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育惩戒的理解认识和感悟800字10篇

|福萍

对教育惩戒的理解认识和感悟800字怎么写?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对教育惩戒的理解认识和感悟800字的内容,欢迎阅读借鉴!

对教育惩戒的理解认识和感悟800字10篇

对教育惩戒的理解认识和感悟800字(篇1)

教育惩戒作为一种管理学生行为的方式,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教育惩戒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对目前教育惩戒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

首先,教育惩戒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滥用权力。在一些学校中,一些教师滥用教育惩戒的权力,过度使用惩罚手段。他们可能借机发泄个人情绪,在没有充分了解学生问题背景的情况下就给予严厉惩罚。这样的行为不仅违背了教育的初衷,也伤害了学生的情感和尊严。

其次,教育惩戒容易导致不公正。由于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不平等的关系,教育惩戒往往给予教师更多的权力,学生则相对较弱。这种不平等的关系容易导致惩戒决策的主观性和不公正性。一些教师可能对某些学生有偏见,给予他们更严厉的惩罚,而对其他学生则宽容对待。这样的不公正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

第三,教育惩戒可能产生负面影响。虽然教育惩戒是为了规范学生的行为和促进他们的发展,但过度使用惩罚手段可能产生反效果。一些学生可能对惩罚反感,感受到伤害和不公正,产生逆反心理。他们可能对学校产生抵触情绪,影响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系。此外,教育惩戒还可能使学生产生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对学习积极性和自尊心产生负面影响。

最后,教育惩戒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在实施惩戒措施时,一些教师可能没有有效的规范和准则,而是凭个人经验和主观判断。这导致惩戒决策缺乏科学依据,容易受到教师个人情感和偏见的影响。此外,一些学校缺乏完善的惩戒政策和机制,无法对教师的惩罚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估。

综上所述,教育惩戒存在滥用权力、不公正、负面影响以及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教育惩戒需要建立科学的、公正的和规范的机制。教师应接受相应的培训,提高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并从教育的角度出发进行合理的惩戒决策。学校应建立明确的惩戒准则和评估机制,加强对教师的监督和指导,确保惩戒措施的公平性和科学性。只有这样,教育惩戒才能真正发挥其正面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教育惩戒的理解认识和感悟800字(篇2)

大家好!我是学校的一名学生,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教育惩戒的看法。

教育惩戒是一种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行为、培养良好品德的教育方式。在我们的学校及许多其他学校中,教育惩戒被广泛应用,其目的是让学生明确自己的错误并且确保他们在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首先,教育惩戒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通过对错误行为的惩戒,学生们能够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并且理解这些行为对他人和自己造成的影响。这样的惩戒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出自觉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其次,教育惩戒可以促使学生反思并改正错误。当我们犯了错误时,有时候我们需要通过惩罚来认识它的严重性。教育惩戒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不当行为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从而引发他们的反思。当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改正时,他们将会在成长过程中变得更加成熟和自律。

此外,教育惩戒还能够维护学校的良好秩序和安全环境。学校是一个严肃学习的场所,而良好的纪律是维护学校正常运转的基础。如果没有规定的处罚措施,一些学生可能会无视学校纪律,干扰课堂秩序,给其他学生的学习带来困扰。通过教育惩戒,学校可以向学生传递出有秩序、纪律严明的教育环境的重要性。

然而,在应用教育惩戒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方法的适度和公正性。惩戒的目的是教育和引导,而不是对学生进行严苛的打压和伤害。教师在执行惩戒措施时,应该权衡罚与戒的利弊,尽量选择合适的方式,让学生在惩罚中明白错误和真理,而不是饱受痛苦。

另外,惩戒的适用范围也应该明确规定,避免滥用和不公。只有明确的准则和规定,才能保证教育惩戒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同时,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手段来防止学生犯错。

总之,教育惩戒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正确价值观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错误行为的后果,引导学生改正错误,并维护学校的良好秩序。然而,我们也要在实践中注意方法的适度和公正性,避免对学生造成伤害。让我们共同努力,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教育惩戒,为自己和他人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谢谢大家!

