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启蒙运动教案15篇
教案是教师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能够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持。教案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指导工具,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启蒙运动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高中历史启蒙运动教案(精选篇1)
一、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1、知识与能力
(1)剖析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
(2)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理解南京临时政府的革命性质;
(3)正确评价辛亥革命。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历史教材设置问题,循循善诱,促使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
(2)通过历史论等形式,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历史、思辨历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迹,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积极地投身于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
(2)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巨大作用。
二、教学重点: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评价辛亥革命。
三、教学难点: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四、课时安排和教具准备:
1课时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通过复习中国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指出中国当时的任务。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
(1)、时代背景:民族危机加深
《辛丑条约》签定后,清政府变成“洋人的朝廷”,推翻清廷统治成为大势所趋
(2)、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在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辛亥革命的加速剂)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4)、思想基础: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由于革命知识分子队伍的不断壮大,他们把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民主革命的思想武器,进行大力宣传。中心是上海和日本东京。当时主要的民主革命宣传家有章炳麟、邹容、陈天华(代表人物)。这些思想的的传播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奠定了思想条件。
【过渡】革命风潮是风起云涌,这样一来结果就是成立了一些革命团体。主要就是兴中会和同盟会。
(5)、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及政党的建立
兴中会:成立时间是1894年,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入会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目标是: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在这之后,民主革命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
同盟会:
时间是1905年
地点:日本东京
成员组成: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成员
政治纲领:(十六个字)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机关刊物:《民报》
性质:中国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意义: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6)、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黄花岗起义)
(7)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
二.武昌起义
19,武昌起义,清政府在全国统治土崩瓦解
三.成果
1.中华民国成立(1912.1.1)
国旗:五色旗(1912~1928,中华民国国旗之一,红、黄、蓝、白、黑五色,表示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
都城:南京
纪年:国号纪年“中华民国纪年”
性质:资产阶级政权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内容:
①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主权在民
②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高中历史启蒙运动教案(精选篇2)
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二、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启蒙运动》属于思想文化史内容,因而在教学时应突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史观的教学,在正确分析思想产生的基础上,充分认识杰出启蒙思想家追求科学与理性、敢于批判旧制度的革命精神。启蒙思想家把文艺复兴以来对人的解放思潮提升到理论和制度层面,并提出了法治和民主政治等构想,对近现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产生与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教学中本设计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根据内容需要教学方法上还可采用观察学习法、材料学习法和思辩学习法。
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必须转变原有观念,整合教学资源时,始终以课标为中心,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基于以上认识,我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地重新处理,对第三节“专制下的启蒙”和第四节“理性之光和浪漫之声”的课本内容重新进行整合、增删,力图使本课教学更能符合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方法和历史学习方略。本节内容抽象、理论性强,学生不易理解。因此,教学中要明确重点,突破难点。
2、学生情况分析
高二学生经过高一阶段的学习,已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以及历史思维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知识联系能力较强。加上高中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观察自主性强,概括性高度发展,并且处于创新思维最佳发展区的前端。创新思维的主动性和有意识性强。因此教学过程应充分利用所学过的历史知识以及历史材料培养学生的知识联系能力、创新思维及概括能力。
同时,城乡结合部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与城市学生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上课时,尽量化抽象为具体。
三、教学目标
1、课标要求: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述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2、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帮助学生了解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性质、目的和主要内容。
②理解主要思想家具有代表性的主张。
③学会评价启蒙运动的影响。
(2)能力目标
①在阅读启蒙思想家的言论资料时,培养学生对历史资料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比较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异同,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比较能力。
③通过对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与重大影响的探究,使学生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理论、追求真理的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启蒙思想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精华积淀之所在,更是近代资产阶级为之奋斗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仅属于其个人和那个时代,更属于世界、属于全人类。所以,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
①培养人文意识,强化法治观念。
②关注社会进步,培养坚强的意志,树立科学精神,敢于怀疑,勇于创新,不断追求真理。
③领悟先进思想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积极汲取启蒙思想精华,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借鉴。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利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难点:因本节内容所涉及的四位思想家的主张极易混淆,所以重点解决以下两个难点:
难点一:分析启蒙思想家的个性特点及产生个性特点的原因(如:思想家的出身、地位、所接受的教育程度、文化氛围影响等);
难点二:思想家思想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和对近现代社会的巨大影响。
五、教学方法
教法:问题式教学法和创设情境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阅读法和讨论法。
六、教学评价设计
1、通过问题思考及解答的正确性和学习的参与性进行适时评价;
2、通过课后作业的质量适当评价。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文字、图片、视频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以辅助教学;预设课堂教学方案。
学生:预习并组建学习小组,上网查阅伏尔泰、康德等人的生平资料,在教师指导下,对材料进行甄别、整合,在课上与同学共享。
九、教学过程
导入:
《自由引导人民》德拉克洛瓦(法国)
法国《人权宣言》
概念:理性主义
讲授新课:
启蒙运动概念
性质: 17-18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和教会特权的思想解放运动。
兴起——高潮——扩展
高中历史启蒙运动教案(精选篇3)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川教版教材第二学习主题《近代化的起步》第3课《辛亥革命》。本学习主题主要体现中华民族在近代历史中为反抗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而进行的一系列抗争与探索,从而使中国一步步走向近代化的历程。其中辛亥革命在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是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为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课共分有三目:革命的酝酿,武昌起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因此我们这节课的线索就是革命的背景——爆发——结果——意义。
学情分析:
本次教学是历史学科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下的一种尝试,试图培养起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自我探究的能力,充分分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的合作中,活动的参于中学会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初二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同时思维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也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和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所以本课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能力,在导学案设计中,通过课前预习,完成知识层面的掌握,通过小组交流探讨,师生互动,进一步理解本课的重难点问题。同时初中学生感性认识多于理性认识,学习中兴趣非常重要,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音像资料,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特定的历史氛围。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记住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名称,建立时间及建立者,中国同盟会成立的概况,
理解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和三民主义,知道辛亥革命发生的过程及相关事件,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及概况,
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能力与方法
1、搜集孙中山革命活动相关的资料,了解孙中山的革命生涯,掌握收集史料,获取和处理历史信息的基本方法
2、通过分析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及三民主义内容的分析,培学生掌握论从史出,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
3、通过课前小热身,使学生培养起自学历史,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
