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川心得300字
金刚川心得300字篇1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每当这激昂的旋律响起,都能将我们带回到那个炮火硝烟的战场,那个英雄先烈抛洒热血的年代。对于那段历史而言,或许更多人的记忆还停留在教科书上黄继光和邱少云的英雄事迹,我们只记得他们都拥有同一个名字,“最可爱的人”。正是这些“最可爱的人”,70年前义无反顾地奔赴前线,将生死置之度外,在陌生的土地上浴血奋战,才换来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换来了祖国几十年的和平发展,换来了今天中华民族山河无恙。
正值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取材于真实历史的影片《金刚川》上映。影片从抗美援朝战争最后一场金城战役之前,渡金刚川,修金刚川桥为主线故事展开。金刚川战斗规模虽小,却关系着金城战役主战场的整体局势。当时后勤运输线要保证物资供给,而金刚川则是运送至前线的必经之地。它位于金城前线附近,最宽处达60米,水流湍急,不借助桥梁根本无法通行。为保障燕山部队主力能在大决战打响之前顺利渡河,负责掩护的炮兵连与负责修桥的工兵连在金刚川上与敌军展开了惨烈的战斗。
从接到任务到第二天凌晨大部队顺利过桥,整个过程中志愿军战士们面对美军一次又一次的轰炸,一次又一次的快速修桥,无时无刻都是生与死的较量,一个战士倒下去,千百个战士站起来,最终用血肉之躯搭起了一座通向光明的军魂之桥。“那一年,我们都才十七八岁,唯一想的事就是通过那座桥。俺们这些人,真的没一个怕死的。”没有任何修饰的旁白,没有艺术的杜撰,这一句句发自肺腑的真实感言,是志愿军战士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强大中国军人力量的体现,是老一辈革命战士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
志愿军在金刚川上搭了一座生命之桥,影片在观众心里搭了一座触动心灵之桥。经历过生死的人,更惜生命可贵;经历战争的人,方知和平珍贵。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但世界从没有一刻真正的远离战争。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我们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我们无比庆幸,不用担忧头顶上飞机轰炸,不用担心流弹、炮弹在耳边轰鸣,不用睁开眼睛就看到血淋淋的场面和无尽的厮杀,不用生活在血腥的恐惧之中。我们能在这个时代感叹岁月静好,是因为有强大的国家做后盾,给了我们内心安宁的底气和幸福美好的生活。
没有一个人的成功可以脱离祖国而单独存在,我们有今天这样的生活环境,要感谢伟大的祖国。要知道,这个国家也曾伤痕累累,如今日新月异的面貌,是几代人不懈的努力换来的。战争是残酷的,我们现在幸福安宁的生活,是无数先辈用血肉之躯换来的。正视历史,珍爱和平,传承先烈的革命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对先烈最诚挚的尊重,就是把珍惜两个字放在心里,珍惜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年代,珍惜他们用牺牲换来的美好的今天。
金刚川心得300字篇2
70年前抗美援朝战争的硝烟已然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18万中国人民志愿军把生命留在了异国他乡。
今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通过这样一部经典而令人印象深刻的电影重温当时的记忆,内心深处是感动,感谢我们的先人用生命以及顽强的意志,为我们拼来今天的大好河山、乾坤盛世,然而心灵深处更多的是震撼,电影镜头中有不少惨烈悲壮的画面,翻阅史书,真实的战争远远比几个电影镜头要残酷。想起小时候每到周一大家都要升国旗唱国歌,那个时候的自己总感觉歌词里那句“用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有点太过于血腥,在观看《金刚川》后,我明白了一句简单的歌词,记录的是歌词作者对当时战争的准确描述,生活在和平年代或者说是一个更繁荣更幸福的时代,我们不仅要知足,更要铭记历史。
生长在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从小接受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十几年的教育让我了解不少历史,那些书籍以及影视作品里的历史,虽然了解过,但是远远没有体会到他的深刻意义。在和大家集体观看电影《金刚川》后,看到了在整个战争中,“跨过鸭绿江”这个看上去简单的事情,都让我们的先辈们付出宝贵的生命,也就不难理解“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这样一句歌词为何会在我们国家流传。所以在电影结束后,我去写了我人生中第一个影评,希望有更多国人能够看到《金刚川》,看到我们的先辈如何在战争中用信任铸长城,不计生死英勇奋斗,在我们广袤的中华大地乃至异国他乡,都曾经洒满先烈们的鲜血,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也是在前辈们的功勋簿上继往开来。
记得小时候去一个爷爷家做客,当时爷爷已经白发苍苍,我对他的印象就是他穿着军装坐在轮椅上,胸前挂满了勋章,一直在唱战争年代的军歌,他给当时还在上小学的我讲他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故事,我听得有点懵懵懂懂,甚至觉得有点枯燥,长大后的我,却恨不得当时自己再大几岁,这样就可以听懂他讲的故事了。抗美援朝战争是老爷爷人生中的高光时刻,是我们新中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铭记。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当前国际形势下,中美关系降到历史冰点,通过新闻媒体我们也看到盛世繁荣的背后,依然潜藏着危机。先辈们为我们换来了和平的生活,而我们这一代人依然要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继续奋斗。这种感受很宏观,曾经,有一位姐姐给我讲过很多次我们年轻人再过多少多少年,在这个社会以及家庭中都是中流砥柱,要担多少责任,我当初感觉这种宏观方面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距离我们太遥远,但是现在想想,把宏观拆解开,不就是我们一个一个鲜活生动的个体,不就是我们每一个“小人物”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微观画面吗!
