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梦荧

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关于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仅供参考。

2024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024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利用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识字并理解字义,学会在学习中观察发现。

3、学习在生活中积累谚语。

教学重难点:在生活中积累谚语。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出示四组词语,学生认读。读给同桌听,互相检查。

2、仔细观察每组带点的字,看看自己发现了什么?

3、交流观察后的发现,并说说形声字的'特点。

4、拓展练习:展示自己课外搜集的形声字卡片。

二、读读背背

1、学生自由朗读儿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流利。

2、分小组练习背诵。

3、说说这个儿歌知道了什么?

三、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2024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字,认识3个字,理解“受难、收集”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

3、通过学习,了解安妮是怎样喜欢昆虫的,渗透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段中的重点词体会、理解安妮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

1、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 你们喜欢昆虫吗?喜欢哪些昆虫?看到它们你会怎么做?

3、 我们一起看看文中的小安妮有多喜爱这些昆虫。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 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顺句子。

2、 分自然段指名学生读课文。

3、 学生互相评议、正音。

4、 齐读文中的生字。

5、 再读课文,说说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三、课堂练习

1、 学生说说生字书写的难点。

2、 学生练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通过读书,我们发现了小安妮很喜欢昆虫,这节课我们就来仔细看看对这些小动物,她究竟有多喜爱?

二、品读课文

1、 学习第1自然段。

1) 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如果是你,你愿意被关在小小的玻璃瓶里吗?

2) 指名说。

3) 那你会怎么爱护它们呢?

2、 学习2——5自然段。

过渡:是呀,安妮也和你们一样,因为她非常的喜欢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们。

1) 仔细读读第2——5自然段,安妮喜欢昆虫,你可以从哪里看出来。

2) 小组学习、交流。

3) 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抓住每自然段中的重点词句体会。

4) 指导朗读,在读中进一步体会出安妮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3、 你认为安妮是个怎样的孩子?

4、 那么,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去爱护我们周围的动植物呢?

5、齐读课文。你们和安妮一样都是很有爱心的好孩子。我们把这篇课文再很有感情地读一读好吗?读出你们的感情。

三、作业布置

任选其一,有兴趣的可以多做。

1、收集有关昆虫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办一份报纸,如《昆虫世界》。

2、制作昆虫标本。

3、故事比赛《小小昆虫发布会》,介绍自己最喜欢的昆虫。

17、动物的远游

吕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字,认识1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了解动物远游的本领,激发学生了解动物,探究自然的兴趣。

2024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3】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积极表达的愿望。

2、通过阅读或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

3、乐于观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并乐意把观察到的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并乐意把观察到的写下来。

教学过程:

1、 先从两个观察游戏入手的,第一个游戏是观察猜字,学生说出猜的是什么字,并简单说说理由。第二个游戏观察图形,从中找到需要的梳子、哑铃和毛笔。用这种方式导入,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同时老师也有意识地训练孩子清楚地表达、认真地倾听的能力。

2、老师要求男同学闭上眼睛,让女同学观察毛笔的位置,然后让女同学来讲述毛笔在图形的什么地方,只能用嘴叙述,不能用动作来指点,男同学要根据女同学的描述找到毛笔。这就是在训练学生清楚地表达、认真倾听的能力。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醒学生,“谁能讲得比她更清楚?”“谁还要补充?”“根据描述,你找到了吗?”这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

3、由学习伙伴的`话作为引子,让学生用一句话简单地说说自己的发现,指名个别学生在全班发言后,老师安排小组交流,要求专心听别人的发言,记住别人的发现。然后让学生汇报小组的发现。其中,老师适时地对学生语言表达中不准确、不规范的地方进行纠正。

4、在小组汇报的基础上,老师启发学生“有没有你们最感兴趣的发现?”,学生纷纷回答,老师从中挑选出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围绕着这些感兴趣的发现,在全班示范怎样进一步探究这方面的问题。

5、最后一个环节是老师出示一个现场观察的情景,让学生观察四幅图:随着太阳位置早、中、晚的变化,猫的瞳孔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观察猫的眼睛,引导学生说得更准确。然后再观察图片,向旁边的同学说说在什么时候猫的瞳孔是什么样子?

6、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2024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lO个字及相关的词语,会认5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诗中描绘的巨人形象,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学会1O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诵读过程中,让学生的情感融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中,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学习第1节、第5节。)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言激趣

1、播放CAI,在优美的画面和柔和的音乐声中教师范读第1节:“当我一个人坐在草地上,/望着远方连绵的山群,/我总是把我们的大地,/想象成一位和蔼的巨人。”小朋友们,你们想了解大地这位和蔼的巨人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课文吧!

2、板书课题:大地巨人读题

二、自主阅读

1、提出学习要求:

(1)播放:你从诗中哪些语句体会到大地像一位巨人?自由朗读课文的1、3、4节,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

(2)学生自由练读,把找到的诗句大声地读一读。

(3)同座交流各自的体会。

2、按要求自主阅读,教师相机指导。

三、讨论交流,读中感悟

1、指导读第2、3节。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模样和声音,大地巨人是什么样儿呢?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把大地想象成巨人的?指名读第2、3自然段。

(2)读完这两节诗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①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画简笔画,相机指导。出示句子“他起伏的胸肌呈丘陵和盆地”,描放丘陵、盆地等自然风貌图片。这里作者是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到的自然景物打的比方,大地这位巨人体魄多么健壮呀!它起伏的胸肌是丘陵和盆地。

带着自己的感受读第2节第1句。

②指名读第1节第2句。说说“盖满”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老师指导学生读出大地满眼都是绿色的感觉。

③听,这是什么声音?点击,播放风吹过山谷的`声音。那是大地在呼吸呢!

④指名读第3节。说说读后自己的感受,相机读词语:胡须茂密

⑤出示茂密的森林图片,让学生观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⑥点多名同学赛读。

评价语:“你读出了大地的美丽!”“大地多么宽广!…”“大地真是一位巨人呀……”

⑦配乐朗读第2、3节。

2、指导读第4节

(1)过渡语:同学们读得真好,让我们似乎看到了这位和蔼的巨人,他也做游戏呢!

(1)指名读第4节。说说作者把太阳比作什么?大地巨人的游戏是什么?(日升日落)

(3)指名运用手势表演巨人手拿红气球,让它升起下沉,诵读。

(4)看教师手势,全班一齐表演诵读第4节。

3、把第2、3、4节连起来读,读出对大地巨人的赞美之情。

四、有感情地朗读,熟读背诵

l、自主选样认为最生动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互相交流背诵,同桌互背互评,然后班上比赛背诵。

指导朗读,每一节最后一个字均押韵,前4节第3行以相同的韵脚结尾。引导学生根据呈现的音乐和画面的变化,满含赞叹地背诵,教师相机对学生富有个性的朗读给予鼓励,对学生动情的朗读给予表扬。

五、读全文,回归整体

学完这首诗,大家一定了解了为什么说大地像巨人了。你还想说些什么?

