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七年级说课稿10篇

|育祥

说课稿的编写需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要素,教师需要详细说明课程设置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并描述教学内容的结构组织、教学步骤的安排以及教学资源和工具的使用。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关于七年级说课稿10篇,希望你喜欢。

关于七年级说课稿10篇

关于七年级说课稿篇1

一、说教材:

《在山的那一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这首诗歌语言清新、凝练、意味隽永,因而既是指导学生朗读的好材料,又是引导学生体味人生的典范之作。

二、说目标:

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意在培养学生初步的语感。)2、品味语言,体会情感。(意在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及审美情趣。)3、联系生活,感悟人生。(意在引导学生在熏陶感染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其中目标1、2是教学重点,目标2同时又是本课的难点。

以上目标的确定依据了新课标、单元学习目标、诗歌特点及学生实际。

第一:《新课标》对诗歌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第二:本课所在单元要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人生,还要提高朗读能力。”第三:丰富的想象、浓烈的感情、简约的语言是诗歌的基本特点。本文语言的形象性、含蓄性及深刻性的特点也决定了教学的重难点。

第四:对于刚踏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对于诗歌的知识知之甚少,因而只要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整体感知形象,初步体会作者情感即可。

三、说教法:

为达成目标,我准备采用的方法有:创设情境法、朗读指导法、诱导点拨法。

1、创设情境法,诗以情成篇,以情动人。所以在教学中,我力求酝酿一种利于调动学生思维,引起共鸣的氛围。如上课时,采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大山绵延不绝的画面,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范读时,以钢琴曲《海边的星空》配上优美的画面,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带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讲析中,采用直观形象的板书,以促进学生的理解。

2、朗读指导法:

有感情地朗读是诗歌朗读的最高境界,但对初一学生来说较难达到,因而应加强朗读指导,我将通过示范读、指导读等形式从停顿、节奏、情感等方面入手教给学生朗读技巧。

3、诱导点拨法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老师则是学生的引导者,因而诱导思维,指点迷津、宏观调控应是教师的主要任务。

四、说学法

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诗歌的情感及凝炼形象的语言。

2、联想想象法:学会展开联想与想象,欣赏诗歌优美的意境,精炼准确的语言,培养审美情趣。

3、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对诗中意象含义的理解,对语言的品味及情感的把握,都应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通过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五、说教学程序: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从小聆听着黄河雄壮的涛声长大,看惯了滔滔河水奔涌向前的气势,却对巍峨挺拔的大山充满了向往。如果我们生活在大山里,每天抬头看到的只有高耸入云的大山,苍苍茫茫,绵延不断,你会想些什么呢?(课件播放大山的画面)(此环节意在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

学生畅所欲言,师适时导出课题:

诗人王家新从小生活在山里,他的童年,从未走出过山的世界。一片寂静的校园,一条清澈的小溪以及无数座无言的群山,便构成了他幼小的心灵世界。面对大山,他又想了些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翻阅《在山的那一边》,去探寻人生的哲理。(师板书课题及作者)(二) 师生合作,制定目标:

学生根据自己了解的诗歌方面的知识,讨论制定出学习目标,师作简要板书:

1、有感情朗读;

2、品味语言;

3、感悟人生。

(三) 反复朗读,整体感知:

此步骤共分三大环节:初读,求流利;再读,显技巧;三读,含感情。

第一环节以学生为主,通过反复朗读达到正确、流利的要求;第二环节以教师指导为主,通过范读、指导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掌握朗读技巧;第三环节需要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达到要求。

1、自读诗文,整体感知:

此环节要求扫除障碍,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初步感知诗歌感情。

2、检查朗读:

指生朗读,其余学生从语速、语调、停顿等方面进行评价,师做及时点拨。在评价过程中,找同学进行局部示范朗读。

3、教师范读:教师配乐朗读诗文(课件显示重重高山、碧蓝的大海及诗文内容,并配有较舒缓的音乐),帮助学生确立本课的感情基调,进一步体会重音、停顿等技巧。学生对比初读情况查找不足,并总结出朗读要领:

①停顿要合理 ②重音要突出 ③感情要饱满。(师作简要板书)4、学生再读,思考:

① 诗中的“山”与“海”各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② 作者借助“山”与“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在学生思考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意向的含义及文章的主旨,师作及时板书。

(四) 品味语言,探究赏析:

感情是以文字为载体的,在学生初步理解感情的基础上,自然过渡到对语言的品味。学生尝试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或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细细品味,并随时标记遇到的疑问。

(此环节的设计意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体会语言的魅力。)学生可能涉及的问题有:

1、“铁青着脸”怎样理解?

2、“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如何理解?

3、“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飘来的东西是轻的,怎么会扎下深根?

4、为什么说“枯干的心灵”?

5、“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感情?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透过语言体会内涵,感悟人生哲理,明确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只有不懈努力,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在理解诗句的同时,穿插朗读,使理解与朗读互相促进,融为一体。如:当学生理解了“铁青着脸”是运用拟人的手法,表面上是写山的颜色,实际是写自己心情的难过时,让学生试着读出难过的感情。

(一边赏析,一边将诗句要体现的情感补充在屏幕上的诗文中)探讨完以上问题后,学生带着对诗歌的深层理解再次齐读课文。

(五) 联系生活,体味人生:

对海的向往使诗人一次次翻越重重山岭,相信他最终一定会看到心中向往的海。在同学们的生活与学习中,遇到过山吗?你们又是怎样面对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记忆的闸门,谈谈类似的生活经历。

(以上环节的设置,意在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进一步体会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激发学生面对困难、勇于进取的精神。)(六) 小结:

在学生畅所欲言后师作小结:

翻越重重高山的过程是艰难的,可“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只要肯付出努力,碧蓝的大海就会展现在你们眼前。最后让我们再一次饱含感情的齐声诵读最后八句诗。

(在朗朗的读书声中结束本课的学习)

附:板书设计 文

关于七年级说课稿篇2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在山的那边》。

下面我就按说教材、学情、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和作业设计几部分内容进行解说。

一、教材分析

《在山的那边》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四篇文章。本单元的课文都是以人生为主题,是作者抒写对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这一单元中,所有文章都是作者写出对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阅读这些文章,可以引导学生体味人生、敬畏生命、追逐理想。

《在山的那边》是当代诗人王家新的一首现代诗。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诗歌教学的要求有:朗诵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表达的情感。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不应过多的讲解诗歌的理论知识,而应该把重点放在朗读及品悟感情上,即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使其具有独特的文学体验。

