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散文读后感两篇

|小龙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贾平凹散文精选读后感两篇,希望大家喜欢。

贾平凹散文精选读后感1

常听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个伟大的心灵对话。以前,我对此总是不以为然。直到有一天,我偶然邂逅了它----《贾平凹散文精逊,轻轻打开,才读了一小篇,就被那质朴幽默,形象生动的文字深深吸引住了。从此改变了对这句话的看法。

初读贾平凹,还是在我六年级时。我随手翻开,看到有篇《风雨》的短文,看第一遍,觉得很有意思,细节描写的手法和老舍先生颇为相似;饶有兴趣地看第二遍,觉得简直要拍案叫绝了:描写的是在狂风大作,大雨滂沱之时人畜的神态动作。细节描写非常细腻到位,生动形象。文章题目虽为《风雨》,但通篇读来却未见“风雨”二字。细细品味,却让你觉得无处不是风雨,且风之大,雨之狂,都让作者写得达到了巅峰状态。那些被作者形象化的一幕幕像慢镜头一般展现在我的眼前,真是让人生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风雨》读来,让我感受到了贾平凹酣畅淋漓的文字魅力。

再读贾平凹,是在初一学期结束时,老师推荐学生多读名家佳作,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本书。其中有篇《丑石》,让我印象深刻。作者借物寓意,发人深剩丑石很丑,丑石既不能用来凿字雕花,也不能用来浣纱捶布。丑,且一无是处。丑石没人喜欢,连孩子也咒骂它。可是就是这么一块丑陋之石,有一天却被专家确证为陨石,是天上之物。也正因如此,所有人才会对它另眼相待。一时间,丑石身价百倍。丑石这种大起大落,天壤之别的待遇,让我想到现实中的一些人和事,真是令人感慨。生活中,有多少如丑石般有锦绣才华却无显赫背景或者是光鲜亮丽的外表的人,因为少了专家的一句首肯或者是投门无道而终身郁郁不得志,埋没了大好的才华,真是令人心痛啊!这些人的遭遇,不及丑石。贾平凹先生,在创作的初期,是不是也有像丑石相似的遭遇呢?所以才能写出这么令人感同身受,触物通情的文字啊!

细读贾平凹,有时也有令人莞尔的文字。譬如这篇,《我的老师》,主角是位做事说话有板有眼天真善良的稚童。孙老师,是个孩子。从他的身上,作者发现了许多为人处世之道。文中这么写道:“对于美好的东西,因为美好,我也常常就不觉得它的美好,不爱惜,不保卫。”是孩子最纯真的善良,唤醒了大人们即将泯灭的一丝真,以及对美的重新审视。就是那些乳臭未干的孩子,坦坦荡荡,童言无忌,却在无意中保护了美好。作者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他对一个儿童的尊重,对纯真的尊重。向孩子学习,拜孩子为师,就是向真善美学习,回归最质朴的人性。

贾平凹的文章,字字犹如细腻的情怀,或淡雅,或质朴,或幽默。从初读到细品,他的文字时而令人深思感慨,时而让人莞儿一笑。字字珠玑,篇美文,读来让我心旷神怡,受益匪浅。书香,便在此时,不动声色地,静静地,在那些默默的文字中绽放。大师,这确实是一位文字大师!仿佛,在他被一圈圈令人炫目神移的光环背后,我隐隐见到一位儒雅的书生,有时他会如李白般狂放,有时也会如杜甫般幽思,更多时候,他像个孩子般勤奋执着,也许为了某一篇字斟句酌的文章费尽心思,像白居易一样,"吟安一个字,掐断数茎须”呢!

也许,我想象中的贾平凹跟现实的贾平凹格格不入,不管怎样,见文如见其人,让我们一起来读 《贾平凹散文精逊吧,可能你认识的贾平凹是另外一种样子呢!

