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成功创业的故事

|小龙

  创业的梦想我们普通人也有,那么在漫漫的创业路上,他们取得成功的背后故事你了解了吗?下面小编已经为你们整理了普通人成功创业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普通人成功创业的故事一

  在福建、江浙一带都有煲鸭汤、吃卤鸭的习惯,永安市的林珠平在做倒卖肉食的生意中发现,南方所使用的鸭子很大一部分并不产自本地,而是来自北方。他看到有利可图,于是在2005年开始从北方引进种鸭,进行北鸭南养,谁知接下来,这些远方来的“客人”,把他折腾到了心力憔悴的地步。

  2007年2月6日,养鸭大户林珠平家里来了一位贵客。永安市委书记江兴禄的突然到访林珠平显得很不自然,然而意外的好消息又让他很是兴奋,他申请的肉鸭加工场址已经正式通过审批,而且还得到了银行的贴息贷款,用于他扩大鸭子的养殖和加工规模,一个普通的鸭子养殖户为什么会得到市里这么重视呢?

  永安市委书记 江兴禄:“他让老百姓农民实实在在尝到了养一只鸭子在40天左右能赚到1元到1.5元钱,从这几年情况看应该说老百姓得到了实惠,养鸭子尝到了甜头。”

  林珠平养的鸭子在当地人看来不是一般的鸭子,是他2005年从河南省引进的一个新品种,这些是种鸭,每年向农民提供500万只鸭苗,靠这些鸭子林珠,他说:已经赚了一千多万元,当地人看红了眼,每天都有人到他这养鸭场看个究竟,可是2005年林珠平从河南省引进鸭子的时候,当初并没有人看好,原因是当地从来没人养过。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林珠平兄弟几人做贩卖鸭肉鸡肉生意,2005年春节前,他在河南省一家肉鸭养殖场采购鸭肉的时候,发现了一种在福建省永安市从未见过的鸭子,叫樱桃谷鸭,这种鸭子生长期只有40天,相对永安本地的番鸭、麻鸭,生长周期缩短了一个月,这使他产生了把这种鸭子引种到永安大量繁殖,替代当地土鸭的想法,可是他的这一想法引起了永安市有关部门的担心。

  永安市畜牧水产局高级兽医师 吴景央:“这个品种原来我们这面也没养过,对它的生活习性也不太了解,因为我们南方比较潮湿,一般都在北方饲养的。”

  永安市委书记 江兴禄:“这种鸭子从北方到南方能适应吗?这是第一个疑问,再一个料肉比过程当中能这么节省吗?”

  养鸭子林珠平没有经验,但是经济帐他算的清楚,永安市每天大约要吃掉4000多只鸭子,50%的鸭子是来自北方,这中间巨大的市场商机终于让林珠平决定背水一战,2005年3月16日,林珠平不顾别人的反对,执意从河南省引进了6000多只产品鸭,一个月后果然不出人们所料,他刚刚引进的鸭子就病了。

  林珠平:“地下养殖鸭子的羽毛很脏很乱,第二个鸭子的皮肤会长疤,40天出栏后会有疤痕。”

  永安市畜牧水产局高级兽医师 吴景央:“因为北方比较干燥,我们南方比较潮湿,我们如果这样高密度饲养的话,,他说:想发财就去万通商联找优质礼品供货商!,地面比较潮湿,鸭子容易得病。”

  这种鸭子主要长在我国的北方,南方地面湿气大直接养在地上的鸭子很不适应,皮肤容易得病,这是林珠平最初没想到的,继续养下去气候问题解决不了,不养了吧在朋友面前丢了面子,林珠平有些骑虎难下。

  鸭子身上结疤痕,直接影响鸭子的品质,鸭毛的价格也会大打折扣,就在林珠平急得束手无策的时候,他忽然想到以前贩卖海鲜干品的时候,为了防止受潮,往往凉晒在用凉席搭起的架子上,这让他受些启发,他照着样子用毛竹给鸭子搭起了架子。

  林珠平:“这就是网床,它是用当地的毛竹搭起来的,铺成一片片的,离地面60到80公分的地方,通分而且透气,对整个饲养起到关键的作用。”

  林珠平把这些北方的鸭子全部赶上架子,虽然习惯生活在地上的鸭子还有些不适应网床上的生活,但是鸭子从出生到出栏不再与地面接触,环境变得通风干燥,鸭子的病情逐渐好转,就这样林珠平巧妙的利用网床养殖的办法解决了北鸭南养的关键问题。

