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个人感受
推文网小编精心整理贵州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个人感受,希望这份贵州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个人感受优秀5篇能够帮助大家,给予大家在写作上的思路。更多贵州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个人感受资料,在搜索框搜索
贵州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个人感受篇1
2月25日上午,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这一消息让人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很受激励,经过8年来脱贫攻坚的艰苦奋斗,我们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这一成就同时也可用“守得云开见月明”来诠释:守,即坚守;云开,即摆脱贫困;月明,即全面性胜利。正是农村广大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群众,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志愿者等一批批奉献者的坚守,才使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才有了这一次向世界庄严宣告的底气和自信。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新中国成立初期,贫穷的“乌云”就笼罩着我们,封建统治的腐朽和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在温饱线上徘徊,解决温饱是重要问题,摆脱贫困是必要之举。有不通水、不通电的贫困农村,有大山深处道路不通的山间村落,还有资源匮乏、产业薄弱的落后乡村,当然再加上因病致贫、因自身条件受限的贫困家庭等,这些都是世界性的难题,是不敢于创新、不善于攻坚、不勇于坚守都无法突破的难关。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上下同心、精准务实的必胜信念。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我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都在无畏坚守,努力奋斗。中西部22个省份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中央、省、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近1.6万亿元,还有东西部扶贫协作、精准扶贫等科学扶贫策略,我们集中人力、财力、智力吹响了勇往直前、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号角,也交出了让世界震惊、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是我们全面胜利的战果,也是我们中国大地上一处处亮丽的风景。“月明”就是山乡巨变、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是一排排整齐的农舍、一条条平坦的大道、一张张幸福的笑脸。许多乡亲告别溜索桥、天堑变成了通途,告别苦咸水、喝上了清洁水,告别四面漏风的泥草屋、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有的在家门口就业、有的上起了学、有的学到了技术、有的变成了“直过民族”……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了每一个角落,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
守得云开见月明是生动写照,也是深切感动。我们锻造形成了脱贫攻坚精神、集中迸发出爱国主义情怀、充分彰显了中国力量,这就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优势,就是我们能够战胜一切困难、不断创造世界奇迹的充分自信。相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能继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贵州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个人感受篇2
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8年的时间全部脱贫,这是人类减贫史前所未见之奇迹,更是属于中华民族独有的了不起。在这了不起的背后,是一项项高瞻远瞩的战略擘画,是一个个脚踏实地的扶贫干部,是一群群艰苦奋斗的人民群众,汇聚起了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成就了了不起的减贫治理中国样本。
脱贫攻坚背后,是了不起的战略擘画。从精准扶贫到开发式扶贫方针,从易地扶贫搬迁到东西部扶贫协作,从走生态优先的脱贫路到坚持绿色发展,还有“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一系列有效举措,一项项战略谋划,实现了空间大布局上的纵横调度、发展大战略上的洞察入微,成为攻坚制胜之策。这些制胜之策,充分彰显了我们党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彰显了我们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自信和从容,彰显了我们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谋略和胆识。当前,我们又再次科学谋划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发展方向和具体举措,要继续上下同心、尽锐出战,让脱贫成效更可持续、乡村振兴落地见效。
脱贫攻坚背后,是了不起的扶贫干部。35年坚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国,献身教育扶贫的张桂梅,回乡奉献的黄文秀……他们有着一个个不同的名字,却也有着“扶贫干部”这样一个同样的身份。扶贫干部的日常,是一次次翻山越岭“走亲戚”、田间地头“话家常”、走村入户“送温暖”,岁月虽无声、山河却见证,见证了他们用一腔赤诚奔走在扶贫第一线、用满腔热情践行着为人民服务。无数扶贫干部用信念坚定、踏实奋斗铺就了带领乡亲群众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他们是榜样,也是标杆,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该向扶贫干部们学习,学习他们民本至上的群众情怀、责任至上的担当精神,用不畏困难、砥砺前行践行初心和使命。
脱贫攻坚背后,是了不起的人民群众。“生活改变了我,我也改变了生活。”越来越红火的日子背后,也有着人民群众的不服输、不认命,贫困地区广大群众面对困难不退缩、迎着矛盾往前冲,以脚踏实地的努力、毫不懈怠的拼搏,迈过了贫困之坎,迈向了幸福生活。人民的内生动力,支撑了脱贫攻坚,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集中到推动各项事业上来,转化为持续发展的源源动力。
贵州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个人感受篇3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伟大壮举,标志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同贫困作斗争取得完全胜利。在脱贫攻坚战中,无数不同岗位的人用选择和坚守、奉献和担当、鲜血和汗水表达着心底对祖国对人民最纯粹、最浓烈、最执着的情感。
脱贫攻坚是那“取义成仁今日事”的英雄壮举。在大会现场,当从习近平总书记口中听到黄文秀的名字时,父亲眼中含泪的一幕令人动容。23岁的樊贞子、30岁的黄文秀、46岁的姜仕坤、56岁的黄诗燕……从喀喇昆仑的巍巍雪山到西南边地的深沟巨壑,1800多人牺牲在脱贫攻坚战场。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危难关头最能检验党员干部的忠诚与担当,他们以热血渲染一片赤诚丹心,他们把忠诚担当化为奋勇战斗,用英雄壮举定格历史时刻,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不胜贫困誓不还”。在被英雄事迹所深深感动的同时,我们也更加明白守初心、担使命从来不是一句空洞、抽象的口号,是在党和人民事业需要的重要关头勇于战斗的行动选择,是在非常时期敢于奉献的大无畏精神。
脱贫攻坚是那“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执着坚守。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豪情万丈的宣言,在一个岗位默默坚守、为一个目标执着努力,付出了青春年华,挥洒了热情汗水,这也是守初心、担使命的生动写照。在脱贫攻坚道路上有太多关于坚守、关于奉献的故事,他们一头扎在偏远山区,心中有国、脚下有泥,为了带领群众实现“小康梦”而奔波忙碌,燃烧自我,我们无法准确捕捉到底哪一瞬间才是他们的“高光时刻”,因为他们几十年如一日都是这样做的。扶贫干部毛相林,他坚守偏远山村43年,凿石修道、培育“三色”经济、发展乡村旅游,带大家走上致富路。因为有他们的执着坚守,我们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让国家驶入新的发展轨道。这是默默坚守的人在平凡岗位铸就的辉煌成就,是对他们浓浓爱国情的最好回应。
战役告一段落,但新征程正在开启。就让我们把初心、使命根植于心、践之于行,在实干苦干、奋勇拼搏中书写好脱贫攻坚后半篇章!