对教育惩戒的理解认识和感悟800字(篇3)

近期国家教育部制定颁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充分体现了“依法治国”理念,以及国家对教育惩戒问题的高度关注和对祖国下一代的精心呵护,也是国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实施教育改革的新举措。

通过认真学习《规则》相关条款内容,教育惩戒是学校、教师行使教育权的一种具体方式,也是其履行义务的充分体现。惩戒不是目的,本着教书育人的大原则,要使学生认识和改正错误。

我们作为学生家长充分理解、支持、配合学校、教师教育和管理,对规范内容的限定性、可操作性和合法性没有异议。在《规则》规定和授权范围内,充分征求家长意见,配合制定适合学生发展教育规律的班规或班级公约,明确教育惩治范围和分类,做到客观公正、合法合规,使教师教育惩戒学生有章可循,并对家长和学生公开公示,也可起到警示提示的效果,解决了老师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学生这一突出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配合学校、老师开展相关工作,为更好的实施相关规则做好心理准备,共同努力创造和谐、人性化和法制化的教育生态。

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它就像一把戒尺、一根标杆树立在哪里,使得教师能够真真正正地站起来管理学生。在教师社会地位日益低下的今天,对于那些品质恶劣、道德败坏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惩罚,让他们知道有一些底线是不能触碰的。

教育是循序渐进的,是需要“耐心”、“感化”、“引导”、“说服”的。教育惩戒权的意义主要在于教育,而非惩戒,因此,教育惩戒的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而不是把学生治服。还有一句话,学生犯点错误是很正常的,这就需要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如果一个教师能走进学生心中,让学生真正服你,那么,这个教师也无需用教育惩戒权来为自己壮胆。

每一位教师也是某个孩子的家长,希望家长和校方相互信任、配合共同把一个个小幼苗浇灌、培育成参天大树的过程。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好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持久深远的。以百年树人之心培育学生,虽然路程曲折漫长,但从细微处入手,从小小的班级开始,适当施惩戒,奖罚并行,终会成就参天的树林。

对教育惩戒的理解认识和感悟800字(篇4)

教育惩戒权在社会、学校、教师、家长的争论、呼唤、讨论中在2021年3月1日和大家见面了。

最近一段时间,围绕教师体罚学生的争论也是一浪又一浪。《规则》将对教师惩戒权的使用原则、使用范围、使用方式,作了详细的规定,对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行为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我们每一位老师要好好学习,慎用、敢用、会用教育惩戒,教育学生不让位,家长也应该学习规则,理解、支持、配合学校,教育孩子不越位。

《规则》让学校、老师有了惩戒权,但我们教师一定要谨记,教育惩戒的初衷是"育",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成人、成才。惩戒不仅仅是赋予学校和教师的权力,更应该是一种教育方式,通过“惩戒”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一切不以教育为目的的惩戒都是一种流氓行为。

我们提倡有温度的惩戒。作为教育工作者,不管什么教育手段,保护好孩子身心健康是前提,健康是“1”,其余为“0”,有了“1”,“0”才有意义。因此我们的惩戒,一定要关注学生的身心,要因人而惩,要尊重学生,不能侮辱到学生的人格。细看《规则》有明确的规定,不得因学业成绩而教育惩戒学生,惩戒只能使用在学生不良行为上。学习上的后进生是不可避免的,对学习不好的学生,老师还是要多多鼓励,花一点时间为孩子补缺补差。调皮捣蛋,不愿学习的孩子,老师在惩戒时,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给孩子申辩的机会。社会很复杂,孩子很脆弱,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留守儿童、贫困家庭等对孩子的影响是无形的,教师的惩戒更多的要让“爱”挽救的往往不是一个孩子而是几个家庭。