4、通过提炼教材,使学生学会历史的基本概括规纳的能力
5、通过资料分析和评价辛亥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加强对事物本质的挖掘能力逐步掌握对历史事件的客观众分析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历史发展的规律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课前搜集孙中山的生平资料及图片,学习孙中山关心祖国前途命运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了解辛亥革命及一系列革命斗争活动,学习革命先辈们勇于探索,立志奋斗,不的积极进取的斗争精神。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和竞争意识。
重点: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及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四、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设计导学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孙中山的生平资料,了解他的革命活动。
预习教科书,完成导学案——“课前小热身”。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师生互动,教师引导。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
师:今年国庆节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
生:略
多媒体播放国庆__周年阅年式的精彩片段,生谈观生感。
师:有没有为自己的祖国感到自豪,骄傲。回答(略)通过这次阅兵式可以看出中国的确是强大起来了。可是我们学了历史就知道,__年前的中国是不是这个样子?生回答(略)那时的中国多灾多难,充满了耻辱和艰辛。下面就让我们从现实走近历史,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现实中取材,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与旧中国形成强烈对比,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体会中国的发展强大来之不易。
(二)、链接旧知识,回顾近代以来列强发动过的大规模侵略战争及中国人民所做的探索
生:列举近代以来的四次侵华战争,及其结果和影响。(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生:思考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救国救民所做的斗争和探索。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
生:归纳出.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 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变法运动。结果——失败,说明中国人民还需要继续探索和斗争,回顾维新变法失败的教训,斗争必须由改良走向革命,)
师: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资产阶级革命派肩负起历史的使命,顺应历史潮流,开始拿起武装进行斗争,并于__年前的今天发动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革命——辛亥革命。
设计意图: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所做的探索进行复习,有利于旧知的巩固,同时,自然地过渡到本课内容,使学生从线索上清晰地把所握近代以来中国各个阶层的探索,认识到革命斗争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三)、课前小热身:学生小组交流课前预习的学习内容。了解本课的基本线索和重要知识点。
设计意图:课前了解线索和基本知识点,有利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探讨重难点问题和重要知识的理解落实。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课堂进行时——新课解析
1、小组交流: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此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引导学生分别从组织准备,思想理论准备,军事准备三个方面在小组间交流。
师强调同盟会,三民主义等重要知识的过手和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教师引导,引导学生学会从课本中归纳出重要的信息,找到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落实重要知识点在学案上。也为本课的学习做好背景资料的介绍。
2、材料分析三民主义
出示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和三民主义的内容资料,请同学们结合这两段材料,分析出它们之产的联系。并评一评三民主义。学生记住三民主义的内容,并完成导学案上的填空。
设计意图;三民主义是本课的难点,通过资料对比引导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学会分析历史资料,引用历史资料,以及客观地评价历史问题。
师过渡:在三民主义的思想指导下,一大批革命志士投身于反清的武装斗争中,举行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推动了革命的继续发展。不久,一场规模壮大的武装起义在武昌爆发了,这就是历史上的武昌起义。
3、学生观看视频《武昌起义》片段,结合课本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了解这一重大事件的相关情况。完成导学案的填空,通过观察《武昌起义后国内形势图》说说起义的影响。
生:通过图片说出起义得到了全国很多省份的响应,清王朝土崩瓦解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影视资料中提取信息,加深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印象。
师过渡:接学生回答,武昌起义使腐败的清王朝摇摇欲坠,中国社会也将要发生巨大的变化。
4、合作交流,探讨武昌起义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四件大事。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合作,概括出这四件大事:(1、中华民国的成立。2、清朝统治被推翻,3、颁布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的民主宪法。4、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学生通过课件,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概况,掌握公元与民国换算的方法。了解革命的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的实事。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使学生对辛亥革命的结果有一个完整地认识,体会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同时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学习,从繁杂的零碎的知识中归纳出重要的信息,提高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师过渡:辛亥革命一方面推翻了清王朝,一方面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所以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我们到底该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5、议一议:阅读材料,并在小组间讨论,根据材料评价辛亥革命。
师交流评价历史事物的一般方法:性质+积极影响(历史功绩)+消极影响(局限性)
高中历史启蒙运动教案(精选篇4)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中华民族在20世纪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是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一次又一次革命的努力,最终促成了辛亥革命的爆发,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本课共有两目,分别是“孙中山创建革命党”“武昌起义”和它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在孙中山的领导下,革命党愈挫愈奋,一次又一次的武装起义,最终推动了武昌起义的爆发,这些武装起义基本上都是革命党人在同盟会纲领和旗帜下进行的,也正是由于武昌起义的成功,中华民国才得以于19元旦成立。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归纳本课的主线:准备――爆发――结果。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思想渐趋成熟,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时期。学生一方面有了一定知识水平,一方面又感觉历史是副科,从心理上不是很重视,所以教者既要让他们有兴趣,学习历史知识,又要突出重点,理清知识线索。
对于本课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欲望都会很高。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求知、创新、合作精神。
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掌握制作大事年表的基本技能。
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情况,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制作大事年表,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
巧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查找有关材料,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和运用史料支持观点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学习一代伟人“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革命精神;继承他“唤起民众”“振兴中华”的伟业;使自己具有胸怀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辛亥革命
难点:如何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自读、探究、点拨、练习
板书设计:
第8课 辛亥革命
准备:中国同盟会 爆发:武昌起义 结果:中华民国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课前两分钟播放《走向共和》主题曲,多媒体配以历史事件的画面,最后打出歌词,上课铃响音乐结束。
师:“风吹过,雨打过,铁蹄践踏过,火烧过,刀砍过,列强分割过,。”这首歌都让你想起了哪些历史事件?
(课件出示历史画面配以音乐)
师:是的,一次又一次挨打,中国到底是怎么了?中国该怎么办?面对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用血的代价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开启了中国进步的闸门和“振兴中华”的道路,其中杰出的代表就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就是?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孙中山,学习他领导的一场伟大的革命?
师:重温辛亥精神。
(课件出示课题)
师:提到孙中山,你对他都有哪些了解?
(课件出示对孙中山的介绍)
师:孙中山一生有三大爱好,其中一大爱好便是:读书。我们知道“读书可知史”,下面请大家阅读教材第40页第一目,了解孙中山早期进行了哪些革命活动?
(课件出示孙中山革命事迹知多少?)
师:讲述“兴中会”,“同盟会”创立的相关信息。
(课件出示兴中会,同盟会创立的相关信息)
师:为什么说同盟会是一个政党?
师:讲解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革命目标,革命旗帜。
(课件出示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旗帜)
师:讲述同盟会是一个政党的原因。
师:你能找出同盟会革命纲领和革命旗帜之间的对应关系吗?
(课件出示革命纲领,革命旗帜,革命目标之间的关系)
师:(过渡)在同盟会成立并提出明确的革命旗帜后,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孙中山领导革命党人发动了许多武装起义,如:浙皖起义,萍浏醴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
(课件出示浙皖起义,萍浏醴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示意图)
师:这些起义的结果都怎么样?
师:一次又一次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扩大了革命影响,振奋了全国人心,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众多热血儿女的英灵变成了纪念碑上笼统的数字。
师:194月27日,同盟会在广州发动由黄兴领导的武装起义。在这次起义中,喻培伦,林觉民等80多人英勇牺牲。后来收敛烈士遗骨72具,合葬于郊外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他们大多是留洋归来的学生,平均年龄才29岁。英雄林觉民,牺牲时年仅24岁。起义三天前,林觉民在一方白色手帕上给妻子用血和泪写下一封感人至深的绝笔信。
师:这是截取信中的一段:
(课件出示《与妻书》部分内容)
师:这段什么意思?
师:为了苦难的祖国,他永远地离开了自己深爱的妻子和即将出生的孩子;为了天下人的幸福,他放弃了自己的幸福和年轻的生命。
师:林觉民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师:林觉民这种为了祖国,为了民主共和的理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师:黄花岗起义结果失败了,但烈士的鲜血唤醒了更多的国人,黄花岗起义半年后,武昌起义就爆发了,现在就让我们回到__年前那个敲响清王朝丧钟的夜晚吧。
(课件播放:“武昌起义”视频)
师:武昌起义的结果使得武汉三镇光复,武汉三镇包括:武昌,汉阳,汉口。1949年后将这三部分合成:武汉市。不仅如此,武昌起义还引发了连锁反应,各省纷纷起义,大家看地图:
(课件出示武昌起义后形势图)
师:清王朝这座260年的老屋子,革命党人这么一推,它就哗啦啦一个月倒了一半。十几个省响应起义,宣布脱离清王朝而独立,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
师:有人说:武昌起义就是辛亥革命,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课件出示“史学争鸣”)
(课件出示能量充值卡)
师:各省宣布脱离清王朝而独立,这个独立可不是今天说那个地方闹独立的意思,各省从清王朝里面独立出来,就是等着民国建立以后再加入进去,因此这时,大家邀请革命领袖孙中山回国,建立民国,颁布约法,使革命达到高潮。
师:情境:假如你是民国记者,你会如何报道民国建立呢?
