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优秀教案

|康华

教案不仅是教师教学的指导书,也是学生学习的路标和参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政治优秀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初中政治优秀教案

初中政治优秀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原因、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教学重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社会主义根本任务。

教学难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我们已学过的社会形态有哪些?

我国经历的社会形态有哪些?

二、新授:

学生看书P64—67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1)含义

第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2)起止时间

开始:1956年底(20世纪50年代中期)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结束:本世纪(21世纪)中期(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很长历史时期,上百年时间。

(3)性质

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2、我国的社会主义为什么还处于初级阶段

(1)历史原因

我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社会经济极端落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2)现实原因

第一: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农业、工业、总体上),地区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差距大,参照P65表格)。

第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还不高(参照P65最后一段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第三: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体制还不够健全。

我国的社会主义正处在初级阶段——初中政治第五册教案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1)是什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复习阶级社会的主要矛盾。

(2)全面认识这一主要矛盾

第一,既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关系的变化(阶级矛盾已不再是社会主要矛盾,但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长期存在)。

第二,也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

(3)怎样解决?——大力发展生产力

4、社会主义本质

(1)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2)根本目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这是我国现阶段最基本国情)。

承上启下: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有哪些?

初中政治优秀教案 篇2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如何讲礼貌》是北师大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6课第2站的内容。学会如何讲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是做一个文明人的基本要求。如今中学生在文明礼貌上存在很大的欠缺,本课的学习会对学生文明礼貌素质的形成具有正确的引导作用,这将为学生今后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因此这一课在全书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另外,《如何讲礼貌》的上一站内容主要向学生说明了礼貌是什么?为什么要讲礼貌?这一站内容则从不同角度说明如何才能做到讲礼貌,承接了上一站的内容。同时,讲礼貌也是平等待人,与人为善的前提与基础。因此,本站内容在教材编排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如何从态度、语言、行为、仪表方面做到讲礼貌。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讲礼貌中对态度、语言、行为、仪表方面的要求,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并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表演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深刻意识到礼貌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从而自觉树立文明礼貌的意识,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三、学情分析

通过前一课内容的学习及学校、家庭的教育,学生对礼貌知识有一定认识基础;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七年级学生也具有了一定的分析辨别能力;另外,七年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过渡时期,思想行为方面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为此,根据七年级学生还具有乐于表现、擅长直观形象思维的特点,我将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较好地掌握本节课内容。

而七年级学生又存在不定性,所谓不定性包括两方面:

①七年级学生还未深刻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导致上课时定力不足,容易开小差、走神;

②当今社会存在着很多不文明的现象,加上家长对礼貌教育的忽视,致使一些学生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很难自觉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情,我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如何在语言、行为方面做到讲礼貌。 确立依据:语言和行为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易受影响,也是能最快从课堂教学上得到实效的方面。

教学难点:针对学生在生活中很难自觉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的情况,我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就确定为:如何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在教学中,我将对学生身边不礼貌的案例进行分析,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开展课堂活动,进行情境表演,让学生获得切身体会;并通过课后作业,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促使学生在课外生活中自觉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以此争取突破重、难点。

五、教学方法

1.教法:基于本节课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为体现“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教学原则,结合学情,本节课我将采用以下教法:

①案例分析法

②情境教学法

③直观教学法。

2.学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本节课内容,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方面有以下方法:

①自主探究法

②总结反思法。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3-4分钟)

课堂讨论——《“变质”的牛奶》

一名顾客来到餐饮店,要了一杯热牛奶、一杯柠檬汁。他在热牛奶中加进柠檬汁,发现牛奶结了块。他大发雷霆,责问服务员:“怎么是变质的牛奶?”服务员很有礼貌地将“变质”的牛奶端走,微笑着送上一杯新奶。她对客人说:“热奶加柠檬会起反应,您最好分开喝。”客人听了,面露愧色,连声道歉。

提问:①这位客人为什么会面露愧色,连声道歉呢?

②你喜欢这位服务员吗?为什么?

③这位服务员从哪几个方面做到了讲礼貌?