《在山的那边》是诗人王家新借自己童年的想望和困惑,用“山”与“海”这两个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告诉人们自己成长中的人生感悟,并启示人们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不停的翻过无数座山,要一次次战胜失败和苦难,才能实现远大理想。

二、学情分析

从入学到现在,我对班级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因为我面对的是初中的农村孩子,所以一般来讲语文功底都不是太好。在诗歌鉴赏这个模块,虽然有已经学过的《秋天》铺垫,但要求他们由于方言的原因要求准确并富有感情的朗诵是比较困难的,并且精准理解和感悟诗的意境也是由于功底薄弱会有所限制。但是这首诗很有吸引力的地方就在于调动他们自己的生活感悟,他们都是农村学生,他们渴望农村以外的生活,这符合整首诗的`意境。就这一点来讲,学生一般能较好地把握诗中的“山”与“海”的象征意义,加以教师因势利导,重点点拨,会让学生对诗歌的学习有不一样的体会。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简单掌握诗歌朗诵技巧。

2、了解现代诗歌的一些知识,如象征的艺术手法、修辞方法等。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师表情朗读启发学生对作者情感和语言的感悟。

2、领会诗中“山”与“海”的艺术形象的象征意义,以及重点语句的分析鉴赏体验。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联系实际,体会作者激励人们百折不挠、坚持奋斗,到达理想境界的情感。

2、培养为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诗歌中“山”与“海”的象征意义。

2、表情朗读启发学生对作者情感和诗歌语言的感悟。

(二)教学难点:

领会诗歌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这是一首比较简单易懂的诗,所以在表情朗读的基础上,对诗歌内容和象征意义的进行理解与体会,对学生的感悟和思考能力,情感的熏陶和启迪都有良好的引导作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运用和多媒体教学的运用会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出于课标要求和兴趣教学法的启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朗读指导法 2、问题点拨法 3、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采用学习方法如下:

1、朗读法

2、联想想象法

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教学过程 :

依据上述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并以语文学科的特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我设计了如下环节来完成这一课的教学。

1、导入

同学们有没有听过一首歌叫《蓝精灵》?(播放音乐《蓝精灵》,播放图片蓝精灵——兴趣导入)。听完音乐后,大家想想,在山的那边真的有蓝精灵么?或者还有其他?那今天我们来看我们的新课:《在山的那边》。(板书)(用时三分钟)

2、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标注生字词:

教师范读诗歌(注意表情朗读的渗透),学生在在听读中划出比较难理解的生字词。(配合诗句展示相关图片:山和海。)读完后让学生找出难理解的生字词,因为学生已经预习过,只需要多媒体展示出来,加深学生印象,学生齐读生字词,课堂巩固。

(2)学生齐读诗歌,思考并回答问题,这是对学生对课文整体把握的检验。问题设置如下:

A、诗歌两节中的“山”和“海”意义相同吗?如果不同,分别指什么?

B、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两个问题的设置旨在让学生对诗歌的大意有所体会,有利于进一步深入分体探究学习。教师必须明确第一节是小时候的山,是现实中的“山”和“海”第二节中的“山”指的是艰难险阻、困难坎坷、重重阻碍;而“海”是指理想、目标、信念、信心、成功以及诗人在这首诗中所要告诉人们的是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坚定信念,即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会实现。(结合前文朗诵时播放的图片加以说明)

(整体感知环节最多用时十二分钟)

3、课文精讲即问题探究部分:

这一部分主要利用学生朗诵加问题探究梳理课文的方式对诗歌进行鉴赏。而且问题的设置主要是针对重点语句的理解和体会,有象征意义、修辞手法、语言特点等内容,呼应知识与能力的教学目标。而在这一部分主要采用 多媒体展示的方式,根据不同的意境,运用不同的图片做背景,加深学生对诗歌的体会,触动学生的感情,理解诗歌的内涵。

这些问题都是根据课后习题或者是课外习题中命题出现率较高的知识点整

理而来,对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而这些问题我会采取逐题探究讲解的方式进行知识点的梳理。主要问题设置如下:

(1)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

小时候想望山那边的海,爬山是为了看见大海,这个想望并没有告诉他人,所以说“隐秘的想望”。(对前面词语盘点的回顾:隐秘,不想让人知道的事)

(2)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这是拟人手法。“我”爬上山顶,以为能够看见大海了,可望见的却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丧,山色是青的,只因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看见山也铁青着脸在那里笑“我”幼稚可笑,所以望见那边的山,看起来就像“铁青着脸”。(修辞手法的讲解:拟人,图片背景:青的山,加深记忆和视觉体验)

(3)“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是什么意思?

“我”原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大海,现在才明白这是幻想,所谓“零分”就是说幻想全然落空。(“零分”解释:什么都没有,多媒体链接到一张空白的幻灯片)

(4)“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种子比喻一个信念,是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

妈妈是由我的痴想、疑问而说起这话的,而这个“海”是不存在的,不切合实际的,所以说是飘来的。(解释“飘”字,轻的,形容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5)“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呢?

诗人确信远方有海──理想是可以实现的,日日夜夜理想在心中激荡,鼓舞着“我”不懈地奋斗,就像听到大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枯干的心灵”,比喻对理想的渴望。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图片背景,海潮,傍晚,一个人,闭上眼睛想象,加深对诗歌的感知)

(6)“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

理想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只有在执着追求、坚持不懈、勇往直前、不断奋斗之后,才有会有收获。这时候理想的实现才会使你兴奋、给你惊喜。(多媒体超链接用灰暗的图片和有阳光的图片进行比较)

(7) “信念凝成的海”这句话中的“海”有什么含义?

