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励志故事摘抄

|小龙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是清华大学一直沿用至今的校训,正是因为清华大学着学子们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把这所学校打造成了中国顶尖的大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清华大学励志故事摘抄,欢迎欣赏!

  清华大学励志故事摘抄:一位清华学子的回忆

  三年前,我带着兴奋的心情踏入了高中的大门。我像个天真的孩子,对周围的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与新鲜感。在高中,我开始了一种与以往不同的生活:由于家远,我不得不住进了学校宿舍,在家里被宠惯的我一下子要做太多只能靠自己做的事;由于是实验班,班里充满了竞争与压力,而我的入学考试成绩并不让我乐观。那时刚入校门的我依然如初中时那个勤奋刻苦、严谨务实的我,一进门就开始苦读,迎来第一个好消息是期中考试的第5名。

  也许那时真的是太小,也许是从未离开过家,又也许是不曾脱离过父母的导航,第5名让我从自卑中走出来跳上了自信的台阶。自信与自负只差一个字,而且它们的区别也只在一念之间。我把这次成绩定为比别人优越的证据,一下子完全信任了自己的头脑。满足感、虚荣心、骄傲、飘飘然的感觉一股脑涌进来,发昏的我在后半学期沉浸在小说、动画等娱乐消遣中。清楚地记得,在收到期末成绩单时脑袋里一片空白。我愣在那里,不知所措。班主任来找我谈心时,我的眼泪不住地淌下,湿了衣襟,湿了我的心……

  走进一个优秀的群体首先要忍受与接受的事实是别人比自己聪明。

  进入高二后跟同学的交流多一些会发现聪明人真的很多。这时摆正心态很重要,走进一个优秀的群体首先要忍受与接受的事实时别人比自己聪明。我记得曾经我有一个心里不平衡时期,总觉得“哎呀,你凭什么做题比我快呀!”

  “哎哟你学习时间比我少,还考得跟我一样好呀!”什么的,后来慢慢认识到在人口众多的中国能人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所以现在我觉得碰上很多人比我聪明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也有很多人,他们学得很好尽管他们并不聪明。我现在不拿脑袋跟人家比,就好像我不拿相貌跟人家比一样。因为那是天生的,我无法改变。我能改变的只有能通过后天努力改变的东西,就像学习结果等等。所以我不去偷懒,我相信“笨鸟先飞”。

  再有的心态就是不要跟别人比,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老跟别人比会失去自己,而且会在心中造成一股不平,影响平时正常的学习思考,把心中那股不平散去,追求自己进步后的结果放在别人的尺度上,那样如果发现好似退步之后会很沮丧没有动力。要学会为自己的进步鼓鼓掌然后再继续雄健地往前走,我觉得这点很重要。

  周围的人疯狂啃书熬夜的时候,我是那样不乱方寸地以自己的方式学着。

  高三后进入一轮一轮的复习,很枯燥很烦人所以有人说是“黑色高三”。我的高三相对于那些到高三才开始用功的同学来说还是比较轻松的。总的来说,高一、高二的基础还算扎实,所以我的高三就按部就班地走,高一、高二怎么着还怎么着甚至更为轻松些。周围的人疯狂啃书熬夜的时候我还是那样不乱方寸地以自己的方式学着。熬夜是会传染的。我记得我们宿舍一开始有一个人熬夜,后来除了有个同学时不时熬一下,就是我不熬夜了。我问她们困不困辛不辛苦,他们说如果躺在床上想着别人在熬夜学习心里很不自在。这又是一种心态了。我倒觉得没什么不自在。她们熬夜第二天很困,白天就无法集中精力,而我睡够八个小时白天很精神其实很赚,何必吝啬那一、二个小时呢。

  高三放松工作很重要,绷得太紧,学习效率会下降,你会有脑袋不转,半天做不出一道题的感觉。

  我的高三在被班里气氛感染的同时又加入一些“佐料”,比如看一些杂志、小说集,听一些广播、音乐等等。因为高三嘛,尤其到后面一阶段老做面孔一样的题感觉很郁闷,所以就找一些事情当作消遣来做。有时会在中午跟好多同学聊天或是看他们玩游戏什么的,不过这些不是业余爱好,只是为了更好地投入到接下来的“习题大战”中而做。

  印象中,我们班学习前几名的到最后都不是拼了命似地学,有时我们几个会在一块儿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说实话,高三的放松工作真的很重要,绷得太紧,学习效率会下降,你会有脑袋不转,半天做不出一道题的感觉。

  其实我觉得高中如果被喻为战场的话,你不仅要打学习战还要打心态战。如果心态好的话你会事半功倍,发挥出自己的水平甚至会超常发挥;如果你心态不调整好会很影响你正常工作的运行,解下思想包袱,你会觉得干什么事情都精力充沛。