教育要家校合力,校闹是一种病态,家长要理解并配合学校一起教育孩子。知识的学习学校教育大于家庭,但对孩子品行的影响,家庭教育十分重要。模仿是孩子的天性,行为习惯的养成,大部分就是模仿得来。《规则》中对惩戒权的适用范围就是在学生的行为上,要让孩子改掉不良的行为习惯,是长期的过程,需要学校、家庭的共同引导,长期督促。孩子受到适当的惩戒,家长也不必要心痛,成长的过程,不可能只有鲜花,你不可能为孩子挡住所以的风雨。教育只有宽严相济,有奖有惩,孩子才能在人生的路上不偏不倚,健康向前。家校良好的合作才是教育最美的风景。

对教育惩戒的理解认识和感悟800字(篇5)

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这可以说是教师们最希望看到的一部法规。长期以来,教师们最头疼的就是在实施教育惩戒的时候没有相关的法律依据,一旦和孩子的家长产生理解上的矛盾,那么就很可能让教师处于弱势的地位。

这部《规则》详细的规定了能够实施惩戒的具体情况,同时又对教师严厉禁止的行为,做出了非常细化的规定。《规则》既充分保证了教师的权利,也充分保证了学生不受到体罚以及变相体罚。

个人觉得在这里面对于罚站的时间的规定,体现了一种人性化和严谨性。既可以对孩子起到惩罚的作用,又可以防止因为过度罚站,引发孩子健康上面的风险。有了具体的时间规定以后,如果教师按照时间规定对孩子进行惩罚,孩子出现了晕倒或者是健康上面的状况。在责任划分上面也可以做到有法可依,最大限度地避免校闹。

可以让教师,真正做到,慎用惩戒,敢用惩戒,擅用惩戒。

同时,家长也不用担心,教师惩戒孩子的时候会用体罚的方式,因为相关的规则已经明确规定了教师不能采用的惩戒方式:

1、严禁击打、扎针。这意味着戒尺,教鞭等,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惩戒教具,正式退出历史舞台。2、严禁过度罚站、机械抄写。这保护了孩子的身体健康,同时又呼应了教育部之前关于禁止机械性重复作业的相关规定。3、严禁辱骂。教书育人,如果对学生采取人格上的辱骂,那么这样的教师妄为人师。这是对教师个人道德上面的规范。4、严禁连坐。因少数人而惩罚全班这种心理上的压制性惩罚,损害公平性,也伤害同学团结,被禁止。5、严禁因为成绩惩戒学生。进一步贯彻鼓励教育为主的教育方法,呼应减负政策。6、选择性惩戒。维护了教育公平。7、指派他人惩戒。避免教师借刀杀人式的惩戒行为,避免实施惩戒的学生心理畸形发展。8、其他一切损害孩子身心的方式。为整个法规留了一个可控空间。

本人为这部《规则》的颁布送上一个赞,它详细规定了教师的行为,也保护了孩子的利益,既贯彻了减负的政策,也维护了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发展。条文中的一些细节,体现了规则设计者的智慧。也为现在比较紧张的家校关系,起到了调停的作用。相关部门也可以根据这部规则,在矛盾发生的时候,做出更科学的判断,采取更有效的措施。

对教育惩戒的理解认识和感悟800字(篇6)

近年来,教育惩戒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作为教育事业的从业者,我们深知惩戒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但也清楚其应用需要谨慎和合理,绝不允许滥用。为了规范惩戒行为,提升教育质量,我校对教育惩戒进行了自查,并将报告如下。

一、加强师资培训

教育惩戒工作必须建立在教师专业素养的基础上,因此我校加强了师资培训,提高教师在教育惩戒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教师能够做到心平气和、公正合理地对待学生的行为问题。

二、制定惩戒规范

为了避免任意惩戒和滥用权力,我校制定了明确的惩戒规范,明确了对学生行为问题应采取的措施和惩戒方式,同时明确了教师在执行惩戒时应遵循的原则和程序,确保对学生进行惩戒的公平性和合法性。

