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案
推文网小编精心整理中小学教案,希望这份中小学教案优秀5篇能够帮助大家,给予大家在写作上的思路。更多中小学教案资料,在搜索框搜索
中小学教案【篇1】
内容:
复习分段
教学目的要求:
复习常用的复习方法,能运用方法进行分段
教学过程
一、回忆分段方法
1、导入:要学懂一篇文章,理清文章的脉络,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分段
2、小组讨论
首先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了哪几种分段的方法?哪几篇文章特别典型?它们是这样分段的?每个小组讨论两种,小学语文总复习阅读复习教案。
板书:方法例文
3、交流
讨论好的请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来交流一下,看看哪个小组学得最好。
(根据学生交流板书)
如:借助过渡段来划分《伟大的友谊》
按事情发展顺序分《落花生》
按总分总结构分《万里长城》
按地点转换分《秦始皇兵马俑》
小节归并法《我盼春天的荠菜》
2、请你选择一种方法,想想一般什么样的'文章用这种方法分段。
小结:不同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它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方法进行分段。
二、练习应用
(一)我们平时用得最多的是什么方法?(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
1、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文章,我们通常按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分成几部分。请你先通读《第一次洗球鞋》,再找出哪几个自然段是写事情的起因的?
2、找出洗球鞋的经过。
3、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给《第一次洗球鞋》划分段落。校对。
说明:有的文章事情经过部分有明显的几个步骤,还可以分成几段。
(二)按总分总的文章结构分
1、读《海南岛》,你认为这篇文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划分段落。
2、交流 小结:总分总结构的文章,并不一定三部分都有,有时是先分后总,有时是先总后分。
(三)小节归并法
这两篇文章有明显的特点,我们能一下子划分段落。有的文章我们一下子找不出明显的特点,该怎么来分段呢?
1、分节读《买冷饮》,概括出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
2、哪几个自然段说的是同一个意思?
小结:这样的文章我们可以用小节归并法
(四)综合练习
1、阅读《星期天的苦恼》、《杨柳》,想一想这两篇文章用什么方法来划分段落,并完成。
2、交流
3、强调:像《杨柳》这样的文章,可以有不同的分段方法,只要你有充分的理由,有充足的依据都是可以的。
三、总结作业
分段的方法有许多,我们在课堂上练习的只是其中的几种典型。希望大家在平时的练习中能灵活地运用这几种方法。课后完成习题。
中小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
1.学会6个生字,认识9个字。
2.认真观察两幅图,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认真看图,理解课文内容,发挥学生合理想象,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
1.发挥学生合理想象,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爱护花草树木吗?平时是怎样爱护它们的?你们为什么这样做呀?今天我们学习课文的第2课,(教师板书)齐读课题,什么事把联系在一起的呢!快快打开书看一看。
二、指导学生看图
1.出示第一幅图
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从哪儿看出来的?图上画的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出示第二幅图
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从哪儿看出来的?图上有谁,在干什么?
3.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描述这两幅图的,打开书。
三、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自己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画出本课的生字和会认的字。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3.同桌互相交换检查,看看画出的字和标出的自然段是否正确。
4.抽读生字和会认的字。指导学生读准“有、穿、冷、热”这几个字。
四、细读课文,理解句子。
1.自己读读第一段
(1)提问:读后你知道了什么?文中的“我”指的是你自己吗?
(2)听老师范读,你听出什么了?
(教师范读时把“我、门口、小”这几个词读得突出些。)
(3)学生自己练习读。
(4)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5)指名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己出声读第2段,边读边标出有几句话。
(2)同桌互查标句子是否正确,互查后说说每句话讲的是什么。
(3)指名说说句子的意思。
板书:穿衣,不冷。
(4)教师范读,你听出了什么?
教师范读时,突出“暖和的衣裳”。
(5)学生练习读,同桌互读。
(6)指名读,其他同学听听哪儿读得好,哪儿读的还不够。
(7)引发学生想象:假如你是小树,你会对爷爷说些什么呢?(目的是通过小树感谢的话,进一步体会人类对树木的保护。)
(8)出示填空练习,为背诵打好基础。
( )天到了,( )给小树穿上( )。小树( )了。
口头练习填空后,试着背一背。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读这段,边读边标出有几句话。
(2)请两名学生读这段,读后教师提问:“小树是怎样回报爷爷的?”