设计意图:运用有趣的故事导入,在课堂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的

注意力;也让学生从故事中感受到礼貌的魅力;通过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得出结论:要从态度、语言、行为方面做到讲礼貌;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也为后面知识点的具体展开做了铺垫。

(二)讲授新课(约35分钟)

☆态度应诚恳(板书)

案例分析——《志强与志辉的故事》

志辉因为别人的误解而郁郁寡欢,为了排解心中的烦恼,他向好朋友志强诉说自己的苦闷,希望能得到志强的帮助,可是志强却态度冷漠,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办法帮助志辉解决问题,还不如对他敷衍了事。志辉见他如此态度,只好黯然离去。以后他不再像从前那样对志强无话不说了。志强也觉得很委屈。

提问:①志强与志辉两人渐渐疏远,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

②如果你是志辉,你能接受志强的态度吗?志强应该是什么态度? 设计意图:这个案例贴近学生生活,易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换位思考,找到问题的根源,从而明白态度诚恳的重要性,达到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语言应文明(板书)(重点)

1.漫画欣赏——《买书》

提问:①为什么李明先到书店买不到书,而后到的那位同学先买到了书呢?

②李明和后面那位同学用的称呼有什么不一样?听的人感受有什么不同?

2.小品表演——公交车上芳芳同学踩到另一位乘客的脚 提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两种情况的出现?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设计意图:漫画很形象、直观,符合七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学生很容易理解;漫画中的故事可以引发学生思考,设计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马上意识到语言文明的重要性。再用小品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让课堂更加生活化,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及我的点拨,达到对知识点的巩固与强化。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演能力。 ☆行为应得体(板书)(重点)

1.视频观看——你有过这样的行为吗?

提问:①平时生活中,你是否看到过或自己也有过类似的行为? ②这些行为对吗?它们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③我们应该怎样改正?

2.情境演示——遇到以下情况怎么办?

①遇见同学时,应该

②回答老师问题时,应该

③进入别人房间时,应该

④家中来了客人时,应该

⑤同学走上颁奖台领取奖品时,应该

⑥上课迟到了,进教室前,应该

⑦在图书馆看书时,应该

⑧立正时,应该

⑨坐时,应该

⑩行走时,应该

设计意图:这两个活动的设计意图在于通过视频可以让学生很直接地看到不得体的行为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意识到行为得体的重要性;

情境演示中通过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将意识转化为行动,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演能力。 ☆仪表应大方(板书)

1.案例分析——《有个性》

初一学生小强自认为有个性,长时间不理发,不洗澡,牛仔裤穿三个月不洗,甚至连每天刷牙洗脸都嫌麻烦,他认为这才是男子汉的象征。可是正当他洋洋得意于自己的与众不同时,却发现周围的朋友开始远离他,班里没人愿意和他同桌。

提问:①故事中的小强是真的有个性吗?

②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

2.大家来找茬——错在哪?

用多媒体展示学生仪表规范和不规范的图片,让学生对比找出错误,再由学生对自己及班上其他同学的仪表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这两个步骤通过一个简单的案例分析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学生也能从中能得出仪表要大方的知识结论;第二个步骤则是对这个知识的运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找出图片中的错误,并引起反思看看自身仪表是否符合规范,不符合的要怎么改正,从而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课堂小结:(2-3分钟)

以学生为主角,让他们说说自己在这堂课学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最后,以一首歌曲《我们从小讲礼貌》结束本课。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梳理课堂知识,同时在总结感

悟中使知识在学生心中得到升华。

(四)作业布置:(1-2分)

①请自己的爸爸妈妈指出自己身上存在哪些不文明、不礼貌的地方,把它们记下来,并思考自己将怎样改正?

②观察生活,分别举出两个你所看到的讲礼貌的例子和不讲礼貌的例子。

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课后作业,将课堂延伸至课外,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对别人的观察,在生活中学习,从而自觉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也有利于突破本课的难点。

七、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通过板书设计,帮助学生建立起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更好地理解教材观点。也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复习。

八、教学效果预测

通过案例分析、观看图片视频、情景表演等多种教学活动形式,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通过课堂教学,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应该能学会如何讲礼貌,但课后仍有一些学生不会自觉地约束自己。这些可能都需要通过今后的课外实践来逐步完善。

初中政治优秀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财产留给谁》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二框题,是在学习了第一框“财产属于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财产留给谁”,也为第三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

对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财产继承问题,未成年人知之不多,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这方面教育。使学生懂得继承人继承遗产,既要遵循法律规定,又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对应的课标内容