三、加强沟通和协作

学校加强了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和协作,建立了健康的学校家庭合作关系。定期召开学校家长会议,加强对家长的教育,使其能够正确理解和配合学校的惩戒工作。同时,也鼓励学生主动沟通,提供反馈渠道,使他们对学校的惩戒政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同。

四、推行阳光惩戒

为了保证学生的权益和尊严,我校推行了阳光惩戒制度。即对学生的惩戒行为要公开透明,学生和家长有权了解和监督教师的惩戒措施,同时学生也有权提出申诉和辩解。这种制度能够有效避免教师的滥用惩戒权力,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五、提供心理辅导

在执行教育惩戒过程中,我们也充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遭受到惩戒行为后,学校会提供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态,引导他们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并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

六、监督与评估

学校建立了惩戒工作的监督与评估机制,定期对教师的惩戒行为、惩戒结果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惩戒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也鼓励学生和家长提供对惩戒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改进和完善惩戒工作。

通过以上的自查工作,我们对教育惩戒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教育惩戒是一项复杂而敏感的工作,需要不断地加强学习和探索。我们将继续努力,改进惩戒工作,确保学生得到健康、全面的教育。同时,也希望全社会共同关注教育惩戒问题,共同促进教育公平和学生全面发展。

对教育惩戒的理解认识和感悟800字(篇7)

作为一名优秀的学生,我深深认识到教育惩戒对于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学校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摇篮,而教育惩戒是维护学校纪律和秩序的重要手段。近期,我参加了一门名为教育惩戒专题的课程,并从中受益匪浅。

首先,教育惩戒专题课程教会我如何正确理解教育惩戒的含义和作用。教育惩戒并非简单的惩罚行为,而是通过合理的教育手段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通过课程的学习,我明白了教育惩戒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制止学生不良行为,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认识错误,并通过教育和引导让他们学会自我反思和改正。

其次,教育惩戒专题课程提供了一系列有效的教育惩戒方法和策略。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各种不同的教育惩戒方式,如口头警告、书面检讨、责任清单等。这些方法非常实用,并能够根据不同情况和学生的特点进行灵活运用。例如,对于轻微的行为,可以采取口头警告的方式进行处理;而对于较为严重的违规行为,则可以要求学生写一份书面检讨,深入反思错误的原因和后果。通过这些方法和策略,我们可以实现教育和惩戒的双重目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教育惩戒专题课程还让我意识到教师在教育惩戒中的角色和责任。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他们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时刻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榜样,不仅要善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还要正确使用教育惩戒手段,确保教育惩戒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最后,教育惩戒专题课程让我认识到教育惩戒需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在教育惩戒过程中,学校和家庭应该形成合力,共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学校可以通过教育惩戒专题课程向家长传达教育惩戒的重要性和方法,而家长则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引导和纠正。

综上所述,教育惩戒专题课程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惩戒知识和实用的方法策略。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深化了对教育惩戒的认识,明白了其重要性和作用。同时,我也认识到教育惩戒需要教师、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更加注重教育惩戒的实践和应用,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为学校的纪律和秩序做出贡献。

对教育惩戒的理解认识和感悟800字(篇8)

教育部研究制定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教育惩戒权成了热议话题。

的确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由于片面强调赏识教育,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处于不能管、不敢管,动辄得咎的尴尬境地。由于缺乏保护自己的合法武器,只要因为学生管理问题发生了纠纷,学校和老师几乎都是处于弱势地位,屡屡被送上被告席。即使是学生家长无理取闹,学校和老师也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利益一再做出让步。很多教师感到非常无助,甚至“谈管色变”。《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出台,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撑了腰、壮了胆,使大家扬眉吐气。