这里的“信念”指得是妈妈给我的信心,而这里的“海”指的是作者在不断追求的目标。

在探究问题这样设计,可以根据时间调整,有时候会出现突发状况,如果时间不够,就要留一两个问题做作业,确保课堂教学环节的完整性,也可以当做下节课的知识回顾。

接着就是本课的另外一个小小的不同,就是作者及写作背景不出现在导入后,而是课文讲解完后,学生会好奇老师为什么不讲解作者,这时候引出有利于学生的记忆,结合文章背景对诗歌的理解会进一步加深。作者和写作背景的安排需要明确写作背景在前作者在后,用写作背景引出作者。这一部分内容只是利用幻灯片进行播放,既省时又高效,有利于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课堂利用率。(幻灯片展示如下)

(1)写作背景:

作者小时候跟随从教的父母游走于各地求学,可是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去看海是作者童年时期的一个梦想,影响着他的一生。这首诗诉说着作者一直以来的“隐秘的渴望”。

(2)作者:

王家新,我国当代著名诗人、诗歌评论家。1957年生于湖北省丹江口市。著有诗集《纪念》(1985)、《游动悬崖》、《楼梯》(1993)、《未完成的诗》(20__)等。诗论随笔集《夜莺在它自己的时代》(1997)、《对隐秘的热情》(1997)、《没有英雄的诗》(20__)等。

4、课堂小结部分,分两部分内容进行:

首先是问题回顾,这一部分是机动教学环节。所谓机动就是根据时间定。时间充足,穿插回顾象征手法和修辞方法,一旦时间不够,可以留作作业,

接着是诗歌意义的理解,需要强调“山”和“海”的象征作用,并以此进行总结:要见到山那边的大海,必须百折不挠,坚持不懈。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让我们永远牢记,心中要有一片海——“理想”。为了这个“理想”,从现在开始,就要努力翻过一座座山——克服一个个困难。所以,努力去实现心中的梦想吧,“海”一直在远方为你喧腾!鼓励学生不断努力,为了理想不断前行,点明作者写作意图。

5、板书设计:

在山的那边

小时候(一) 长大后(二)

山 山 象 困难、坎坷、阻碍

海 海 征 信念、目标、成功

这样设计是象征的手法清晰展现,有利于学生记忆。

6、作业设计:

背诵本诗,完成学习之友。

这是一篇阅读课,学生只需要掌握朗诵技巧,并且理解诗歌的意境,学会分析重点诗句进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就可以了。所以作业的设计涵盖了这几方面的内容。

《在山的那边》解说完毕,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关于七年级说课稿篇3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济南的冬天》(板书:济南的冬天+老舍),下面我将从教材和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策略几个方面阐述我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和学情

(一)教材

《济南的冬天》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它是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写的一篇描绘济南冬天的美丽景色写景散文。

编者安排这篇文章,就是想让我们领略到自然景物的美,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

(二)学情

对于刚刚跨入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在我看来,大多数的学生应该都喜欢写景的美文,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情境,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二、说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语文学习重在强调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理解重点词语,品味积累语言,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过程方法目标:

朗读课文,感知内容,初步培养感悟散文的能力:学习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多方面地写景,表达自己的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

2.教学重难点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我将本文的重点放在学习作者抓住特征运用贴切手法描写自然景色的写法上,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方法

教学:

1.根据语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通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进行教学。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作者在景物描写之中,寄寓了自己对济南冬天的无限喜爱之情。学习本课重在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特征细致描绘的写法,体会作者借景抒发的赞美之情。而若要达此目的,就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反复诵读,使学生深入文本,深刻感悟,进行个性化解读。为此,本设计围绕“读”字做文章,抓住“读”字开展系列语文学习活动,从而达到读中悟,悟后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和丰富的想象力。

2.采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增强教学直观性,扩大教学容量。

学法: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指导,采用了:

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及反馈练习法。

四、说教学过程及策略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

一年有四季,季季有特色。今天我们单表一下多姿的冬天。和学生一起欣赏燕京一带冬天雪花,感受边塞冬天的奇寒;东北的冬天,云南的冬天。引出素有“泉城”之称的济南,冬天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追逐老舍先生的足迹,到济南去看一下冬天的景象,感受一下冬天的气息。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环节,我设计了三个小问题:

1.学生用一两个词语概括自己经历感受过的冬天的特点。

2.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用几个词语概括老舍笔下“济南冬天”的特点。

3.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

济南给老舍先生的最大感受就是——温情。于是,全文处处围绕体现着“温晴”,也体现着“温情”。

三、以温晴识温情——“温情”在我身边

学生朗读第一段,小组交流,领会作者用对比的方法突出济南温晴的特点。

因此,作者说济南是个“宝地”。

四、以温晴看温情——“温情”在我眼前

有人说老舍是一位丹青高手,整篇文章无论从立意,还是从构图色彩看,都是一幅完整的图画。从细部看,这幅图画又是由多个画面组成,而每个画面都充满着温情和希望。

教师引导学生跳读课文,寻找温情的画面,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合作交流,为每一幅画面起一个名字并说明其理由。

1.摇篮安睡图

2.雪后小山图

3.山村卧雪图

4.玲珑水晶图

五、以温晴赏温情——“温情”在我心中

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进入对温情的赏读。

老舍先生在本文中描绘了济南的山、济南的水,借山水来展现济南冬天的特点,在鲜明的形象中融入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所以,这里的山水情意浓浓。作者在写作上也展开联想、想象,以温情的形象来比拟温情的上水,用包含温情的语言来描绘温情的山水。

(一)走近温情的人物形象

景物本身没有生命,没有感情,可是作者拿它当“人”来写。如此,景物也就有了意境,有了感情,有了情韵,有了内在美。

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文,分别找出用人物形象来比拟山水的语段,体会温晴的特点,然后学生小组交流,最后师生共同明确。

1.守护摇篮的母亲

2.细致周到的护士

3.健美优雅的女郎

4.娇美害羞的少女

5.俏美柔情的女子

老舍先生不愧为文学大师,他智慧的将印象中的事物想象成一个个颇具个性,而又都充满温情的女性。如此,既写出了冬天的暖,又写出了冬天的美,突出了济南冬天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老舍先生为什么只选取女性形象来比拟描绘呢?