“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权利和义务”部分:“3、4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四、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遗产继承观,在遗产继承中既要有法律意识,又要弘扬中华美德;锻炼学生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

2、能力目标:教师通过适时的组织、引导、点拨,学生能够保持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状态,通过设问、分组交流讨论、对比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继承权,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继承权,为以后合法继承奠定基础。

3、知识目标:通过案例的分析、讨论及活动的体验与探究,认识什么是被继承人、遗产、遗产继承的条件、方式;什么是继承人、继承权、继承人的范围、确立依据。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遗产继承的条件、方式和继承人的范围、确立依据。

教学难点:遗嘱继承的法定条件。遗赠区别于遗嘱。

六、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七、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八、课时安排

一课时。

九、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视频导入

著名相声艺术家侯耀文,于__年6月23日突发心肌梗塞抢救无效后去世,因生前未留遗嘱,其身后的遗产引发纠纷。我们一起走近侯耀文遗产纠纷案。

播放“侯耀文遗产纠纷案”视频。

过渡:主持人提到:遗产究竟属于谁?侯耀文的遗产包括银行存款、有价债券、住房、汽车、收藏品(名表、珠宝、名人字画)等。侯耀文在世时拥有的这些东西能称为遗产吗?(能或不能)如果不能,称为什么?(财产)这节课我们共同探讨“财产留给谁”。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本节课的课题。

自学助学合作探究

教师:既然提到了遗产,什么叫遗产?望文生义,遗是?(遗留)产是?(财产)偷来的、抢来的、贪污受贿的能作为遗产吗?(不能)必须是?(合法的)它既不属于集体也不属于国家,应该属于谁?(个人)谁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死者)法律上将遗留财产的死者称为被继承人。所以,遗产是被继承人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经过分析,作为遗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①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

②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

③必须是合法的财产。所以侯耀文在世时拥有的这些东西不能称为遗产,而是财产。

我这儿有几个问题,请阅读教材P77—78,快速完成。

①什么是继承人?什么是继承权?

②继承人的范围?确立的依据?

继承人的顺序?遗产份额分配的原则?

③继承方式有哪些?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阅读教材寻找答案的能力。学生能够对教材有一个感性认识。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通过共同学习来解决。

侯耀文遗产纠纷案例环节一

侯耀文去世后,侯耀文的哥哥侯耀华、侯耀文的大女儿侯瓒(29岁)和小女儿侯懿珊(12岁)为分遗产争得不可开交……

请思考:在本案中,你认为哪些人有继承权?依据什么关系确立的?

学生回答后,归纳:

我国继承法在第二章“法定继承”中规定: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为法定继承人,享有继承权。因此,本案中的侯耀华、侯瓒、侯懿珊都有继承权。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是根据血缘关系、婚姻关系和抚养关系确立的。本案中的继承人,是依据血缘关系、抚养关系确立的。

本案中的侯耀华、侯瓒、侯懿珊都有继承权,但是,他们都能继承侯耀文的遗产吗?我这儿有三种观点,请你判断:

观点一:侯瓒认为父亲的遗产应该由自己和妹妹侯懿珊继承。

观点二:有人认为侯懿珊还小,不应该分得遗产。

观点三:有人认为侯耀华不具备分配弟弟遗产的条件,所以,劝他不要掺和此事。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代表发言。

我们来梳理一下观点:

我国继承法规定,遗产要按照继承顺序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或第一顺序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侯瓒和侯懿珊都属于法定继承人,享有继承权。而且是第一顺序继承人,没有放弃继承权。因此,侯耀华属于第二顺序继承人,所以他不能继承弟弟的遗产。

侯懿珊虽然是未成年人,但是属于法定继承人,享有继承权。因为侯懿珊尚未成年,所以其继承权应由她的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或征得法定代理人同意后行使。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继承案件,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和受遗赠权。

我们再听听律师的观点。(播放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讨论,质疑交流,在互助合作、观点碰撞、认知与迷茫两难中解决法定继承人的范围、确定依据、继承顺序等。师生及时归纳总结,对观点的梳理,律师的印证,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初中政治优秀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珍惜国家、集体、他人以及自己的财产。

【能力目标】

能够鉴别合法财产与非法财产。

【知识目标】

知道公民的合法财产和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合法财产和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难点】

辨别合法财产,财产所有权。

三、教学方法

案例法,探究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多媒体:出租车司机捡钱捐助的故事。法院判决,司机把钱退回失主。思考:如何评价出租车司机的行为和法院的判决行为?