  林珠平:“你看这鸭子多健康多漂亮,多干燥,多漂亮,这鸭子又干净又不会生病,因为在网床上改变了那种传统的养殖模式。”

  解决了养殖中的技术问题,林珠平开始利用引进的种鸭大量繁育产品鸭,按照市场价格每斤鸭子卖到7、9元钱,去掉成本费每只鸭子有1、5元的利润,可是林珠平不甘心把这些活鸭子就这样卖掉了,2005年6月,他与几个朋友合伙建了鸭肉加工厂,加工成半成品的鸭肉利润又增加了两倍多。生产鸭产品,牵扯到产品的质量、销售问题,摊子铺大了林珠平有些顾不过来,那么多的鸭子谁来管呢?

  这个叫上官克新的农民很早就有养鸭子的想法,林珠平主动找到他帮建了网床,赊欠了一万只鸭苗,鸭子出栏后林珠平全部回收,一个月后,上官克新就见到了效益。

  养殖户 上官克新:“平均一只可以赚1、5到2元,如果一年养10来万只那就赚10万元钱。”

  大家:“你一年养多少?”

  养殖户 上官克新:“我这一批一万多。”

  大家:“你一年出多少批?

  养殖户 上官克新:“一年差不多10来批。”

  上官克新养北方鸭子的事很多人都在看结果,见到了效益大家都很感兴趣,林珠平借着这个机会和几百户农民签订了供销合同,鸭子原料有了保障,林珠平一门心思做他的鸭肉加工生意。

  林珠平做了十几年的鸭肉贸易生意,朋友多路子广,但是他的鸭产品一般人不卖,而是专门供应那些以前和他一起做贸易的老朋友。

  经销商 林水平:“他们厂里对我们有很大的照顾,几乎等于我们有优先权,可以先拉到货,一大部分可以先拉到我们这,别人订不到的货我们有办法拉到这货。”

  虽然林珠平鸭产品价格并不比市场上的低,但是到他这采购的那些老朋友们却省去了北方采购的费用,大家的关系也就越走越近。

  朋友的相互关照林珠平的生意也越做越好,2005年下半年他已经与800多农户签订了养殖供销合同,建立了30多个养殖基地,实实在在的效益和辐射功能不但打消了当地政府的顾虑,而且还把林珠平的养鸭场扶持为当地的龙头企业,就在林珠平加快发展的时侯,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2005年8月16日,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袭卷了永安市,仅仅是两个多小时给永安市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林珠平的打击也是致命的。

  林珠平:“总共才两个钟头,水满金山,整个厂没掉,全部冲的一塌糊涂,鸭子飞的到处都是,这边抓几只捡回来,那边抓几只捡回来,都不一样,那心情无法形容。”

  一万多平米的网床全部被摧毁,种鸭场的鸭子所剩无几,这场洪水让林珠平和股东损失了500多万元,一夜之间林珠平几乎又回到了起点,这场残酷的自然灾害给林珠平最大的打击,还不只是自己遭受的经济损失,那些与他签订了养殖合同的农户也是这场洪水的受害者,他心里明白这事不能就这样完了。

  林珠平:“没有退路,没有选择了,只有往前进迈步再往前走。”

  大家:“为什么?”

  林珠平:“因为牵涉到这么多农民的效益问题,牵涉到很多东西,牵涉到社会问题,投资很多钱,不但我们投资了养殖户也投资了,养殖基地也投资了。”

  带动农户养鸭子本来是件好事,没想到一场洪水让那么多人因为这鸭子而遭受了经济损失,重新再建养鸭场需要上百万元的资金,林珠平实在是拿不出那么多钱,正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他一直关照的那些做贸易的朋友们鼎力相助,很快帮助他凑足了启动资金,林珠平的企业起死回生。

  经销商 于少春:“既然做生意就得合作,我们就以朋友关系来讲,朋友关系就得互相帮忙互相体谅。”

  在与这些客户来往中,林珠平逐渐筛选出一些会经营重情谊的大客户,在生意中建立朋友关系,林珠平的弟弟专门为他们提供一些便利条件,通过减少中间环节提升客户的利润空间,为此林珠平与这些朋友的关系变得更加牢固。

  林珠平的弟弟 林珍水:“手里抓了大约几十个象样的大的客户。”

  大家:“这些客户都分布在什么地方?”