教师小结:大自然是如此神奇。大地这位和蔼的巨人博大、宽广。他宽厚地对待我们,让我们在他身上自由自在地跳跃翻滚。让我们用最大的热情去赞颂他吧!配乐朗读全文。

六、动手实践,扩展学习

1、读课文,根据课文描述,想象大地巨人的模样,试着为大地巨人画一张像。

2、学做小诗人,仿照第2、3、4节,再为大地巨人编几行诗,读给大家听或写下来。

2024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5】

一、教材编排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课例由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后有要求认识和要求学会的字,还有课后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既将前后的课文连接起来,又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在部分课文的练习题后,还安排有“资料袋”。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各安排一次综合性学习,分别是“我们的课余生活”“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每个语文园地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八个语文园地中交叉安排两次。

二、教材特点

1、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

(1)强化导语的导学功能。

(2)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

(3)联系单元专题,加强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

2、结合专题安排“综合性学习”,落实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和提出的课程目标。

3、大量更新课文,合理安排精读和略读两种课文类型。

4、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5、改进“语文园地”的形式,丰富“语文园地”的内容。

6、注意体现弹性,增加适用性。

三、三维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000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练习整篇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讲述故事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四、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三维目标

第一单元:多彩的生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大自然的生活乐趣;掌握36个生字和46个词语。

第二单元:名人故事

会认37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掌握词语表中的46个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灰雀》、《小摄影师》、《我不能失信》中人物的对话;能通过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内心活动,体会人物高尚、美好的品质。;学会引用人物语言的几种方式;把自己知道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讲故事时要讲得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故事时要认真;背诵好词佳句,背诵“读读背背”中的名人名言,搜集更多的名人名言;学会通过事情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并养成修改文章的好习惯。

第三单元:心中的秋天

会写34个生字、会认20个生字、正确读写29个词语;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2

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第四单元:细心观察

会写40个生字、会认30个生字、正确读写56背诵部分课文;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在“日积月累”中要求学生读背反映四季瓜果蔬菜的农谚;写一则观察日记。

第五单元:灿烂的中华文化

会写40个生字、会认36个生字、正确读写50背诵部分课文;让学生认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创造天地的一些神奇想象;让我们对古代文化的灿烂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拍案叫绝;让学生交流了解到的传统文化;写自己活动中最想写的内容;读背体现传统文化的十二生肖;引导学生用写春联、做风筝、办手抄报等形式,展示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到的中华传统文化。

第六单元:壮丽的祖国山河

会写31个生字、会认22个生字、正确读写36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背诵部分课文;“读读背背”古代大诗人游历祖国大好河山时留下的千古名句;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

第七单元:科学的思想方法

会写41个生字、会认27个生字、正确读写44个词语;背诵部分课文;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继续培养积累语言的习惯。

第八单元:献出我们的爱

会写41个生字、会认23个生字、正确读写50背诵部分课文;引导学生发现:只要我们献出自己的爱,生活一定会变得更美好。(二)单元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课时数周次教学内容课时数1---2第一单元15----1711---12第六单元12----133---4第二单元13----1513---14第七单元13----155---6第三单元12----1415---16第八单元13----157---8第四单元12----1417---18总复习、期末考试

9---10第五单元15----17

五、课外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安排

1.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2.名人故事会

3.秋天的快乐

4.观察中的发现

5.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6.自编童话故事

第一单元教材计划

第一单元以“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为主题,由四篇课

文和《语文园地一》组成,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槐乡的孩子》是略读课文。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体现了我

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的成长以及它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过记述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了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

课时安排

《我们的民族小学》2课时

《金色的草地》2课时

《爬天都峰》2课时

《槐乡的孩子》2课时

《语文园地一》5课时

2024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县、济、匠”等10个生字。会写“县、设、参”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等2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搜集有关桥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桥,你们知道的桥有哪些呢?(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老师这也有一些桥的图片,你们知道它们吗?它们在什么地方?

2、请同学们看看下面这四幅图,谁知道它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由谁建造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读,仔细看课文,用心记。教师读完后,请同学们不要看课文,说说你知道的有关赵州桥的知识,看谁记得准确又多。

2、同学们谈谈自己的观点。

3、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学生查字典自学生字,理解不懂的词语,同桌间可以小声的交流。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让同学们开火车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教师可以适时点击课件进行生字新词的教学。

(3)教师可以介绍同学们学习新字的一些方法:

①结合生活识记法,“县”是行政区划单位,由地区、自治州、直辖市领导。“县”字的上头是两横。

②比较识记法,“抵”字可以和“低”“底”进行比较识记。“雕”字则可以和“准”“堆”进行比较记忆。

③组词记忆法,“爪”是一个多音字,可以组词爪(zhǎo):张牙舞爪;爪(zhuǎ):爪子,鸡爪。

④看图记忆法,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看图理解“拱形、栏板、雕刻”这几个词语。

三、细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

1、轻声朗读课文,说说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归纳:

(1)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2)赵州桥既非常雄伟,又十分坚固。

(3)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4)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3、教师点击课文朗读,学生听读课文,质疑,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四、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并用生字组词。指导书写“慧”字。

2、读读课后第一题,想一想这些问题分别在哪些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导语。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赵州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指导学习方法。

1、学习第1自然段。我们请一位同学为大家读一读。

(1)读了这一段,你明白了什么?

(2)请根据第1自然段的内容用一句话来赞美赵州桥。

(3)全班齐读第1自然段,以自豪、赞美的语气朗读课文。

2、学习第2自然段。

(1)先默读这一自然段,思考:这段话共有几句话?分别是什么意思?

(2)小组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文中描写赵州桥雄伟坚固的词语和句子。教师重点点拨:“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理解课文内容。

(3)同桌讨论上述加横线的字词在说明赵州桥雄伟坚固的作用。

(4)练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向大家介绍赵州桥的雄伟坚固,以及其建筑结构在建桥史上的创举。

(5)“创举”是什么意思?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是指怎样的设计?理解“既……又……”的句式。

(6)指导学生以赞美的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

(7)总结第2自然段的意思:赵州桥非常雄伟,十分坚固。

3、学习第3自然段。

(1)自学第三自然段,讨论:

①第3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第3自然段和第2自段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②第3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展开的?

