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小龙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是人教版语文课本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该文讲了一个美丽的小山村,由于人们过度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的削弱了森林的防护能力,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山村卷走的故事。因此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一些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以供各位参考。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篇1

  【教材分析】

  本文正如它的题目,讲述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山谷中有一座环境优美的小村庄,村庄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森林。人们靠着手头锋利的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建造房子、制造工具、打造家具,过上了不错的“日子”。但是由于过度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洪能力。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这个故事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它揭示了生活在村庄里的人们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所引发的严重的后果——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本文呼吁人们应该爱护树木,保护周围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读懂课文,理解课文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中蕴含着蕴含着的道理。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了解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读懂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方法】

  通过小村庄前后情景的的对比,揭示要爱护环境的道理。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还记得那个小村庄吗?再一次回到这个小村庄以前,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些故事里的词语。

  1、出示词语:郁郁葱葱、清澈见底、湛蓝深远、清新甜润

  2、抽读

  二、初读(自由读课文)

  1、标出自然段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

  (一)原来的村庄是什么样子?(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村庄给你的印象是怎么样?

  2、品读句子

  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自由读、指名读)

  (1)品读,读出小村庄的美丽。教师相机板书:美丽、森林、村前、天空、空气。

  (2)闭上眼睛想象:这么美丽的除了文中所描写的景物外,还会有什么?(青草、白云、小鱼、白云等等)

  (3)师:听了你的朗读,我们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个美丽的小村庄,看到了郁郁葱葱的树林,呼吸到了清新甜润的空气。

  (二)小村庄后来怎么样了?

  1、就是这样美丽的小村庄,后来怎么样了?

  生1: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冲走了。

  生2:小村庄最后什么都没有了。

  2、如此美丽的小村庄没有了,此时此刻你心里有何感受?

  (三)小村庄消失的原因

  1、如此美丽的小村庄为什么会没有了呢?请你带着这个问题仔细读读2-4自然段,然后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最后形成本组的观点。(小组合作学习)

  2、品读2-4自然段(汇报交流)

  (1)村民是怎么对待这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的?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①自由读句,问:你读懂了什么?(读懂了人们想砍树就去砍了,很随便。)

  ②问: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A、“拎”:

  a)如学生直接讲明原因,则:你抓住了这个“拎”字,体会得多么细腻!

  B)如学生未能讲到“拎”:则教师引导:你能给它换个词吗?(“拿、抓、捡”等等)

  C)这么多词都可以,为什么偏偏作者要用一个“拎”呢?

  d)“拎”起斧头更能说明村民想都不想就去了。

  e)指名读。

  B、“谁……谁”:你能给这些“谁”取取名字吗?(指导品读,加深体会:不论是谁都可以上山砍树,而且砍树的数量不限)

  a)村东头的王叔要建房,他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b)隔壁的张大伯想造犁,他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C)老李头的小儿子结婚要做家具,他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C、“一棵一棵”:指名读(师:是啊,抓住重点的词语去理解句子,进而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是我们品读句子的一种好方法,你这“一棵一棵”仿佛砍在老师的心上!)

  (2)村民们靠着锋利的斧头得到了什么?

  “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①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

  ②读懂了“砍掉了许多树”或者“多”,从哪里看出来?

  ③“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大量”、指名读

  ④这“各式各样”的工具和“应有尽有”的家具都是些什么呢?(桌子、椅子、斧头、犁)

  ⑤这么多的东西,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⑥树木变成了房子、工具、家具和柴烟,还会变成什么呢?(变成了……变成了……)

  (学生可能回答:变成了木桥、小船、等等)

