基础)、目标设定(一般采用BSC设定,包括企业整体目标以及从财务、客户、内部营运流程、员工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的目标)、经营预算(主要包括销售数量预算表、销售金额预算表、销售成本预算表、期末存货预算表、营业费用预算表、管理费用预算表、财务费用预算表、制造费用预算表、人力资源预算表等)、资本支出预算(包括固定资产的购置、扩建、改建、更新等预算)、财务预算(包括现金预算、预计损益表、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现金流量表、关键营运指标预算表等)、预算说明书(主要说明编制预算采用的会计政策以及与预算有关的重要事项,例如业务前提条件或基础、主要业务交易量、产品毛利率水平、信用政策、折旧政策、税收政策、重要费用支出项目说明、预计已产生但帐面未处理之呆坏帐情况说明、资金借贷及利息费用情况说明等)等等。

制定预算一般使用固定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等几种方法。

全面预算是企业运营的基本地图,所以非常重要。

3、全面预算管理为什么会失败

制订年度预算是一件劳命伤财的苦差事,部分高级管理人员在制订预算上花费的时间高达其全年全部工作时间的30%。

国内使用全面预算管理的企业很多,但我们都知道,绝大多数只是走走过场,玩玩数字游戏,根本没有起到控制企业运营过程的作用。为什么会这样?

下面我们先看一个真实的例子:

(1)、某零售商业集团公司在8月中旬开了例常的年度第二次董事会,主要讨论企划部根据公司战略规划制定的下一年度滚动计划,确定下一年度主要的工作目标,例如销售收入增长50%,税前利润增长50%,税前销售利润率达到5%等等。

(2)、9月份企划部根据上述指标,开始制定预算大纲:包括预算的总目标及实现目标的主要步骤、次序、要点和PERT图,为预算的制定确定大的方向,并开始准备次年的销售预测和销售计划的相关资料。

(3)、10月份各战略部门(例如各种投资中心、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各职能部门、各子公司根据下发的预算大纲,结合各单位的KPI编制、提交各自的初步草案,及制定草案的基础资料,由总部计财部开始进行预算平衡,提出预算需使用的一些关键性假设,并使各部门或各单位在这些假设上达成一致,为预算的编制提供坚实的基础。

(4)、制定销售预算。销售预算左右整个企业的所有业务,并且是其他分预算编制的基础。在对关键性假定达成一致后,首先编制销售预算。

(5)、编制其他分预算。

(6)、然后拿到会议上请相关部门和公司领导评审。

由于总部对运营细节了解不够,市场信息掌握不全,加上评审流程和方法有严重问题,对计划本身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不可能提出太多真正有价值的见解,所以评审的重点不再集中在预算本身,而是转到如何进行市场渗透、产品和服务组合清单、现场管理如何改进等业务问题和职能部门的工作重点方面。

(7)、总裁与各单位领导讨价还价,以确定各分预算的最后定案。(这是一个马拉松战争,持续通宵达旦是常事,身体不好的人千万不要试图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8)、通过两轮评审和修改后,各单位将自己的计划提交公司经营会议评审通过,由总裁办汇总后,经营计划宣告下达。同时,计财部组织各部门准备经营预算,通常会在经营计划下发一个月后把经营预算定下来。而人力资源部则根据经营计划和预算编制考核指标,制定中高层的目标责任书(即绩效合同),然后由总裁代表公司与中高层分别签订,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

(9)、12月份根据讨价还价结果,计财部对预算进行再次平衡、审核,正式下发实施。

(10)、总裁开始指导各单位倒排时间表

根据年度全面预算,在年度计划中,把每月计划排出,在月度计划中,把每周计划排出。

例如12月31日要实现上述目标,那么全年12个月每月的销售额度、利润、应收帐款、商品配置清单、促销计划等等必须进行分解,然后细化到上述岗位任务上,确定每个岗位每月的工作指标,然后把每月指标再细化到每周,并把指标分解到每个员工头上,形成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指标,完成好了有奖励,不能完有惩罚。

(11)、总裁开始指导各单位倒排工作流程

由于许多工作是并行的,所以流程是网状交叉的,这时就由总裁负责协调各个单位的协同和配合。总裁必须理出协同计划,也即倒排工作流程。例如制造业一般12月以催收应收帐款为主要任务,那么对应收帐款的控制就必须在以前进行,而应收控制又不能影响销售,如果影响销售又影响生产计划执行,等等如此下去,一直排到原始计划流程。