(2)点击课件中的“看一看”,通过动画和解说学习第3自然段。

(3)理解“不但……而且……”的句式。

(4)小结:赵州桥的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4、学习第4自然段。

(1)思考:课文的题目是“赵州桥”,课文1—3自然段已经介绍了赵州桥建造的年代、外形特点和栏板上精美的图案,为什么还要写第4自然段?

(2)联系课文说说你对“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的理解,对“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又是怎么理解的。

(3)大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读出自豪的感情。

三、朗读课文,回顾体会。

1、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下来。

2、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2024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7】

板块目标:

1、会认33个生字,会写37个生字,认识茄、调、臂3个多音字。

2、认识并学会使用4种修改符号。

3、了解带有草字头、火字旁、四点底和月字旁的字。

4、积累好的词语和句子。

第一课内容分析:本课是一篇以草字头字为主的看图识字课文。识字的内容是生活中常见的十种植物名称。教学中可以借助图画或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来学习这些汉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归纳出带有草字头的汉字的特点,掌握规律,培养独立识字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茄。

2、能读准本课的十个词语,能归纳出带有草字头的字的特点。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茄。

教学难点:能归纳出带有草字头的字的特点。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认识本课5个生字,理解词语,会写茄、芹、薯、葱、荔5个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认识生活中常见的10种植物,学会5个生字,会写5个字茄、芹、薯、葱、荔。

二、学习课文

1、出示课文插图和词语(做成词卡,黑板上一边是插图,一边是词语)

自己借助书上的拼音或看图读出这些词语,把字音读准。

2、指名读词语,正音

3、再读词语,注意生字字形

4、认读生字,掌握多音字茄(先把学生都能认识的词语读一读,再把不熟悉的词语作为重点借助图画或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认读)薯字可能较难认识,可以比较识字薯---署---暑

5、检查识字情况

观察本课的生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带有草字头的字还有哪些?

6、读词语,给这些词语分分类(蔬菜类、水果类、花草类、调料类)

7、你还知道哪些蔬菜水果?

三、指导写字茄、芹、薯、葱、荔

注意薯、葱、荔在虚线格里的位置

荔,上中下结构,中间的.力写的要小一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完成写字任务和课后习题

一、读课文,复习生字

二、指导写蒜、荷、茶、莓、芦

蒜注意上下结构,下半部分左小右大

茶上中下结构,下边不是木

三、练习

1、形近字组词

茄( ) 葱( ) 薯( ) 莓( )

加( ) 忽( ) 暑( ) 梅( )

2、写出你知道的带有草字头的字:-----------------

四、作业:收集带有草字头的生字并分类

板书设计:

2024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个题目,开展口语交际活动。

2、能把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资料或看到、听到的内容,整理一下,写成习作。

3、读背十二生肖。

4、运用已经获得的识字能力,借助基本字,认识更多的形声字。

教学重点:

1、读背积累成语、词语,体会反义词用法及农历年份编排。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笔讴歌中华传统文化。

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评价能力。

教法学法:

情境导入法、实物演示法、启发谈话法等

教学准备:

及手段十二生肖邮票挂图

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和展示台

一、激情导入。

1、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你都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文化?

2、生自由简单汇报。

剪、扎、编、织、绣、雕、塑、绘、刻……

3、传统文化流传到今天,可谓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而且它们就在我们身边,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课件)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二、自学综合性学习。

1、自己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你觉得提示了哪几个方面?请用笔作上记号。

2、汇报交流。

3、师生扩展开再说一说。

三、确定目标,准备开展综合性活动。

1、介绍同样的传统文化的同学自由组成活动小组2——4人,确定负责人。

2、组内交流,确定汇报方式。

3、集体交流展示收集和了解的中化传统文化。小组代表汇报,不完整的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其他同学可以提问。

4、完成前面综全性学习的展示,哪个小组完成得好。

四、习作

1、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收集了不少资料,有文字,有图片,也有实物,我们还利用口语交际的方式,看到听到了许多。想一想,哪些是你最想告诉大家的?

指名自由交流。

2、在介绍的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抄资料,要用自己的话来讲述。

3、把最想告诉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既可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写开展活动时发生的事情。

4、确定想写的内容后,想一想打算按什么顺序写,想清楚怎么写才能让别人读明白。

5、在交流和评价习作时,可以按照不同的习作内容分类进行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习作的过程中,增进各小组之间的沟通,并丰富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6、交流之后,可以把有特色的习作集中起来,装订成一本习作集。

五、我的发现

1、自己把全部词语读一读。

2、比一比,看一看,词语中的带点字,你能发现什么?

3、这些是字在同一个词中,意思是相反的,你能不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

4、再读词语。

六、作业设计

按照要求写一篇作文

2024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9】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二.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课前预习、准备

1.学生自渎课文,自学生字、词。

2.学生收集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3.教师准备投影片和道具。

第一课时

一.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学生说说课前自渎课文的情况以及体会,介绍搜集到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二.重点检查读书情况

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便。

2.在学习小组内份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小组内互相正音。

3.画出不理解的字词,通过读句子、联系生活实际、同伴讨论等方法初步理解。

4.投影出示本课生字,指名认读。

5.自由说说课文的大体内容。

三、深入理解课文,探研文章的`思想感情

1.分角色朗读课文,这篇课文在写作上很大的特点是对话很多。从人物的对话中,你们体会到什么?

(1)高尔基喜爱小男孩。

(2)小男孩崇敬、热爱高尔基。

2.默读课文,自读自悟

(1)从那些地方看出高尔基喜爱小男孩,用“”画出有关句子

(2)从那些地方知道小男孩崇敬热爱高尔基,用“ ”画出有关句子。

3.学习小组交流情况。

4.全班反馈交流。

5.老师小结板书。

这篇文章通过人物的对话,展示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体现了文学家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怀爱护,及孩子们对他的崇敬、热爱。

四.开展讨论

这两个人物,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五.课堂作业

读、背、写一句高尔基的名言。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男女生、同练习分角色朗读高尔基和小男孩的对话,注意运用适当的语气表达情感。

2.教师范读,在指名读,师生给予评价。

二.课堂实践活动

1.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

2.学生两人一组,借助道具自由组合表演课本剧,提示学生注意语言、表情、动作的协调统一,进入课文描述的情景。

三.识字写字

1.投影出示下列词语:

阳光明媚 鞠了个躬 咧开嘴 吩咐 准备停当 胶卷

秘书 杂志社 记者 突然 侧过脸

a.读一读

b.用实物、动作、换词、造句等方法再度感悟词义。

c.各小组以竞赛的方法用带点的字口头组词,词语组得又多又正确的小组获胜。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要写的字,并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学生瞄红仿写,然后说说自己什么字写得好,介绍经验。