主要让学生明白:这些形象能体现温暖、柔美、慈爱,能与济南冬天的秀美、温晴特点相吻合。

(二)品味温情的语言

本文语言自然、质朴,亲切、柔和,充满着温情。像美丽的女子情态可掬,又像慈爱的母亲娓娓叙谈。

学生先跳读课文,标划出富有灵性、含有意蕴的动词,然后体会口语化、情感化的词语,找出类似语句,进行品味。

六、我笔下的“温晴”和“温情”

1.教师总结:

老舍先生写北方中国的冬天不着眼于“寒”,而着眼于“暖”,不着眼于“壮”,而着眼于“秀”,集中突出了冬天里“温晴”的特点。为了展现这一特点,作者抓住了“暖、秀、绿”着墨,写出了春意,写出了生机。之所以如此,皆在于作者内心蕴含着的“温情”,是作者温情的体验有了这种种温情的意象,是作者温情的感受有了这美妙的表达。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2.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体会,运用“温晴”和“温情”两个词语,写几句话。

五、时间安排

导入3分钟 讲授新课 30分钟 归纳总结 2分钟 写作练习5分钟

六、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

老舍

温情的画面

温晴 温情 温情的人物 温情的语言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关于七年级说课稿篇4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让流行歌曲装点作文》。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说这堂课的设计:

一、本节课在课题中的地位。

__在北大百年校庆上说:“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综合素质的体现。”国家教育部在跨世纪发展战略中也把创新能力作为新世纪的重点培养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学校教育就必须更新观念,从单一的知识传授教育转变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上。作文是语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担当着重要的任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让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达到从生活中感悟语文,让学生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用心去体验生活,用自己的话去表达真情实感。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从而喜欢写作,我们做了许多尝试,从学生非常喜爱的流行音乐中感悟写作之源,扮靓作文语言,就是我们的尝试之一。我选择了脍至人口的:《吉祥三宝》、学生们喜欢的周杰伦的歌,在听的基础上,让学生对歌曲所表达的内涵有进一步的了解。因为生活是写作的第一源泉,有了这样的生活素材,我相信学生一定能够写出好的文章。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立

依据《新课程标准》、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我是这样确立的:

学生们都喜欢流行歌曲,但很多学生都是盲从,赶时髦,引导他们听、感、悟,把学生喜欢的变成知识的一部分,我确立了知识目标:学习感悟歌词中含蓄委婉,富有哲理,具有时代气息的语言。

在感悟歌词的基础上,能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表达自己的心灵。我确立能力目标:用心去与歌曲碰撞,用文字来表达心声。

作文就是写真情,帮助学生找到真情尤为重要,我确立了情感目标:热爱生活、关注心灵体验。

创新目标:吸收歌词中的精华,把它变成自己的一种语文学习需要。

用心去与歌曲碰撞,用文字来表达心声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找到生活中与歌曲的共鸣点是教学难点。解决难点的突破点:倾听与感悟。空白点:学生喜欢的歌曲有个性差异,留给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这堂课是一堂引导课,后面还要有系统的辅导,为后面的教学留下空白点。

三、教学过程

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圆满的完成这次的教学任务,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导入。为了能一下子抓住学生,我选择了学生们喜欢的周杰伦的歌《我的地盘》,用FLASH播放,从视、听上把学生带进课堂。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来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2、学生陈述喜欢这首歌的理由,从而引导他们听、感、悟,从感性的喜爱变成理性的思考。

3、有一组小练习,带领学生走进作文。再给学生下发几篇习作,感悟把歌词带进作文的好处和方法。。

4、归结写作方法。

5、当堂片段练习。为了尊重学生的个人喜好,可以让学生从自己喜爱的歌曲中挑选,先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达到“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换之后就是两个思想。”的目的。再从事个人创作。

6、作品展示,学生、老师给予评价。对他们的优点闪光之处当众表扬,尤其是有创意的地方给以热情的鼓励,增强他们的成功欲。对于一般的文章,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帮助其提高写作水平。

7、由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8、课后延伸:作业。发布到博客,共同交流,发布评论,这也是我们的一个创新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引导的作用,启迪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联想及生活体验,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

学生通过倾听、感悟、交流、写作、评改几个环节,完成教学目标。

关于七年级说课稿篇5

一、教材分析

《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是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以人生为主题编选课文。五篇课文都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都各自从不同角度,用不同题材回答了“怎样走好人生之路”这个问题。《在山的那边》用象征手法说明,通往理想之路要翻越无数座山,要不怕艰苦跋涉。《走一步,再走一步》说明的是面对一个似乎无法解决的困难该怎么办。《生命,生命》表达了作者对生命价值及其意义的严肃思考。《紫藤萝瀑布》由藤萝的盛衰,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没有止境的,人生应该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童趣》说的是作者童年时代观察虫蚊、丛草等趣事,有一种物外之趣。阅读五篇文章,不但对同学们正确认识人生,走好人生之路有一定的帮助,而且可以引发学生对有关人生问题的一些思考。

《走一步,再走一步》记叙了“我”童年的一次冒险和在父亲的帮助下一步一步战胜困难脱险的经历,告诉我们:困难和危险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不怕它,将它分解为一个一个的小困难,从眼前脚下做起,就能个个击破、战胜它的道理。文章通过一个故事生发出人生感悟,引出一个富有哲理的道理,给人以启发和教益。

二、学生分析

对一个刚刚跨入初中大门的同学来说,初中生活的开始,意味着另一段人生旅程的开始,他们是带着父母亲友的期望,在他们殷切的目光中走进初中校园的,因而在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设计与规划。他们有理想,有目标,有干劲,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经验,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因而一遇到困难,或手脚失措,不知该咋办;或怨天尤人,哀叹命运不公;或干脆打退堂鼓,畏惧退缩。总之,他们大都不敢面对困难,正视困难,积极思考,从而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故对学生进行正视困难并积极克服困难的思想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教学目标:

根据前面对教材、学生的分析,我从三维方面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积累生动的词语和优美、深刻的语句。引导学生学习借事说理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在朗读中初步读出语气的能力及其复述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在反复朗读、整体感知、深入理解中,感受“我”在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对生活的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细细品味文章所蕴涵的深刻道理,增强学生正视困难积极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教学重难点:学习借事说理的写作方法;理解“我”在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对生活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分析

教法

我讲这篇课文主要使用讲读法。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在老师的讲解分析中,在对朗读的指导中增强感悟、加深理解、引发思考。

学法

反复朗读培养语感;学会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分析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并有所感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培养。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讲述发生在1945年1月,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上,一个上尉飞行员在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情况下,驾驶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出色完成侦察任务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而然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整体感悟,熟悉内容

学生自读课文,准备复述。

自读以前,提问:复述这个故事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待学生明确因为这篇文章是记叙文,所以我们应该讲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以后,学生再读课文就能有意识地记住一些相关内容。

复述前,提问:复述的重点应放在哪儿呢?让学生明白,本文叙事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学生们在四人小组中相互复述 。

指名学生面对全班复述,并进行评价。

设置这一教学环节,其目的主要是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为下一教学环节作好铺垫。同时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

(三)研读理解,培养能力。

提出相关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学习。我打算提出如下一些问题:

在攀爬悬崖的整个过程中,“我”总共哭过几次?哭的作用完全相同吗?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写“我”在攀爬时复杂的心理状态的语句并加以分析。引导学生学习抓住关键的词句进行分析的方法。

在“我”爬下悬崖的过程中,父亲是怎样指导的?“我”的信心有什么变化呢?为下一环节对主旨的领悟打下基础。

这段爬悬崖的经历虽然已过去很多年,但对于“我”来说是难以忘怀的,因为“我”从中获得了“永远忘不了的经验”。这“经验”指的是什么?进一步领会主旨。

因为初一的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不是很强,故老师的“导”显得犹为重要,而以何种方式作为切入点就比较关键了。我之所以设计问题1,就是因为我觉得此问题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引发学生迅速进入课文内容,深入思考。同时在此过程中加强对朗读的指导。告诉学生朗读不但要做到字正腔圆,读音准确,而且要做到停顿恰当,读出语气语调,注意抑扬顿挫。

(四)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延伸

作者的经验仅仅针对爬山而言吗?联系生

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从中得到的启示。设置这一教学环节主要是使学生理解“我”在攀爬悬崖的过程中悟出的道理它对生活的意义,让他们受到启发和教益。

(五)质疑问难

学生再读课文,发现并提出问题,相互讨论解决。设置这一教学环节意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精神。

(六)反思总结,谈收获。

(七)结束语

师送学生一首诗──《一步》:一步走不完长征路/长征却少不了每一走/一步登不上高山顶/一步却能跌下深山谷/在人生的道路上/请珍重你的每一步。然后提出希望。

六、板书设计(略)

关于七年级说课稿篇6

指导思想:以《新课标》为依据,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以朗读贯穿始终,在师生平等互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及赏析能力,给学生有益的人生启示。

一、说教材:

《短文两篇——禅、贝壳》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这两首散文语言清新、凝练、意味隽永,因而既是指导学生朗读的好材料,又是引导学生体味人生的典范之作。

二、说目标:

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意在培养学生初步的语感。)

2、品味语言,体会情感。(意在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及审美情趣。)

3、联系生活,感悟人生。(意在引导学生在熏陶感染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其中目标1、2是教学重点,目标2同时又是本课的难点。

以上目标的确定依据了新课标、单元学习目标、散文的特点及学生实际。

第一:《新课标》对散文诗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阅读诗,大体把握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第二:本课所在单元要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人生,还要提高朗读能力。”

第三: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基本特点。本文语言的形象性、含蓄性及深刻性的特点也决定了教学的重难点。

三、说教法:

为达成目标,我准备采用的方法有:创设情境法、朗读指导法、诱导点拨法。

1、创设情境法,散文以情成篇,以理服人。所以在教学中,我力求酝酿一种利于调动学生思维,引起共鸣的氛围。如上课时,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范读时,带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讲析中,采用直观形象的板书,以促进学生的理解。

2、朗读指导法:

有感情地朗读是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但对初一学生来说较难达到,因而应加强朗读指导,我将通过示范读、指导读等形式从停顿、节奏、情感等方面入手教给学生朗读技巧。

3、诱导点拨法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老师则是学生的引导者,因而诱导思维,指点迷津、宏观调控应是教师的主要任务。

四、说学法

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理解散文的情感及富有哲理的语言。

2、联想想象法:欣赏散文精炼准确的语言,培养审美情趣。

3、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对散文中深层道理的理解,对语言的品味及情感的把握,都应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通过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五、说教学程序: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作家莫顿·亨特的散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而且课文的最后一段老师要求大家能够背诵,不知道同学们掌握的怎么样了,下面由老师提示你们,我们一起来诵读文章的`最后一段。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人生道理,那就是在人生的道路上当我们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时,不管困难有多大,只要把大困难化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那么最终就会战胜巨大的困难,以致赢得最后的胜利,获得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节课我们就接着来欣赏两篇优美的散文,看看我们能从中悟出什么样的人生真谛。(此环节意在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

(一)师生合作,制定目标:

学生根据自己了解的散文方面的知识,讨论制定出学习目标。

第一环节以学生为主,通过反复朗读达到正确、流利的要求;第二环节以教师指导为主,通过范读、指导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掌握朗读技巧;第三环节需要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达到要求。自读诗文,整体感知:此环节要求扫除障碍,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初步感知诗歌感情。

检查朗读:指生朗读,其余学生从语速、语调、停顿等方面进行评价,师做及时点拨。在评价过程中,找同学进行局部示范朗读。(此环节的设计意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体会语言中蕴含的哲理。)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学生活动】思考:品读课文,揣摩字句,讨论交流。

(1)《蝉》中的“想起秋风颜色”,“秋风颜色”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点拨】我们一般说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了“秋风颜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很有新意。它赋予秋风一种“颜色”,把属于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了进来,比如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叶、暗绿的松柏、晴朗的天空,都融进了秋风中,言少而意丰。

(2)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在哪里?扬在何处?通过一抑一扬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首先写蝉的聒噪声使人们心烦,这是一抑。其次写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从朋友说蝉埋在泥下17年,出来只

活一个夏天时开始转折,小小的蝉开始令人惊讶。当最后朋友说到蝉为了延续生命,必须好好活着,对于蝉的印象已经从烦人、病弱高扬到显示生命意义的高度。由抑到扬,涵蕴深厚,传达了本文的主题: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3)课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可以找出来并说说对它的理解。

【点拨】“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是全文的文眼。它是由抑到扬的关键之处,也是由蝉引发的对于生命的深刻感悟。不管是写蝉的烦人的聒噪、病蝉的弱小,还是写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暂生命,都是因为有这句话,才显得有了意义和光彩。它也提醒我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给人振奋精神的感觉。

(4)。小结。

作者从夏天聒噪的蝉、感悟出深刻的道理人生道理,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那生命生命究竟是为什么而存在呢?既然生命是短暂、脆弱的,那我们该怎样做,才能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呢?作者席慕容在她的散文《贝壳》中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朗读课文,教师范读。

2。品读课文,揣摩字句,讨论交流。

(1)《贝壳》中“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点拨】此句上承接着“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比较了自己和贝壳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以表达一种感激的心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让后人为自己的执著、努力而感动。

(2)《贝壳》中有这样的话:“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你怎样理解“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

【点拨】作者希望自己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像贝壳这样的东西来,很小,甚至不起眼,但是是自己精致、仔细、一丝不苟地做的东西或事情。她并不梦想自己成就伟大的功业,只想对自己的生命作出一些精美的回馈。她渴望的不是人们对她赞美和崇拜,而是有人能看懂她执著的爱美的灵魂。所以此处的“固执”“简单”都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其实是执著和单纯的意思。