(课件出示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的表格)
师: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在制度建设方面有什么成就呢?
师:我们一起来解读一下《临时约法》
师:临时约法的各项内容比封建制度有了很大的进步,那么有人就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
高中历史启蒙运动教案(精选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识记:理性、启蒙运动;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及其主张;康德及启蒙运动的影响;理解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分析启蒙思想的巨大影响;认识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反作用。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用表格法掌握启蒙运动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2、运用比较法加深对启蒙思想家观点共性和个性的认识。
3、运用比较法对比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异同,说明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上和形态上的反映”;2、学习启蒙思想家追求真理的精神,培养学生远大的理想与抱负;3、通过法国启蒙思想产生的巨大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从而提高学习理论的自觉性。
重点与难点
重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过程
什么是 “ 启蒙 ” (enlighten)?
就是开启智慧,通过教育和宣传,把人们从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摆脱教会散布的迷信和偏见,从而为争取自由和平等去斗争。
启蒙运动(enlightenment)? 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对封建专制和教会压迫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一、启蒙运动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兴起的呢?
材料一: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到17、18世纪西欧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握有雄厚的经济力量。
材料二:17—18世纪的法国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社会成员分三个等级,教士和贵族属第一、二等级,拥有政治经济特权;其他人是第三等级,是被统治阶级。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处于被压制地位,他们与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矛盾日益尖锐。
材料三:
在人文主义伟大思想光辉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因为人文主义者的启发,开创了一个理性的时代…欧洲宗教改革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为西欧社会的思想解放奠定了基础。
材料四
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17、18世纪,自然科学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武器。
二、启蒙运动的发展历程
1、兴起——英国(17世纪)
霍布斯、洛克
2、高潮——法国(18世纪)
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3、扩展——欧洲其他国家
康德(德意志)
三、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
抨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
伏尔泰:观点
材料1“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一切享有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材料2教皇是“两足禽兽”。天主教的历史就是反人类的犯罪史,是“罪恶的根源”。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材料3“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
卢梭:观点
“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定的契约,如果他违反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他。”
地位
1、启蒙思想家中最为激进民主主义者;
2、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
拿破仑年轻时就开始接触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成为启蒙运动的信徒,可他对先驱们的追随又十分另类。188月,他在卢梭墓前说:“未来的事态将会表明,假如卢梭和我压根儿都没有在世间活过,也许会对世界的安宁更有好处。”
孟德斯鸠:观点
高中历史启蒙运动教案(精选篇6)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启蒙运动》属于思想文化史内容,因而在教学时应突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史观的教学,在正确分析思想产生的基础上,充分认识杰出启蒙思想家追求科学与理性、敢于批判旧制度的革命精神。启蒙思想家把文艺复兴以来对人的解放思潮提升到理论和制度层面,并提出了法治和民主政治等构想,对近现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产生与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教学中本设计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根据内容需要教学方法上还可采用观察学习法、材料学习法和思辩学习法。
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必须转变原有观念,整合教学资源时,始终以课标为中心,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基于以上认识,我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地重新处理,对第三节“专制下的启蒙”和第四节“理性之光和浪漫之声”的课本内容重新进行整合、增删,力图使本课教学更能符合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方法和历史学习方略。本节内容抽象、理论性强,学生不易理解。因此,教学中要明确重点,突破难点。
2、学生情况分析
高二学生经过高一阶段的学习,已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以及历史思维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知识联系能力较强。加上高中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观察自主性强,概括性高度发展,并且处于创新思维最佳发展区的前端。创新思维的主动性和有意识性强。因此教学过程应充分利用所学过的历史知识以及历史材料培养学生的知识联系能力、创新思维及概括能力。
同时,城乡结合部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与城市学生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上课时,尽量化抽象为具体。
二、教学目标
1、课标要求: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述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2、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帮助学生了解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性质、目的和主要内容。
②理解主要思想家具有代表性的主张。
③学会评价启蒙运动的影响。
(2)能力目标
①在阅读启蒙思想家的言论资料时,培养学生对历史资料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比较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异同,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比较能力。
③通过对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与重大影响的探究,使学生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理论、追求真理的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启蒙思想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精华积淀之所在,更是近代资产阶级为之奋斗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仅属于其个人和那个时代,更属于世界、属于全人类。所以,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
①培养人文意识,强化法治观念。
②关注社会进步,培养坚强的意志,树立科学精神,敢于怀疑,勇于创新,不断追求真理。