  让我们最后来读读这个句子吧!齐读

  (3)大量的树木变成了房子、工具、家具,大量的树木被村民手中锋利的斧头砍伐,山坡变成了什么样子?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①指名读,生评:你觉得他什么地方读得最好?(可能为“一年年一代代”、“不断”、“裸露”等)

  a从两个“不断”中你体会到什么?“树木随着时间不停地减少”、“裸露的土地不停地扩大”。

  ②师:一年年,一代代,小村庄里的变化就只有这些么吗?(不是)从哪看出来?(省略号)它省略了什么呢?孩子们,从这六个小点儿里我们望过去,再望过去,你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对比原来村庄的美丽,让学生真切的感受:树木不再郁郁葱葱,变得越来越少;河水不再是清澈见底,变得混浊变黑;天空不再湛蓝深远,变成茫茫一片;空气不再清新甜润,不断被污染……教师相机擦去黑板上的板书:森林、村前、天空、空气、美丽)

  ③师:在人们不断挥舞手中的斧头的时候,一切的一切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山坡上的土地不再有绿色的树木做衣裳,裸露的土地无情地吞噬曾经茂密的森林。

  (4)就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那个雨水奇多的八月,灾难降临到了这个小村庄。

  “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

  ①问:“大雨没喘气儿”是什么意思?从哪儿可以看出大雨没喘气?你能把“没喘气的大雨”读出来吗?

  大雨接连不断地下,一刻也没停。 “……下了五天五夜……”

  ②读了这些词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又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

  (可能回答:人们呼救的,婴儿啼哭的,洪水冲击的咆哮声……)

  (5)一场洪水过后,小村庄怎么啦?

  ①“什么都没有了”,没有了什么呢?(出示:___________没有了,_________没有了,__________没有了……的句式,指名说)(从课内的到课外的)

  ②师:各式各样的工具(没有了),应有尽有的家具(没有了),优美的环境(没有了),眼前不错的生活(没有了),人们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家园(没有了),就连许多鲜活的生命也(没有了),什么都_____(没有了)。

  ③学到这里,孩子们,你们的心情是怎样呢?请你带着你的感受读读最后一段。

  ④是啊,我们感到心情沉重的同时也会感到惋惜,假如你遇到灾后余生的小村庄的人们,你会对他们说什么呢?(请以下面的格式写写你的感受:假如我遇到灾后余生的小村庄的人们,我会对他们说:

  ⑤全班交流: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如果(人们)不是乱砍滥伐,原本可以为村民们带来财富和幸福的生活。

  (老师觉得你真了不起,你还知道,只有过度的砍伐才会造成灾难!)

  早知道这样,你们就不该乱砍乱伐。

  (我听出了你对他们表示惋惜的同时也对他们进行了谴责。)

  你们应该边砍边种,砍得少种得多,就不会被洪水冲走了。

  (多有远见呀!多好的建议啊!请你一定要把这个建议告诉幸存下来的村民!

  你们要吸取教训,一定能让美丽的小村庄再次回来!

  (我相信经过你们一年年一代代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再见到那个美丽的小村庄!)

  (世界上多几个你这样的环保专家,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丽!)

  【教学反思】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环境优美的小村庄,由于村里的人们过度地砍伐树木,致使周围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最后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整个村庄被洪水卷走的故事。本文呼吁人们应该爱护树木,保护周围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抓住村庄前后变化的对比,凸显情感落差

  首先让学生品读第一段(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边读边欣赏小村庄先前的美丽。引:这是一个怎样的小村庄?让学生通过多层次多形式读书,感受小村庄先前的美丽。再展示课文后部分对比,问“同学们,美丽的小村庄什么都没有了,此时此刻你心里有何感受?”在他们谈完感受后,再出示最后一句,让学生试读,使学生在读中体会小村庄的变化,与课文前部分形成对比,凸显情感落差。

  二、以“留白”为契机,挖掘文本含义

  这篇课文中有许多隐性的语言文字,作为文本的“留白”,如果能够好好地利用它们,孩子们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将更加透彻和深刻。在交流、理解的五个重点句的教学中,我都比较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产生联系,也比较注意抓住文本内部隐藏的信息和“留白”,使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展开思维,理解文本词句深层次的含义。比如“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中的省略号,孩子们可以读到很多标点里所隐含的东西;比如“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中的“什么”究竟指什么,让孩子自己来填补书本中的空白,看到文字里的,联想到文字外的,使孩子对留白的理解适时地和画面达成共鸣,进而促进对文字的理解和意义的把握。