  林珠平的弟弟 林珍水:“分布在长江以南,主要在长江以南。”

  林珠平从农户那收购回来的鸭子全部进行加工分解,形成鸭翅、鸭脚、鸭头、鸭舌等40多个品种,每天屠宰2万只鸭子,每个月的纯利润50多万,产品占领了福建、广州、浙江市场。

  林珠平的弟弟 林珍水:“这个行业就是价格波动的比较厉害,产品价格波动的厉害,但是我们这块稳住长江以南,江南的老客户,我们的产品把好质量关,价格相对稳定。”

  林珠平:“有这么一大推的客户,减轻了企业销售这块的困难,人家企业是考虑销售,我们企业是不考虑销售,现在还是怎么样抓住生产为主。”

  就在林珠平开足马力加班加点忙着生产的时候,2005年9月,禽流感爆发了,林珠平的鸭子加工场又一次面临生死抉择。

  林珠平的弟弟 林珍水:“禽流感疫情产品卖不出去,每天农民手上收的鸭子放在库里面,一年多的产品销售的量基本没有达到20—30%,今天收20万才卖7万元,资金转都转不过来。”

  因为禽流感疫情,价值一千多万元的鸭产品全部积压,而农民们养大出栏的鸭子还得照常回收,加工车间也停不下来,销售基本为零,资金只出不入,林珠平有些支撑不住了。

  林珠平的弟弟 林珍水:“农民的鸭子他一交马上就给他结帐,农民的钱不能拖欠,工人的钱不能拖欠,天天都要吵这钱。”

  林珠平:“不做是不行的,就是赶鸭子上架,逼上梁山,你非得做不行,因为带动方方面面的影响面非常大。”

  就在所有股东情绪即将崩溃的时候,2006年7月禽流感疫情解除了,但是大家的心情并没有因此而轻松,因为受疫情影响,库存的400多吨产品短时间内也销售不出去,为了资金能够快速回笼,林珠平和弟弟迅速与以前得到了他们关照过的朋友们取得了联系。

  经销商 于少春:“像禽流感的时候鸭产品是比较难销的,林老板也会叫我们搞一些什么活动,搞一些特价我们慢慢把这货促销掉,赚多赚少自己能做得到的,既然是朋友就要相互帮忙,合作十多年了。”

  因为以前得到过林珠平的关照,现在听说林珠平遇到了难事,一下来了几十个客商帮助他销售积压在库里的鸭产品。

  林珠平的弟弟 林珍水:“包括武汉的、长沙的、成都的,贵阳的老客户,一个人拉一点货回去,一个多月之内就把这货全部拉走。”

  大家:“一天出多少货?”

  林珠平的弟弟 林珍水:“一天出100多吨。”

  大家:“一个多月资金回来多少?”

  林珠平的弟弟 林珍水:“回来一千多万,缓和了企业的压力。”

  林珠平利用朋友关系不但稳定了鸭子的销路,还规避了市场风险。2007年林珠平的鸭子加工厂每年的屠宰量达到了600万只,鸭子的养殖和加工全部实现订单生产,林珠平在鸭子身上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普通人成功创业的故事二

  养殖人参鸡价格1000元只开启致富路

  一枚鸡蛋售价35元,差不多是土鸡蛋的40倍;一只鸡售价1200到2500元不等,在市场上可以买20到40只土鸡——这些事儿听起来是不是有些不靠谱?

  靠谱!因为长潭河中坝村9组有个“养鸡怪人”龚伦朋,他从家传古医书中得到启示,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创制出“人参+大米”的人参鸡饲养秘方,并经试喂获得成功。此后,他用独家研制的鸡饲料喂养乌鸡,生产“能鹏”人参鸡和人参鸡蛋投向市场,市场行情和经济效益看好。

  在长潭河侗族乡龚姓是大姓。“我们祖籍在江西,后迁入湖南,因逃水灾迁入现居地。”中坝村书记龚光义介绍。当地龚氏是中医世家,明代有宫廷御医龚廷贤,清代有地方名医龚祖辉。龚伦朋打开保险柜,向记者展示龚廷贤的著作《寿世保元》等系列古医书和龚祖辉的照片原件。

  “十几岁的时候,我得了‘歪嘴风’,也就是现在的面瘫。当时到医院拿了些药没治好,父亲就叫我用醋和生石灰调和后涂在脸上,没过几天病就好了。”龚伦朋回忆当年的情形。他知道父亲讲的偏方来自家里的祖传医书,从此就对这些珍宝着了迷。