四.扩展训练

“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高尔基对记者和小男孩的态度上形成了宣明的对比。联系上文,小男孩好不容易进了高尔基的办公室,高尔基又是那么地配合他的拍照 ,可万事俱备,他却忘了带胶卷,所以他哭了,这是懊悔,这是自责。对这一点,高尔基是完全能体会到的。因此高尔基希望小男孩再来。小男孩还会再来吗?讨论中让学生联系全文,找出自己的看法的依据,并发挥想象,续写故事。

五.板书

6小摄影师

喜爱

高尔基 小男孩

热爱

对话、细节描写

2024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10】

设计理念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思路清晰,段落分明,语言生动,用词准确。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节课我的设计理念是:以读为主,在生、本对话中感知“美丽”;抓住特点,在师、生对话中领悟春、夏、秋、冬美景;感情诵读,在师、生、本互动中迸发情感。

设计思路

一、从整体上看森林

对于生活在江南地区的孩子来说,他们看惯了小桥流水,杨柳依依……但对北方的原始森林却不大机会见,很难体会原始森林的广袤,所以这个环节我主要让学生从小兴安岭的全景看小兴安岭,对小兴安岭有一个总的印象,然后学习第一自然段,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读出树的多,树的范围广,树的绿,加深学生对小兴安岭的树多,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这个印象。

二、走进森林看森林

站在森林之外看小兴安岭,好一片绿色的海洋,走进这片海洋,那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我紧扣学生对小兴安岭的向往,激起了孩子们的阅读期待。这时我主要以学生的朗读为主,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小组读自己喜欢的季节,找出各个季节的景物以及自己喜欢的句子,从森林里体会小兴安岭的美。通过朗读,更加加深学生对小兴安岭美丽的印象。

三、感受森林四季的美丽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走进小兴安岭春、夏、秋、冬,深读课文,沉浸其中,透过文中语言文字,把握文章主旨的过程。结合本课文,把握段中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进入语言情境,从中受到情感熏陶。同时抓住文中用词准确之处,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精妙,并积累语言。

教学目标

1.会读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4.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主要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

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次,认读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3.合作、探讨自己喜欢的季节,初步体会小兴安岭的四季美。

4.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曾到过美丽的日月潭,到过富饶的西沙群岛,我们感受到祖国南方的风光美如画。那祖国的北方怎么样呢?在祖国的东北有许多高大的群山,其中有一座山,名字叫“小兴安岭”,那里可美了,像个大花园。课本上称它是:“美丽的小兴安岭”。(点击打开课件主页)。

你们想去看看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乘坐飞机,到东北去,去看看这“美丽的小兴安岭”。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整体感知,体会树多。

(1)(出示图片,学生观看图片)这就是小兴安岭,你们刚才看见了什么?

(2)你们能不能用一些词语来形容以下树木的多呢?

(3)请看课文是怎么描述的?(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小兴安岭数不清的树木,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一片绿色的海洋。但是要想走进这片森林,我们首先要先闯过生字关。

2.粗读课文,学会生字。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全文,尽量把句子读通顺,把生字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语。

①检查生字。

融、汇、涨、葱、挡、浸、缕、剑、刮、舔

A.出示有拼音的生字读生字(全班读)。

B.去掉拼音读生字(个别读、全班读)。

②出示词语,指名读。

融化、汇成、涨满、欣赏、葱葱茏茏、挡住、视线、利剑、

千万缕、献出、药材、又松又软、刮过、舌头、舔着

A.同桌互读生字;

B.个别读,再开火车读生字。

三、自主探究,品读春天的小兴安岭。

1.如果大家去小兴安岭旅行,你们会在明媚的春天,还是在

金黄的秋天去?会在枝叶繁茂的夏天,还是在白雪皑皑的隆冬去?

真是各有所爱,小兴安岭在不同的季节,就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的小兴安岭!

2.学生自由品味第二自然段,找找看,春天里,小兴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3.学生交流、反馈。

(1)“树木”。春天的树木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学生读句子)

出示句子: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教师板书“树木”)

A.为什么这里最吸引你?(播放课件)

你觉得这句话中,那个词用得很好?为什么?(板书“抽出”“嫩绿”)

B.指导朗读,学生齐读、个别读。

(2)“积雪”。还有那些景物也吸引了你?(学生读句子)

出示句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教师板书“积雪”“溪水”)

A.在这美好的春光里,积雪融化了,他们怎样地流着?(板书“淙淙地”)换成哗哗地流可以吗?叮叮咚咚呢?

B.作者真会选词啊!你们读读,让老师也来听听小溪流淙淙地流,好吗?(学生朗读)

(3)“小鹿”。你还喜欢什么?(学生读句子)(板书“小鹿“)

出示句子:小鹿在溪边散步,他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A.瞧,他们在干什么?(出示课件)

(学生回答,板书“欣赏”)

B.你有没有在镜子前欣赏过自己?这时的心情怎样?

C.多么可爱啊,请大家一起来当当小鹿,欣赏欣赏一下自己!

4.春天的小兴岭多美啊,让我们送个词给她吧!(板书“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5.:树木的萌芽、积雪的融化和小鹿的出现,让我们感受到了小兴安岭的春天是如此的与众不同。本课的作者就是这样,把小兴安岭春天里具有特色的景物介绍出来(如树木,积雪、小鹿),并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进行细细地描写(如树木就写出它抽出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这个特点;积雪就写出融化后小溪流的特点;小鹿就写出它活泼、可爱的特点),这样,就把一个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小兴安岭展示在我们的面前。

出示语:文中,在描写某处景物时,我们可以学习作者这样,抓住这处景物有代表性的事物来写,并写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四、小练笔

片段练写:

我们的家乡也很美,我们生活的周围也有许多美丽的地方,请选择一处你喜欢的景物,抓住这处景物的特点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树木抽出

春天积雪:淙淙万物复苏

(溪水)生机勃勃

小鹿:欣赏

教学反思

《美丽的小兴安岭》这课文主要围绕“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诱人的。”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向我们描绘了一个迷人的世界,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

我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以下两点:

一、利用媒体,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课文后,我首先让同学们观看了有关小兴安岭的风光片。同学们看得非常投入,从学生惊叹的语气和表情中,我已感受到他们被小兴安岭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于是我因势利导引入对小兴安岭“春天”这一小节的学习。在优美的情境之中,孩子们感受着美,随着老师的点拨,很直观地理解了一些难解的词义,并有层次地感知了课文,真切地感受着生机勃勃的春,草木茂盛的夏,果实累累的秋,雪景壮丽的冬。