金刚川心得300字篇3
我们崇敬抗美援朝英雄,就是要传承和弘扬他们身上伟大的革命精神,接过时代“接力棒”,点燃“精神火炬”,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让团结之花处处绽放,爱国旗帜底色鲜亮,奉献热潮昂扬澎湃,在抗美援朝精神之光的引领下砥砺奋进。
接过时代“接力棒”,让民族团结的土壤生发奋进力量。抗美援朝期间,全国各条战线和广大人民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纷纷支援前线,形成不畏艰难、舍生忘死的强大民族凝聚力。团结是抗美援朝战争取得最终胜利的关键力量,也是祖国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撑。团结促稳定,稳定聚力量,这种力量既是“扛”的力量,也是“战”的力量,汇流而成奋进之力。我国“发展答卷”上的“出彩成绩”离不开各民族间的和睦相处、深度交融和砥砺同行,团结的力量是最坚实的“顶风船”,战胜了无数次的风浪,攻克了数不尽的难关,奏响了祖国激流澎湃的奋进乐章。聚万石而成山,纳百川而成海。民族团结是祖国发展的扬帆之风、划行之桨,要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风聚桨齐,让大团结力量为祖国的改革发展事业添油助力、加劲鼓气,各民族要在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帮助下增进手足深情,传递温暖力量,凝聚劈山斩石之力,凝心聚力共圆伟大中国梦。
接过时代“接力棒”,让爱国情怀的根脉丰润精神枝叶。参加抗美援朝的志愿军红心向党、战斗为国,以血肉之躯的慨然前行点亮了民族之光,不畏艰难、不怕牺牲,见证了中华民族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的力量。爱国情怀如浪花朵朵,腾跃于时代,直抵人心又照亮未来,催生出强大的精神力量。爱国情怀,润泽的是理想信念,滋养的是精神风骨,是涌动于民族血脉的磅礴力量,熔铸成中国发展的道路自信,这种自信鎏金于中华儿女前行的足印中,闪耀出领航时代发展的耀眼光芒。经过历史发酵的“爱国情怀”散发出精神历久弥新的芬芳,在时代内涵的丰富下,显得越发有韧性和力量。无论是战争时期抢占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壮举,还是新时代面对新冠疫情的请战书和红手印,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充分彰显。爱国主义不仅是每个中国人的坚定信念和精神依靠,也是祖国繁荣富强的深厚底气。
接过时代“接力棒”,让为民奉献的热潮涌动初心力量。把人民放在心中,心中便充满了力量。中国人民志愿军之所以能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不屈不挠地顽强作战,正是因为他们的理想信念、他们的职责使命与人民紧紧相连,为民奉献是他们的价值追求。以人民为中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准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国家发展的根本方向和最终目标。十四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中国梦,要根植“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在为民奉献中践行初心使命,以“热烫初心”汇聚为民服务的能量。为民奉献要落实在具体实事中,要做好做强产业,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端牢就业“饭碗”,要持续推进以就业、教育、医疗为重点的民生工程建设,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一同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致富花开满祖国热土,更开满人民心田。让党心和民心“心心相印”,让“民生线”和“发展线”相互交织,让祖国的“发展新颜”和人民的“发展心愿”相互映衬,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在凝聚人心的同时释放活力,在写好民生答卷的同时写好发展答卷。
金刚川心得300字篇4
在“不可能”中汲取榜样力量
“不可能就是他们的武器。”这是《金刚川》电影里的一句台词,是的,在志愿军面前,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岩里桥”一次次被敌军炸毁,志愿军们不放弃、不抛弃,一次又一次不惧生命危险修桥、补桥,叙述了一个“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感人故事,如钢铁般意志的“人桥精神”唤起了我们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我们要在这种“不可能”精神中汲取榜样的力量,勇于担当,砥砺前行。