面对即将被赋予的教育惩戒权,教师应该如何正确运用,确实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对教师教育惩戒权入法的提案,大部分教育工作者还是非常认可的,而且呼声很高,普遍有些教师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真正为教师代言,以后惩戒学生就有法可依了,可以理直气壮,不再怕家长和公众的说三道四。不过个人认为,教师对教育惩戒权,不要有那么高的期望,教育惩戒权,并不是什么尚方宝剑,也不是灵丹妙药,教师即使有了教育惩戒权,也不能任性地使用。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1条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教育惩戒权有其特定的含义,不含体罚、打骂、辱骂,对其理解要准确。可见,没有具体实施细则的惩戒权,教师如何去用好是个难题,一旦操作不当,就会因为惩戒失当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教师而言,并不是靠加持惩戒权就可以让学生服你,即便以后立法允许教师可以使用惩戒权,也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使用,而不是任性而为。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运用教育惩戒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呢?我想,这也是每个教育人应该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首先教育是出自于“爱”的, 对学生的惩戒一定要出于“爱”的目的,并且事后要让学生知道。如果为了惩戒而惩戒,让学生感受不到你的关心、爱护,你的惩戒不仅取得不了良好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反感,造成师生敌对,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再者对学生的惩戒一定不要在自己情绪激动的情况下进行。教师一定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做到学生着急老师不急,等情绪冷静下来再进行处理。这样处理时就会更理智,更能把握分寸,不至于有过激行为,不会造成不可控的后果。

另外对学生的惩戒要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进行。我们的古人说过“扬善于公堂,规过于密室”。这也应该是我们惩戒学生的准则。对学生惩戒尽量单独进行,惩戒目的是教育学生遵规守纪,使其知错能改。如果在公开场合对学生实施惩戒,会使学生失去颜面,容易造成师生敌对、冲突,或者学生干脆“破罐子破摔”,越来越难管。

教育惩戒实施方案,它就像一把戒尺、一根标杆树立在哪里,使得教师能够真真正正地站起来管理学生。在教师社会地位日益低下的今天,对于那些品质恶劣的学生管不得,教师的人身安危甚至缕缕被学生侵犯,这就需要制定一定的管理方案,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保证教师的人身安全。对于那些品质恶劣、道德败坏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惩罚,让他们知道有一些底线是不能触碰的。

教育是循序渐进的,是需要“耐心”、“感化”、“引导”、“说服”的。教育惩戒权的意义主要在于教育,而非惩戒,因此,教育惩戒的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而不是把学生治服。还有一句话,学生犯点错误是很正常的,这就需要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如果一个教师能走进学生心中,让学生真正服你,那么,这个教师也无需用教育惩戒权来为自己壮胆。因此,对于教师而言,还是用平常心来看待教育惩戒权吧!

对教育惩戒的理解认识和感悟800字(篇9)

近年来,教师惩罚学生的类似事件被频繁爆出,无论是最近武汉市汉江区的那位以用尺子打手心的方式惩罚哪些不遵守课堂纪律,不听从老师管理的学生们,最后遭到停课反省处理,并向所涉及到的学生和家长们道歉的那位小学班主任老师。还是此前用书本敲打了几下逃课学生就遭到当地教育局和学校严重处理,更是一度被加入到“黑名单”中,最后终是获得公道处理的五莲二中的杨守梅老师。此类新闻一经报道便会引发网友的广泛热议,更是将教育惩戒权带到了大众的视野中。

针对此类事件,一部分网友认为教师行为给学生的身体造成了伤害,应得到处罚。也有一部分网友认为“适当惩罚可以接受,只要不是脚踹针扎那种泄愤行为”,“现在的孩子也太娇贵了,家长未免有点小题大做了”,“心疼老师,老师也太难了”,更是有人表示疑惑“老师这个曾经最光辉的职业怎么现在就变得如此如履薄冰?”