板书:撑伞,不热
(3)教师提问:夏天,绿色的大伞指的是什么?看图说一说,爷爷在树下乘凉心情会怎样?爷爷会说些什么呢?小组进行讨论。
(4)请同学读文,读后评议,哪读得好,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
(5)学生练习读。
(6)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7)指名读,读后评议。
(8)你能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小树还能为人们做些什么?(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树木对人类的作用,人们离不开树木。)
(9)出示填空:
( )到了,小树给爷爷( )。爷爷( )。
①口头填空
②试着背诵。
4.朗读全文。
5.背诵全文。
(1)看着填空练习背诵。
我家( )小树。
( )天到了,( )给小树穿上( )。小树不冷了。
( )到了,小树给爷爷( )。爷爷( )了。
(2)教师出示图画,让学生看图练习背诵。
(3)试着独立背诵。
(4)同桌互背,相互纠正。
(5)指名背诵,背下来的奖励一朵小红花。
附:板书
中小学教案【篇3】
1、读准跳跃欢吠、沁人心脾、根深叶茂、馋涎欲滴、热情好客、木栅栏等一些词语的读音;通过了解沁人心脾、根深叶茂、馋涎欲滴这些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
2、能快速默读课文找到文中小狗的活动线索,并在熟读了解内容的基础上以此为线索简要复述课文讲述的一件事。
3、能结合课文有关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并能在领悟中心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的读文后感想。
【重点和难点】
能结合课文有关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并能在领悟中心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的读文后感想。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借助字典,读通课文。
2、理解带点字的意思:沁人心脾、根深叶茂、馋涎欲滴
3、根据课文内容,将公路边的桃子自采三里路这块告示的内容,用几句话简明地写清楚。
一、导入新课,反馈预习。
1、导入新课,齐读课题。
2、检查预习: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公路边桃子自采三里路的内容。
出示:桃子自采三里路
3、根据提示,介绍桃子。
(1)出示词语:丰实、又香又甜、沁人心脾、馋涎欲滴
(读词、随机正音、理解沁、涎的意思。)
(2)以钻进果林,为开头,用上这些词语向大家介绍果园里的桃子。
4、快速浏览,整体感知。
(1)在三里路外的那个桃园里,游客们除了能自己采摘到又香又甜的桃子,还能得到什么呢?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最能概括地解答这一问题的一小节。
(2)出示课文最后一节,指导朗读。(随机正音:不禁jīn;木栅zhà栏)
(3)启发质疑: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随机板书:信任?喜悦?)(副板书:久久地注视?朴实而纯洁?)
二、理清线索,复述一次摘桃经历。
1、快速默读课文2~7节,划出描写狗的活动的语句。
2、交流出示有关语句,随机正音:欢吠(fèi);撒(sā)腿;沉甸甸(diān)
3、引读有关语句,随机板书:迎宾、入林、返回、道别。
4、师生配合朗读2~7节。
根据提示,复述摘桃经历。(小组内交流,指名复述)
三、解疑释疑,深入感悟。
1、默读描写狗的4句话,划出有关词语,说说小狗给你留下的印象。
2、再读这4句话,体会小狗的热情好客。
(1)自读,引读。
(2)小组讨论:从小狗的热情好客中你体会到什么?
(果园的'主人以狗待客,是因为他充分信任每一位前来摘桃的游客。)
3、默读2~7节,找一找还有哪些语句让你体会到果园主人给予游客的信任?
(1)交流,出示:
①朋友,欢迎您。每篮桃子五元钱,尽管自己采,然后把钱放在箱子里,祝您愉快!
②我把桃子小心翼翼地装进汽车,掏出钱包,这才发现钱箱旁躺着一只大花猫。
(2)联系课题,交流感悟。
(教师适时点拨:结合第②句话说说我为什么能够得到信任与被信任的喜悦?)