百折不挠、至死不渝,在“不可能”中践行坚毅。对影片印象最深的就是修桥片段,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在那样火力悬殊的情况下,志愿军们一次次用血肉之躯修补战火中的木桥,通过了,是敌人的地狱,被阻挡,就是我们的地狱。志愿军们没有退路可言,他们只能勇往直前、永不放弃。轰炸机、榴弹炮、延时炸弹、燃烧炸弹轮番上阵,志愿军们并没有受此影响,依然会在最快的时间内把桥修好,炸了修、修了炸,因为通过那座桥是他们共同的目标。敌军说:“不可能就是他们的武器。”志愿军们用“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式的坚毅百折不挠、至死不渝地守护着“岩里桥”,新时代下的干部要学习志愿军们身上那种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气和决心,用水滴穿石、绳锯木断、铁杵成针的坚定信念去践行“不可能”式的坚毅。
恪尽职守、披荆斩棘,在“不可能”中诠释坚守。“俺们这些人,真的没有一个怕死的。”志愿军们宁愿失去生命也要捍卫“岩里桥”,影片最后的“人桥”温情而又悲壮。当时的中国还只是一个农业大国,没有先进的武器,没有高科技技术,有的只是志愿军们的身躯,他们冒死用自己生命撑起的桥梁,保障了金刚川上的水路畅通,他们恪尽职守、披荆斩棘,只为在“不可能”中诠释坚守的意义。如今,抗美援朝战争已经过去70年了,当代世界发生巨大变化,我们不能忘记“愿护战友同在,必保山河皆安”的艰苦岁月,我们致敬那个时代“最可爱的人”,我们要在铭记历史中学会积蓄力量、奋发图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初心、铸就不凡,在先辈们用血肉之躯筑起的“人桥精神”中凝聚顽强品格,炼就钢铁意志,争做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好干部。
临危不惧、英勇无畏,在“不可能”中书写坚忍。“长坂坡前救赵云,喝退曹操百万军;姓张名飞字翼德,万古流芳莽撞人。”影片中高炮连排长张飞同志咬着布条、断臂止血,用一根树棍做支撑,在身体残缺的情况下蹒跚挪步,只为在生命的尽头再射一发炮弹。他视死如归、从容就义,在一场看起来“不可能”胜利的战争中用生命书写着坚忍,这只是千千万万名志愿军们的一个缩影,这些平凡而又勇敢的战士们,用意志和鲜血创造了非凡的历史,改变了世人对中国的看法。反观如今的一些党员干部,做事心存顾虑、畏首畏尾、不愿担当、不敢担当,遇到一点不如意之事就火冒三丈、大发雷霆。志愿军这些先辈、这些榜样对我们的启示不是一时的,而是终生的,我们要在重温历史中继承先烈遗志,我们要在铭记历史中勇往直前、坚定前行。
金刚川心得300字篇5
成“公”人要用“格局”换“结局”
有一句“心灵鸡汤”这样描述人们成长的格局,“怀才就像怀孕一样,总有一天会显露出来,怀才不遇,是因为怀才不够。”心中有格局,就不会去比较,也就没有无谓的痛苦。而成“公”之路不仅仅是成长成才,还有“奔跑追梦”“勇立潮头”“成功抵达”,还需要用理想、胆识、心态等涵养格局。成“公”上岸并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就要以更大格局,换来更好“结局”。
在树立崇高理想中提振奔跑追梦的精气神。革命战争年代,有着周恩来、朱德这样的时代伟人,他们有学识、有地位,不闹革命也可以过得很舒坦,但他们选择了崇高的革命理想,所做的一切无上光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有着邓稼先、李四光这样的时代伟人,他们本可以享受国外优渥的条件,但却毅然选择了崇高的报国理想,让我们挺起了民族脊梁;进入新时代,有钟南山、李兰娟这样的时代伟人,他们即便“坐镇后方”也能献智献力,但他们选择了崇高的为民理想,冲在了防控武汉疫情的第一线。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成“公”路上,应当多读读那些孜孜不倦、死而后已的伟人,树立起融入国家民族的崇高理想,不断为自己找准方向、加油鼓劲,提振起一路向前、永不言弃的精气神奔跑追梦。
在锤炼拼搏胆识中迸发勇立潮头的加速度。近期放映的许多电影正能量充盈,令人热血澎湃,其中一个重要的元素就是“拼搏”。《八佰》中的国民革命军鏖战四天阻击日军,《金刚川》中的志愿军血肉搭桥屹立不倒,《夺冠》中的中国女排顽强奋斗为国争光,伟大的时刻从来离不开一颗勇于拼搏的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思潮的不断变化、国际环境的不断复杂,我们面对的将是一块又一块的“硬骨头”,我们迎来的将是新的“雪山草地”。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竟发,勇进者胜!成“公”路上,“决不能有停一停歇一歇的想法”,要绷紧“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思想之弦,锤炼“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拼搏胆量,咬定青山、紧追快赶,稳中求进、创新突破,以过硬能力、超常胆识、务实作为,在干事创业中勇立潮头。