作者并不希望建立叱咤风云的丰功伟业,她只想像那颗小小的贝壳,用仔细、精致、一丝不苟来塑造执著而美丽的形象,回馈生命,打动人们。“固执”和“简单”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表现了她并不渴求人们对她绝对地赞美和崇拜,她渴望的是一种感动,希望能像贝壳的美感动她一样感动着世界。

(四)、小组讨论,比较两篇散文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

【点拨】相同之处:

(1)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一些感悟。

(2)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

(3)对于“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笔调清新而自然。

不同之处:

(1)《蝉》是先抑后扬,《贝壳》是直入主题。

(2)《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着;《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3)《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对蝉的生命意义的阐发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了自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要给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

(以上环节的设置,意在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进一步体会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激发学生面对困难、勇于进取的精神。)

(五)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通过学习这篇短文,让我们知道,无论生命怎样渺小,无论生命如何短暂,我们都必须要做到认真地对待活着的每一天,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更多说课文章,请访问说课网频道。

关于七年级说课稿篇7

我说课的内容是《登上地球之巅》,它是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五单元的课文,这是一篇自读课文。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位置及课文的特点

本单元编选了《伟大的悲剧》、《荒岛余生》、《登上地球之巅》、《短文两篇》等五篇展现人类探险活动的文章。这些文章都展现了人类对探险的执著和渴望,任何的艰难险阻都无法阻止人类迈向新领域的脚步。《登上地球之巅》描述的是年轻的中国登山队员从珠峰北坡攀缘而上,踏过千年的冰封,克服重重的困难,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在了地球之巅的事迹。登山队员的大无畏精神,让每个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使这些怕苦怕累的中学生为之触动。充分发挥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功能,起到熏陶感染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2.目标、重点、难点的确立

知识目标:①了解这次登峰的概况和意义

能力目标: ②体会数字在文中的烘托作用,体会文中登峰的艰难

③体会文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勇往直前,团结协作,敢于献身的精神

④刘连满这一人物的分析(没有登上文章却重点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⑤学习年轻登山队员的大无畏精神

这五个方面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本单元的目标、学习的重点及初一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③是重点,④是难点。

3.说学情

初一的学生感性思维活跃,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想象力也非常的丰富。但对于篇幅过长的文章,马上抓住文章主要内容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予以方法的指导。

二.说教法

根据大语文观的要求,要求将语文课堂与生活、写作联系起来,以深化对文章的感悟,提高学生审美、写作的能力。再联系本文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他们热情参与,团结协作解决问题,并且适当插入写作练习。具体做法如下:

1.情景设置法:充分发挥多媒体创设情境,使学生融入于课文之中,体验登峰的艰难。

2.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带着感情的朗读,理解登山队员的艰辛。

3.讨论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三.学法指导

当今时代是人类知识和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已不再是使受教育者学到知识,而是让他们学会学习。古人也曾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使学生掌握学法正是实现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达到不教”的目标的方法。

本节课让学生主动参与,相互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共同发展,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学法具体如下:

1.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并能快速掌握文章主要情节

2.朗读法:反复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指导学生重点难点的突破

四:说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由导入新课,学习新课和作业三个环节组成。大约用一节课的时间完成本文的教学任务。

(一)导入(2分钟左右)

好的导入犹如唱戏前的开锣一样未开台先叫座,本文的导入设计是播放珠峰及登山者的图片,并配以高亢的歌曲《珠穆朗玛》,让学生的思绪进入神秘的珠穆朗玛峰的氛围中,直切主题,干脆利落的效果。(时间较长,故未上课时便可播放)

(二)说课文学习

(设想)我设计了四大版块,分别是“攀登纪念馆”、“小小解说员”、“刘爷爷我想对你说……”和“走进登峰迷失案”。

1.关于本文的背景资料,我设置了“攀登纪念馆”版快(解决目标一)(3分钟左右)

(设想)通过此版快,让学生在对珠穆朗玛峰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深理性认识并了解1960年5月的这次登峰运动。

(内容)①珠峰知识简介(学生先谈,教师最后进行归纳,整理和总结)

②攀登珠峰的历史背景介绍

2.关于文章的情节结构,我设置了“小小解说员”版块(解决目标二)15分钟左右)。

(设想)通过这个版块,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确数字在文中的烘托作用,体会攀登的艰难。

(内容)①找出文中体现艰难的句子并谈谈你的感受(快速阅读课文并用

“勾画圈点法”,找出关键的句子)从以下方面向学生讲明:

突击队员们沿着第三次行军侦察的路线,冒着零下30多度摄氏度的严寒,在陡滑岩壁上登攀,他们穿着特制的高山靴也难踩稳。

在这样的高度上,做任何一个细小的动作,身体都有严重的反应。

他们背上的氧气筒的气压表显示,氧气的容量已经不多。

而用在攀登最后三米岩壁的时间,却长达三个小时。

……

……

(学生找到这些句子,谈了自己的感受后,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攀登的艰难,特别注意这些句子中的数字的作用)

②既然如此艰难,是什么支持他们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继续向上攀登?

(为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重托,为追逐心中的梦想,坚毅不屈的品质以及那个时代特殊的烙印,不能让外国人瞧不起我们中国)

③观看当时拍摄的记录片(更直观,加深了对攀登过程的了解以及对他们艰难的体会)

3.关于文章的人物形象,设置了“刘爷爷,我想对你说……”版块(解决目标三、四)(20分钟左右)

(设想)通过此版块落实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提高能力(分析人物性格的特点),体验情感(评价人物形象,学习他们的精神)。

(过渡)(课件图片:登峰四人的照片,只有刘连满的照片是现在的生活照)同学们一定在纳闷为什么只有它的照片是现在的生活照?(因为他没有登上顶峰,所以当时的报纸没有刊登他的照片)

(内容)

①刘连满为什么没有登上顶峰,是他自己放弃了吗?

(不是。刘连满是为了不拖累这个集体,让其他人能完成任务,而主动放弃了登上顶峰的机会,而这也成了他一生最大的缺憾。)

②刘连满的哪些行为感动了你?你有什么话想对作品中的人物或大家诉说?