③领悟先进思想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积极汲取启蒙思想精华,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借鉴。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利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难点:因本节内容所涉及的四位思想家的主张极易混淆,所以重点解决以下两个难点:
难点一:分析启蒙思想家的个性特点及产生个性特点的原因(如:思想家的出身、地位、所接受的教育程度、文化氛围影响等);
难点二:思想家思想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和对近现代社会的巨大影响。
四、教学方法
教法:问题式教学法和创设情境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阅读法和讨论法。
五、教学评价设计
1、通过问题思考及解答的正确性和学习的参与性进行适时评价;
2、通过课后作业的质量适当评价。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文字、图片、视频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以辅助教学;预设课堂教学方案。
学生:预习并组建学习小组,上网查阅伏尔泰、康德等人的生平资料,在教师指导下,对材料进行甄别、整合,在课上与同学共享。
八、教学过程
导入:
《自由引导人民》德拉克洛瓦(法国)
法国《人权宣言》
概念:理性主义
讲授新课:
启蒙运动概念
性质: 17-18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和教会特权的思想解放运动。
兴起——高潮——扩展
探求启蒙之源——
高中历史启蒙运动教案(精选篇7)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我校属于二级达标学校。经过一年的学习,高一学生升入高二并且进行了文理分科。由于暑假期间学校进行基建,没有安排学生提前上课,与兄弟学校相比,我校的教学进度大大落后。本学期对于理科班而言,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顺利通过会考,这是新课改以来第一次高中历史会考,学校的要求相当高,因此必须不惜一切代价确保学生通过会考。对于文科班而言,由于选修课本本学期可能无法分发给学生,所以课时比较充裕。本学期整个高二年段只有两位历史教师,且都是第一次教高二年段,经验不足,因此深感责任重大、压力巨大。文理分科之后,如何让理科班同学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愿意付出努力学好历史,顺利通过历史会考,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教学思路:
历史课程标准: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考试内容与要求:列举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学习要求:简述伏尔泰自由平等、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卢梭社会契约、康德思想自由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重点:掌握启蒙运动的理论表现并理解启蒙运动的性质。
难点:理解启蒙的真谛在于运用自己的理智、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言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的对比,认识到西方人文精神在经历了文艺复兴并发展到启蒙运动时,相应地,人们也开始从对人的崇拜发展到对理性的崇拜,从而更加明确人文精神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具体表现。
掌握本课涉及的诸位思想家的政治思想,辨明其差异,明确其继承关系,认识到他们各自思想的产生都是与其时代背景紧密相关的。
二、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和教师印发的相关资料,围绕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异同这一问题,通过教师讲述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两者在性质上的差异。
课前,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涉及本课思想家的介绍性读物,让学生了解他们的生平,以加深其对政治思想的理解和把握。课堂上,教师主要通过讲述的方法,介绍各位思想家的思想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文精神在社会变革中所具有的独特功能,由此加深对那些为此而做出巨大贡献的哲人和思想家们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要认识到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他们的思想主张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如伏尔泰并不反对财产上的不平等以及公开赞成实行“开明专制”、康德的积极公民与消极公民之区分等等。为此,我们需要对他们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吸取其合理的一面,摒弃其不合理的一面,只有如此借鉴,它们方能为我所用,为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教学流程】
投影:至高无上的皇权。
古希腊神话把英雄或国王看作神的儿子,中国古代亦把皇帝看作上天的儿子,说明古人把英雄或君主看作神或者神之子,乃是普遍的现象。相当漫长的时间里,人民相信:君主是上帝在人间的代理,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怀疑君主即为怀疑上帝,服从君主即为敬奉上帝。
投影:查理一世画像。
断头的国王
1649年1月30日的伦敦,清冷而阴暗。
广场中间的断头台上,刽子手举起了明晃晃的大斧,对准查理一世的脖子用力砍去,一颗曾戴过王冠的头颅立即滚了下来。
广场上一阵欢呼,人们互相拥抱,纷纷把帽子扔向天空,庆贺这个伟大的时刻。这个“暴君、叛徒、杀人犯和全体善良的英国人民的敌人”终于被他的臣民们处决了。
历史会铭记住这一刻,因为,这在人类历史上还是头一次:臣民们把自己的国王送上断头台,从此,欧洲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投影:
当人民开始懂得,国家并不是上帝创造的,权力与法也不是神授的,王位亦不能世袭,我们完全可以反对国王的专制与暴虐,生命、财产、自由等权利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原来,“上帝在人间的代表”也可以被法律所制裁。这一种意识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投影:处死路易十六。
据统计,断头台从问世到退役,历时约两百年,总共砍下了五千个人头。一九八一年,法国总统密特朗宣布取消死刑,断头台从此进入了历史博物馆。
无独有偶,1793年,法王路易十六被自己参与设计的断头台处死。当初,他在监牢里翻看伏尔泰和卢梭的作品时,哀叹道:“就是这两个人把法国给毁灭了”——指把他的波旁王朝给毁了。
(板书)启蒙运动
投影: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康德像。
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人性):使人类从神权的束缚下解脱出来;
启蒙运动(理性):使人类从封建王权中解放出来。
投影:伏尔泰像。
雕像中的伏尔泰沉稳地端坐在扶手椅子上,转头侧视前方,两眼闪烁着智慧与狡黠的光芒,好像古代传说中的圣哲贤人。精微地刻画揭示了伏尔泰的灵魂,使伏尔泰的精神智慧永存于世。
投影:
17,血气方刚的伏尔泰年方21岁,意气风发的来到巴黎。当时,刚登基的国王年纪尚轻,摄政王一手遮天。摄政王为了缩减国库开支,把在王室家马厩中挤得满满的马出售了一半,对此,伏尔泰却大胆地做出评论,说:将朝廷里尸位素餐的笨蛋裁汰一半不是要睿智得多吗?17,他被抓进了巴士底狱。又有一次,因为得罪了一位爵士,爵士雇佣了一帮地痞流氓,指使他们夜袭伏尔泰,招呼他们:不要打他的脑壳,还会有一些好的东西蹦出来的。伏尔泰要向爵士挑战,爵士央求身为_大臣的表兄弟提供保护,结果伏尔泰被当局流放英国。
伏尔泰所作的不倦斗争,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他的名字响彻整个欧洲的上空,不少社会名流慕名而来求见。1778年2月,84岁高龄的伏尔泰回到阔别28年的巴黎。消息一传开,全城都轰动起来。一些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年轻人更是欣喜若狂,纷纷涌到他的下榻处,使周围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妇女们趁他经过时,偷偷地从他的皮衣上拔下一两根毛,当作圣物保存。
到了巴黎,伏尔泰因过于激动,加之尿毒症发作,被迫卧床。5月12日,伏尔泰不住咯血,体温急剧上升,黎塞留公爵不忍看到自己的老朋友这般受苦,给他送来了阿片酊。伏尔泰糊里糊涂,竟把这种药效显著的镇静剂全喝下去了。三个神甫趁他昏迷之际闯了进来,待他稍为清醒后,问他是否承认的神圣。伏尔泰一听见“”、“神圣”这两个字眼,他勃然大怒,做了个惊人的动作撑起病体,愤然地推了神甫一把,说:“让我安静地死去吧。”
1778年5月30日晚上11时,伏尔泰与世长辞。反动教会对这位亵渎宗教的宿敌恨之入骨,下令连夜将他的尸体运出巴黎,弃之荒冢。
可是,伏尔泰在法国18世纪启蒙运动中的功绩是抹杀不了的。他的思想和学说为反封建斗争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大革命武装了法国人民的头脑。
问:从伏尔泰的经历中,你感受到什么?
答:……
投影:
如当你睡觉到第二天醒来时,
你的财产还和昨天一样,没有丝毫变动;
你不会在半夜三更从你妻子的怀抱里或从你孩子的拥抱中被人家拖出去押入城堡,或流放沙漠;
当你若有所思,你有权发表你的一切想法;
当你被人控告,或写了闯祸的文章,
只能依照法律来裁判等等。
——伏尔泰《哲学通信》
请思考:这段话告诉我们伏尔泰主张哪些方面的自由?
答:……
投影: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伏尔泰
从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伏尔泰思想主张,那就是——
(板书)思想主张:提倡自然权利学说。
投影:
太阳王路易十四
在位:4岁—77岁
世界上执政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
问:君主的执政时间如此之长,可能带来什么后果?