在磨砺坚韧心态中踩实成功抵达的终点线。人生是场马拉松,速度与耐力缺一不可。而现实是,个别成“公”人初到单位时干劲十足,但却在平淡而繁琐的工作中丢失了向上的朝气,在挫折和失败中丢失了向前的锐气,暮气沉沉、怨气不少,毫无年轻人的形象,这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培养造就一个人才需要一个过程,任何伟大的事业也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完成,唯有磨砺更加坚韧的心态,才能创造更加多彩的人生。成“公”路上,应当正确看待苦闷与委屈,在平淡中提升党性修养、人生境界、能力水平,在压力中省察自身不足、反思工作瑕疵、总结有益经验,成为巴金笔下那条春蚕,“吃了桑叶就要吐丝,哪怕放在锅里煮,死了丝还不断”,用坚韧之心换来坚持之行,最终抵达成功彼岸。
有“格局”并不一定有理想的“结局”,但没有“格局”注定走不到任何“结局”。成“公”人,请牢记“花香蝶自来,梧高凤必至”,修炼好自己的“格局”,收获属于自己的灿烂“结局”。
金刚川心得300字篇6
电影《金刚川》讲述了在1953年抗美援朝末期关于金刚川河流上的一座木桥所开展的金城战役。中国志愿军须在次日5点前横渡金刚川,保证6点前抵达金城主战场进行最后的决战,这一切的前提就是保护好渡江的唯一通道--工兵桥。而在前进过程中美军为了阻击志愿军大部队挺进,全天候24小时轮番炸桥,两小时内向载重桥投下了700多枚炸弹,志愿军们毫不畏惧,用自己的生命撑起了工兵桥,保障了金刚川的水上通道,整部电影也就是围绕敌我双方炸桥、修桥的殊死较量展开的……
影片里,敌我双方的武器装备与粮食补给悬殊巨大,美军用的是轰炸机、榴弹炮、燃烧弹,而我方军用的是一枪一上膛的栓动步枪;美方军用的是无线电通讯设备,而我军用的是喊话、口哨、手电、红绿旗帜;美军吃的是罐头,而我军连一个玉米棒子都要推让,传递多人也舍不得吃掉……。可是,即便没有强大的硬件设施和补给,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仍旧愿意头顶飞机,脚踩炸弹用自己的生命去保护木桥,修好的桥仅有10分钟通行时间,或许能通过20个战士,亦或是30个、40个战士,但只要通过就有希望。时间在流逝,生命也在消失,眼看过桥时间即将过去,志愿军们已经没时间修桥,一句“来吧”让一个个战士头顶木板、跳进大江,为过江的同胞撑起了一座“人桥”。终于志愿军大部队在5点前顺利过桥,在6点按时抵达了金城主战场。团结一致,一心向前,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战胜美军,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在过去的70年里,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我们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1990年,北京举办了第11届亚运会,从此奠定了亚洲体育强国的地位;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2020年,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预示着中国国家能力的跃升。70年风风雨雨,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强权打倒,而是越 战越勇,今日的中国也不再是70年前的中国,未来会有更多的华夏儿女涌现出来去建设更加强大的祖国!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小动作不断,“中国威胁论”再一次甚嚣尘上,到处煽风点火,对此,中国坚定地说“不”,我们绝不会受任何国家的任意摆布。
“中国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腿肚子不会抖,腰杆子不会弯,中华民族是吓不倒、压不垮的!”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砥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锻造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
朋友们,我们作为年轻一代,更要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与担当,瞻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无比坚定、无比自信,就让我们在接下来的工作生活中,知难而进,坚韧向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金刚川心得300字篇7
近日,电影《金刚川》燃爆荧屏,上映首日票房过亿,实力演员组成的“金刚天团”演技炸裂,获得观众连连点赞。该剧以抗美援朝为题材,通过士兵、对手、高炮班、桥四个视角,讲述了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们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修补堪比生命线的木桥,以血肉之身无悔许国的故事。在他们身上,有很多精神值得我们基层干部笃学慎思、明辨尚行。