贾平凹散文精选读后感2

这几天,我读了《贾平凹散文精选》这些文章让我受益匪浅。

读了《落叶》这篇文章,我知道了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正是天地间欢乐的内容,也是一个不可泯灭过程。世间万物,正是寻求着这个不可捉摸的内容,而各自完成着它们各自的存在。

《看人》让我从此看问题,办事情,心胸就不会那么狭窄了,目光就不那么短浅了。也不会为了蝇头小利去勾心斗角,还不会因为一时荣辱而狂妄火消沉了......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丑石》。作者家门前有一块大石头,这石头很丑,一点用都没有,有时还会让人绊倒,所以人人都讨厌它,希望把这不吉利的东西搬走。有一天,一位天文学家被丑石吸引了。经鉴定,这是陨石,已经落下两三百年了。作者感到了自己的可耻和丑石的伟大,感受到了丑石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伟大。这篇佳作,被作为“身处人海之中,心想山林之美”的佳作。这篇文章说明了一个道理:认事物不能只看外表,要看一看他的本质。我也知道了丑石的确很丑,但它是以丑为美,而我觉得它的美更是价值之美,内在之美。丑石不屈于误解和寂寞是因为它有真理,它知道自己不一般,而我们只要心存真理,哪怕受到误解、诬陷,甚至受到所有人的鄙视。但我们同样有自尊。

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有许多的“丑石”。表面上一无是处地,可要是真正把自己表现出来,却是很优秀的。我们村里就有这样的一块“丑石”,他是位个子高高的男生,没什么方出类拔萃。可再一次校艺术节闭幕式上,他居然表演了拉丁舞,跳得还不错。他那潇洒的动作,使我们对他刮目相看。这正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再让我们把目光转向马路清洁工。在炎热的夏天,许多人拿着棒冰待在凉爽的空调室里,清洁工却拿着扫把在大街上忙忙碌碌,为的是让我们城市干干净净。清洁工和丑石,一样是默默的承受,认真做好自己。

表面上平淡无奇,不代表自身没有价值。

推荐:

贾平凹散文读后感

古时候长安城是相当繁华的,我猜那里的小巷一定非常多,也非常热闹。只可惜,现在的城市,到处都立起了摩天大楼,小巷子渐渐消失了。而读起《五味巷》却发现了长安城中那仍旧存在的纯朴与热情。

“北边为头,南边为尾,千百米长短;五张一棵小树,十丈一棵大树。······”我按着作者的描述,兴奋地勾勒着小巷图。“路灯藏在树中······身影比人长,越走越长,人还在半巷,身影已经到巷尾了。”字里行间中可以想象小巷的幽深,曲曲折折。然而作者笔下的小巷最动人的还是小巷的四季。春条的小巷以柳为美;夏天的小巷,以人们的喧闹为美;秋天的小巷,天气的急速改变如演电影;冬天的小巷,一幅幅美丽的雪景,装点了每个人的心。小巷虽小,却吸引了许多人,这些人多数生活并不富裕,是城市的底层居民,但他们却很勤劳、善良。每天从早忙到晚,却总是高高兴兴的,总能从生活中发现快乐。

作者笔下的矛盾统一,很值得回味。虽然小巷子拥挤,但是邻里关系非常好。虽然地位十分低,但却很重视教育。他们没有两家是乡党的,汉、回、满,各种风俗。也没有说一种方言的,北京、上海、河南、陕西、南腔北调。在作者的心中,整个小巷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和睦相处、其乐无穷!

再次回顾这“五味巷”的由来,巷北口四间门面,一间卖醋,一间卖椒,一间卖盐,一间卖碱;巷南口又有一间大铺子,专卖甘蔗。巷本无尽,借的巷首、巷尾酸甜苦辣咸,便“五味,五味”,从此命名开叫了。为忽然觉得这五味巷确实意味深长,这酸甜苦辣咸不就正是这巷中人们的生活么。而作者最后说:“走去也买一根甘蔗,果然水分最多,糖分最浓,且甜味最长。”是的,细细品味,这“五味巷”还真是甜味最浓,要不这甘蔗铺开的是最大的铺子呢!

细细品来“读《贾平凹散文》有感”系列博文已经连载了三篇了,这是最后一篇。通过读“贾平凹”的散文,我逐渐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亮点。从《一只贝》,到《丑石》,最后到《五味巷》,这些看似从不被人注意的其实是那么耀眼!

    550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