总结:主体——出租车司机,乘客王某。客体——钱,患病学生。结果——退钱。这个问题涉及到这部分财产的所有权问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公民的合法财产

举例:

(1)建筑工人在施工场地捡到金元宝,私自带回家;

(2)小明在路上捡到钱包据为己有;

(3)小王的父亲是私营业主,年终缴税后,获得35万元收入;

(4)某市长受贿310000元,视为家产。

思考:上述财产哪些属于个人所有?哪些不应该属于个人所有?为什么?

总结:

(1)根据所有权的不同,社会上的财产应该归属集体所有,国家所有。

(2)法律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二)什么是财产所有权

1.提问:同学们是怎么安排自己的压岁钱呢?

学生分组讨论,归纳:存银行一部分,捐款一部分,买自己想买的,放兜里随时能摸到等。

引导:在你处理这个压岁钱的这个过程中,其实就是在对压岁钱行使所有权。压岁钱---占有权;用它买东西—使用权;存银行买国债所获利息—收益权;捐款---处分权。

总结:财产所有权即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重新思考课堂开始的案例:法院为什么判决司机归还王某的钱呢?

回答:司机没有对钱的使用权。

2.多媒体显示:教材图片——小王父亲合法买车卖车的案例。提问:小王的父亲对属于自己的财产拥有什么权利?

总结汽车—占有权,驾车送人----使用权,驾车经营----收益权,卖掉-----处分权。

环节三:小结和作业

总结财产的所有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也知道了什么是公民的合法财产。

课下思考:如果我们的合法财产、财产所有权受到了侵害,那应该怎么办?

初中政治优秀教案 篇5

一:内容及其解析

本框要学的内容情绪是可以调适的、排解不良情绪、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指的是情绪与个人态度是紧密相连,情绪是需要调控的,而我们调控情绪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应该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合适的方式表达情绪。其核心是掌握多种调控情绪的方法,理解他的关键是知道情绪是可以通过人们的意志进行调控的,从而减少由于青少年情绪多变,不稳定的特点造成的不良影响,由于它还与青春期心理充满矛盾有相关的联系,所以在本单元中有重要的地位,并有引导的作用,是本课重要的内容。教学的重点“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解决的重点的关键是懂得在个人表达自己情绪的时候,最好能考虑场合和他人的感受,并做到与同学、朋友分享快乐分担忧愁。

二:目标及其解析

(一)目标定位:

1、了解情绪是可以调适的、是需要调适的

2、掌握调控情绪的方法

3、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合理的方式表达情绪

(二)目标解析:

1、了解情绪是可以调适的、是需要调适的就是指情绪态度与个人的态度紧密相连的,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来控制自己的情绪

2、掌握调控情绪的方法就是指调控情绪有很多具体的方法,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和个人的特点灵活地加以运用。

3、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合理的方式表达情绪就是指人的情绪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一个人的情绪很容易影响到周围人,我们需要顾及他人的感受。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学生渴望更多地了解一些情绪方面的知识,希望能更好地驾驭自己,掌握一些克服消极、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但在情绪冲动时,很难合理控制情绪,由于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还很不成熟,尤其是对自我情绪的把握不够,这成为制约学生追求更高、更快发展的瓶颈。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引导学生选择正确、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以免伤害他人。并学会关爱他人,理解他人的情绪感受,有利于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在本节课学会调控情绪的教学中,准备使用讨论法、引导法、学案。可以让学生很好的掌握本框知识

五、课前导航

1、更多的积极健康的情绪表现。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来控制自己的情绪。

2、等,我们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和个人特点灵活地加以运用。

3、该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合理得方式表达情绪。

六、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课本65页的小故事

(一)情绪是可以调适的

【问题一】为什么情绪是可以调适的?

【活动1】看课本64页的练习,回答问题。

对同样的事情,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表现呢?

