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片《长征之歌》心得观后感

|和杰

推文网小编精心整理专题片《长征之歌》心得观后感,希望这份专题片《长征之歌》心得观后感优秀10篇能够帮助大家,给予大家在写作上的思路。更多专题片《长征之歌》心得观后感资料,在搜索框搜索

专题片《长征之歌》心得观后感篇1

长征时期,发生了一个又一个动人、感人的故事。

我较为了解的一个故事叫《一袋干粮》。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没告诉他们。为了装成没事发生一样,她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就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分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故事虽小,内涵不小。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小故事却能够反映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小兰,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却有男孩一样坚强的意志;却知道体谅他人。在她没有粮食之际,她大可伸出双手向战友们要一些,她没有这么做,她选择沉默,不告诉任何人,自己吃苦,此刻,她脑海里想的只有战友的利益,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难;而对伤势严重的伤员们,她大可丢下他们,让他们自生自灭,可她没这么做,她细心照料一个伤员,没有怨言,没有后悔。一个小兰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伟大的红军整支队伍的品质了。

有一位普通的红军叫做谢益先,过草地时,他分到了四斤干粮。在行军过程中,战士们看到了饿慌了的母子三人,小谢就瞒着队友,把自己的干粮袋给了他们,而他自己每天就吃些野菜、凉水充饥,最终,因体力不支,就这样走了。直到那母子三人来还这一只印着“谢”字的干粮袋时,部队的同志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看了这个故事,心中无比的沉重啊!谢益先明明知道,在茫茫草地上,哪怕是一小袋粮食,都是救命的“宝贝”,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是毅然把自己的粮食给了那位母亲;每天,自己在饥饿中煎熬,也不愿连累队友;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询问那母子三人的情况,在得知“他们很好”的回答后,嘴角才带着微笑,离开了人世……他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谊,对战友的深厚情谊,都深深地震撼了我,让我看到了那世世代代都令我们铭记在心中的“长征精神”。

长征,对于我们新世纪的一代,或许已经太遥远了。我们未曾经历过这样的艰难困苦、这样的惊心动魄,但这段历史,还是带给我们无数的深思。种种永垂不朽的“长征精神”,值得我们去揣摩,去学习。当然,在新世纪,在我们学生中,这些“长征精神”,需要在学习中发扬,在校园中发扬,在做人处事中发扬,在一点一滴的成长道路上发扬,在为祖国的建设中发扬。我们要将这些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让这些瑰宝,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者。

专题片《长征之歌》心得观后感篇2

我姨妈家离学校有十多里路,而我为什么要一个人独自长征呢?

那天,我们组扫地,爸爸又急着去开会,所以给了我二元钱叫我坐车去姨妈家。我走出校门,抬头看看天,太阳还高高挂在天空,时间早着呢,看着路边小卖部里摆满了许多小吃,肚子里的小馋虫开始诱惑我,去吧,吃了我们走路去,在理智与馋虫的争斗中,馋虫胜利了,掏出一元钱买了一包小面筋,吃着美味的小吃,哼着哥儿欢快的向前走去。一会儿,一包小吃就消失的无影无踪。这时,小馋虫又开始诱惑我,一元钱不能坐车了,买来吃了我们就有力气走路了,我又一次败下阵来,掏出仅剩的一元钱又买了一个小煎饼吃着上路了。可是小煎饼很快吃完了,路连一半都没走到,离姨妈家还远着呢!怎么办呢?只有加快脚步向前走去。不一会儿,太阳只剩下一点红霞了,我心里又着急又紧张。哎!平时去姨妈家爸爸开车只要十几分钟,怎么走起路来这么长这么累啊!都怪爸爸天天让我坐车,剥夺我的自由,现在后悔死了。

天渐渐暗去,月亮出来了,为我照亮了去姨妈家的路,我打起精神飞快地向姨妈家跑去,就这样,过了好长好长一段时间,终于到了离姨妈家不远的天桥。我心里一阵高兴,不禁唱起了“小螺号”……滴滴吹歌声和周围的汽车喇叭声、摩托车的马达声、自行车的铃声,组合了一支美妙的乐曲中,我健步如飞的向前跑去。

终于到了姨妈家,一屁股坐在沙发上,两腿发软,脚板生痛,看着走了一个多小时的路,这是我长这么大走的最远的一次了。

专题片《长征之歌》心得观后感篇3

今天是周末,也是个既快乐又充满挑战的日子。这是因为,周末除了可以放松,还要写堆积如山的作业。这次也不例外,我开始了我的“长征”路。

首先是“过草地”一一数学作业。平时最值得我小心翼翼的,就数数学作业了,每一道数学题都是我的“敌人”,那些难度大的数学题简直就是狡猾的“敌人”垒起的“碉堡”。每次攻克它们总要花费我大量的脑细胞和很多的时间。“过草地”还真不容易啊!