  作为最后的总结我想说,有一些很对很正确的传统学习方法与经验我们听了一遍又一遍,所以脑袋里总觉得“啊,很对”却没有真正去做,我觉得那些方法与经验真的很有用,只要你真正去做。不过我自己也没有实施过多少,因为我认为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你可以在自己的模式中融入一些传统的方法技巧与别人的经验总结。但是主心骨是自己的,只有自己摸索实践出来的,自己用着才顺手。生搬硬套别人的经验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愿所以还没参加高考的同学寻求出自己的一套来,创造出自己的辉煌

  清华大学励志故事摘抄:一位清华学子的回忆

  三年前,我带着兴奋的心情踏入了高中的大门。我像个天真的孩子,对周围的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与新鲜感。在高中,我开始了一种与以往不同的生活:由于家远,我不得不住进了学校宿舍,在家里被宠惯的我一下子要做太多只能靠自己做的事;由于是实验班,班里充满了竞争与压力,而我的入学考试成绩并不让我乐观。那时刚入校门的我依然如初中时那个勤奋刻苦、严谨务实的我,一进门就开始苦读,迎来第一个好消息是期中考试的第5名。

  也许那时真的是太小,也许是从未离开过家,又也许是不曾脱离过父母的导航,第5名让我从自卑中走出来跳上了自信的台阶。自信与自负只差一个字,而且它们的区别也只在一念之间。我把这次成绩定为比别人优越的证据,一下子完全信任了自己的头脑。满足感、虚荣心、骄傲、飘飘然的感觉一股脑涌进来,发昏的我在后半学期沉浸在小说、动画等娱乐消遣中。清楚地记得,在收到期末成绩单时脑袋里一片空白。我愣在那里,不知所措。班主任来找我谈心时,我的眼泪不住地淌下,湿了衣襟,湿了我的心……

  走进一个优秀的群体首先要忍受与接受的事实是别人比自己聪明。

  进入高二后跟同学的交流多一些会发现聪明人真的很多。这时摆正心态很重要,走进一个优秀的群体首先要忍受与接受的事实时别人比自己聪明。我记得曾经我有一个心里不平衡时期,总觉得“哎呀,你凭什么做题比我快呀!”

  “哎哟你学习时间比我少,还考得跟我一样好呀!”什么的,后来慢慢认识到在人口众多的中国能人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所以现在我觉得碰上很多人比我聪明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也有很多人,他们学得很好尽管他们并不聪明。我现在不拿脑袋跟人家比,就好像我不拿相貌跟人家比一样。因为那是天生的,我无法改变。我能改变的只有能通过后天努力改变的东西,就像学习结果等等。所以我不去偷懒,我相信“笨鸟先飞”。

  再有的心态就是不要跟别人比,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老跟别人比会失去自己,而且会在心中造成一股不平,影响平时正常的学习思考,把心中那股不平散去,追求自己进步后的结果放在别人的尺度上,那样如果发现好似退步之后会很沮丧没有动力。要学会为自己的进步鼓鼓掌然后再继续雄健地往前走,我觉得这点很重要。

  周围的人疯狂啃书熬夜的时候,我是那样不乱方寸地以自己的方式学着。

  高三后进入一轮一轮的复习,很枯燥很烦人所以有人说是“黑色高三”。我的高三相对于那些到高三才开始用功的同学来说还是比较轻松的。总的来说,高一、高二的基础还算扎实,所以我的高三就按部就班地走,高一、高二怎么着还怎么着甚至更为轻松些。周围的人疯狂啃书熬夜的时候我还是那样不乱方寸地以自己的方式学着。熬夜是会传染的。我记得我们宿舍一开始有一个人熬夜,后来除了有个同学时不时熬一下,就是我不熬夜了。我问她们困不困辛不辛苦,他们说如果躺在床上想着别人在熬夜学习心里很不自在。这又是一种心态了。我倒觉得没什么不自在。她们熬夜第二天很困,白天就无法集中精力,而我睡够八个小时白天很精神其实很赚,何必吝啬那一、二个小时呢。

  高三放松工作很重要,绷得太紧,学习效率会下降,你会有脑袋不转,半天做不出一道题的感觉。

  我的高三在被班里气氛感染的同时又加入一些“佐料”,比如看一些杂志、小说集,听一些广播、音乐等等。因为高三嘛,尤其到后面一阶段老做面孔一样的题感觉很郁闷,所以就找一些事情当作消遣来做。有时会在中午跟好多同学聊天或是看他们玩游戏什么的,不过这些不是业余爱好,只是为了更好地投入到接下来的“习题大战”中而做。