  三、以“朗读”代解说,体验语言文字

  首先,我采用复习词语并运用词语说句子的方法复习前面的第一个自然段,既作为对第一课时学习的检测,这样的复习方式也更符合一篇“故事”的特点。而这种方式由于触动了学生的兴奋点,学生的思路也更加活跃,之后的学习和理解也更加多元。

  在教学几个重点句时,我在语言文字的训练后都不忘让孩子带着自己的体会去读一读句子,每一次的朗读以文字的解读为基础,同时也把对文字的理解推到了新的高度:在朗读中体会两个“不断”,在朗读中理解三个“变成”,在朗读中目睹那“没喘气的大雨”,在朗读中经历漫长的“一年年一代代”和“多少年多少代”。

  四、以情动情,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

  最后一个环节我通过小练笔旨在使学生从文中受到启发,懂得“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后已经认识到了要保护树木,不能乱砍乱伐,否则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的道理。但是在让他们对小村庄的人们说几句话,并提出环保建议这个环节时,由于学生没有亲身体验,加上词语积累不够,所以口语表达也就不流畅。因此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口语练习,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必要的目标。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篇2

  一、课题: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授课时间:2课时

  课型:精讲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基础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拓展目标: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认识环境保护是我们人类当前的一项艰巨任务,要积极参与其中。

  (二)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读文章想画面,开展研究式和体验式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深刻意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四、教学方法:

  自主悟读法,合作探究法,激发阅读感受能力,练习从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五、教学手段:课件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读故事吗?

  那喜欢读什么故事?

  从故事中收获了什么?

  嗯,看来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另一个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看图学文,感受美丽

  1.师:首先让我们透过大屏幕去认识一下这个小村庄,看它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播放多媒体课件)谁能用自己的话大家介绍一下?(学生介绍。师随机板书一些优美词语。)

  2.学生自主默读文,在文中划出描写小村庄美丽的词句。(利用多媒体,选词填空)

  (郁郁葱葱、清澈见底、湛蓝深远、清新甜润)

  3.小村庄这么美,你能通过朗读来展现她的美么?(指导朗读)

  (三)自学课文,读准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2.指5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3.检查识字情况。

  森林、犁、盖房、扩大、各式各样、应有尽有、锋利、喘气儿、黎明、柴烟、裸露、一栋栋

  犁,由牛拉着耕地的工具。(图)

  (四)指导书写

  “葱”的中间是“匆”,不是“勿”;“裸”的左半部分是“衣”字旁,不是“示”字旁;“黎”的上部右边不能写成多一撇的“勿”;同样是“木”这个部件,在“森、栋、柴”中有很大的不同。

  3、教师范写“葱、裸、黎”三个字。

  4、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字。

  小村庄最后变成了什么样子?

  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下节课我们深入研究。

  (五)板书设计

  森林 郁郁葱葱

  河水 清澈见底

  美丽 天空 湛蓝深远

  空气 清新甜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共同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大意,学习了生字词,现在老师要来考考大家,接受挑战吗?

  1.读词语

  森林、盖房、犁、砍树、裸露、扩大、一栋栋、柴烟、喘气儿、黎明、郁郁葱葱、清澈见底、湛蓝深远、清新甜润、咆哮

  开火车读--齐读

  2.回忆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村庄早先是什么样子?

  3.美吗?那就一起美美地读读吧。齐读第一段。

  4.可是这美丽的小村庄经过了一年年、一代代,最后变成了什么样子呢?(板书:什么都没有了)

  5.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是……?