接下来,就是“攀雪山”了一一语文作业(因为语文像一座座高山一样深奥难懂)。写生字之类的题对我来说是小菜一碟,直正的难题应该是“阅读理解”了。“阅读理解”中的短文是“敌人”向我下的“战书,”阅读短文后的题就是“敌人”和我的正式交锋,只有打赢才可以攀过“雪山。”我在对付这种“敌人”时可吃了不少亏。这次我严阵以待,极其认真,打了他们个“出其不意,”打得他们“落荒而逃。”我真高兴,我终于攀过了“雪山。”

接下来,就是过“吊桥”了一一英语作业(因为做英语作业时要特别认真,就像走钢丝一样)稍不留神就掉下去了。这是我最不喜欢的了,可我也知道只有过了“吊桥”才能取得“长征”的胜利。我只好无奈却又认真规范地写好每个字母和答对每道题。希望自己不会“掉下桥去”。

终于,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与坚持,成功地走过了危险的“吊桥,”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耶!这下,我可以自由地跟快乐相拥了!

专题片《长征之歌》心得观后感篇4

今天上体育课的时候,体育老师对我们说:“今天学校带我们去看电影。”我们乐得欢呼雀跃,高兴的不得了!

老师说,六年级都去看电影,我们去工人影院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和自我保护。我连连点头,有的同学说:“学校真小气!还要让我们自己走过去!要是让我们乘公共汽车,那该多好呀!”我们听了哈哈大笑……

一路上,我们两个人一排,两个同学手牵手,并肩而行。并且有说有笑,谈论着今天要看什么电影?好不好看?

人可真多!不是吗?我们兴隆学校的六年级有七个班,平均每个班大概有八十人,算起来,大概有五百六十人了。所有的班都两个人一排,也就是有二百八十排。我们班有的同学说:“我们就像是红军万里长征,也像一条龙,六(一)班是龙头,那我们班,就是龙尾了!”“不对!我们班的王老师才是龙尾!她在最后嘛!我们还是龙的身子!”同学们互相争论着。我们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我们所经过的马路,都曾经道路堵塞过的。一大群车子把我们挤在中间。以前是人让车,现在,是车子让人了!

从我们学校到工人影院,还有一段的距离。学校不能让我们坐车,我们只能步行去了!好长的一段路呀!我们都叫苦不迭。“累死了!”“我的脚走不动了!”“我几乎想趴在地上睡觉了!”“我的身子要倒塌了!”“学校怎么就不能让我们坐车呢?”

好不容易到了工人影院。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电影吧!

专题片《长征之歌》心得观后感篇5

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长征是家喻户晓的。

从1934年开始,红军战士们迈开了长征的步伐。他们爬过了18条山脉,渡过了24条河流,经过了12个省份,占领了80座城市。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是无人不晓。一直到1936年,他们才到达根据地,行程有两万五千里!

长征路上,有多少个生命消失了?又有多少个人坚持到最后呢?长征是人类的壮举,是光辉的史诗!

细细想想,我们的学习生活不也是一种长征吗?当然,这比长征的时间要长得多。学习就象爬雪山,你再不喜欢的事也要做,要不然,你就翻不过这座“大雪山”!学习也象过草地,要仔细地看前面的路,不然就会陷入“沼泽”,永远也爬不起来。

但我们要学习红军,再难走的路也得走,再难爬的山也要爬!只有勇敢地面对一切,就能挺过去!

这就是我眼中的长征精神。

专题片《长征之歌》心得观后感篇6

我读过很多书,其中一本书至今还让我记忆犹新,它就是《长征的故事》,读了这本书后我感触很深。

在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感觉到这本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透着一种特殊的力量,那就是勇敢。中国红军为了革命不怕牺牲和坚忍不拔个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

红军是一个被称为天下无敌的队伍,红军是一个能克服一切困难的队伍,红军是一个创造举世无双的壮举: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队伍。

在长征途中,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故事:草地上,小红军不骑将军的马,不吃将军的粮食,最后英勇的牺牲了;雪山上,军需部长为了把棉衣发给每一位士兵,自己却冻僵了;沼泽地上,一个士兵快被沼泽吞没时,旁边的士兵为了救他,自己却永远的埋在了沼泽地里……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里,才知道生命有多么的宝贵啊。爬雪山,过草地,上刀山,下火海。他们都完成了,因为他们只有一个目标:新中国。长征途中,红军艰辛万苦,而我们现在,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吃东西挑三拣四,这个要吃,那个不爱吃,在家里像个小皇上,和红军对比,真是惭愧极了,我们必须加强努力。