(12)、总裁开始指导各单位制定任务完成指南和要点

全面预算必须列出主要任务完成的方法。例如应收帐款如何预警,如何催收;产品质量如何检测,包括检测流程、检测指标、检测工具等等,又例如包括对供应商的生产过程如何进行监督,包括监督流程、监督清单、监督控制点的选择等等;又例如物流配送系统如何组织,包括外包管理清单、调度协调工作清单、工作质量控制清单等等,这些就构成了预算的作业指导书,告诉员工怎么完成任务,保证预算可以有序完成。否则对员工来讲,预算只是告诉他们干什么,但怎么干还是不清楚。

接下来,各单位按照下发的全面预算开展各项工作。于是,这时办公楼内,一些来实习的大学生,就拿着各种销售报表、运营周报、服务动态等报告等串来串去,到处散发。各职能部门也经常把自己完成的工作总结总结,然后上报分发。(但实际上没有人会认真去看这些东西。)

为了落实全面预算,总裁办每周组织一次PDCA经营例会,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并安排下周的计划。会议上,各单位自然是对自己工作做得好的地方着力渲染,对未完成的目标和计划则分析原因----基本上的模式是:客观环境和上游环节配合、衔接等原因,谈到自己的问题往往就剩下一条----人手不够!

于是,人力资源部门经理焦头烂额地诉苦:现在招人确实很不容易,况且上个月已经进了不少了。

这时,财务总监开始强调:今年的销售情况比去年可比下降了,人事费用在持续上升,如果不控制人力成本,赢利指标将很难达成。

大家又争吵一阵,总裁一看再讨论下去也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结果,赶紧部署一下下周的任务,最后强调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各单位一定要相互配合,力争完成下周的目标。

人力资源部当然不想让绩效考核流于形式。根据年初制定的目标责任书中的指标,他们想方设法搜集考核数据和评价表格,但苦于公司的数据基础比较薄弱,而且必须依靠各单位报数据,各单位主管似乎很不重视,所以部门的统计人员也就应付着完成人力资源部安排的任务。对于报上来的数据,人力资源部由于对业务不熟悉,也无法知道其准确性。有些指标须由相关单位打分评价,评价表格发放下去后,迟迟收不上来,收上来的表格很多一看就知道未认真填写,有些评价表各项的得分基本上是满分,而且各单位间掌握的标准尺度差别很大。到季度绩效考核的时候,只好将就着给各单位评分,大家虽然知道评分不准,但也找不出反驳的充分理由,也就认了,但心理颇为不服,也把怨气发到人力资源部门,认为他们只会做找茬的工作。人力资源部也觉得很委屈,称自己是在做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预算监控就更无从谈起了。由于预算本身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不强,大家根本就没有把预算控制当回事。计财部独立地进行着预算统计和分析工作,按照总裁的指示,每月组织一次预算分析会。在预算分析会上,计财部除了提供一大堆枯燥的统计数据外,就是作一些不痛不痒的财务分析,提供一些诸如控制销售费用、降低运营成本之类的建议。会后,一切又恢复原样。

报表、报告、例会、数据、考核、核算、分析,如此循环往复,一年忙下来,经营状况离计划目标差了一大截,(销售增长只实现了35%,利润增长实现36%,税前利润率4.6%)全面预算宣告失败。

当然,可以简单说预算管理失败,数据不真实是最大的一个问题。主要中层领导应付了事,因为真实数据太多,工作量太大。于是大家都觉得反正都是弄虚作假,又何必做得那么累。

但是从根本原因分析,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企业管理基础不好,二是总裁专业能力不足。

管理基础不好,首先体现在企业运营状态不稳定,企业异常比率经常超过10%,且相同或类似异常经常发生。说明企业管理人员对运营流程的控制是低效甚至失控的。相同或类似异常重复发生,显示异常未能根本解决,资源重置成本高。

其次是各种工作改善措施并未在财务报表上反应出来,只可能是各流程未串联成体系,对改善措施产生抵消作用。

三是不断重蹈覆辙,说明组织并未有一个统一有效的指挥中枢。

四是一线人员工作合格率多次依工作标准抽检,达不到80%,说明组织的培训和考核都严重不合格。

上述问题导致整个预算体系不断出现问题,不是指标完成参差不齐,就是不断出现瓶颈阻塞,不得不中途调整预算,疲于奔命。

总裁能力不足,首先是指在预算制定过程中,总裁整体平衡感不好,把握不住最佳的平衡点,且与下属讨价还价能力不够。

其次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总裁的指挥协同作战能力不足,没有把握企业实时状态,并对下一阶段主要问题进行预判的能力,且无法组织大兵团在时间、空间上协同,为统一目标努力。形成各自为政,内部竞争,甚至自相残杀。

4、我理解全面预算的特点

(1)、全面预算是一个多目标问题,追求的是非劣解或满意解,而非单目标的最优解。

例如利润与成本就是冲突的目标。过于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会降低企业需要储备的增长潜力,减少研发费用,市场营销费用,售后服务费用;也可能会减少员工福利、薪酬,结果是员工不满,消极怠工、罢工,故意破坏,反而导致利润无法实现。