学其信仰如钢铁般坚不可催。克莱尔说,人是为了某种信仰而活着。“为了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残暴侵略,援助朝鲜兄弟民族的解放斗争,保卫中国人民、朝鲜人民和全亚洲人民的利益,我们志愿开赴朝鲜战场……”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誓词,也是他们打赢这场战争的信念所在。电影中士兵说,“那一年,俺们都才十七八岁,唯一想的事,就是通过那座桥”,“对党忠诚,服务人民”,在他们身上不是一句空话,更不是一句大话。现实生活中,面对“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现实社会,诱惑多、欲望多,身在基层的我们,面对艰苦的条件、繁忙的工作要心中有党,行动为民,学其信仰坚定,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在风雨中为心中的阳光奋斗。
学其团结如利剑般削铁如泥。《金刚川》主演张译说,“中国人无论做什么事情,团结都是第一位的”。《三国演义》里,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传为佳话。《金刚川》里,张飞和老关也上演着“义结金兰”的生死之交。张译说,角色起名叫张飞和老关,也是为了表达“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精神主旨。电影中“桥”,是战士们用团结筑起的钢铁之桥,他们不计生死,拼命架桥,诠释出中国人的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精神是融于血液,植于灵魂的。基层工作往往是既繁多又细碎,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我们要做一枚绣花针,与同事、群众团结好,将手中工作一一串起,化单打独斗为集体奋斗,为了共同的中国梦作贡献。
学其坚毅如峭壁青松般挺直。曹植在《白马篇》中说“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说的是面对国家民族大义,舍生取义,为国牺牲的坚毅。那坚毅是什么?在我看来,坚毅是悬崖峭壁上的一棵青松,盎然屹立,任尔东南西北风;是关班长面对敌军战机,向死而生,操控大炮,最后被炸得粉碎;是张飞拖着残缺身体,单枪匹马,炸掉敌军飞机……和平年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道也并非坦途,广大基层干部要充分发挥“钉钉子”精神,吃得了苦,受得了挫折,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在基层实践中挥洒青春激情,在基层舞台上演绎无限精彩,让个人的价值在为民服务中得到最大升华。
金刚川心得300字篇8
那座“人肉桥”
这是一个久久难以忘怀的夜晚,在电影院里重温了抗美援朝的艰难岁月。一座桥,看哭了所有人;一座桥,是我们心中的丰碑;一座桥,让我们缅怀沧桑岁月的同时,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这是工兵连筑起的牺牲小我、无私奉献的一座桥。看《金刚川》之前,以为是大场面战争片,看完才发现,其实整部剧都在“修桥”。虽然电影的笔墨重点给了几位主演,但看完最令人感触的,是那些根本没怎么露脸的工兵连战士们。每一次轰炸之后,战机刚转头离开,他们便冲上来灭火、救战友,然后继续修桥,直至最后,所有人用血肉之躯搭起了那座通往胜利的桥。工兵连的战士们将自己葬于冰冷的河水、葬于冲天的火焰、葬于无情的冲击波,只是为了在战场上将战友平安送达。这是工兵连战士用最简陋的大锤、铁楸,用肩扛,用手托,架起的牺牲小我、无私奉献的一座桥。
这是高炮手筑起的顽强拼搏、坚不可摧的一座桥。“飞得远的打不着,飞得高的打不着”,反映了这种高炮的局限性。但是高炮手张飞那声“来吧”令人记忆颇深,这声吼,喊出了志愿军战士无畏强敌的气势,也喊出了志愿者战士们一往无前的决心。高炮手在完全劣势下,以革命大无畏精神,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保证了抗美援朝生命线的畅通,建立起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最后一个高炮位,最后一个炮手,年轻的身躯上,爆炸失去了一条手臂和一条腿,筑起顽强拼搏、坚不可摧的一座桥。
这是志愿军筑起的视死如归、为国捐躯的一座桥。“俺们都才十七八岁,唯一想的事,就是通过那座桥”“俺能闻见那股焦糊味儿,俺们这些人,真的没有一个怕死的”。半个多世纪前,上百万中国军人满怀报国激情踏上抗美援朝战场,有些人因此魂断异乡,埋骨他乡。当志愿军遗骸回家时,全场人早已泪流满面。为了保家卫国,智勇忠诚、浴血奋战、坚持到底、不惧牺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视死如归、为国捐躯。最后大桥巍然屹立在那里,先辈们守桥、建设新桥,维护残桥,最后人力成桥。从整个抗美援朝战争视角来看,是个极小的细节,但是胜利就是来自于每一位志愿军的付出,每一次坚守,每一份不退却,就是这一点一滴,最后汇聚成了胜利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