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志散文读后感
推文网小编精心整理张承志散文读后感,希望这份张承志散文读后感优秀4篇能够帮助大家,给予大家在写作上的思路。更多张承志散文读后感资料,在搜索框搜索
张承志散文读后感篇1
好久都没有翻开散文看一看了,今天读张承志的《清洁的精神》,着实心里一动。
开篇第一句话就震撼了我:“这不是一个很多人都可能体验的世界。”作者悲戚而苍凉的笔触让我不自觉地跟随着他的思绪,最后竟至大声念出来。我想象着张承志一个人孤零零坐在那座叫做箕山的小山上,听着夜风的阵阵悲歌,呼唤着脚底下可能存在的许由的墓,一种怅惘忽然袭来。
清洁的精神。
这个挺新鲜的搭配实际上揭示了一个悲剧般的现实。中国人那干净的、无私的、非功利的心灵到底去了哪里?张承志从一个我们既熟悉又不常常想起的历史研究困境出发,提出了这一疑问。这个困境就是,如何证明《史记》以及其他汉代之前的史书所载的真实性。许由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可是真正相信的又有几人?又有真正像他那样去做的人吗?许多人包括学者都对此表示怀疑甚至进行嘲笑。近代中国的疑古学派也是如此发端。迄今我见到的对疑古派最好的反驳出自牟宗三的《历史哲学》。牟先生认为,一个文明是有其内在发展的理路和逻辑的,也是有其历史继承性的。既然今日我们从中古乃至近古乃至近代的典籍中都能看到种种关于上古时期周礼和淳朴民风的记载,既然今日我们的中华文化中“淳朴”依然是主流所肯定的美德,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不承认,我们上古时期的先民,其民风纯良。我是很赞同这样的说法,或者说宁愿相信历史如此。一个民族国家,必须有其文化的根基,中国文化的根基中少了淳朴二字,必然是极有缺憾的。辜鸿铭的《中国人的精神》中提出的中国人的四大美德之中也有淳朴。
可是今日的大家不信。
今日的大家更不会去做。
我一直觉得,文学家和诗人的思想不必像哲学家那样精密,不必像经济学家那样专业,不必像历史学家那样博学。精密,专业,博学都可以不要,仍然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条件是必须比任何人都更加敏感。张承志的思想不能说非常深刻,甚至不能说非常成熟(见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但是他对于当今社会的世道人心始终保持敏感,他对古代时期清洁淳朴的精神始终保持敏感,他对人之为人的前提始终保持敏感。
他为中国上古精神饱含了一腔复兴的热血,他为当代中国人保留了一双静观的冷眼。
这就够了。
这也还不够。
单单一个张承志,清洁的精神就能复归吗?
单单是清洁精神的复归,其中就没有任何问题了吗?
前面的那个问题相对简单。的确,我们需要反求诸己了。我们应该好好的反思一下,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我们越来越遗失的宝贵是什么。
后面的那个问题则已经超出了这篇文章的范围,这也正是我不能完全同意张承志的地方。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将中国古代的名侠客完整列举了一遍。对于这些侠客身上承载的精神固然是感人的、震撼的,可是值不值得大加高扬是另一个问题。设想一个像聂政或豫让一样的人存在于今日之社会中,将是怎样的后果。我们不知道韩相侠累以及赵襄子是不是正义之人,但单单为了知遇之恩就去刺杀二人,是不是显得鲁莽而失理智呢?其刺杀行为的文学价值、美学价值以及哲学价值也许都是很高的,但不得不说其社会价值、政治价值以及历史价值近乎为零。
这就涉及到一个根本性问题,就是能否应该期待精神和道德的完全复归。
启蒙运动时期,卢梭将斯宾诺莎的“神学政治论”改造为“政治神学论”,以至于和启蒙学派分道扬镳。其建立一个道德理想国、将彼岸王国引渡至此岸社会的设想看起来无比高尚(在此,我完全不怀疑卢梭本人高尚的道德追求)。但是道德理想国却最终在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手中覆灭,由罗伯斯庇尔主导的恐怖政策所带来的伤害也一直深深印刻在法国人心中。
同样,尼采的《权力意志》与超人学说尽管并没有呼唤强权政治的初衷(相反尼采本人极力反对政治奴役),可是却极大的助长了纳粹法西斯思想的诞生,由此引发了无数的人间悲剧。
事实证明,当道德和精神停留在文本中并用以反思自身修养时,其影响是正面的;一旦在社会领域和政治领域大声疾呼精神的覆盖,极有可能造成极端与强权。