二、自主学习交流、锻炼自我阅读能力

这一课,因为课文容量较大,而且“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内容,在学法、步骤上基本一致。于是,在重点品读完“春天的小兴安岭”后,我放手让学生通过读找己感兴趣的地方,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整节课充分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相结合的优势,给了学生更多样化地参与机会。贯穿于整个教学中的感情朗读,使学生体会了作者的感情,感受了语言的精妙,陶冶了美的情趣。

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

1.课堂上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用心品味语言文字的美。

2.今后要更注重培养学生动笔写话的能力。

2024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11】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会读“干燥、暮色”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3.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不同的表达句式,对一些句子尝试换一种说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鲜花吗?能用你喜欢的词语形容一下鲜花吗?我们都知道鲜花可以欣赏,但是它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花钟》。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读课题质疑

同学们,读了题目之后,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启发学生对课题提问) 学生提出问题,老师板书问题,并且在提问过程中带领学生有意识的进行问题归类。

三、自主朗读,解答问题

1.同学们已经说出了自己心里的疑问,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大声朗读课文。朗读要求: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把课后的生字多读几遍,边读边思考,找到答案就在旁边标上记号。 (教师巡视,指导)

2.同学们,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老师来考考你们。

(1)出示生字认读 自读——互读——指名读——齐读

(2)出示词语认读 自读——互读——指名读——齐读

3.就初读提出的问题,全班交流,说说自己的答案。

四、指导难写、易错字( 醒 嫩 强 修 )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二、朗读感悟。

1.读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吗?

(1)出示喇叭花图片,说一说像什么?怎么吹喇叭?

(2)体会一下喇叭花开时的高兴心情,感悟拟人手法带来的不同效果。

(3)出示蔷薇花,对比体会“蔷薇花开了”和“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两种不同句式带来的不同感受。

(4)感受课文不同句式的表达方式,把自己融入到鲜花之中去,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5)同法学习其他花开放的句子。

2.过度: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时间不同,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答案,再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说。

(1)梳理原因:

①开花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

②开花时间与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

(2)理解花开不同时的原因。

3.制作花钟

三、梳理总结

植物学家平日里细心观察发现了花开不同时这一有趣现象,并且利用这种现象制作出了花钟,你想认识一下这位植物学家吗?出示植物学家的图片,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细心,有创意,多联系)

板书设计

发现?----------------(不同的花不同时间开放)

研究?-----------------(为什么会不同时间开放)

利用?-----------------(制作花钟,知道大致时间)

3.课后反思

《花钟》是一篇语言优美,思路清晰的文章。课文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向我们说明了不同的花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按照问题导学阅读模式的基本要求,我设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多联系多思考的习惯。本节课的重点就是在朗读中感悟不同的词语、不同的句式带来不同的感受,而本节课的难点就是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课程一开始,我设计的是让学生对课题质疑。刚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考问题能力都不是很高,如果让学生读了课文之后对全文进行质疑,学生未免有点摸不到头脑,很可能提出一些不相关的问题,浪费课堂时间。所以我设计的是对课题进行质疑,范围一下子缩小了,而且学生很自然地就会提出一些比较关键的问题,比如“什么是花钟,花钟里都有什么花”等等,把这堂课的门槛设置的低一些更适合我们的学生接受。然后就是自主学习阶段,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自己思考找出答案。这样通过问一问,找一找,答一答,学生理解课文就很容易了。之后通过对第一自然段的反复朗读,加动作,加表情,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花开的魅力,通过比较“蔷薇花开了”和“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等一些不同句式,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我们农村的学生平日里这种朗读训练并不是很多,他们在朗读课文的时候不懂得如何融入到课文中去,如果不融入到课文,那么理解课文就是机械式的,没有自己的观点。所以在日后的授课过程中,我依旧会把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列为重点。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没有充分的体现出学生自主的学与老师引导的教这一互动关系,因为害怕放手太多导致会不按我的教学设计发展,所以依旧显得老师说得多,学生说的少。二在学生质疑课题的时候,因为害怕有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所以给学生们提问题的时间很短。如何处理老师意想不到的课堂生成,是我以后需要多学习研究的地方。

2024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12】

教学目标:

1、了解一字多音的现象,能准确读出“朝、舍、缝、量、假、强”在词语中的正确读音。

2、认读关于“风”的词语,体会词语表达上的准确、形象。

3、背诵和书写两则有关动脑的名言。

4、培养阅读能力,感受表达的生动、优美。

5、积累与季节有关的词语。

6、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的精神,和乐于表达的兴趣。

7、设计春节节日饰品并进行交流,锻炼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并从中了解我国春节的文化。

教学重点:

语文积累;口语交际和习作。

教学难点:

发挥想象,并记叙下来;综合实践活动。

课时安排:

6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多音字;积累词语和名句。

教学过程:

一、多音字。

1、在本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绿色的生字朋友——多音字。

2、出示词语卡片,请学生“找找双胞胎”

自己试读;同桌互查;指名读。

3、练习给多音字组词,填空

zhāo()

cháo()

shě()

shè()

féng()

fèng()

liáng()

liàng()

jiǎ()

jià()

qiáng()

jiàng()

4、你还认识哪些多音字朋友?介绍给大家好吗?

二、认一认,读一读。

1、自由读词,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

2、指名读,齐读。

3、再次小声读词,边读边想象词语描绘的情景和感觉。然后在小组里说说想象的画面。指名交流。

4、通过读这些词,你发现感悟出了什么?

三、写一写,背一背。

1、认读名句,简单说说读后的体会。

2、读帖,与小伙伴商量 一下怎么把这两句话写好。

3、指名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4、练习书写。

5、评选佳作全班展示。

6、用最有效的方式背诵两句名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积累与季节有关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阅读

1、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

2、说说初读后的感受。

3、默读,划出你觉得写得很好的地方,多品味品味。

4、交流体会。老师及时总结其中好的方法。

5、有感情地朗读。

三、探究与发现

1、还记得《米佳的愿望》吗?我们的生活中因为四季不同的风情而丰富多彩。而一提到四季,你的眼前也肯定已经展开一幅幅不同的画卷。

2、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3、你还能说出这样与季节有密切关系的词吗?小组比赛:应选择一个季节,看看哪一组的同学说出的词语最多。

4、总结:其实妙词就在我们身边,关键在于你是否能探究和发现。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发挥想象,大胆地向他人表达,并努力用语言打动别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小品表演《乐乐和童童的对话》。

二、自由交流

假如风有颜色,你希望是什么颜色呢?为什么?

