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高适的结局
《长安三万里》高适的结局是什么?国产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定档 7 月 8 日全国上映,这是追光动画“新文化”系列首部电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长安三万里》高适的结局,供大家参考,快来一起看看吧!
《长安三万里》高适的结局
长安三万里高适结局如同史实一样,安享晚年,《长安三万里》故事就是以高适弃守云山城为开端,通过老年高适对李白的回忆,壮美的大唐盛景和高适、李白、杜甫等诗人们的深厚情谊缓缓出现在观众面前,最后画面一转,演出高适利用计谋巧妙夺回云山城的故事。
整个故事体现出了诗人们的豪情壮志以及唐诗流转千年的经典魅力,通过对高适一生经历的描述,我更加了解了高适是个什么样的人。原先只是停留在他是诗人的层面,现在终于明白了边塞诗人中的“边塞”的重量。他胸怀国家,抱负远大,一生都在追求保卫国家的机会,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要有为国贡献的理想,并不懈努力。万万不可玩物丧志,沉迷外物,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
唐代诗人高适个人介绍
高适(约649年-约713年),字长仲,汉族,山西太原(今属山西省太原市)人,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才被认为是唐代豪放派诗人中最出色的之一。
高适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但他并不喜欢安逸的生活,而是喜欢冒险和探索。他年轻时曾经参与抵抗吐蕃入侵的战斗,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后来,他离开军队,开始从事文学创作。
高适的诗歌风格豪放奔放,语言生动,富有力量。他的诗作以描写战争和边塞风景为主题,反映了唐代边疆民族与外族的斗争以及士兵们的艰苦生活。他的作品深受士人阶层的喜爱,被誉为“士人之诗”。
高适的代表作有《塞下曲》、《赋得古原草送别》等。《塞下曲》描绘了边塞战争的残酷和士兵们的无奈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赋得古原草送别》以古原草为象征,表达了诗人与故乡的深情别离之情。
高适的诗歌影响深远,被后世称为豪放派的代表之一。他的作品在唐代及后世都得到了广泛的传颂和赞赏。
高适和李白的对比
对比电影中的高适和李白,更能体现人和仙的差别。高适比李白更谙人生哲学,懂得失意时潜龙勿用,懂得关键时刻与唐肃宗站队,因此他成了《旧唐书》中称誉的“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相比之下李白性格孤傲不会以艳俗之词称赞杨玉环,天上才华怎会被徒有皮囊的政治工具所领略,大好的机会只落得个失意收场。而李白的政治触感又极为迟钝,出山帮助永王都不知永王是趁乱割据,站错了队便只能沦为阶下囚。
高适的政治洞察力惊人,在李白沦为阶下囚后,出于自己的名声和安危也杜绝出面帮李白哪怕说一句好话。
二人毕竟是无法相比拟的,李白可是在宴会上抢舞姬去别处献舞,敢狂饮纵欢在瑶池之上,能漫歌驰马在溪流田间,这种超然和洒脱在墨守陈规的高适眼里只能是荒诞,虽为知己却终是两路人。
《长安三万里》配音演员
高适——杨天翔
李白——凌振赫
高适(老年)——吴俊全
李白(老年)——宣晓鸣
程监军——卢力峰【DK】
杜甫——孙路路
杜甫(少年)——刘校妤
高适书童——路熙然
裴十二——李诗萌
哥舒瀚——亚捷
郭子仪——巴赫
玉真公主——徐佳琦
扬州舞姬——邱邱
张旭——商虹
李龟年——陈喆
王昌龄——汤水雨
王维——姜秋再
李邕——李昊甲【巫蛊悠悠】
岑参——付博文
贺知章——严燕生
张守硅——范哲琛
常建——杨凯祺
高适(幼年)——路熙然
黄鹤楼店小二——蔡壮壮
琵琶女——谢铁辉
高天师——严燕生
塞北老兵——亦木
李白夫人(宗氏)————刘校妤
蒲津驿站老兵——李昊甲【巫蛊悠悠】
《长安三万里》景观式电影的通病
可以把《长安三万里》当作一种景观式电影去看待,景观没有内容,只有表面的华丽与夺目。它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视效精美、画面华丽,然而剧情空洞,逻辑经不起推敲,只能借诗句这一精神性的文化符码来造成情绪冲击,除此之外,无法呼唤起真实的情感共鸣。
反转无力让整个故事立足成型的关键点成了空中楼阁。平行叙事的另一端,是年迈高适身处剑门关之战中,向程监军讲述过往。作为故事的倾听者,程监军的动机暧昧不清,战局是动摇整个唐王朝根基的大事,不论出于何种策略,程监军在未知高适计谋的前提下,都不应该安然要求高适讲述与李白的情谊,“讲故事”的情景并不成立,那些关于李白的情节也就成了“为讲述而讲述”的刻意之举。
大量且无效的情感轰炸也是景观电影的特色,诗歌作为不可或缺的要素,其化用效果褒贬不一。片中涉及许多吟诵唐诗的片段,应用在壮志、离别、出世、悲壮、凄凉等情感抒发之中,颇为冗杂,《将进酒》一诗的确创造了令人惊艳的想象天地,但大部分吟诗的桥段属于乏善可陈。
诗是凝练的意志指向,然而过度使用,只起到了点缀装饰的效果,完全没有将诗歌表情达意的潜力充分发挥,观众依然处于情感真空状态。不仅是高适李白,也出现了众多盛唐知名诗人,但他们都只是吟诗背景板,没有具体且真实的刻画,就算地位重要如杜甫,其性格也明显变得片面单一。
另一追求景观化的表征是:追光特意将《长安三万里》的观影门槛预设得很低,生怕观众不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对比同样是讲述安史之乱的电影,侯孝贤的《刺客聂隐娘》留白之多,将人物矛盾和势力纠葛都隐藏在极其简略的对白和行动中。
但《长安三万里》之中,就算是以牺牲人物台词、行为的合理性为代价,也必须把事情交代清楚,包括解释一些文化常识,打断了情境的完整连贯性,导致艺术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