  6.这节课,我们要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细细品读文中的词句,体会文章的深刻含义。

  (二)自主阅读,感悟交流。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意思深刻,能引起你思考的词、句。

  2.学生自主读文,细心体会,教师巡视指导。

  3.四人小组说说自己找到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三)引导探究,感情朗读,深悟文本

  1.重点抓住以下几句:小村庄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①两个"谁"是任指,表明这里的人们上山砍树非常随便,没有任何约束和限制。

  ②"拎"字表达了人们上山砍树的一种随意心态。

  ③"一棵一棵"表示数目不确定,想砍多少砍多少,突出表明人们没有将砍树当作一回事。

  当你看到人们就这样随意乱砍树木,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读出你的感受,好吗?

  ⑵村民们靠着锋利的斧头得到了什么?

  "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三个"变成",构成了排比句,写出树木做成了很多东西,说明很多树木被砍伐了,还有大量的树木被当柴烧掉,强烈地谴责人们不爱护树木,对森林肆意破坏的行为。

  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森林的作用仅仅是能盖房、能做家具、能烧火做饭么?

  正因为森林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我们才说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可是小村庄的人们却不以为然,为了眼前的利益不断地破坏森林。表面上他们的生活都过得还不错,但实际上他们身边的环境却一天不如一天。

  ⑶"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①"一年年,一代代"指的是很多年,很多代,长年累月,一直这样……

  ②两个"不断"连用,表明人们对森林的破坏还在继续。

  ③因为……所以……因为村民随意砍伐树木所以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因为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所以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④理解"裸露"

  回想往日那个树木繁茂,鸟语花香的小村庄,再看看今天这样的景象,你的心情会怎样?读出你的感受。

  ⑷“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

  ① 从哪些地方看出“雨水奇多”?( 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

  ② 怎样理解大雨没喘气儿?读出感情。

  ⑸“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①这里的"什么"指的是?

  ②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人们靠斧头得到了一切,到头来连工具都没有了)

  2.小结:是乱砍乱伐,是人们永无节制的欲望,毁掉了所有的一切,包括那把曾经创造了一切的斧头,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讽刺啊!正是由于人们愚昧无知、只顾眼前利益,对森林无情地、残酷地破坏,才使昔日美丽的小村庄遭到了灭顶之灾。大自然毫不留情地给了小村庄的人们一次严重的报复。让我们高呼: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破坏环境,就是毁灭人类自己。

  3.小练笔:

  (1)同学们,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你最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些什么?请拿起你的笔,写下来。我相信无论是你们善意的提醒,还是严厉的谴责,都会给村民们带来许多启示的。

  (四)拓展知识,深化主题。

  1.设计一句环保公益广告。

  2.写一写你读此文之后的感受。

  3.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办一份“保护绿色家园”的手抄报。

  (五)板书设计

  美丽的小村庄  (茂密的树林,潺潺的流水……)

  锋利的斧头   (房子、家具……)

  什么都没有了  (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篇3

  一、设计思想

  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以读为本,以悟为本,把阅读与思考有机结合起来,把阅读与感悟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明理悟情,获得思想启迪。

  二、教材分析

  《一个小山村的故事》是S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文中讲了在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里,由于这里的人们过度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护能力,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山村卷走了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毁坏山林就是毁灭自己。文字浅显却寓意深刻:保护环境、爱护绿色家园。文章时代感强,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这一单元的课文集中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和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的愿望。

  训练重点是让学生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让我们的家园更美好。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为建设和拥有一个绿色的家园做出自己的努力。

  三、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进行了一定量的阅读的学习与训练。三年级学生进入了心理发展的新阶段,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知识量的增多,他们的求知欲更强了,思维更活跃了。教学要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的权利;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

  四、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小山村被洪水卷走的原因,增强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得思想意识。

  2.继续训练抓住重点句子体会文本思想感情的方法,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良好习惯。

  3.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能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4.认识5个字,会写12个字,掌握词语:郁郁葱葱、造犁、减少、扩大、大量、消失、靠着、黎明、包括。

  五、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小山村被洪水卷去的原因。

  六、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懂得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大自然的资源。

  七、教学策略与手段

  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精心组织教学活动。所以整堂课我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课文资源,图文结合,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受到小山村的美丽和洪水肆虐冲走小村庄的情景。