4、小结:如果说果园主人以狗待客的巧妙安排以及纸条上那温馨的话语,给前来摘桃的客人以充分的信任。那么,我信守诚信,如数付款的诚实行为,则是我能够感受到信任与被信任的喜悦的关键所在。(板书:如数付款)
5、引读最后一节。
四、语言实践,内化感悟。
我为什么禁不住回过头去,久久地注视着那片果林?这时,我心里会想些什么?请你根据提示,联系课文内容或自己的感受展开想象。
中小学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会认 个生字,正确读写 、 、 、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内容。
3、通过学习,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由教学目标衍生出来的,是依据教材确定,着重让学生掌握什么;难点是依据学情而定的。)
二、教学方法(根据课型来确定教学方法)
三、教学时间
四、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根据所上课的内容及自己实际情况来准备教具)
学具准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课的内容准备)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新课学习
1)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2)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3)品读课文,感悟体会。
3、拓展延伸
4、师生交流、小结
六、作业设计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中小学教案模板精选5篇优秀范文相关
中小学教案【篇5】
《几何原本》(The Elements)由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Euclid,公元前330年~公元前275年)所著,是用公理方法建立演绎数学体系的最早典范。是至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世界数学名著。
《几何原本》全书共13卷。第1卷,给出了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基本概念、定义、公理、公设等;第2卷,面积和变换;第3卷,圆及其有关图形;第4卷,多边形及圆与正多边形的作图;第5、6卷,比例与相似形;第7卷,数论;第8卷,连比例;第9卷,数论;第10卷,不可通约量的理论;第11卷,立体几何;第12卷,利用“穷竭法”证明圆面积的比等于半径平方的比;球体积的比等于半径立方的比,等等;第13卷,正多面体。《几何原本》一书从很少的几个定义、公设、公理出发,推导出大量结果,最重要的是它给出的公理体系标志着演绎数学的成熟,主导了其后数学发展的主要方向,使公理化成为现代数学的根本特征之一。《几何原本》是数学史上的一个伟大的里程碑,问世以来,受到广泛的重视与传播。除《圣经》之外,没有任何一本著作,其使用、研究与印行之广泛能与《几何原本》相比。20_多年来,它一直支配着几何的教学。因此,有人称《几何原本》为数学的《圣经》。 战争使大量人类文化和珍贵书籍化为灰烬。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手稿至今也荡然无存。现存《几何原本》的一种版本是公元4世纪末泰恩(Theon)的《几何原本》修订本。还有一个版本是18世纪在梵蒂冈图书馆发现的一个10世纪的《几何原本》希腊手抄本,其内容早于泰恩的修订本。
《几何原本》传人中国,首先应归功于明末科学家徐光启。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先,上海吴淞人。他在加强国防、发展农业、兴修水利、修改历法等方面都有相当的贡献,对引进西方数学和历法更是不遗余力。他认识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之后,决定一起翻译西方科学著作。利玛窦主张先译天文历法书籍,以求得天子的赏识。但徐光启坚持按逻辑顺序,先译《几何原本》。他们于1620_年完成前6卷的翻译,1620_年在北京印刷发行。
徐光启和利玛窦《几何原本》中译本的一个伟大贡献在于确定了研究图形的这一学科中文名称为“几何”,并确定了几何学中一些基本术语的译名。“几何”的原文是“geometria”,徐光启和利玛窦在翻译时,取“geo”的音为“几何”,而“几何”二字中文原意又有“衡量大小”的意思。用“几何”译“geometria”,音义兼顾,确是神来之笔。几何学中最基本的一些术语,如点、线、直线、平行线、角、三角形和四边形等中文译名,都是这个译本定下来的。这些译名一直流传到今天,且东渡日本等国,影响深远。
徐光启要求全部译完《几何原本》,但利玛窦却认为应当适可而止。由于利玛窦的坚持,《几何原本》的后9卷的翻译推迟了200多年,才由清代数学家李善兰和英国人伟烈亚力合作完成。李善兰(1811~1882),字壬叔,号秋纫,浙江海宁人,自幼喜欢数学。1852年到上海后,李善兰与伟烈亚力相约,继续完成徐光启、利玛窦未完成的事业,合作翻译《几何原本》后9卷,并与1856年完成此项工作。至此,欧几里得的这一伟大著作第一次完整地引入中国,对中国近代数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徐光启在评论《几何原本》时还说过:“此书为益能令学理者祛其浮气,练其精心;学事者资其定法,发其巧思,故举世无一人不当学。”其大意是:读《几何原本》的好处在于能去掉浮夸之气,练就精思的习惯,会按一定的法则,培养巧妙的思考。所以全世界人人都要学习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