在小组里自由发言,小组长组织好顺序,明确发言的要求:说的人态度大方,能让每个人听清楚,听的人认真倾听,有意见应等别人说完再来讲。

三、推荐代表向全班交流。

四、评选“风的使者”

五、延伸

请你也动动笔,画出风的颜色,为下节习作课作好准备。

第四、五课时

教学目标:

大胆想象,并乐于真实地记叙自己的想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后大家都动笔画出了心中的风,今天我们来开个小画展吧!

二、范文引路

1、出示一幅春天的图画,朗诵范文《春天的颜色》。要求学生边听边想象。

2、交流听范文后的感受。

三、动笔写初稿。

1、像小作者一样,为你的画配上一段文字,让它更丰富更生动,好吗?

2、试写一段话,简要大意即可。

四、交流、补充。

1、在小组里展示自己的画,并读初稿。其它成员提出个性意见。

2、根据个性意见,再次完善自己写的内容。

3、面向全班学生交流,集体补充。

五、定稿。

第六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综合性学习成果的展示交流,增强学生的实践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进行综合性语文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相信每位同学都设计出了喜庆的春节饰品,这节课让我们召开一个小小的设计发布会。

二、展示交流。

1、出示自己设计的饰品和设计说明,在小组内交流。

2、推荐佳作全班展示交流。

三、评选“最佳作品”和“最佳设计说明”

1、评选。

2、请设计者上台介绍自己的经验和方法。

2024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1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19课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隋朝”、“石匠”、“世界闻名”、“设计”、“创举”、“雄伟”、“雕刻”、“遗产”等词语。

2.查字典理解词语;运用“参加”、“而且”造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了解句与句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进行朗读训练。

3.从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设计与建造及其在造桥史上的意义,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及设计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及设计上的特点。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我国有许多世界闻名的古代建筑,能说说吗?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是与桥梁有关的古代建筑。这座桥,它没有万里长城恢弘气势,也没有北京故宫的金碧辉煌,但它却是世界建桥史上的一大奇迹,因为它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这就是赵州桥。(板书课题)

2.结合预习,谈谈你对赵州桥的了解。(生自由发言)课文中的词语也认识了吧,我们再来共同学习。

二、检查字词

1.读音要注意的词语有:横跨参加前爪;字形要注意的有:县、设、爪、贵;词义要注意的有:创举和智慧。

2.齐读词语。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赵州桥是古人留下来的历史遗产,是劳动人民智慧和才干的结晶。它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来读读课文。(指名读课文)

2.生汇报。

四、品读课文感悟文本

1.通过一千四百年体会到它的古老。(抓重点词理解课文)指导感情朗读。

2.赵州桥是一座非常雄伟的桥。

(1)“桥长50多米,有9米多宽……横跨在30多米宽的河面上。”能体会到这些数字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文中列举了这么多数字,为我们展现了栩栩如生的赵州桥。我们边读边想象。(指名读句子)

(2)通过想象,雄伟的赵州桥仿佛就在眼前,这种边读边想象的方法有助于理解课文,想读的孩子借助这种方法一起读。

3.赵州桥是一座坚固的桥。

(1)它不易被冲毁,这与它的设计有关。(指名读相关语句)

(2)结合感悟,借助图片,讲讲赵州桥的构造特点。(大桥左右各有两个小洞,平时水从大洞流过,发大水时还可以从小桥洞流过。这样的设计不容易被大水冲毁,而且还节省了石料。)

(3)这种设计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作者用的什么词?(创举)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也就是说。在赵州桥之前,没有人这么建桥,赵州桥是第一座这样的桥。

我们的赵州桥经过了一千四百多年,仍完好地横跨在河面上,这就是劳动人民智慧和才干的见证呀!带着你的感悟,再来读这一段。(指名读)

4.赵州桥是一座美观的桥。

(1)作者为什么不说赵州桥坚固美观?比较句子异同,总结原句的.优点。(因为这句既总结上边的内容,又引起下边的内容。)

(2)用“不但”总结上文,用“而且”引起下文。这对词语非常重要,不仅起到连接作用,而且使表达更有条理性。

(3)赵州桥雕刻的三种龙的图案很美。课文写的多细致,再想象,看看还能体会到什么?(感觉这些龙像真的一样)带着理解,边读边想象。把静态的都写活了,多令人想象。

(4)我们借助图片,穿越时空,来亲眼目睹那一幅幅精美的图案。(欣赏图片)

(5)图案雕刻的精美,作者的语言描绘的优美,把它积累起来。(指导背诵)

5.一千四百多年了,雕刻的图案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这不就是对古人智慧与才干的最高评价吗!带着骄傲与自豪齐读最后一句。(齐读)

五、指导书写规范笔画

1.回读要写的生字。

2.记忆字形。

3.重点指导“横”和“举”两个字。

六、布置作业

1.把生字写一写并组词,再用“不但……而且……”造句。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上网、看书或向他人请教,了解自己家乡的古代建筑,下节交流。

2024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14】

学习目标

①认识匣、锯、阶3个生字。会写挖、鞋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等15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在变化的道理。

A案

课前准备

①学生自读课文,对照课后生辽表在课文中画出生字,标好每个自然段的序号,记下自己的疑问。

②生字词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一曲节奏舒缓的乐曲。

③用纸分别画一个5岁左右和9岁左右的科利亚的模样,剪下来准备板贴用。

第一课时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①出示5岁时的科利亚人物像。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苏联小朋友,他的名字叫科利亚。课文讲了科利亚的什么事情呢?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②板书课题,指导学习生字匣:读准音:联系木盒子识记形,了解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出示生字词卡片,开火车请学生读。

③朗读展示: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④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带,学生边听边思考揭题时的两个问题。

⑤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尝试帮助老师完成板书:

()木匣→()木匣()

⑥学生简单谈谈自己觉得科利亚是个怎样的孩子。

⑦引导学生质疑。

精读感悟,明白道理

①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思考问题:科利亚的木匣里有什么?他是怎样埋木匣的?为什么要埋木匣呢?

a.教师指导学生用朗读的方式告诉大家:科利亚的木匣里有什么。

学生找出句子读:木匣里盛着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有冰鞋、小斧头、小手锯和其他小玩意儿。

教师结合生字的学习,启发学生读的时候注意突出各种各样、冰鞋、小斧头、小手锯、其他小玩意儿这些词语。

b.教师引导学生画出描写科利亚埋木匣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c.教师引读:科利亚干吗要把这些东西埋起来呢?学生接读第三自然段。

②学生默读课文第四至十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科利亚后来是怎么找到木匣的?