  和妻子在外地打工的十余年间,龚伦朋一直把家传医书带在身边。然而,阴阳术数、经络穴位……这个既非古文专业又非医学专业毕业的农民,要看懂古医书谈何容易!好在他生在中医世家。他买来字典,自制新旧词对照表,别人放工后休息,他一有空就学习,日积月累,记的笔记本有一摞,终于学有所获。

  龚伦朋从先祖龚廷贤的著述中看到“人参鸡”,在长辈的片言只语中得知些许信息,他决定喂养人参鸡,走好“研发、投产、销售”之路。“创新创业不是容易的事,每一步都非常艰难。”年近50的龚伦朋感慨道。

  由于饲料配方比不当、鸡子生长条件不优,喂养技术不到位……两三年下来,夫妻俩积攒的20余万元辛苦钱全交了“学费”。“最难的时候,我家电饭煲坏了都没钱添置。”妻子李绍琼回忆。虽然衣食无着,为学喂养技术,龚伦朋到外地办得好的鸡厂去义务劳动,学习知识,积累经验。

  由于养殖“人参鸡”成本高,2008年,每只“人参鸡”售价达500元、鸡蛋达15元每个。当时很多村民说:“500元一只的鸡从来就没有听说过,更别说买来吃。”由于“人参鸡”价格昂贵,农村普通百姓消费不起,导致当地顾客很少。几个月时间转眼就过去了,卖出去的“人参鸡”却屈指可数,这让陷入销售困境的龚伦鹏犯难了。

  但是,即使销售情况不理想,龚伦鹏却始终坚信“人参鸡”的市场潜力和食疗疗效。白天他在网上读报,加强业务学习,晚上在鸡舍一待就是一夜,仔细观察“人参鸡”的生长特点。那段时间,妻子李绍琼以为丈夫“疯”了,成天和鸡住在一起,简直是不可理喻。为此,夫妻间发生了很多争执。“如果不是我一直坚信养殖‘人参鸡’的前途,或许我早就放弃了。但是,我就是‘一条道走到黑’的人,这么多年,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我都咬牙挺过来了,现在总算是有点盼头了。”在谈到前几年的经历时,龚伦鹏还是很感慨。

  3月14日,在广东工作的好友李俊从东莞来到龚伦鹏家,详细了解“人参鸡”的销售情况。当谈到“人参鸡”价格过高、本地销售量少的情况时,两人商定由李俊联系广东商家拓宽外围销售渠道,龚伦鹏在家发展养殖。李俊回到东莞后,充分发挥自己人脉关系广的优势,通过将“人参鸡”和鸡蛋赠送给亲戚、朋友、同事试吃的方式,对“人参鸡”进行广泛宣传。随后,浙江、广东等地慕名而来的商家越来越多,每只“人参鸡”卖到1000至1200元,鸡蛋卖到每个30元。本地村民看到“人参鸡”对外销售的情况越来越好,也开始尝试购买。“现在好了,外地的销售渠道逐渐打开,我相信本地的销售情况也会越来越好。我对自己选的产业很有信心。”不管经历多少困难、遇到多少挫折,谈到“人参鸡”养殖,龚伦鹏总是信心十足。

  难关一道道攻克后,龚伦朋的事业走上正轨。在组建人参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年3月,宣恩县能鹏人参鸡开发有限公司成立,同时注册“能鹏”牌29类、31类两个商标。

  此后,该公司的人参鸡、人参鸡蛋作为宣恩县的特色产品之一,先后参加23届食博会、第九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连续参加第一、第二届“中国恩施·世界硒都硒产品博览会”,在第二届硒博会上,人参鸡蛋获“中国名优硒产品”称号。

  经送恩施州产品质量监测监督检验所“国家富硒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测,“能鹏”人参鸡蛋硒含量为53.6μg/100g,标准要求是≥15g/㎎,高于标准3倍多。“能鹏”人参鸡和人参鸡蛋获质监部门发放的“三颗星”(富有机硒)标志标识。

  经州质监所检测,“能鹏”人参鸡蛋VB1含量1.25㎎/㎏、VB2含量3.84㎎/㎏;16种氨基酸总量186.04g/㎏;棕榈酸2.386g/100g,测定低限是0.005g/100g;锌含量3.5㎎/㎏,DHA含量0.08g/100g,等等。通过省兽药监察所检测,“能鹏”人参鸡蛋不含A02、AM02等7种常规抗生素……