郭宏安先生说的对,浅显的全面,远远不如深刻的片面。尽管张承志先生的思想倾向于极端,但是他的敏感,他的睿智,他的激情,他的正直,深深地影响着我。由他敲响的警钟,会长鸣在我的耳畔。
张承志散文读后感篇2
好久都没有翻开散文看一看了,今天读张承志的《清洁的精神》,着实心里一动。
开篇第一句话就震撼了我:“这不是一个很多人都可能体验的世界。”作者悲戚而苍凉的笔触让我不自觉地跟随着他的思绪,最后竟至大声念出来。我想象着张承志一个人孤零零坐在那座叫做箕山的小山上,听着夜风的阵阵悲歌,呼唤着脚底下可能存在的许由的墓,一种怅惘忽然袭来。
清洁的精神。
这个挺新鲜的搭配实际上揭示了一个悲剧般的现实。中国人那干净的、无私的、非功利的心灵到底去了哪里?张承志从一个我们既熟悉又不常常想起的历史研究困境出发,提出了这一疑问。这个困境就是,如何证明《史记》以及其他汉代之前的史书所载的真实性。许由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可是真正相信的又有几人?又有真正像他那样去做的人吗?许多人包括学者都对此表示怀疑甚至进行嘲笑。近代中国的疑古学派也是如此发端。迄今我见到的对疑古派最好的反驳出自牟宗三的《历史哲学》。牟先生认为,一个文明是有其内在发展的理路和逻辑的,也是有其历史继承性的。既然今日我们从中古乃至近古乃至近代的典籍中都能看到种种关于上古时期周礼和淳朴民风的记载,既然今日我们的中华文化中“淳朴”依然是主流所肯定的美德,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不承认,我们上古时期的先民,其民风纯良。我是很赞同这样的说法,或者说宁愿相信历史如此。一个民族国家,必须有其文化的根基,中国文化的根基中少了淳朴二字,必然是极有缺憾的。辜鸿铭的《中国人的精神》中提出的中国人的四大美德之中也有淳朴。
可是今日的大家不信。
今日的大家更不会去做。
我一直觉得,文学家和诗人的思想不必像哲学家那样精密,不必像经济学家那样专业,不必像历史学家那样博学。精密,专业,博学都可以不要,仍然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条件是必须比任何人都更加敏感。张承志的思想不能说非常深刻,甚至不能说非常成熟(见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但是他对于当今社会的世道人心始终保持敏感,他对古代时期清洁淳朴的精神始终保持敏感,他对人之为人的前提始终保持敏感。
他为中国上古精神饱含了一腔复兴的热血,他为当代中国人保留了一双静观的冷眼。
这就够了。
这也还不够。
单单一个张承志,清洁的精神就能复归吗?
单单是清洁精神的复归,其中就没有任何问题了吗?
前面的那个问题相对简单。的确,我们需要反求诸己了。我们应该好好的反思一下,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我们越来越遗失的宝贵是什么。
后面的那个问题则已经超出了这篇文章的范围,这也正是我不能完全同意张承志的地方。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将中国古代的名侠客完整列举了一遍。对于这些侠客身上承载的精神固然是感人的、震撼的,可是值不值得大加高扬是另一个问题。设想一个像聂政或豫让一样的人存在于今日之社会中,将是怎样的后果。我们不知道韩相侠累以及赵襄子是不是正义之人,但单单为了知遇之恩就去刺杀二人,是不是显得鲁莽而失理智呢?其刺杀行为的文学价值、美学价值以及哲学价值也许都是很高的,但不得不说其社会价值、政治价值以及历史价值近乎为零。
这就涉及到一个根本性问题,就是能否应该期待精神和道德的完全复归。
启蒙运动时期,卢梭将斯宾诺莎的“神学政治论”改造为“政治神学论”,以至于和启蒙学派分道扬镳。其建立一个道德理想国、将彼岸王国引渡至此岸社会的设想看起来无比高尚(在此,我完全不怀疑卢梭本人高尚的道德追求)。但是道德理想国却最终在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手中覆灭,由罗伯斯庇尔主导的恐怖政策所带来的伤害也一直深深印刻在法国人心中。
同样,尼采的《权力意志》与超人学说尽管并没有呼唤强权政治的初衷(相反尼采本人极力反对政治奴役),可是却极大的助长了纳粹法西斯思想的诞生,由此引发了无数的人间悲剧。
事实证明,当道德和精神停留在文本中并用以反思自身修养时,其影响是正面的;一旦在社会领域和政治领域大声疾呼精神的覆盖,极有可能造成极端与强权。