a.引导学生找出科利亚开始挖木匣时的言行的句子读一读,体会科利亚是个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孩子。

b.重点指导学习第十一自然段。

用人像图和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四年前,科利亚是5岁(教师在黑板上贴出5岁的科利亚形象,让学生自己从前后课文的有关语句中找到推算的依据),走了10步埋下木匣(用线段图表示);现在的科利亚是9岁(教师在黑板上贴出9岁的科利亚形象),启发学生自己上黑板画线段图表示科利亚现在每一步的大小,应该画几步。

c.联系上文,让学生说说第十二自然段中果然的意思。

d.分角色朗读第四至十二自然段。

③学生齐读最后一段课文,边读边思考:从这件事中,科利亚懂得了什么道理?

a.指名读这一段;分男生、女生读这一段。

b.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

c.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上的事、社会上的事,也可以联系学过的课文或课外读到的文章来说说我们周围有什么在起变化。

作业

抄写课文最后一段

第二课时

熟读课文

①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②自由朗读全文,挑选自己喜爱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巩固生字

①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②分类记忆要求会写的字。

a.找出左右结构的9个生字:挖、鞋、锯、抢、难、初、敌、阶、懂。有的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特点来记忆字形。

b.学生利用笔画、偏旁或熟字记忆其他4个生字:斧、免、屋、管。

③给生字组词。

指导写字

①出示9个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学生观察这9个左右结构的字各部分所占的大小有什么不同。

②学生写字。

a.教师播放节奏舒缓的音乐,学生闭目静坐,正确执笔,摆好坐姿。

b.学生对照范字临写。每个字写两遍。

c.教师巡视,及时评议。遇到共性问题可以范写指导。将学生写得好的作业即时展示。

抄写词语

①自己读、记词语。

②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复述课文

个人练习。指名复述,全班评议。

实践活动

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B案

课前准备

①生字词卡片。

②抄写课文最后一段的小黑板。

第一课时

分步揭题

①板书木匣,匣字注音,学习匣的音、形、义。

②完整板书课题。

科利亚是个苏联的。这篇课文讲了他的什么事呢?

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

①学生自读,把课文读正确,想想课文讲了什么事。

②指名学生朗读,纠正读错的地方。请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写了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事。)

默读课文,了解叙述顺序

①布置默读。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看看从哪儿到哪儿是讲科利亚埋木匣,从哪儿到哪儿是讲科利亚挖木匣的。

②默读、思考,做记号,也可与同座讨论。

③全班交流。

a.哪几个自然段讲埋木匣,哪几个自然段讲挖木匣?

b.另外的几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有的是讲情况的变化,有的是讲从这件事受到的启发。)

学习字词

①出示要求会写的13个生字,读一读,再组词。

②观察字形,互相说说写这些字时要注意哪些地方。

③学生写生字(两遍),再把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抄写一遍。

第二课时

复习字词

①用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

②听写本课应掌握的词语。听写后对照词语表自我批改订正。

突出重点,加深理解

①提出重点问题:科利亚是怎么找到木匣的?从这件事他懂得了什么道理?

②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认真读书、思考。

③全班交流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④教师出示课文最后科利亚说的话。引导学生用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或自己经历过的事例,说说对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的体会。

⑤鼓励学生把最后一段抄下来。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布置作业

①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一、二年级的小朋友听。

②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不方便的事情,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准备一下,到口语交际时和大家交流。

2024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15】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仍采用主题单元的形式,全册共12个主题单元,其中第七单元《集市和超市》为开放单元。这些主题有表现自然世界风貌的,如“色彩”“声音”“塞北江南”“鸟儿”和“奇妙的海底世界”;有反映儿童成长过程的,如“我们和我”“成长的经历”和“幻想和想像”;也有折射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人类文化的,如“心中有祖国”“集市和超市”“通讯”和“过年”。每个单元包括三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全册共33篇主体课文(其中一篇为《寓言二则》),所选课文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表现了大自然的瑰丽神奇,描绘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赞美了人类美好健康的情感,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与学生身心发展同步,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激发学生追求理想,崇尚科学,为了实现理想而努力。

学情分析

教学目辬和任务

1、通过一系列与主体课文紧密配合的字、词、句、篇的练习,激发学生对祖国语文的喜爱,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使用,促使学生逐步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2、通过自读课文的学习,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3、通过“畅所欲言”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引导学生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同时学会倾听。

4、通过“笔下生花”习作栏目的学习,促进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素养。

5、通过“初显身手”的学习,引导学生结合语文学习有意识地观察周围生活,有目的地收集资料;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生活中尝试运用

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并在活动中学会合作。

教学活动与措施

1、要继续重视写字的指导。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识字和写字的联系外,还要指导学生在经常不断的练习中提高写字技能,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学习词语,无论是谁都有一个从认识到理解、从理解到会运用的过程。人们对一个新词的认识,开始总是朦胧的,不确定的,随着语言活动的进行,认识逐步达到清晰明确。因此不能把解词、背注释作为教学重点,要尽可能地

在语境中检验学生掌握词语的情况。

3、要继续指导学生学会默读,不仅要求学会只用眼,不动嘴,不出声,不用手指;而且要学会一边读,一边想,理解重点词句,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进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要鼓励学生边读边动笔圈点,划出重点,辬出疑问;

要表扬那些能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默读思考的学生。

4、注意语文的实践性,精心设计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学习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

2024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16】

教学目标

1、分析本册所学内容,使学生对本册所学内容有一个大致的印象。

2、提出本册学习要求,并规范课前预习和课前五分钟要求。

3、老师提出本学期每个学生的希望。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开始我们就要进入三年级的学习了,三年级的同学们在学校已经是哥哥和姐姐了。应该在各个方面都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给小弟弟和妹妹们做出榜样。这个学期的学习内容比原来我们所学的又加深了不少,下面我们先一起来看看课文的目录。大家翻开书

二、分析本册所学的内容

师:我们先来看看从目录上看这个学期我们一共要学习多少篇课文啊?

师:除了课文外还有我们熟悉的一个学习内容那就是——语文百花园

师:说得对,在这个美丽的百花园里,大家都可以学习到丰富的语文知识,我们要向勤劳的小蜜蜂那样,勤劳地在这些物产丰富的百花园里吸取丰富的知识,并不断地积累下来,就可以酿造出最最香甜的“蜂蜜”来!这个蜂蜜谁知道是什么啊?

师:此外,为了帮助大家学习好汉字不但会写还要会灵活运用,所以编这本书的叔叔阿姨们还帮大家安排了三次的识字。而且每次识字里都有好听的儿歌,还有许多的好听的故事,听了老师的介绍大家想不想赶紧学习到这些知识啊?