  年7月5日,宣恩县伦鹏人参鸡开发有限公司授权武汉源实原商贸有限公司为华中地区代理销售商。人参鸡以其独特的保健价值受到人们的喜爱,公司现有三家代理商,分布在北京、广州、武汉。

  目前,公司有三家加盟养殖户,喂养人参鸡400余只,日均产蛋200枚,年产值可达250余万元。“下一步,我将扩大生产,同时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人参鸡饲料专利,开发人参鸡蛋粉。”谈起公司前景,龚伦朋信心十足。 相关新闻:

  “人参鸡场”的场主名叫龚伦朋,今年48岁,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中坝村的一名土家族农民。龚伦朋出生于中医世家,5年前他跟妻子带着打工挣下的20多万元,准备回家修建新房。在整理旧屋中祖父留下的医术书籍时,他偶然发现了其中关于“人参鸡”养殖方法和药用食疗价值的介绍,于是他跟妻子商量,先暂缓修房,将积蓄用来投资养殖“人参鸡”。

  虽然最开始妻子和邻居纷纷表示不理解,但这并未阻挡龚伦朋尝试的脚步。按照祖父留下的方法,龚伦朋几经尝试并不断改进,终于成功探索出了适合饲养“人参鸡”的“人参饲料”,逐渐形成一整套“人参鸡”养殖系统。他养殖的“人参鸡”,每只价格都在千元以上,“人参鸡蛋”也能卖出30元一个的天价。

  今年初,龚伦朋成立了专业合作社,目前已经有6户人家加入,他们按照龚伦朋的要求喂养人参鸡,再由龚伦朋统一回收外销。“接下来,我将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决定合作社的发展规模”,龚伦朋说到,“在我们这样偏僻、贫穷的山村里,如果能发展到5000只的养殖规模,村民增收致富将不再是梦想。”

  普通人成功创业的故事三

  鹌鹁养殖致富养成赚钱“一条龙”

  核心提示:用诚信赢得客户和市场,组织大量养殖户发展规模养殖,提高产品质量共同闯市场。

  致富项目:鹌鹑养殖

  案例地点:焦作市武陟县

  致富人物:亢希坤

  适合人群:普通投资者所需场地:固定养殖场地?

  鹌鹑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野生小鸟,享有“天上飞禽数鹌鹑,地上走兽数狗肉”的美名,清炖或者油炸烧烤都.是难得的美味,产下的鹌鹑蛋一天一个,营养价值可以和鸡蛋相媲美。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焦作武陟县冯李村的村民就开始养殖鹌鹑,如今,村里男女老少都掌握了这门养殖技术,由此而形成的鹌鹑产业发展得红红火火。

  养殖户:每天的孵化量就是3万只左右。

  收购商:一天能收6000多斤到8000来斤。

  而说起冯李村的鹌鹑产业,就不能不提亢希坤,1998年,亢希坤第一批精心饲养的3000只鹌鹑出笼了。

  亢希坤:养下来当时行情也不错,赚了有七八千块钱,当时养下来咱也有个想法。

  1998年,一些外地商人纷纷来到村里源源不断地高价收购“青年”鹌鹑。随着“青年”鹌鹑的热销,幼年鹌鹑的价格也一路走高,冯李村的鹌鹑养殖迎来了一次热潮。搞鹌鹑孵化成了当时最赚钱的生意,这让亢希坤看到了发财的机会。