贵州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个人感受篇4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完成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只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在未来向我们挥手。在取得脱贫攻坚伟大胜利的同时,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认识,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而脱贫地区又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脱贫攻坚正如一颗刚刚扎好根基的幼苗,要成长为乡村振兴的参天巨树更是一个充满困难和挑战的过程,其难度远远超过脱贫攻坚战。
历史的坐标走进了新发展阶段,面对脱贫地区从欠发达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征程,事实早已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前方充满希望,道路充满挑战。在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上,我们比以往更需要精神指引和鼓舞。伟大征程铸就伟大事业,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在脱贫攻坚伟大斗争中孕育的“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正是照亮我们前方的不灭之光。
上下同心、尽锐出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党政军民学劲往一处使,东西南北中拧成一股绳,凝聚最广泛的力量形成层层紧紧包围的同心圆,统筹各方力量,对脱贫地区扶上马送一程,继续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社会帮扶等制度优势,把脱贫攻坚的战果进一步升华为乡村振兴的累累硕果。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我们创造了精准扶贫方略,尝到了精准滴灌、靶向治疗的甜头,那我们更需要把握“精准”二字,加速农村现代化步伐,让农业高效、农村美丽、农民幸福。攻坚克难、不负人民,我们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把人民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始终冲在乡村振兴第一线、战在农村现代化的最前沿,把激发的人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转化为对美好生活的奔头、对乡村振兴的希望,“生活有了奔头,走路也带着一股风”。
坐享其成,终归坐吃山空;接续奋斗,才能创造新的历史。在脱贫攻坚精神的照耀下,即使乡村振兴的路再远,我们也能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乐观精神和斗志,用双手创造新的人间奇迹。
贵州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个人感受篇5
从孔子的富民思想、朱熹的“足食为先”到康有为的“大同之道”,历代对富民裕民的追求从未停止,无论是“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美好憧憬,还是“五谷丰登,物阜民康”的热切期望,无数先贤对殷实生活的呼唤响彻历史天空。中国太大了,高原、大山、荒漠……广袤无垠;中国也太小了,黄文秀、张桂梅、夏森……家喻户晓。无数不忘初心、乘风破浪的扶贫干部成为“新顶流”,他们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脱贫攻坚有了“心基础”。
“用好集思广益‘智’,弱鸟可望能先飞”。大家都知道,脱贫攻坚是硬任务,半点都来不得虚假;脱贫攻坚是硬指标,半点都打不得折扣。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人民立场,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提出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总体要求,实行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实行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兜底“五个一批”,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立下愚公移山 ‘志’,浇开民族奋进花”。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中涌现出的一大批“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和先进集体、个人,他们用行动诠释使命,用苦干实干谱写史诗。“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毛相林相信“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辈人过上好日子” ,张顺东坚持“我们虽然残疾了,但我们精神上不残,我们还有脑还有手,去想去做”…… 从“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个个楷模鲜活真实,一句句话语感人动心,一步步脚印铿锵有力,不仅踏在山路雪地中,也踏在广大贫困群众心中。
“坚持协同攻坚 ‘治’,实干惠民促兴旺”。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各地扶贫干部以“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的信念,以勤劳的汗水滋养收获的喜悦,以逐梦的豪情续写宏伟的华章,2000多万贫困患者得到分类救治,近2000万贫困群众享受低保和特困救助供养,2400多万困难和重度残疾人拿到了生活和护理补贴,790万户、2568万贫困群众的危房得到改造……扶贫无案牍劳形,振兴还需躬行,党员干部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继续前行,将以实际行动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谁也不能否认,今日之中国书写了“最成功的脱贫故事”;谁也不能否认,今日之中国回答了“长治久安的时代疑问”;谁也不能否认,今日之中国贡献了“脱贫攻坚的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