  2.朗读感悟法: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感悟小山村消失的原因。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感知、理解课文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

  八、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题,激发兴趣

  1.出示课文挂图(1),让学生观察、描述、感受小山村景色的优美和人们生活的安适。

  2教师导语:然而,就是这个美丽的小山村,一场大雨过后,却不知被咆哮的洪水卷到了何处,这是为什么呢?请看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一个小山村的故事》。

  【课文插图鲜活地呈现了小山村优美的景色和人们安适的生活。借助插图营造悬念,激发了学生读书、探究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老师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纠正读音:“葱”、“随”(平舌音),“扩”、“括”(韵母“uo”),“郁”(圆唇音)。

  3.指名学生读课文,着重指导学生读好词句。

  4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小山村的什么故事。【把识字寓于诵读课文的过程中,力求在读书过程中认识生字,不高脱离课文孤立的识字教学。反过来,又把认识生字与读课文紧密结合,用识字的成果促进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

  三、四度交流,读中悟情

  1.默读思考: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2.交流汇报,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知道感情朗读。如:

  (1)抓住“郁郁葱葱的森林”、“清澈见底地小河”、“鸟儿在林子里婉转的歌唱”、“鱼儿在小河中自由自在地游逛”等句子来感受小山村自然环境的优美,并指导朗读、背诵。

  (2)从“一栋栋大大小小的房子”、“各式各样的家具”、“屋顶冒出的浓烟”感受村子里的人们靠着斧子,日子过得很不错。而这代价却是对森林的破坏:“谁家想„„就„„”,“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数目不断减少”,“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3)结合“然而”一词,感受小山村发生的变化,理解课文前后两部分的关系。【留足时空,让学生在自主读书、思考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理解内容、体验情感。同时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师生、生生互动的对话教学中沟通交流,互相启发,互相学习。】

  四、读悟交融,悟中明理

  1.自读思考:

  (1)一个美丽的小山村,最后什么也没有了,你认为是什么原因?(表面原因和深层原因)

  (2)从小山村消失的这一现象中,你明白了什么?(结合理解“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引导学生悟情明理)

  2.交流互动,升华认识。

  3.知道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悟文章的韵味。【读书不但要解其言、知其情、还要明其理,只有这样,书才能读到位。由于学生认识水平的限制,对小山村毁灭的原因,他们往往归咎于大自然的无情,缺乏对人类自身行为的反思。对于这一点,教师不能简单地“告知“,而应让学生通过读课文,透过语言文字想开去,领悟蕴含在字里行间里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

  五、回归整体,练习复述

  让学生看图想象,练习复述课文。

  六、完成写字任务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互相提醒把字写正确、写匀称。

  七、板书设计

  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小山村消失的原因,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这样的板书。(如下)

  美丽

  一个小山村的故事 {乱砍滥伐

  消失

  这一板书方式在于抓住小山村的变化,突出本课教学重点:理解小山村消失的原因。同时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种板书直接揭示了中心,突出了重点。

  八、作业设计】

  1.背诵第一自然段

  2.设计一份环保手抄报

  《一个小山村的故事》教学反思

  “读”的训练设计合理。课堂设计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教师指导读、教师比较读、学生齐读、男女生赛读、自由读等),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到小山村的美丽,激起学生喜欢环境优美的小山村,想去看看的欲望。朗读的设计能使学生理解小山村消失的原因,懂得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保护环境十分重要。 课文的学习设计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适时引导,鼓励学生,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谈自己的体会,

  以突破课文的难点,效果很好。

  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学生直观画面感受到小山村的水清天蓝,树木葱郁,鸟语花香的优美环境。也可目睹郁郁葱葱的树木被砍伐,裸露的土地在不断扩大,空中浓烟弥漫,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山村卷走的惨境,以此触动学生的心灵,学生会油然

  而生一种对人们错误行为的惋惜和谴责。


 

    530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