  亢希坤:当时天天有人来这里拉这个青年鸟,一天要走一二十万只,就琢磨着他天天来拉大的,小的肯定好卖,就想着去孵鹌鹑。

  孵化鹌鹑要比养鹌鹑投资大、技术要求也高,为了赶上这发财快车,亢希坤把全部家底拿出来建起了自己的孵化室。

  亢希坤:结果呢,出了一批不成,出了一批不成,7、8批都不成功,当时的损失大概要有2万多。

  亢希坤弄不明白,这被冯李村人称为看家本领的鹌鹑孵化技术,咋就成了砸饭碗的倒霉事呢。

  亢希坤:烂塑料纸把那个拔气筒给盖着了,导致一氧化碳回流,导致鹌鹑都中毒死亡。

  .第一批鹌鹁苗终于孵化成功了,亢希坤指望着赶紧卖几批鹌鹑苗,把孵化鹌鹑的损失捞回来,然而市场迎接他的却是一盆冷水。

  亢希坤:汝燃那些拉乌的,不来收乌了,出来的小鸟5分钱一只都没人要了。

  亢希坤血本无归,只有靠练就的养殖和孵化技术吃饭了,正愁英雄无用武之地,一宗大生意找上了门。

  亢希坤:由于住的离公路近,正好碰见有几个人下车,下车他们问这儿是不是养鹌鹑。遇见这几个淇县人是我事业的转折点。

  1998年在鹤壁淇县有很多养猪、养鸡的专业户也赔了钱,闲置了大量的养猪场、养鸡场,淇县人听说鹌鹑的行情不错,便慕名来到冯李村取经,出于对亢希坤的人品和技术的认可,考察之后不久,他们便邀请亢希坤到淇县洽谈合作。

  亢希坤:疾病该怎么防治,规模多大,我都认真的进行现场指导,淇县养殖户都成功了。

  随后的几个月里,亢希坤往返于淇县和武陟之间,帮助淇县人养鹌鹑,并且把村里没有销路的鹌鹑苗拉到那里销售,获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

  亢希坤:因为数量相"-3大,一只鸟虽说赚不了多少钱,但是他们一家一家都是万把只,这大概有两三月,把我那个外债还清了。这算是我第二次起步。并且,这正没出路的东西咱把它卖出去了,当时村里边人对咱评价相当不错。

  这时,淇县养殖户的种苗供应几乎成了亢希坤的独门生意,供应给人家的种苗如何保证质量也成了他经常头疼的问题。

  亢希坤:这些青年鸟,他们喂的参差不齐,该预防的没给人家预防,这导致人家没喂多长时间,人家鹌鹑的犯病发病是相当的高,提起鹌鹑都害怕,这时我发现这些问题后,决定自己重新搞孵化。‘?

  苗子好,养出来的鹌鹑才能好,才能培养自己的回头客,建立稳定的销售网络,这是在二次孵化中亢希坤认准的道理。

  亢希坤:当时20多天都没有脱这个衬衣,可以说就在那地上躺着,半个小时左右那就得起一次,看看,直到最后鹌鹑孵化成功。因为出现过煤气那个事了,对这个是相当注意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次孵出的鹌鹑苗很争气,不但平平安安地顺利出壳,还给亢希坤挣到了一块在市场上立足的金字招牌。

  养殖户:后起之秀,把这个东西搞进化了。亢希坤这个种苗啊,既健康,种苗成活率高,销路也好。

  通过口碑相传,2002年起,亢希坤的鹌鹑苗开始远销到河北、山东、陕西、甘肃等省,但这出壳才几十天的小东西能不能经受住长途运输的考验,亢希坤不敢有一点的疏忽大意,可就是这样在一次去甘肃的送货途中,意外还是发生了。

  亢希坤:司机可能是困了,跟人家追尾了,车撞着人家车大概有20公分宽,当时那个大灯碗,扎到我腿上,当时那个骨屑都出来了,医生叫我看。

  卡车在异乡的公路上停下来,人受了伤,鹌鹁苗也挣扎在死亡的边缘,这次送货几乎注定是一个人财两空的结局。

  亢希坤:因为你这是张嘴儿东西,你装到车上,在地上不走,它不吃不喝,持续的时间长,这是个鸟,一车装得多,温度高,持续时间一长,它直接都死了。叫司机在当地租了个车,倒车,把我抬到车上,又出发了,当时感动的司机当场都在那儿哭了。

  爱拼才会赢,凭着一股子冲劲儿,亢希坤赢得了市场,打过交道的客户都成了回头客。但分散的养殖户鹌鹑蛋往哪里销,生产期过后该淘汰的鹌鹑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不解决,自己的生意还是做不大。这时候,亢希坤就想着把发展起来的养殖户和自己建立的销售网络进行资源整合,从供应种苗,供应饲料,组织防疫,到回收鹌鹑蛋,再到组织青年鸟和淘汰鸟外销,他在养殖户和市场之间搞起了一条龙服务。

  亢希坤:我走这个模式,把这个鹌鹑蛋从外边回过来,每天大概有万把斤,货源有一定的保障,比较平稳,信誉度又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下边给咱喂鸟的人、客户也越来越多,截止到今天,我下边发展有100多万只鹌鹑。

  这种双赢的做法让亢希坤的鹌鹑生意一步领先,步步领先,这个曾经赔得一无所有的年轻人,如今成了在村里举足轻重的产销大户。

  
看了“普通人成功创业的故事”

    527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