我们今天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明天,红军是我们的好榜样,我们要像红军一样勇敢。

专题片《长征之歌》心得观后感篇7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听到这首豪迈的《七律?长征》时,我的眼前浮现出一幅幅画面:沪定桥边,大渡河畔,那英勇无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那坚毅执着的脚步;四出奇兵,赤水河上那胜利后的笑容。八十年前,先辈们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2016年9月1日晚,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正是围绕“红军过长征”来开展的节目,感人的事迹有很多……

99岁的胡正先老先生,12岁就加入红军。饱一顿饿一顿,有一次连续48天断粮,是什么让他坚持下去呢?他回答了两个字——信念。他的信念:一是当红军;二是为国家尽一份力量。正是有了这样一个坚定的信念,长征路上所有的困难都被他踩在脚下。

97岁的梁天文老先生,也是13岁当兵,跟着杨政委爬雪山过草地。在波澜壮阔的长征岁月中,两人同甘苦,共进退。可在梨园口遭到敌人的突袭,杨政委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梁天文,让他牵马逃脱,自己却英勇牺牲了。

革命先辈曾经用理想用信念用青春用热血用生命,谱写下中国历史上一段波澜壮阔的篇章,也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不可复制的奇迹。在战争年代,长征精神是不怕牺牲,敢于拼搏;在和平年代,长征精神就是直面困难,挑战自我。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昨天先辈们用足迹为我们开路,今天我们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继续前行。不忘初心、珍惜当下、开创未来,新的长征已经在路上!

专题片《长征之歌》心得观后感篇8

听着“红军长征的伟大创举”讲座,让我好像进入了那个火红的年代。其中有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长征早已过去,但长征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

在我的眼中,长征精神是:不抛弃、不放弃,不怕困难,意志坚定,向一个目标努力拼搏。

在这次的玉树地震的救灾中,我们的子弟兵们就秉着前人的长征精神日日夜夜地奋战在灾区,一刻不停地救出灾民,从没放弃过任何一个生还的可能,挽回了千百人宝贵的生命。就这样,让灾区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思议的奇迹。

这,就是长征精神。

在前不久的王家岭煤矿矿难发生后,国家第一时间就派出了救援部队,无数个日日夜夜,从死神手中夺回了一条又一条鲜活的生命。

这,也是长征精神。

我们社会的安定和和谐,都是由我们的子弟兵们秉着前人长途跋涉二万五千里的毅力艰苦拼搏而得来的。

专题片《长征之歌》心得观后感篇9

在我还在幼儿园的时候,妈妈就教我读过的长征诗,可是我一点也不明白,后来有一次去幼儿园,把妈妈给我带的面包和牛奶偷偷地给扔了,后来被妈妈知道了,她很生气,对我说:“你一点都不知道珍惜,牛奶,面包你不想吃,红军长征的时候吃的是什么,草根、树皮,“长征”一词再次深深印到我的脑海里。

后来,我读了小学,认识了很多字,学校还组织我们看了电影《长征》和《飞夺泸定桥》,对长征终于有了深刻了解。红军叔叔在两年里,经过了14个省,爬雪山,过草地,受到敌人的围追堵截。当时是吃野菜,树根,最后把牛皮带,枪带,鞋带都煮吃了,非常困难,共经历了25000里,是红军叔叔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长征”到今年已经是整整70年了,虽然离我们很遥远,可是他们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精神,坚韧的意志,却永远激励着我,我要学习他们的品质,好好学习,去建设伟大的祖国。

专题片《长征之歌》心得观后感篇10

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了毛泽东是谁,稍大点的时候,了解毛泽东的生平,五年级了,我学习了毛泽东的诗《七律长征》。这首诗以前背过,可不明白诗的意思,现在我才明白这首诗原来是写红军长征艰难历程。我从课外了解到,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的正确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之后,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长征,北上抗日。

读懂了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工农红军不怕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起伏,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浪花,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金沙江水流湍急,拍击着两岸悬崖,诗人却感到“暖”,大渡河上的沪定桥只剩下铁索,在诗人眼中,也不过是一个“寒”。这些艰难历程在毛泽东看来好像十分轻松,表现了红军大无畏的乐观。“巧夺金沙江”与“四渡赤水”都是长征中有名的战役,红军运用智慧,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敌人坚固的防线。虽然很苦,但工农红军们还是到达了目的地,真令人敬佩。

学习完了这首诗,我觉得我要向长征中的叔叔阿姨学习。作为一名小学生,我要用“长征”精神去征服学习、生活上的一座座高山,一条条大河,长大后为建设祖国贡献全部力量!

    328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