情绪与个人的态度、看问题的角度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情绪与个人的态度、看问题的角度有紧密的关系,进而懂得情绪是可以调适的。

【例题1】20__年9月4日,南京世茂滨江新城传出“最低7.5折售房”消息。面对此消息,欲购房者满心欢喜地前往观看、预定;已购房者则愤怒地找到相关负责人,要求退房。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人们的情绪是多种多样的

B.情绪与人们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很大关系

C.面对同一情景,人们会有不同的情绪表现

D.上述人们的情绪都是消极的

【变式练习】对于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D)

A.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展示自我

B.通过写日记的形式,调节情绪,排解烦恼

C.主动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学会主动学习

D.面对同学的竞争,感到压力很大,消沉下去

【教师小结】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情绪与个人态度、看问题的角度有紧密的关系,进而懂得情绪是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来调控的。

(二)排解不良情绪

【问题二】如何排解不良情绪

1、不良情绪的消极影响

【活动2】看课本65页的活动,回答问题

你对他们三人说的话有什么看法?不良情绪可以避免吗?

不良情绪对人遵守道德与法律规范有什么消极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对此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帮助学生认识到消极情绪对人们遵从道德和法律规范的消极影响,从而懂得青少年的情绪需要调试的道理。

【例题2】20__年7月5日,首例“骂死人”案件审理。李周华因用极其淫秽

的语言谩骂黄粱会而导致其情绪激动冠心病发作而死亡。黄梁会因情绪激动而导致冠心病发作,这告诉我们(D)

①人们要学会调控自己的消极情绪②消极情绪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③应当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④要想身体健康,就要“当怒不怒,当喜不喜”,强压住不良情绪不让它泄出来

A.①②④B.①②C.②③D.①②③

2、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有哪些?

【活动3】看课本66页,完成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指导学生根据个人情绪变化的特点,合理宣泄不良情绪,克服消极情绪,保持积极心态。

【例题3】当你在考场上感到紧张时,可以反复提醒自己:“沉住气,别紧张,会考好的。”这种控制不良情绪的方法叫(D)

A.合理发泄B.自我解嘲

C.心理换位D.自我暗示

【变式练习】“我真的很不错!我真的很不错!”为了排解考生过于紧张不安的情绪,轻松面对考试,某市教育部门想出新点子:通过电台、电视台为考生放送励志歌曲。此举受到考生、家长的普遍欢迎。这一调节情绪的方法是(A)

A.自我激励B.改变环境

C.合理发泄D.心理换位

【教师小结】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情绪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消极的情绪对人有不良的影响,为了避免这种影响,需要对消极情绪进行调节;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和个人的特点灵活地加以运用。

(三)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

【问题三】如何做到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

1、为什么要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

【活动4】看课本67页得材料,回答问题。

薛阳当时的情绪表达是否合适?

你能想象当时李晔的心情吗?

情绪的表达是否只是自己的事?你怎样看待下面两种说法?

【设计意图】通过对两种对立观点的辩论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人的情绪具有相同性和感染性,个人在表达情绪时要考虑他人的感受,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合理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

【例题4】20__年6月11日,抗震救灾英模事迹首场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催人泪下的先进事迹和模范人物感动了台下的每一位听众,人们泪流满面,甚至失声痛哭。这说明(C)

A.人的情绪是不相同的B.人的情绪是完全相同的

C.人的情绪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D.人的情绪状态不会影响他人

2怎样做到在合适的场合、用合适的方式表达情绪

【活动5】看课本68页材料,回答问题。

你是否与朋友分享快乐的体会?是否有与朋友分担痛苦的经历?

当你看到家人难过时,你会怎么做?

【例题5】如果我们能够对别人给以更多的关心,共享彼此的欢乐,分担彼此的痛苦,那么我们我们相互之间的的。

【变式练习】小林因绘画比赛获奖,心里非常高兴当他看到同学小明因妈妈生病而心情沉重时,立刻调整了自己的情绪去安慰小明。小明这样做说明他(B)A善于排解不良情绪B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

C情绪复杂多变D对人缺乏真诚

【教师小结】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人的情绪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合理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学会与朋友、家人共享快乐,分担忧愁。

七、课堂总结

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此时的青少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人会有不良情绪的产生,一旦有不良情绪就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加以调节,及时地加以排解,否则就会对身体和生活产生不利的影响。但是,我们在情绪表达和排解时要注意场合和方式,做到“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

    669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