新年伊始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这是教育部在经过了充分的调研,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后制定并颁布的,预计今年三月起试行。该文件规定了学校及教师可以在学生不听从管理,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等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教育惩戒,但应当育人为本、合法合规、措施适当。

教育惩戒可按其程度分为一般、较重、严重三种,其中,一般教育惩戒针对的是违纪违规行为较轻的学生,学校及教师可以批评教育学生,使其做书面检讨。较重教育惩戒针对的是违纪违规行为较重的学生,学校及教师可对此部分学生进行学校规章制度的教育。严重教育惩戒针对的则是违纪违规行为严重且影响恶劣的学生,可对其进行停课停学等处罚。

那我们如何做才能保证学校及教师实施正当的教育惩戒呢?这个“正当”应该如何把控?该文件也对此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要求:第一,学校及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要会用善用。学校应多对教师进行培训,教育惩戒要与激励式教育教学法等正向方法结合使用。第二,加强保障,保证学校及教师能用敢用。在当今互联网舆论的影响下,老师对是否进行教育惩戒表示深感顾虑,而教育惩戒却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必须要做的。第三,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避免滥用乱用。学生及家长可以向学校或上级单位申诉,若是符合法律受理条件的还可以进行诉讼。

同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是否也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呢?这个答案是肯定的。家长也应当参与其中,配合学校及教师的工作,力图达到育人合力的目标。

关于教育惩戒这把“戒尺”应不应还给老师?怎样还给老师?老师如何才能正确地使用教育惩戒权?这些关于教育惩戒权的话题在我国争论了许久。希望试行规则的颁布实施可以减少此类事件的频繁发生,能够在教育管理学生和避免学生受到伤害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为教育教学工作打开新局面。

对教育惩戒的理解认识和感悟800字(篇10)

教育部在前期广泛调研、公开征求意见基础上,制定颁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教育部令第49号,以下简称《规则》)。《规则》回应了社会关切的教育热点问题,在起草过程中就受到了各方面高度关注。《规则》第一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对教育惩戒做出规定,系统规定了教育惩戒的属性、适用范围以及实施的规则、程序、措施、要求等,旨在把教育惩戒纳入法治轨道,更好地推动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规则》首次对教育惩戒的概念进行了定义,规定教育惩戒是“学校、教师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训导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明确教育惩戒不是惩罚,而是教育的一种方式,强调了教育惩戒的育人属性,是学校、教师行使教育权、管理权、评价权的具体方式。《规则》强调,实施教育惩戒应当遵循教育性、合法性、适当性的原则,“符合教育规律,注重育人效果;遵循法治原则,做到客观公正;选择适当措施,与学生过错程度相适应”。

《规则》指出,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存在不服从、扰乱秩序、行为失范、具有危险性、侵犯权益等情形时实施教育惩戒。同时,根据程度轻重,《规则》将教育惩戒分为一般教育惩戒、较重教育惩戒和严重教育惩戒三类。一般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轻微的学生,包括点名批评、做口头或者书面检讨、增加额外教学或者班级公益服务任务、一节课堂教学时间内的教室内站立、课后教导等;较重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较重或者经当场教育惩戒拒不改正的学生,包括德育工作负责人训导、承担校内公共服务、接受专门的校规校纪和行为规则教育、被暂停或者限制参加游览以及其他集体活动等;严重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严重或者影响恶劣,且必须是小学高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包括停课停学、法治副校长或者法治辅导员训诫、专门人员辅导矫治等。

《规则》强调,教育惩戒与体罚和变相体罚是不同性质的行为,明确禁止了七类不当教育行为,划定教师行为红线,规定了对越界教师的处罚方式,方便各方监督。同时,《规则》也强调学校应当支持、监督教师正当履行职务,维护教师合法权益,教师无过错的,不得因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而给予其处分或者其他不利处理。《规则》还明确了教育惩戒的相关救济程序,并鼓励充分发挥家长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形成育人合力。

《规则》将于2021年3月1日起实施。下一步,教育部将积极指导推动各地、各校贯彻落实《规定》,依据《规则》健全教育惩戒的实施、监管和救济机制,让学校、教师会用、敢用、慎用教育惩戒,让家长、社会理解、支持、配合学校、教师教育和管理,共同营造良好教育生态。

    7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