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伏养生如何做值得收藏

|宋佳

末伏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俗话说:“秋后一伏热死人”,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为此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末伏养生如何做值得收藏大全,欢迎参阅。

末伏养生如何做值得收藏

末伏养生如何做值得收藏

重清补食疗祛湿邪

避免大量饮酒,大鱼大肉,酒能助湿,肥甘厚味滋腻碍胃,也可助湿。饮食过盛,脾胃运化不及,就可造成水湿的停留。脾虚生内湿,

这时,饮食上要以清暑清热、祛湿健脾为主,可吃些滋阴润燥、健脾养胃的食物。比如:吃薏米茯苓粥、山药、小米、红小豆等等,少吃煎炸厚味或过咸过辣的食品。也可以吃梨、萝卜等,增强肺部的水分。这样才能解暑祛湿,驱除你体内的湿气,保持身体的平衡。

护脾胃循经按穴位

立秋后天气仍热,且雨水较多。湿热交蒸,合而为湿热邪佞之气。在这个时节,如果脾伤于湿,不仅会出现饮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等症,还可能为咳喘病症种下病根。

中医讲“湿气通于脾”,所以健脾也是末伏养生的重要环节。末伏时节养护脾胃,可按摩丰隆、足三里、脾俞三个穴位,每天各按100次,能够化湿、健脾和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

此外,适量运动可使脾气健旺,改善胃口。末伏虽热,但切忌过度贪凉,猛吹空调、过吃冷饮,反而损伤脾胃阳气,不利于健康。

良好心态充足睡眠

任何疾病都不要忽视心情问题,良好的心态,放松的心情是战胜疾病的法宝,心情紧张,过度思虑和压力过大,都可造成脾胃的损伤。

脾虚则生内湿,如发现你的舌苔比原来增厚了,形成了白腻舌苔,就说明你有内湿了,这时你应该注意了,人们常把舌苔的增厚说成是上火的表现,经常有人这样说:“我的舌苔怎么这么厚啊,我上火了”。确实多数情况下,舌苔增厚与口腔溃疡是同时存在的。遇到这种情况,说明你可能工作压力过大,需要调整一下了,缓解压力,最重要的是改善睡眠,高质量的睡眠是降火、清火的良药。睡觉好了,你发现上火的症状自己就消失了。

空调使用需有度

立秋以后,许多家庭和办公室还都离不开空调,但立秋后,天气早晚较凉,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腹痛、吐泻、伤风感冒、腰肩疼痛等享受清风凉意带来的“空调病”。

所以,此季空调开放时间不易过长,温度设定在25℃至26℃为宜,夜里最好不开。处在空调环境中的人们应经常喝点姜汤。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病,胃肠功能较弱,如经常腹泻的人,不宜开空调。

末伏的含义

末伏是指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俗称秋老虎。末伏早晚较凉快,白天阳光依然剧烈,末伏只有十天就会度过去了。

末伏有什么好的寓意

末伏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汉书.地理志》中,其意为“夏水尽终,上伏之末”,意思是指夏天接近尾声的时候。具体来说,据史书记载,末伏最早是在东汉时期出现的,当时正是为了纪念文化英杰南阳蔡邕而设立。蔡邕是东汉末年的一位著名学者和文化名人,他在文学和历史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成就,因此被誉为“学究大家”。为了纪念他的功绩,人们便在七月后十天设立了蔡邕节,后来逐渐演化为今天的“末伏”节气。

末伏是农历二十三日,也是每年三伏的最后一个伏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认为末伏之后,天气逐渐转凉,秋天也就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末伏也有一些好的寓意,例如表示困难即将结束,烦躁与疲惫即将消散。同时,这也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因为在中国文化中,每一个节气都有独特的习俗和活动,人们可以通过吃特定的食物、祭祀祖先、娱乐等方式来表达对节日的庆祝和纪念。

二十四节气的末伏是什么意思

伏作为“三伏”之一,所谓“伏”即是“暑气潜伏于地”之意,标志着一年里最炎热的时期;也有的解释是“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

末伏后还会很热吗?

末伏天后天气渐渐凉爽,早晚比较凉快,中午还是比较热,每个地区会有所不同。因为末伏已是立秋后,白天热,但是早晚还是很凉爽的。当然也会有例外,但那毕竟是少数年份遇到的反常现象。

盛开的荷花荷叶绿叶花苞花蕊莲蓬荷塘荷花池-

    636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