  印象中,我们班学习前几名的到最后都不是拼了命似地学,有时我们几个会在一块儿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说实话,高三的放松工作真的很重要,绷得太紧,学习效率会下降,你会有脑袋不转,半天做不出一道题的感觉。

  其实我觉得高中如果被喻为战场的话,你不仅要打学习战还要打心态战。如果心态好的话你会事半功倍,发挥出自己的水平甚至会超常发挥;如果你心态不调整好会很影响你正常工作的运行,解下思想包袱,你会觉得干什么事情都精力充沛。

  作为最后的总结我想说,有一些很对很正确的传统学习方法与经验我们听了一遍又一遍,所以脑袋里总觉得“啊,很对”却没有真正去做,我觉得那些方法与经验真的很有用,只要你真正去做。不过我自己也没有实施过多少,因为我认为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你可以在自己的模式中融入一些传统的方法技巧与别人的经验总结。但是主心骨是自己的,只有自己摸索实践出来的,自己用着才顺手。生搬硬套别人的经验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愿所以还没参加高考的同学寻求出自己的一套来,创造出自己的辉煌

  清华大学励志故事摘抄:跌倒不可怕,可怕的是永无斗志!

  1999年8月,咸宁市鄂南高级中学学生李亮亮以646分的高考总分被北京大学录取,一年后,他在北大因考试作弊被劝退。

  第二次高考,他以1分之差被挡在中国人民大学门外。2001年,李亮亮破釜沉舟发起第三次冲刺,2002年8月,他终以全市第二名的高考成绩被清华大学数学系录取。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在清华园学习的李亮亮,并赴咸宁采访,了解到一个清华学子颇具传奇色彩的奋斗经历。

  考试舞弊,北大骄子被劝退

  咸宁市鄂南高级中学旁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房。70多岁的李茂炳老人从箱子里翻出一大摞荣誉证书,证书上都写着儿子李亮亮的名字,这是他作为父亲的骄傲。

  李亮亮1982年出生于咸宁市嘉鱼县,9岁时,父母离异。1996年9月,他以优异成绩被保送入省重点鄂南高级中学。为了儿子的学业,从一家小煤矿退休的父亲在鄂南高中旁租了间房陪读。在这所尖子云集的重点高中,李亮亮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尤其是数学。

  在老师、同学眼中,他就是清华、北大的人。1999年7月,李亮亮在高考中发挥失常,只考了636分,要填报自己喜爱的北大数学或经济管理专业不可能了。在班主任熊正维老师的建议下,他填报了北京大学化学系。

  这一年,他以总分646被北京大学地质系录取。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反而让李亮亮陷入两难。父亲李茂炳以他老矿工的亲身体会,不同意儿子上地质系,要他复读。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这年9月,李亮亮还是踏进了北大校门。进入自由自在的大学校园,李亮亮渐渐放松了对学习的要求。他开始逃课、通宵上网、打游戏。结果第二学期的《大学物理》考得一团糟。

  考试结束后,李亮亮突然感到恐慌:自己已有一门课不及格了,要是《大学物理》再不及格……考试结束后,李亮亮到物理系找老师,看到试卷就摆在老师的办公桌上,他不禁灵机一动:何不找个机会偷偷把没做的题目给补上。

  第二天中午,他溜进办公室偷改试卷时,被老师抓了个正着,这一严重的舞弊行为很快被通报到教务处。按北大的校纪校规,李亮亮将被开除学籍。他高中的班主任熊老师得知后又气又急,他给北大打电话,请求学校从孩子的前途出发,以一种治病救人的态度酌情处理。

  几天后,北大作出决定:要么留校察看一年,要么自动退学。李亮亮大脑一片空白,在辅导员的安慰下,他选择了自动退学。当天晚上,李亮亮给在咸宁的父亲打了个电话:“我想回来复读再考……”

  接到儿子的电话,李茂炳心急火燎地赶到北京,一到北大,就被地质系的宋书记请到办公室。从宋书记办公室出来后,明白真相的李父突然苍老了许多。看到父亲满脸的失望和沧桑,李亮亮突然特别恨自己,希望父亲狠狠地骂他、打他一顿。

  可父亲只说了一句:“什么也别说了,明年再考回来。”

  重压之下,第二次高考失利

  2000年8月10日,李亮亮又翻出高中课本,回到鄂南高中,回到了他熟悉而又陌生的高三课堂。为了不影响李亮亮的学习,熊正维老师和李父隐瞒了李亮亮的退学真相,对外称,李亮亮是因为不喜欢地质专业,主动从北大退学回来的。

  从北大退学回到高三课堂复读重考,使李亮亮成为整个鄂南高中乃至咸宁市的新闻人物。人们都在关注着:明年高考李亮亮还能考上北大这样的名校吗?2001年7月,由于背负巨大的心理压力,加之北大退学留下的阴影,李亮亮在高考中再次遭遇滑铁卢。

  高考结束后,他悲观地给自己估了640分。估完分,李亮亮不敢回家面对父亲,也不敢面对自己,他只想逃避。傍晚时分,他心情沮丧地坐上了最后一趟回老家嘉鱼县城的汽车,一个人来到三湖连江的水库边呆坐了三天三夜!