答:……
投影:“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之手,自由就不复存在。
高中历史启蒙运动教案(精选篇8)
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17、18世纪,自然科学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武器。
二、启蒙运动的发展历程
1、兴起——英国(17世纪)
霍布斯、洛克
2、高潮——法国(18世纪)
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3、扩展——欧洲其他国家
康德(德意志)
三、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
抨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
伏尔泰:观点
材料1“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一切享有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材料2教皇是“两足禽兽”。天主教的历史就是反人类的犯罪史,是“罪恶的根源”。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材料3“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
卢梭:观点
“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定的契约,如果他违反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他。”
地位
1、启蒙思想家中最为激进民主主义者;
2、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
拿破仑年轻时就开始接触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成为启蒙运动的信徒,可他对先驱们的追随又十分另类。188月,他在卢梭墓前说:“未来的事态将会表明,假如卢梭和我压根儿都没有在世间活过,也许会对世界的安宁更有好处。”
孟德斯鸠:观点
高中历史启蒙运动教案(精选篇9)
一、课程标准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教材分析
1.本节特点之一是:内容抽象、理论性强,学生不易理解,是学生学习的弱点和盲点。因此,教学中要明确重点,突破难点。
2.本节特点之二是: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承文艺复兴,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启蒙运动是第二次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其重大贡献即确立了民主政治的理论基础,具有前瞻性。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探索求知热情高,理性思维能力正在形成,世界观、价值观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本课内容,学生在初中历史曾接触过,对相关知识有比较充分的了解,经过了一年多高中历史的学习之后,已基本熟悉了高中历史的学习方法。而且在必修三思想史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对社会政治、经济具有反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欧洲启蒙运动的背景,掌握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2、通过阅读启蒙运动思想家的言论材料,提高对历史资料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启蒙运动是对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继承与发展,提高归纳和比较的能力。
3、通过对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和重大影响的探究,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基本观点。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情景导入启蒙运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卢梭的经历为线索,将伏尔泰、孟德斯鸠、康德的社会经历和背景、思想内容串联起来。教师还要精心设计学案,引起学生的思考,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真正理解重点和难点,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启蒙思想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精华积淀之所在,更是近代资产阶级为之奋斗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仅属于其个人和那个时代,更属于世界、属于全人类。所以,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
1. 培养人文意识,强化法治观念。
2. 学习卢梭坚决不向任何权利和权威妥协的精神,敢于挑战,勇于反抗,不断追求真理。
3. 领悟先进思想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积极汲取启蒙思想精华,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借鉴。
重点难点
1.重点: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2.难点:启蒙运动对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教学方法
情景创设法、问题探究法,史料学习法和思辩学习法。
七、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八、课时安排
一课时
九、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处于一个全球化、智能化大变革的时代。而在300多年前,17-18世纪的欧洲,也处于人类的一个大变革时代。有这么一位瑞士钟表匠的儿子,那年三十岁,他怀揣着梦想流浪到当时整个欧洲的文化中心——巴黎。推开巴黎的城门,举目思望:“我哩个老天,哪有我的活路啊!”当时欧洲的知识分子的活法里面没有一条是向他开放的。当时知识分子的活法大概就三类。第一类,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微博大v,资深作家、名人。像伏尔泰这样的人,年纪轻轻,凭借自己年少有才,就出了很多本书,《哲学通信》就是他在英国流亡期间,考察英国的君主立宪政治制度后形成的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主张,《路易十四时代》中伏尔泰不遗余力地揭露教会的凶残贪婪,伏尔泰骂一切强权,骂教会、骂国王,骂得一针见血,因此而获得了一大批粉丝和欧洲各国贵妇人的追捧。而这位钟表匠的儿子想打开一片天地,哪里来的人脉呢?第二类,是体制内的人,政府官员、学者官员,如启蒙运动中的孟德斯鸠,他当时就是个大法官,整天思考法律与政治体制、宗教、风俗习惯等各种因素的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了法的精神。后来他又思考,我是大法官拥有司法权,能不能有一套制度使司法权可以起到防止专制,保障自由的作用呢?于是琢磨出一套制约与平衡的三权分立体系。而这位钟表匠的儿子,并没有考公务员啊。此路也不通。第三类,被大学包养的知识分子,例如在大学当教授的康德,在大学得以潜心研究学问,所以康德最终能够为启蒙运动作出经典的总结。而这位钟表匠的儿子不行,他既没有文凭,很多学习也是自学,没有任何晋升之阶能步入大学。所以当时这位钟表匠的儿子说:“巴黎哪有我容身之处啊!”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没有背景,没有人脉,没有文凭,生前遭人唾弃,死后却受人膜拜,卢梭被安葬于巴黎先贤祠,供后人瞻仰,此后,欧洲许多知识分子以他为精神导师。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则开辟了一个新时代.穿越三百年,现在的我们仍然对他的《爱弥儿》爱不释手,那么,到底是什么使马克思赞扬他说:“卢梭坚决不向任何,哪怕是表面上的权威去妥协。”又到底是什么使得拿破仑也感叹:假如没有卢梭,也就不会有法国大革命。
【依据学案,探究新课】
一、卢梭
卢梭思想内容?
卢梭思想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有什么特点?
卢梭思想影响如何?
1、卢梭思想内容
[提问]: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请同学们阅读导学案一分钟,自主归纳出卢梭到底提出了一套怎样的理论以及各理论的含义?
他的代表作是《社会契约论》,他的理论有三部分,1、天赋人权,人民主权2、社会契约论3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阅读材料
材料一 在近代西方法律思想家中,卢梭具有其他人所没有的特别声誉,那就是他的名字紧紧与“第一次建立在人权理论和正义原则基础上的”法国大革命连接在一起。
“这场革命,导师是卢梭”。
卢梭是“真理和自由的倡导者,恶劣习俗的讨伐者,人道主义的保卫者和人民神圣权利的复兴者。
——《人教版必修三教师用书》
材料二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人与人之间本来都是平等的”,“要知道一位贵族跟一个牧人都有两条腿,也都只有一个肚子。而且那些所谓必需的东西实际上对于他的身份并不是必需的。”
卢梭提出全体公民都有责任按自己的才能和力量来为国效劳,每个公民也应当按照他们的贡献受到提拔和优待。
——《人教版必修三教师用书》
材料三 卢梭把经济平等的原则放在首位,因为“各种不平等最后都必然会归结到财富上去”。
要实现人的平等权利,首先要实现经济上的平等,做到“人人都有一些东西而又没有人能有过多的东西”,也就是“没有一个公民可以富足的足以购买另一人,也没有一个公民可以穷的不得不出卖自身”。
“政府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防止财富分配的极端不平等。”
——《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材料四 卢梭认为,人民设置政府的目的是为了“树立人权”,当君主腐败而用个人意志代替公意、篡夺国家主权侵害人民的生存要素(财产、自由和生命)而出现暴君时,政府完全违背了人民的目的,人民为维护社会契约、主权和其他权利有权用暴力推翻暴君。“从政府篡夺了主权的那个时候起,社会之约就被破坏了,于是每个公民就当然地又恢复了他们天然的自由,这时他们的服从就是被迫的而不是根据义务的了。”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社会契约论》
2、卢梭思想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及特点
[提问]:通过对卢梭身世的了解,他代表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
平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所以他的理论与其他思想家相比较而言。是相当激进的,我们看社会契约论一开头就直接了当地提出卢梭自己强烈的感受“现存社会制度不合理已经到了让人无法忍受的程度,人生下来本来是自由的,但是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戴上枷锁。”卢梭自己可能并不喜欢暴力行为,但是他无疑激励了其他人实行暴力革命,逐步改变社会制度。
3、卢梭思想影响
[合作探究] 那么,这个社会如何改才能够实现卢梭所推崇的自由、平等、民主的社会呢?请大家结合史料阐明你的观点。
(多媒体显示史料)
学生结合法国大革命和美国1787年宪法所确立的民主共和制、主权在民等对卢梭思想的实践完成作答。
二、伏尔泰
伏尔泰思想内容?
伏尔泰思想影响如何?
1、伏尔泰思想内容
[提问]:自主归纳出伏尔泰到底提出了一套怎样的理论以及各理论的含义?
[多媒体显示]●阅读材料
材料一 伏尔泰主要作品:史诗《亨利亚德》《奥尔良少女》;戏剧《欧第伯》《放荡的儿子》《俄狄浦斯王》《中国孤儿》;哲理小说《老实人》《天真汉》;历史著作《路易十四时代》等;哲学《哲学通信》、《形而上学论》、《牛顿哲学原理》
——《人教版必修三教师用书》
材料二 伏尔泰如何看待英国的制度:以下便是英国法制所达到的地步:给予每个人以天赋的权利,差不多在所有的君主政府里,他们这些权利是被剥夺的。这些权利乃是:人身和财产的全部自由;用笔向国家提意见的自由;只能在一个由自由人所组成的陪审员会面前才可受刑事审问的自由;不管什么案件,只能按照法律条文和明确规定来裁判的自由;放弃英国圣公会信徒对某些职位的特权,信仰的自由。……在英国,一个外国人享受同样的财产自由与人身自由;倘使他被人控告了,他可以要求在审他的陪审员中,一半是外国人,就是说不仅是英国人。
? 商业已使英国的公民富裕起来了,而且还帮助他们获得了自由,而这种自由又转过来扩张了商业;国家的威望就从这些方面形成壮大了。商业渐渐地造成了海军的力量,从而英国人也就成为海上的霸王。?