这时,刘连满突然想起自己在哈尔滨当消防队员期间,采用人梯的办法成功的翻过高墙的经历。他毅然蹲到岩壁前,让别人踩在他的肩膀上……

——为了团队,为了能完成任务,他毅然成了别人的人梯,显示出他有着崇高的集体主义精神。

他担心自己在昏迷中停止了呼吸,战友们不知道他的氧气筒里还保存的氧气,他又挣扎着坐了起来,用铅笔在日记本上给战友们留下了一封短信……

——在有机会活着,渴望活着的时候,他却毅然将活着的机会留给了战友,也显现出他人格的魅力。

……

……

4.关于拓展延伸,我设置了“走进登峰迷失案”版块

(设想)让学生走进其他的登峰运动员,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为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领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内容)老师讲述英国人马洛里从北坡登峰并最终消失在神秘的珠峰的事情,并观看后来发现的马洛里的骸骨的图片,学生说说你的感受,谈谈马洛里这么做是否值得?

(三)说练习

1.查找有关最近攀登珠峰的资料,并在全班内交流

2.小作文

学习了《登山地球之巅》你心中一定有许多的感慨,请以《人生的价值》等为题进行口头作文

关于七年级说课稿篇8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有一位诗坛奇才,他悄悄地来,又悄悄的走,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却写下了许多华美的诗篇“为爱而生,为爱而死”就是他一生的写照,他就是徐志摩,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再别康桥》,去感受他那独特的内心世界(板书课题、作者)

二、简介作者的康桥情结

康桥就是今天的剑桥大学所在地,徐志摩以一名特别生的身份在这里就读,随意选科听课,度过了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他仰卧在有星星黄花点缀的葱绿草坪上,或看书,或看天上的行云有时到碧波荡漾的康河里划船他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学习目标: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情感美与意象美

重点:体会诗的意境美 (板书)

(用课件展示作者照片及简介)

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 请一名同学朗读课文,正字正音,初步感知课文

2. 读学案上字词,落实基础知识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师生共同解答.

四、深入理解

1、感受音韵美

学生听一遍课文朗读,学生模仿读一遍,引导学生走近课文

点学生姓名起来朗读,师生共同纠正,更好地把握其情感节奏

感受诗歌排列的工整、叠词的运用、每一诗节的押韵(如第一诗节“来、彩”,我们写诗时也可以用)等

2、体会情感美

学生朗读第一诗节,重点在”来”字,体会那种再次来到母校,故地重游的淡淡喜悦之情教师再读一遍,进一步体会作者踮着足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又无声息的荡去,生怕打扰康桥的静谧,体现出对母校的深深眷恋之情

最后一小节处理同上 ,重点在”走”字,体会那种即将离别的淡淡的惆怅与失落最后诗节与首节回环对应,诗意递进,间接表达出作者的深挚情感

3.分析意象美

教师以第二诗节为例,进行分析 (板书:金柳)

“金柳”的意象,“金”字写出了夕阳的灿烂,夕阳照射下的柳枝,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在传统诗歌中就有折柳送别习俗,“柳”与“留”谐音,这是对传统的继承;新娘的比喻新奇, 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心中荡漾,这种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的欢喜和眷恋的感情“金柳”就是一个意象

意象是包含了作者主观情谊的客观事物比如余光中的《乡愁》,运用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表达出对大陆的思念与眷恋之情写诗歌就是用形象表达思想,不是空洞的喊口号我们在写诗歌时就要借某些意象来表达情感

由学生自读26诗节,找出自己认为好的诗节、句子,甚至一个字,先读品味再自己分析,写在学案二(3)题后面,然后小组交流合作,推选一名同学总结发言

比如:“青荇”的招摇得意,自己愿变成一片水草永远融入这美好的大自然.体现出作者对这里一草一木的热爱之情等等.

彩虹似的梦,充满了昂扬的基调,梦是美丽的,也是虚幻的,但有梦不觉夜长在拜伦潭到底有什么样的梦呢?比如邂逅才女林徽因的爱情之梦,学习西方强大祖国的梦,是作者情不自禁要唱起歌来.

夏虫沉默,反衬静默的情景

4、播放歌曲《再别康桥》,由一名同学配乐朗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听,想象诗歌中的意象,感受意象美

5、向学生推荐徐志摩诗集,激发学生读更多的诗

五、拓展延伸

分组进行朗读比赛,朗读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及徐志摩《雪花的快乐》,力求读出音韵美、意象美、情感美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雪花的快乐

徐志摩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六、作业: 用自己喜欢的意象,写一首小诗

七、板书设计:

再别康桥 徐志摩

学习目标: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情感美与意象美

重点:感受诗歌的意象美

金柳 新娘

关于七年级说课稿篇9

各位老师:

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济南的冬天》。

【教材简析】

《济南的冬天》是七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作者是老舍。本文描绘了济南的山、水、城、人等,作者抓住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从不同角度描绘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本文角度独特,语言准确生动,多使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首尾呼应,浑然天成。学习这篇课文对学生的写景类的习作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目标】

根据本文的具体内容和主要特点,考虑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语文新课改的主要精神,我确定了这样的三维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__”、“__”等生词,感知济南冬天的特点。

2.通过反复朗读与品词析句,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表达作用。

3.通过品味济南的冬天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本课教学的重点:朗读欣赏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特征进行描写景物的方法。

2.难点:学会作者情境交融的表现手法。

【教法学法】

1.主要教法是朗读感悟和“以学定教”。

2.主要的学法是:“找-读-议-品-写”的五步学习法。

【教学过程】

老师们,因为时间关系,下面重点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基于上述的教材简析、目标设定、重难点的把握以及教法学法的选择,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预习检测,整体感知;3.自主质疑,以学定教;4.合作探究,深化要点;5.检测反馈,训练提升;6.总结全课,指导预习。下面我分步来讲讲: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__×老师说:良好的情境,有益于学生的感受,有益于学生的想象,有益于学生的学习。课的开始,我将用课件展示济南冬天的一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走进美丽的济南,感受冬天的风景。

二、预习检测,整体感知

1.我将设计一组有关重点字词的基础题,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重点字词有——)

2.通过自由读和指名读的方式组织学生通读整篇课文。在通读课文之后,我组织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圈画有关济南的冬天的景物词语来理清课文的脉络。

三、自主质疑,以学定教

我打算利用学生个人自主质疑的方式,定向本课学习的要点,实现“以学定教”的理念。学生可能有以下几个问题:

1.作者是从那几个方面展开对济南冬天的描写的?