  他三次走进了水中,可三次都回到了岸边。有一个声音在反复地问他:“你这样去死算个什么?你对得起老父亲吗?你对得起爱你如子的老师吗?”“不!我能重返北大,我能考上清华!”

  当太阳第三次升起的时候,李亮亮拖着快要虚脱的身体,回到了鄂南高中旁那间租住的小房。年迈的父亲满眼血丝,儿子失踪的这三天,他未曾合过眼。看到儿子平安回家,他松了一口气,默默地做了一碗儿子爱吃的鸡蛋面,放在他的床头。

  根据所估计的分数线,李亮亮第一志愿填报了“中国人民大学”。结果当年中国人民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是636分,李亮亮以一分之差被挡在门外。这时,郑州大学给李亮亮发来了录取通知书。是继续复读还是去郑州大学?

  又一个两难选择摆在李亮亮面前。父亲跟他商量,希望他能再复读一年,可李亮亮担心的是:如果明年高考成绩比今年还差怎么办?父子俩拿不定主意,他们找到熊正维老师。熊老师推心置腹地对李父说:“现在最痛苦的人是你儿子。没有人能帮他,没人能理解他的感受。复读还是上郑州大学并不重要,关键是他自己能否走出阴影。”

  熊老师这番话一下子解开了李亮亮心中的死结,“从什么地方跌倒就应该从什么地方爬起!”他当即决定选择再次复读。

  三上高考场终圆梦清华

  2001年8月,鄂南高中以宽容的心态再次接纳了李亮亮,巧的是,熊正维又成了李亮亮的班主任。

  而此时,他原先在北大的同学却即将进入大三阶段的学习。在鄂南高中,“李亮亮”这个名字太响亮了。为了排除干扰,李亮亮曾改名李德星。高三第一学期,李亮亮状态极不稳定,时而考年级第一,时而又排在十名开外。熊正维老师对此既着急又担心,他的心理压力丝毫不亚于自己的这名得意门生。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李亮亮只考了650分,排在全年级第13名。分数公布的当天下午1点多,李亮亮躲到一个非常偏远的游戏机室,疯狂玩游戏。

  晚上11点多,熊正维等三个老师和其父亲找了几家游戏机室才将他找到。看到自己倾注全部心血的弟子竟然如此自暴自弃,熊正维老师难掩心中的失望。他控制不住情绪,冲上去猛地踹了李亮亮一脚。接下来是长达3小时的训诫,整个过程中,李亮亮一言不发,一直默默流泪。

  新学期开学后,李亮亮像变了个人似的,他给自己制订了一个残酷的学习计划:早上五点半起床跑步,然后背英语、语文,晚自习回家后学习到凌晨两点,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李亮亮的成绩开始直线上升,状态也逐渐稳定。2002年7月8日,高考结束后,李亮亮自信地估出成绩:680分。

  这次,他终于按照自己的意愿填报考了自己最喜爱的专业——清华大学数学系。不久,成绩揭晓了,总分678分。其中,他以自己亲身经历写成的高考作文《心灵的选择》获得满分。

  如今,李亮亮在清华园学习已近一年。在学校,他再也没逃过一节课。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他每门专业课成绩都在80分以上。此外,他还是学校入党极积分子,并选修日语和经济学。

  李亮亮说:“这段经历是我人生的一笔财富,它教会了我如何面对挫折、压力和荣辱!”

  编后:有人把高考叫做“黑色七月”——当高考还在7月份举行的时候,而今,高考在6月举行了,有人就又把高考叫做“黑色六月”了。

  高考确实是道坎,但就算是在这里绊倒了,天也不会塌下来。说到挫折,恐怕李亮亮所经历的,是绝大多数学生所无法接受的,但他仍然挺了过来,而且,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成功考上了自己满意的学校。

  李亮亮他特殊的经历以及他的故事,希望能给备战高考的高三学生们一点鼓励和启示。

  看过“清华大学励志故事摘抄”的还看了:

1.

2.

3.

4.

5.

 

    532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