──伏尔泰《哲学通信》
材料三 伏尔泰欣赏中国孔子,因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来影响别人,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崇拜中国儒家思想,并将中国的政治体制视为最完美的政治体制。因为中国的文官制度能让下层阶级人民得以晋升为统治阶层,他视孔子为真正的哲学家,他曾说“那个圣人是孔夫子,他自视清高,是人类的立法者,决不会欺骗人类。没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子曾对世界宣布了更有用的真理”。 ——《路易十四时代》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教材,归纳伏尔泰的思想主张。
2、伏尔泰思想影响
[提问]:君主立宪制的构想与实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实现方式?
三、孟德斯鸠
孟德斯鸠思想内容?
孟德斯鸠思想影响如何?
1、孟德斯鸠思想内容
[提问]:根据以下材料,结合教材,归纳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和伏尔泰的主张有什么相同之处。
[多媒体显示]●阅读材料
材料一 自由是做一切法律所允许做的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做的事情话,那么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人同样有这个权利。
——孟德斯鸠
材料二 如果司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之手或同一机构之中,自由就不会存在。因为人们会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强制执行这些法律。
如果司法权不与立法权分立,自由同样也不复存在。如果司法权与立法权合并。公民的生命和自由则将任人宰割,因为法官就有压制别人的权力。
如果同一个人或者由显要人物、贵族和平民组成的同样的机构行使以上所说的三种权力,即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后果不堪设想。
高中历史启蒙运动教案(精选篇10)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欧洲启蒙运动的背景和特点,掌握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2、通过阅读启蒙运动思想家的言论材料,培养学生对历史资料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异同,培养学生归纳和比较的能力。
3、通过对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和重大影响的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和教材内容有紧密联系的图片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还要精心设计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真正理解重点和难点,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问题探究,体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方法和历史学习的方略;
情境教学法:学生角色扮演,神入历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启蒙思想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精华积淀之所在,更是近代资产阶级为之奋斗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仅属于其个人和那个时代,更属于世界、属于全人类。所以,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
1. 培养人文意识,强化法治观念。
2. 关注社会进步,培养坚强的意志,树立科学精神,敢于怀疑,勇于创新,不断追求真理。
3. 领悟先进思想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积极汲取启蒙思想精华,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借鉴。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教具准备】
教师课前收集好相关资料,完成多媒体课件;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做好预习工作。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展示先贤祠图片。
巴黎,一座闻名于世的繁华大都市,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而去巴黎的游客无不被一座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先贤祠所震撼。古朴的建筑,浓厚的文化氛围,非凡的事迹,涤荡着来这里参观的每一个人。至11月,共有70位对法兰西作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而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则位列其中。在卢梭的墓碑上刻着他自撰的铭文:“睡在这里的是一个爱自然与真理的人。”而在安葬伏尔泰的灵柩车上,人们写着这么一句话:“他是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他使人类理性迅速发展,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然而,两人生前命运坎坷,为捍卫真理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他们高举着理性主义的大旗,在专制主义、教权主义、特权主义盛行的西欧,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给尚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这就是欧洲伟大的启蒙运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聆听那些反封建斗士的呐喊吧。
[推进新课]
一、.探源启蒙运动
什么是启蒙? “启蒙”在法文中即为光明、智慧之意。启蒙思想家认为:过去的时代在天主教会和世俗封建主的统治下是迷信和无知的黑暗时代,而启蒙运动就是要从黑暗进入到智慧和光明的时代 。
就是开启智慧,通过教育和宣传,把人们从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摆脱教会散布的迷信和偏见,从而为争取自由和平等去斗争。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里展开的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的思想解放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18世纪的欧洲人、特别是法国的知识分子,他们对社会现实强烈不满,纷纷以生动的文笔,通过戏剧、小说等形式,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表达对社会的愿望和设想,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因试图摆脱迷信和蒙昧,开启人类的智慧,所以这一运动在历史上被称作“启蒙运动”。
合作探究:
理性时代的到来是偶然的吗?根据前面几节课及必修一、二的相关内容,总结启蒙运动的背景。
提示:存在决定意识: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总结:
①思想: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
②科学: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
③经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④阶级:资产阶级的壮大。
⑤政治:封建统治与资本主义发展矛盾的尖锐
二、感受理性之光
1.内容:一用(理性) 二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 三追(民主、科学、自由)
2.性质: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3.过程:
(1)为什么发源于英国?
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总结:
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最发达,在此经济基础之上,英国最早出现启蒙运动;
17世纪中期,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启蒙思想由此产生了。
(2)法国成为启蒙运动中心的原因
但是,众所周知,启蒙运动的高潮是在18世纪的法国,为什么呢?同学们请阅读材料,思考并讨论后,发表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展示《凡尔赛宫》、路易十五像及阶级对立图片。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提练结论。
原因:第一、法国是欧洲各国中封建统治最顽固、最反动的堡垒,是封建制度的最高典型,法国社会中第三等级与特权等级之间的矛盾特别尖锐,而封建制度的危机又空前严重,这就为启蒙运动的出现提供了社会基础;
第二、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日益加强,形成了一批既有经济实力,又有文化教养的新兴阶级的代表,为启蒙运动的兴起提供了阶级基础;
第三,教权势力的顽固和疯狂,迫使新兴阶级的思想家抛开宗教外衣,投向公开的理性宣传,而近代科学的兴起和英国革命的成功,则为启蒙运动的兴起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实践经验,从而使法国的启蒙运动成为欧洲之中心。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采用情境再现法,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讲述相关事迹,在扮演和讲述中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启蒙思想家们为追求真理而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并从中受到教育与启迪。
A.伏尔泰:启蒙运动的领袖
课件展示:伏尔泰的图像。
伏尔泰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屡遭王公贵族的迫害,但又屡次得到王公贵族的厚爱;他死时,统治者不准把他葬在巴黎,然而,大革命时期,人们又把他的遗骨请回巴黎的先贤祠,并且为他参加葬礼的人数达到10余万人。
同学们!谁能讲一个有关伏尔泰的故事吗?
同学们,我们从伏尔泰老人的身上看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震动和鼓舞呢!?
我看到了伏尔泰老人身上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他嫉恶如仇,为民请命!我们应该学习伏尔泰老人的这一优良品质!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阅读材料,提炼概括伏尔泰的主要观点。
主要观点:①抨击天主教会;②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③提倡“天赋人权”;④人们应享有言论、信仰和财产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这些主张在当时都是插向封建统治思想体系的利剑!它宣告了黑暗时代的结束和理性时代的开始!为此做出重大贡献的伟人还有孟德斯鸠和卢梭等人。
他们否定了原来的神学世界观以后,他们提出了“君主立宪”、“三权分立”、“社会契约”等等新的国家运作方案。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运用他们自己的智力去重新认识、判断和理解社会、构思社会。这就是所谓的“理性”。也就是说这次思想解放运动把西方的人为精神大大推进到了“理性时代”,启蒙思想中闪耀着美丽的“理性之光”,这也是与文艺复兴相比较,最重大的进步!
B.孟德斯鸠:法的精神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阅读材料内容,提炼归纳孟德斯鸠的观点。
提示:①批判天主教和封建制度 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③三权分立,君主立宪
课堂设问:哪项是核心内容呢?
提示:三权分立,君主立宪
课堂设问:他的观点主要体现在哪部著作中?
提示:《论法的精神》。
C.卢梭:社会契约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件展示:卢梭的图像。
过渡: “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则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 歌德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阅读材料内容,提炼概括卢梭的主要观点。
课堂设问:他的观点主要体现在哪部著作中?