师:可是我们要怎么样才能把这些知识都学会呢?下面我们要一起来想想办法出出主意。

三、总结提出学习的要求

生述,师小结板书。

1、课前要认真预习。(1读2划3想)

1读就是在学习每一篇课文之前都要把课文和课后的生字读五遍,如果五遍读完还没有读通顺和流利那就再读五遍,直到自己读给自己的家长听他们觉得满意了才行。读好了之后,每篇课文都要给家长签字,怎么签呢?__X已经读了课文()遍,读得()流利。2划那就是读好了书之后还要把每个自然段的序号标出来。还记得怎样去找自然段吗?(对,去找前面空了2格的地方),划出了自然段的序号第二项的要求就完成了一半,还有一划是什么呢?(对了,我们还要把每一课里的.生词给划出来)怎么样知道哪个是生词啊?(对了,翻开后面的生字看看,再去课文里找,只要能与生字组成词的我们就叫它——生词)比如:第一课里.....

3想,又是什么回事呢?古代有一个很有智慧的老人,他的名字叫孔子,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就是告诉我们:勤奋求学而不用心思考,最终还是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仅是空想而不肯勤学,心中有疑问而不想办法去解答,久面久知所学的知识就会一点一点地忘光。

所以我们不但要做个会学习的人,更要做个会思考的人,会提出问题并能解答问题的人。这样的人才是最最全面的人,最最让老师和同学钦佩的人。所以我们在预习时还要学会想,想什么啊?(有很多,比如:课后的思考题,还有对课文中有哪些地方自己弄不清楚的词语啊句子啊,我们都可以用这个宝贝,对啦,用它来记录下来,去问问爸爸、妈妈、老师,甚至同学之间也可以,也可以在课堂上学习的时候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帮解答,也让我们大家一起分享这个快乐的果实。

2、课前预习我们会了,接下来还要注意什么呢?对了,课堂上的学习。上课专心听课可是学好知识和本领的关键。上课学习也有个小窍门:1听2想3笔记

3、提出课后复习的要求

认真作业,勤读背书,认真写字,勤写日记,只要努力,一定成功!

4、提出课前五分钟的学习要求

四、老师提出本学期每个学生的希望。

师:老师相信大家经过自己的努力、同桌的努力、全班的努力,我们班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

教案

课题 1大海的歌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有哪些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潮声、玉镜、仰头、翻滚、奔腾、琴师、凑出、渔帆”等词。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的神奇与变化多端。发展想象力。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海的特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手段、方法 谈话、讨论、交流

第一课时

一、课件导入,激发情趣。

(一)教师导语:同学们,见过大海吗?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大海的风光吧!

(二)初谈对大海的感受。

看了录象,再结合你见过的大海,说一说你感觉到大海怎样?

(三)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描写大海的诗歌。齐读课题。

(四)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识生字。

(一).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词:带着问题我们来读一读课文。首先用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认识文中的生字。把课文读熟。在自己认读的基础上,出示课件,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二)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三)课文中有几首诗?每首诗中的大海给你什么感觉?你最喜欢哪首诗中的海?

三、朗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读你最喜欢的那首诗,想想你为什么喜欢这首诗?

课件出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1)这首诗让你感到大海有什么特点?

(2)你最喜欢哪些语句所描写的情景?想象一下那情景什么样?试试怎样读出你的感受?

(3)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别人帮助解决。?

2.根据喜欢的不同内容自愿组合,进行小组讨论与交流。

3.小组汇报、感悟:

(1)感悟一:大海色的神奇: 个人修改

计 A播放录象一:天水相连,蔚蓝一片的情景。

B引导学生朗读,品味:玉镜、翻滚奔腾、来往穿梭等词语,想象其描绘的情景,从而读出感情。

(2)感悟二:大海风的神奇:

A课件出示填空:

B思考:为什么用省略号?还会怎样?[引发想象]

C仿照这首诗的语句说一说你想象到的情景。

(3)感悟大海静的神奇:

A播放录象,(天上的月亮和星星倒映平静的海面上)帮助学生理解风平浪静的景象和“抱着明月”、“背着星星”的意思。

B指名朗读、评议:

四、朗读课文,选背诗句。

1.自愿结合小组,合作朗读课文。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背诵。

五、拓展活动:

收集有关大海的诗文,了解有关大海的知识,小组合作办一期关于大海的手抄报。

第二课时

1、复习会认字。

2.学习会写字。

(1)自主学习12个生字。(读准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2)小组合作讨论。(音、形、义、写。)

(3)小组汇报,教师点拨:“文”与“纹”、“朝”与“潮”、“镜”与“境”的对比、区分。

(4)学生选出最难写的字,师生探究。

教师板书:滚(注意右边的间架结构:上、中、下三部分长短、宽窄进行画线比较。)

部件拼摆,实物投影展示、评议。

(5)学生练写,小组交流、评改。

3.检查背诵情况。

2024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17】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四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的意思。

学习重点:

“我”和奶奶怎样以不同的态度对待“偷”杏儿的孩子们。

学习难点:

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如果你们家种的果树结了甜美的果子,有人想去偷他们,你会怎么做?谈谈自己的经历。

有一个小朋友和他的奶奶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他们又是怎样做的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杏儿熟了》

[设计意图:把学生的生活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非常自然地进入新课的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对课文所描述的内容有了初步的感知。]

二、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读、正音。

3、同桌互读课文,互查互评。

[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采用多种形式的检查与评价,有助于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整体感知

1、快速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板书)

2、你觉得这个奶奶怎么样?从哪些内容感受、体会到的?找出相应的段落。

四、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观察插图,选择你喜欢扮演的人物角色,给自己起一个好听好记的名字。

2、进入角色,朗读课文,想想奶奶是怎样对待你们的'。找出相应的句子,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一画。

3、在小组内交流句子,谈谈感受。(教师示范)

[设计意图:有目的地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与文本对话的兴趣,有效地改善了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提高,并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发表自己的观点,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4、全班交流反馈。教师相机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5、齐读5—8自然段。

[设计意图:在进行课文分析的同时,指导学生朗读,引导他们读出文中的滋味,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做到读中感悟、读中体会、读中提升,体现了课改新理念。]

五、学习课文9—10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奶奶的言行怎样影响着我?

2、指名回答。(板书)

3、自由读。齐读。

六、回到课文第一部分,理解作者思路。

1、自由读1—4自然段,说说这一部分写什么?

2、快速读课文,找出文中写杏儿多、杏儿好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体会

3、分角色读。

[根据教学思路,打破逐段分析的常规,将课文进行整合与利用,有利于直奔主题,更好地把握中心。]

七、课堂小结。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八、作业

摘抄你喜欢的好词佳句。

[设计意图:在新课标中,教会学生学会积累,这是一个新兴的技能。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丰富学生的词汇。]

    748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