所以实际上考验的是总经理的平衡能力。

(2)、全面预算的约束条件包括时间、空间、人力、物力、资金和信息,相互之间不是独立的,有关联性、替代性和补偿性。

这种约束条件的特点,使目标实现就有多种不确定因素,讨价还价就成为一个必然过程。

(3)、全面预算的目标实现过程是不均衡的,有的会比较快,有的比较慢,有的前快后慢。所以不断需要协同各单位动作,避免出现窝工、阻塞、瓶颈情况。

所以协同指挥就成为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手段。

5、利益平衡

(1)、内外利益平衡

某种程度上,总经理是股东和员工之间的利益中介。股东都是比较贪婪的,恨不得员工都不吃不喝,把所有产生的剩余价值变成分红;员工则希望获得最大的收益。

显然,总经理如果过度偏向股东,帮助其榨取员工血汗,员工将不会卖总经理的帐,这样企业的运营指标将很难完成,最终总经理也得被股东炒鱿鱼。所以员工握着总经理的小命。总经理必须照顾好员工。

但是,如果总经理过度偏向员工,帮助他们向股东争取利益,股东将感到聘请了一个叛徒,也会请你走人。

所以如何在股东和员工利益之间保持平衡,就成为总经理的第一个考题:如何找到平衡感,踩好跷跷板。

而这种平衡感在全面预算上表达出来,就是销售额、利润、成本、人事费用等等指标。

(2)、长短利益平衡

一般情况下,除非你只想干一年,否则必须为企业预留部分发展潜力,例如在研发、市场营销、人才储备等等方面必须有足够投入,否则就是竭泽而渔,第二年将没有任何可以增长的机会。同时,你也不能刻薄员工太狠,削减他们的福利甚至薪酬,否则将导致消极怠工或罢工,甚至故意破坏。反而影响你的理论目标实现。

当然,你也不能不重视当期财务指标,如果太不像样子,董事会立即会让你走人。

所以如何平衡当期财务指标与企业长期增长潜力就成为总经理的一个大问题。反映到预算上,就是利润与费用,与成本的关系。

管理学的心得与体会篇10

今年我单位积极深化和推进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将财务预算从点到面全面推进。将预算编制、执行的过程形成了一个完整严密的预算体系,通过将财务目标细化激发全体员工主动参与意识,发挥部门主管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统帅现金流、物资流和复杂的法人治理结构导向作用,促使企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也促使企业从原始的、经验的、人为的管理,向科学化、精细化、标准化管理过渡。

从财务预算编制上,我们运用以成本、利润为基数倒推收入的方法,确定公司年度预算指标,编制年度财务预算,并将指标分解到各分厂、各责任部门,细化预算目标并纳入公司年度自主经营指标进行严格考核。在预算目标的事中控制中,我们将落实预算指标贯穿于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将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分厂以及责任人,制定更加具体的预算保障措施,严格预算执行,加强过程控制,事中分析,事后监督考核,杜绝超预算费用开支,各专项费用按指标控制使用。在每期末的考核分析中,我们加大每月预算指标完成情况的考核力度。每月对各单位指标完成情况,对比预算指标进度完成情况,严格考核。同时对未完成指标的单位,加强与单位的沟通和联系,共同分析原因,剖析实际与预算偏差的原因,揭示存在的问题,寻找努力方向、采取有针对性措施为领导进行决策提供信息,促进公司利润指标按进度,按时间节点完成,确保全年利润目标完成。每月我们还加强财务综合分析,在每月财务报表编制完成后,及时组织开展财务综合分析,对当月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分析,重点从收入、成本、利润、资金等方面开展预算对比,与上年同期对比分析,从财务角度和视野,揭示和发现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改进措施,供领导参谋和决策。

虽然在今年我们改进了预算的方式,初步形成了全面预算的模式,但是依然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注意,目前面临的有两大问题,一是就是财务预算考核执行不严。每月在进行财务预算的考核分析中分析了未完成任务的各种原因,从而造成未考核或少考核,使考核的权威性受到影响也使得年度预算执行力度不够。二是目前全面预算目标分解的精细化程度不够。从横向上看,目前全面预算只把各分厂作为一个成本利润责任中心在进行考核,其他的一些职能部门没有纳入目前的考核体系。从纵向上来看,一些考核指标单一,例如对各分厂仅仅只考核收入、利润完成情况,从而使得预算考核结果略显单薄。

面对这一问题,在下半年经营形式依然严峻的情况下,我们要加大预算指标考核力度,重点抓过程控制,及时反映、揭示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实行预算动态管理,强化预算硬约束性,加大预算执行,分析,考核力度,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

    492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