提示:《社会契约论》
课堂设问:你认为哪一位思想家的主张在当时最激进、影响深远?谈谈你的看法。
展示材料:“英国人民自以为是自由的,他们是大错特错了。他们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
提示:(学生分析后教师针对性归纳)
卢梭的主张最激进,他认为真正保障人民自由平等权利的,不是英国的君主立宪,而是由人民直接拥有国家主权和立法权的民主共和制度。卢梭的思想闪耀着更明亮的智慧之光,他的“人民主权”说成为近现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赖以产生、确立和发展的核心思想和理论基石,它直接影响法国大革命,是法国大革命的灵魂,启蒙思想对近代中国也有很大影响。
D.德国的启蒙思想家:康德—人非工具
课件展示:出示康德的图像。
课堂设问:阅读本目内容,找出康德的主要观点以及他的历史地位。
三、追寻启蒙之果
过渡:起源于英国的启蒙运动在法国大大发展之后,很快传播到其他国家。特别是在德意志也诞生了一位名叫康德伟大思想家。同学们阅读教材,看他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中又有何重大成就?
1、展示启蒙运动的发展历程:
SHAPE MERGEFORMAT 2、启蒙运动的影响
过渡:这场思想的启蒙运动,她确实领导着全世界的人们走进了一个理性时代,大大推动了世界各国资本主义的进步与发展。因此,18世纪的欧洲,是一个狂飙突进的欧洲。伏尔泰“天赋人权”的口号一出,便如暴风雨般刮遍了大西洋两岸。在美洲她激起了那场惊天动地的美国独立战争,孕育出了一个“美利坚合众国”;而在欧洲,它引发了一场为“自由平等”而战的法国大革命;2后,这句话更由孙中山先生传到了中国,惊醒了我们这头古老的东方睡狮!
归纳: 法国大革命
思想解放 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民族解放
从对欧洲影响来看
(1)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解放思想,冲击封建统治,是资产阶级政权思想基础。
(2)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准备。
从对世界影响来看
(1)鼓舞殖半殖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斗争。
(2)成为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 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3.学生搜集并诵读名人名言: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谁大胆思维,谁就有自由。 ——伏尔泰
自由只能在国家的权力不被滥用的时候才存在。但是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到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绝对的权力将导致绝对的腐败。”
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 —— 孟德斯鸠
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中 ——卢梭
高中历史启蒙运动教案(精选篇11)
教学主题 启蒙运动 一、教材分析 ?《启蒙运动》是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的内容。属于必修三模块的核心内容,承接古希腊先哲精神觉醒、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宗教改革挑战教皇的权威,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和近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对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的内涵,把握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认识人文精神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把握思想史与政治史、经济史内容的联系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学生分析 高二文科班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自学能力、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有所增强
1、学生对古希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已有了解,为理解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的内涵奠定了基础,但在准确把握“理性”概念时存在难度。
2、对于启蒙思想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尚不能灵活运用文明史观,站在全球文明进步的角度去分析,阐释。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启蒙运动的时代背景,“启蒙”、“理性”的含义,主要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启蒙运动的意义,学会对比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理解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2、过程与方法:运用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分析启蒙运动的背景和影响,结合材料分析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及影响,培养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能力,合作交流、对比分析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培养分析、归纳的思辨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感受启蒙运动留给人类文明的精神遗产;
感悟启蒙思想家敢于坚守信念、冲破精神藩篱、挑战权威的精神;体悟个人经历、
社会环境对人思想个性的影响。?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下载并编辑与本课有关的视频,播放这些视频,让学生了解启蒙运动的背景,利用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可以将文本、图象、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组织编制成交互性、实效性强的课件,同时将教材内容与网上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熟练掌握知识和技能。
2.对比法:?通过表格比较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让学生体会有人文主义到理性主义,启蒙运动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通过表格对比,认识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主张的区别,理解并分析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精神内涵。整体上,这些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够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带动学生积极学习的主动性,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形象记忆和直观化理解,从而使课堂学习效率有所提升。?
3、在讲授环节中,侧重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同学们直观分析总结人文主义的发展演变历程。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高中历史启蒙运动教案(精选篇12)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掌握理性的概念;记忆启蒙思想家杰出的代表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主张;了解康德继承和弘扬法国启蒙思想。
2.理解:启蒙运动是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理解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
3.运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法国为什么是启蒙运动的中心地;比较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运动的异同。
过程与方法
1.情景再现。
2.图片解说。
3.分析讨论。
4.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启蒙思想家反对封建专制追求民主的斗争精神。
2.通过对法国启蒙思想所产生影响的分析,认识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从而提高学习理论的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
启蒙运动是宣传理性主义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理性主义是人文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弘扬。
难点
关于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天赋人权论、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论、三权分立学说。
教学过程
新课学习
“启蒙”就是开启智慧,通过教育和宣传,把人们从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摆脱教会散布的迷信和偏见,从而为争取自由和平等去斗争。
启蒙运动的爆发并不是偶然的,它为什么会爆发,当时社会具备了哪些条件呢?
展示图片18世纪的法国
一、新时代的到来
背景:1.政治: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对君主专制的否定,对法国起了启示和榜样作用。
2.经济:资本主义的发展。自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在意大利出现,到17~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程度已较高,为启蒙运动的到来提供了经济基础。
3.科学:在十七八世纪,自然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启蒙思想家在许多方面是从新兴的自然科学中寻找理论根据和思想方法。
4.法国社会现状: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以上这一系列的因素就促成了理性时代的到来。
所谓“理性”即人的思考和判断。它强调凡事要以人的思维去判断,而不依赖天意或神的旨意,其目的都是为了保障人的自然权利。
二、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1.性质和主要内容
这场运动是在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所宣扬的人文主义的基础上,又向前深入发展的一次思想文化运动。启蒙运动是又一次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启蒙思想家们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号召人们用理性的力量努力构建一个更符合理性与人性的社会。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
启蒙运动兴起于英国,在法国达到高潮,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们进一步完善了启蒙思想,促成了启蒙运动的发展,推动了欧美的思想解放运动,并对全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2.主要的思想家和成就
【问题】法国启蒙思想的代表人物包括哪些人?他们各自的主张是什么?有何异同点?启蒙运动扩展时期代表人物是谁?其主张是什么?
展示图片伏尔泰
(一)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第一,他的思想主要表现在:
1.抨击天主教会。
2.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3.提倡“天赋人权”。
4.相信法律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第二,代表作:《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
展示图片孟德斯鸠
(二)孟德斯鸠
第一,代表作:《论法的精神》。
第二,主要主张:
1.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
2.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孟德斯鸠最突出的贡献是对资产阶级的国家和法的学说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在代表作《论法的精神》中,发展了洛克的分权学说,更明确地提出了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
请问,“三权分立”学说的矛头直指什么?(封建专制主义)省三权分立”的成功实践有哪些?(美国《1787年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提出国家的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展示图片卢梭
(三)卢梭:对法国社会进行了更严厉的批判。
第一,主要代表作:《社会契约论》。
第二,主要观点(思想):
1.“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反对君权神授)
2.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展示思想加及其主要观点
归纳相似点
都反对君主专制,否定教权主义,提倡民主政治、自由平等。
三、启蒙运动的影响
【讲述】第一,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第二,破除了人们对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的权利得到进一步尊重,自由和平等思想日益深人人心。
第三,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第四,启蒙运动所宣传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的思想,推动了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成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立国之本;这个运动还直接影响了一些欧洲的封建专制君主,他们都借助“开明专制”来维护自己的统治。
第五,启蒙思想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和拉丁美洲鼓舞人民拿起武器,争取独立。
第六,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探究】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比较
【归纳】
高中历史启蒙运动教案(精选篇13)
一、课标解读:
课标:2-3-2 列举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评析他们的主要成就。
课标解读:本课标要求我们知道,欧洲的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是人类精神的一次大解放,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先导。结合本框内容,通过列举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核心思想,理解其对人的精神解放的意义和对后世的影响。
二、教材简析:
“启蒙运动”通过介绍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等启蒙思想家及其思想,突出这一时期的思想主题,即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宣扬自由、平等,让学生了解启蒙运动对人的精神解放的意义和对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欧洲启蒙运动的背景和特点,掌握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2、通过阅读启蒙运动思想家的言论材料,培养学生对历史资料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异同,培养学生归纳和比较的能力。
3、通过对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和重大影响的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和教材内容有紧密联系的图片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还要精心设计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真正理解重点和难点,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2、采用问题探究,体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方法和历史学习的方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启蒙思想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精华积淀之所在,更是近代资产阶级为之奋斗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仅属于其个人和那个时代,更属于世界、属于全人类。所以,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
1. 培养人文意识,强化法治观念。
2. 关注社会进步,培养坚强的意志,树立科学精神,敢于怀疑,勇于创新,不断追求真理。
3. 领悟先进思想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积极汲取启蒙思想精华,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借鉴。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难点: 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的异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顾旧知识:1、文艺复兴产生的条件是什么?2、文艺复兴的核心内容是什么?3、什么是人文精神?