郭宏安先生说的对,浅显的全面,远远不如深刻的片面。尽管张承志先生的思想倾向于极端,但是他的敏感,他的睿智,他的激情,他的正直,深深地影响着我。由他敲响的警钟,会长鸣在我的耳畔。
张承志散文读后感篇3
苍凉。
这似乎是用来形容汉家寨最常见也是最恰当的词了。
很难以确切的形容我看完《汉家寨》之后的感受。我是爱这篇文章的,但是却不是一见钟情。对它生出的好感倒是真正的像是地表径流对河岸的侵蚀作用一般,缓慢的,不成形的,却无法抗拒不容置疑。
那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或许我该描述为“激荡”。
这种激荡,不是站在山头看遍层林尽染的萧索,更不是在日出时分仰首看见第一缕鲜红的光芒的震撼,亦不是立在悬崖之巅看大海翻腾的寂寥;这种激荡,更像是身处于一个巨大的玻璃球中,徒劳的看着地球无情而无休止的转动,人如同麦茬一般自生自灭,没有介质,所以你的四周寂静无声,你甚至会感受不到生命的存在;这种激荡,或许更加接近于绝望。
一直在苦苦寻找着我在文章里嗅到的气味该怎么表达,也就是刚才,蓦然醒悟——是血的味道。
那种混合了大漠飞扬的黄沙和粗糙的风的血腥的气息不知道是从何而来,仿佛只是在无声骄傲的宣告着它的残忍,让我莫名有一种在汉家寨的底下,不知道有多少被黄沙掩埋的白骨的感受。
那灼烫的来自于太阳的刺眼白光将我的心也变成了黑色的戈壁,暴露在阳光下,反射着难看的耀眼光芒。
坚守。或者是守护。
或许算作是整篇文章的中心,关键词。但是说实话,就算是听了这么多同学的,老师的,或者谁谁谁的分析,我也依旧不明白作者究竟是在坚守,或者守护什么。
也许他什么也没有守护,也许他什么都守护了,也许他只是不想让你知道,也许他已经告诉了你需要你自己慢慢去体会。
这是一个没有准确答案的问题。
但是无论是什么,我都知道,我都明白——这种守护究竟是花费了多大的代价,它究竟意味着什么。
这种守护,以生命为交换,与自然和时间签订了一个无止境的契约。这种守护的背后,有无数生命堆砌成的奠基。
席慕容说:谁说出塞的调子都太过悲凉,你不爱听,那是你的心里没有渴望。
怎么能不悲凉呢?
这调子浸透了血和泪和汗,连它自己都觉得这分量太过于沉重。沉重的像是记忆的遗迹。沉重的像是游子多年不得归乡的悲鸣。
你听大漠的风在唱啊——
英雄啊,英雄骑马归故乡……
张承志散文读后感篇4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走进了张承志,开始阅读他的作品。然而,要读懂他的作品总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每每阅读一小部分,就会感到有如一股力量在冲击着我。
张承志是一个倾向性很强的写作者,过去我曾用历史的尺度代替艺术鉴赏的方式来评价张承志的作品。张承志总是自觉或自在地在其作品中引入____文化,并在此基础上产生对人生终极的关怀与思考。他的《黑骏马》、《北方的河》、《金牧场》、《心灵史》就是其中的代表。在这些作品中,时时透析出一种信仰之美、理想之美。
回顾张承志的文学写作道路,我们可以发现张承志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是以小说写作的形式来表述自己对人文精神的关怀和对理想主义、精神信仰的追求的。近几年,张承志的写作转向了散文。小说写作往往容易让自己沉浸于虚构的情节之中,做自我陶醉,而散文写作则是思绪的散步。阅读张承志的散文《无援的思想》、《鞍与笔》、《牧人笔记》以及最近刚出版的《以笔为旗》,我则可以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张承志那种散文写作散步情结的平静、严肃,甚至痛苦。这就好比一位温和的长者在河畔漫步,在长者的思绪里总有挥不去的追忆,以及这些追忆所带来的温馨和痛苦。
在《以笔为旗》这本散文集中,最让我感动的无疑是《面纱随笔》和《二十八年的额吉》这两篇文章。阅读这两篇散文随笔,不在于散文写作本身所隐藏着的内心世界最直接、最核心的东西,而在于这两篇散文犹如小说一样,始终灌注着一种诗意的因素。
张承志的散文写作是借助于悟性而进行的。在《以笔为旗》中,张承志散文写作的这种悟性被淘洗得闪闪发亮。阅读《以笔为旗》中的散文,我不由自主地揣摩着张承志悟性中那些始终让我激动的东西。他的这种悟性在平静叙述的字里行间闪烁着迷人的光芒,我可以看出张承志对生活、对社会、对历史的渴求,渴求一种理解和一种坦诚的交流。他在自己崇尚的空间里,常常放纵思绪,在广袤的生存宇宙中驰骋。正是这种近似于浪漫主义的骚动的写作,构成了张承志散文写作的独特的历史审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