2.作者在描写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3.为什么说……

这些问题将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四、合作探究,深化要点

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环节。以教学第一自然段为例,我打算通过“找-读-议-品-写”这五步来和学生一起学习。

1.找,就是找找文中描写济南冬天山、水等生动语句,把它们圈画出来。

2.读,就是通过指名读、比赛读、齐读等方式反复朗读课文。“阅读教学最好的方法就是朗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例如,读好——)

3.议,就是通过分小组的形式分析这些词句好在哪里、妙在何处,分析作者的表现手法,分析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让学生合作探究,“生教生,兵带兵”,深入地感悟课文内容。

4.品,就是品语言,品意蕴,学习作者的方法。抓住文中的“……”进行深入品读。

5.写,就是请学生在最有感触的文字旁写下自己的感受。

接下来几个部分,我也会按同样的方法和学生一起探讨学习。

五、拓展延伸,检测反馈

1.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我适时补充一则阅读教材《冬之韵》,让学生在阅读之后,谈谈作者笔下的冬天与老舍笔下的冬天的异同点。

2.我将从《当堂反馈》中选择一组检测题,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当堂检测。

3.根据情况,对典型问题进行集中反馈。

六、总结全课,指导预习

在简单的课堂总结后,提出下一课预习的要点。

老师们,我想通过上述六个环节的课堂教学,初步能够达成我所预设的三维目标。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关于七年级说课稿篇10

我今天所说课的篇目是《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它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童话。

一、新教材对教学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出发点,为童话科幻作品一类的教学提出了新的具体的目标。即:①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②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文学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二、教材内容的分析: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一篇美丽的童话,主人公是个寂寞的盲孩子,"影子"的陪伴使他快乐,给他带来温暖,并让他重见光明。本文不仅富有文化内涵,而且文笔优美,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内很好的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

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该课的教学目标应确定为:

1、感受、体味文章优美的语言。

2、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培养多向思维的习惯。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弱者的良好品质。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朗读、词段点评、讨论、质疑等方式使学生独立思考,并多角度理解本文的主题。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曾经读过很多美丽的童话故事,结识了很多的好朋友,如……(学生举例),还想不想再认识一位好朋友?好,就让我们再次步入美丽的童话世界,结识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去感受那里飘荡的浓浓的爱。

(创设情境,导入教学,激发同学们阅读的欲望。)

(二)分角色朗诵课文(整体感知故事)

角色分配:一人读叙述语言,一人读"盲孩子"的话,一人读"影子"的话,齐读众多"萤火虫"的话。背景音乐选择轻柔、舒缓的轻音乐。

(三)整体感知

读完课文后,同学们各抒己见,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感受,理解童话的主题。

(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谈自己的理解,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情况:①从"影子""萤火虫"对盲孩子的关爱、帮助中,概括出大家都应该关爱弱者,只有"爱"才能使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②"影子"最后也获得生命,从中概括出给别人幸福,自己也能获得幸福。③盲孩子的执着追求。④不管自己曾遭遇什么不幸,都要像盲孩子一样热爱生活,追求光明未来……等等)

这些说法都应该肯定是正确的。让学生明白,一篇文章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其主题,得出不同答案。当然,从文章整体内容理解,关爱像盲孩子一样的弱者,使他们感受生活的美好,则更贴切一点。

(四)师生互动,讨论课文内容:

1、盲孩子是怎样生活的?

2、影子如何陪伴他,给他带来快乐?

3、盲孩子怎样走出了黑暗,看到了光明?

4、本文营造了一种纯真温馨的氛围,有着诗情画意般的境界。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好的语句,体会一下这些语言有什么好处?

(同学们可以边看书边找出答案)

(设计说明:前三个题实际上是这篇童话的脉络结构,学生通过独立阅读就能找出答案,即:盲孩子很寂寞→"影子"的陪伴给盲孩子带来快乐,带来温暖→影子、萤火虫、太阳、月亮的爱使盲孩子得到光明,也能对文章的主旨理解的更深透。第四个问题是让学生学着欣赏、品味作品中美的语言,可四人小组讨论,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都受到美的感悟熏陶。学生的答案会五彩纷呈,老师就要对他们的答案及时做出点评, 学生可以从个人角度举例分析美的语言,不强求一律。例如:

①让学生理解意境美,可从盲孩子热爱生活,渴望光明,情调轻松欢快,情境多姿多彩方面理解。如:"牛儿哞哞地叫,羊儿咩咩地叫", "采摘野花野果","听潺潺的流水声",萤火虫"幽蓝""翠绿"的光,以及太阳、月亮、"弯弯的彩虹"、"各色花朵"、"绿草"、"露珠"等,这一些就构成了一种绚丽的、诗情画意般的境界。

②全篇几乎都由短句构成,好读,不拗口,如"他还看见了天上出现了弯弯的彩虹。""他还看见了各种颜色的花朵。""还有绿草。还有草叶上明亮的露珠。"

③叠音词很多,不仅形象感强,描写情态逼真,还可以舒缓语气。如"轻轻"、"咩咩"、"哞哞"、"潺潺"、"阵阵、""飘飘忽忽"、"幽幽"、"缓缓"等。

④节奏感强。如"话音刚落,一声霹雳炸响,风夹着雨,雨带着风来了。""他们走过泥泞的旷野,踏上小路,走向家中。"

⑤含蓄,有象征意义。如"我从阳光里来,也从月光里来,还从灯光里来。""光明是我的母亲。是她让我来到你身边陪伴着你的。""他俩说,我们都是光明的孩子。"

⑥按句排列,短小、活泼、跳跃,像小溪流水,自然流畅,适合孩子阅读。如"他是一个盲孩子。""在他的世界里,没有光亮,没有色彩。""他是一个永远生活在黑夜里的孩子。" )

(五)拓展延伸课文内容:

其实,同学们也发现了,盲孩子之所以能重见光明,是因为有了影子的爱、萤火虫的爱、月光的爱。同学们,你身边肯定也有许多充满爱心的人,许多充满爱心的事,请把你知道的和"爱"有关的故事讲给我们大家听,好吗?

(同学们互相交流,自由发言)

(六)听唱歌曲《爱的奉献》

老师发出倡导:生活中我们不仅要爱自己的父母、家人,还要爱周围的人,爱每一个需要你帮助的人和动物。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

(七)布置作业

①以"爱"为中心,写一篇短文,体裁不限。

② 摘抄优美的词句,写到练习本上。

    598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