(转承:文艺复兴、科学改革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17—18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不断壮大,但是封建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发展。当时,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反对教权主义的斗争已经成为了时代的要求,一些思想家崇尚理性,号召人们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于是一场思想上的启蒙运动兴起。由此导入新课。)
(二)、何为“启蒙”?何为“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背景?
“启蒙” 原意是指给黑暗的地方带来光明,启蒙运动含义是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给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
18世纪,法国出现了一些思想家,如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他们高举理性的旗帜,号召人们运用自己的理性去思考,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宣扬自由、平等。这场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历史上称之为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的背景:1、经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2、政治: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3、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自然科学快速发展,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4、阶级:资产阶级力量壮大。5、国际因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三)启蒙运动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1、伏尔泰:反教会;反专制;倡导天赋人权宣扬自由、平等。
《哲学通信》是其代表作,该书的出版标志着法国启蒙运动的真正开始。
材料分析:材料一:“教皇是‘魔鬼一样的骗子’,是‘两足禽兽’,教士和主教是‘卑鄙的流氓’。”“天主教的历史就是反人类的犯罪史,是人类理性的敌人,历史前进的障碍,‘罪恶的根源’。”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项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天然权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从这几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伏尔泰的哪些主张?
(1.抨击封建教会神权,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2.提倡“天赋人权”。3.相信法律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高中历史启蒙运动教案(精选篇1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识记:理性、启蒙运动;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及其主张;康德及启蒙运动的影响;理解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分析启蒙思想的巨大影响;认识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反作用。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用表格法掌握启蒙运动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2、运用比较法加深对启蒙思想家观点共性和个性的认识。
3、运用比较法对比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异同,说明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上和形态上的反映”;2、学习启蒙思想家追求真理的精神,培养学生远大的理想与抱负;3、通过法国启蒙思想产生的巨大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从而提高学习理论的自觉性。
重点与难点
重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过程
什么是 “ 启蒙 ” (enlighten)?
就是开启智慧,通过教育和宣传,把人们从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摆脱教会散布的迷信和偏见,从而为争取自由和平等去斗争。
启蒙运动(enlightenment)? 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对封建专制和教会压迫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一、启蒙运动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兴起的呢?
材料一: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到17、18世纪西欧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握有雄厚的经济力量。
材料二:17—18世纪的法国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社会成员分三个等级,教士和贵族属第一、二等级,拥有政治经济特权;其他人是第三等级,是被统治阶级。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处于被压制地位,他们与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矛盾日益尖锐。
材料三:
在人文主义伟大思想光辉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因为人文主义者的启发,开创了一个理性的时代…欧洲宗教改革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为西欧社会的思想解放奠定了基础。
高中历史启蒙运动教案(精选篇15)
一、.启蒙运动的兴起
1、含义:
什么是启蒙? “启蒙”在法文中即为光明、智慧之意。是直接从光(light)一词派生出来的。启蒙思想家认为:过去的时代在天主教会和世俗封建主的统治下是迷信和无知的黑暗时代,而启蒙运动就是要从黑暗进入到智慧和光明的时代 。
那么而启蒙运动则是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里展开的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的思想解放运动
2、兴起背景
提问,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总结: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思想基础:近代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和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推动。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巨大障碍。
例题1 答案分析:科学革命尤其是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是人类理性的产物。这对启蒙思想家产生重大影响,其结果是启蒙思想普遍把自然科学发现中的理性原则运用于社会科学,确立人类社会同样存在简洁的客观规律的信念,从而将一切置于人类理性的审视之下加以考察。这就是启蒙运动的思想核心——理性主义。
3、核心:理性主义——“思维着的悟性”,指人的思考及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凡事都要以人的思维去判断,而非依赖天意或神的旨意。其特点有:冷静的态度、全面的认识、详细的分析、后果的预知、自信与勇气、各种计划方案等。
理性主义是对人文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为什么?
答案:从肯定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发展到提倡科学与自由平等。不满足于对人性的尊重,还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解放
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理论基础和核心。
例题2 【答案】A
二、启蒙运动的过程、
1、起源:英国(17世纪)
为什么源于英国?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总结:
答案:①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最发达,
②17世纪中期,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霍布斯
国家构成:提出“社会契约”思想(为了大家能生存下来过上和平的生活,人们必须放弃一部分自然权利,就是“契约”人们将放弃的自然权利交给一个人或一些人组成的议会,将众人的意志变成一个意志,形成一个公共人格,出现一个公共权力,它就是国家,国家至高无上,不可分割,不可转让,对内维护社会安定,对外可抵御侵略。)
国家起源于契约,虽并不科学,但起到了否定“神权”、打破对天主教迷信的作用。
国家组织形式:赞成君主专制(反对“君权神授”,实际主张“君权民授”与封建神学对立)
代表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提出基本的启蒙思想,又带有封建落后意识。
?洛克
A、国家职能:修正霍布斯社会契约学说:国家不仅要保护公民的自然权利还应当保护臣民私有财产。
B、国家政权形式: 赞成君主立宪,主张“分权”(立法权应占优越地位)
2、高潮(中心):法国(18世纪)
思考:为什么启蒙运动的高潮在法国?
原因:①法国是欧洲各国中封建统治最顽固、最反动的堡垒,社会矛盾特别尖锐,封建统治的危机又空前严重(社会基础)
② 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日益加强,形成了一批既有经济实力,又有文化教养的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经济、阶级基础)
③而近代科学的兴起和英国革命的成功,则为启蒙运动的兴起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实践经验,从而使法国的启蒙运动成为欧洲之中心。
伏尔泰
材料:■“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 ……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问:材料体现了伏尔泰的什么思想?有何进步意义?
答案: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对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起了进步作用。
自主学习,提炼概括伏尔泰的主要观点。
主要观点:①抨击天主教会;
②倡导君主立宪制;
③提倡“天赋人权”;
④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孟德斯鸠
材料:“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制约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
问:材料体现了孟德斯鸠的什么思想?有何影响?
答案:权力相互制约与平衡;为资本主义确立了一套政治构想,对资产阶级立法规范起了积极作用,
概括孟德斯鸠的主要观点。
■批判天主教和封建制度
■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三权分立,君主立宪
思考:三权分立的主张有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