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
培训心得需要考虑实际应用情况,详细描述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在具体工作中的实用性和推广性,对工作业绩产生的具体影响和贡献进行比对分析。并且对于其他人参加培训的经验和心得也进行参考和借鉴,形成一个共同学习的氛围。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中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希望你喜欢。
中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精选篇1
对青少年开展富有成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为他们以成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公民打下坚实基础,是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新课题。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社会发展迅速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这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极大的影响,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带来新的挑战。我们如何应对新的形势迎接挑战,有效的开展中学生的德育工作?这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不得不深思的问题。在这里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一个好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要让学生领悟的做人的道理,学会做人。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教师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树立为人师表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保持较强的勤奋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当好学生的表率。例如,教师要求学生不讲粗话,要讲文明、讲礼貌,要求学生不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等等,教师首先应要求自己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绝对不做。
“言传不如身教”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说一百遍不如做一遍给学生看有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这一点我就深有体会,在我任教的班级中,同学们以前不注意教室的清洁,经常在教室里面乱扔纸屑、果皮,特别爱讲粗话,虽然班主任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效果很小。一次上课,我走进教室看到教室里扔了很多纸屑,就默默的把纸屑捡起来,同学们都感到很惊讶,纷纷捡起身边的纸屑放到抽屉里头。捡完纸屑以后,说了一句话:“看,我们的教室多么整洁,我们也觉得很舒服,没有老师的批评,心情也好,如果我们每一个都自觉保持教室的整洁,每一天都有好的环境,好的心情不是很好吗?”从此以后,教室总是保持得很整洁。因此我们教师要强化自身修养,以文明的言行,高尚的品格去影响学生,时时、事事、处处为学生以身立教,以德育人,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二、开展形式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创设广阔平台
课外活动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二课堂,是思想道德教育行之有效的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课外活动是为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在课外对学生实施多种影响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受到教育、启发与鼓舞,是提高德育工作时效性的有效途径,课外活动多以集体的方式进行,是学生自愿参加。因此,他们会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团结互助的团队意识及集体主义精神,克服困难的毅力。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开拓视野,同时也起到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
此外,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公共意识,培养学生积极的思想情感。组织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开展“远离毒品,珍惜生命”的宣传活动,这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和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
三、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亲近学生,及时发现出现的不良行为及时纠正,及时引导
教师要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从多方面培养学生教育学生。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需要有人引导他,当他偏离道德准则时及时把他拉回来,引导他走入正轨。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做一个细心人,深入学生生活中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积极开展个别谈话与反映他们心声的集体活动,用“因材施教”的方针,重视做好转化工作,变简单灌输为启发诱导,变消极约束、看管为积极自我激励、自我管束增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效果。例如,有几位同学的时间观念较差,纪律散漫,上课迟到,我就及时找他们来谈话,在谈话的过程中我特别注意自己的引导方式方法,以免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不是直截了当的指出他们的不是,而是给他们讲一些关于时间观念、纪律的故事,给他们讲珍惜时间、遵守纪律的重要性,从而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改正过来。通过个别谈话,这几位同学都很快转变了过来,再也不迟到,再也不捣蛋,对待人也文明礼貌了。因此,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只要深入学生的生活,充分了解学生,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原则,将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密切与家长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
家庭是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广泛、深远而持久的;老师是学校与家庭取得联系的纽带,争取家长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学生。老师要主动向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表现,介绍学生在校内的表现,介绍学校教育的计划和对学生的要求,向他们宣传教育的意义以及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交流教育经验,共同探索教育学生的措施、方法,提高思想教育的可实施性。在取得家长的联系,向家长反映学生情况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首先要尊重家长,抱着和家长共同研究、探索的态度,其次是向家长反映的是真实情况,而不是告状,所以语气要委婉,方法得当,既反映缺点又反映优点,既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能起到促进的作用。教育是长期的,持久的,因此,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应是长期的,持久的。
总之,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要多管齐下,与时俱进,因材施教,不断提高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道德标准的合格人才。
中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精选篇2
9月28日,“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朋辈促学”暨“一上《道德与法治》浙教版新教材使用”专题研训活动在城南小学召开,县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郭炎梅老师、县大组成员及骨干教师近30余人参与了本次研训活动。
活动内容丰富,有来自富春江小学的金晓芬老师开设主题为《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研讨课。观看城西小学任军毅校长执教的精品录像课《美丽的校园》。据悉,该录像课曾荣获20__年市一师一优课一等奖,目前已送省参评。在教研员郭老师的精心组织下,举行了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师师朋辈互助工程”的师徒结对仪式。窄溪小学陈佳佳老师作《引发思考有效活动》的主题讲座;旧县中心学校的滕雷锋老师则以《课程,空地也能生长》为题作了学校课程建设方面的经验介绍。
最后,教研员郭老师以《新教材新理念新思维》为主题,解读了新学期一上《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使用策略,并布置了本学期的重点工作,她希望与会教师能充分发挥各自在学科教研工作中的引领与指导作用,让学科之花常开不败。
此次研训活动在一次次地掌声雷动中圆满落幕了,但它像春光,照亮了执教老师前进的道路;像春风,吹醒了听课孩子珍爱的嫩芽;像春雨,润泽了与会老师情感的心田。
中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精选篇3
我参加了《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培训活动。虽然只有一天的时间,但培训所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聆听专家老师的讲解,让我对新编《道德与法治》教材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从而让我懂得了怎么才更好的把握好教材,如何有效的去教,下面就谈谈几点我的学习体会。
一、把握课程基本理念
1.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
2. 珍视学生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学生的权利;
3. 道德存在于学生童的生活中,德育离不开学生的生活;
4. 让教与学植根于学生童的生活。
二、理解《道德与法治》的性质
在《道德与法治》低年段,我们需要摒弃那种认为法治教育就是讲法条、讲案例的观念,把传播法的理念、精神、价值贯穿于学生日常的生活当中。俞老师总结了该学科教学的三大性质: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
1.生活性
珍视学生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学生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以学生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2.活动性
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学生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2.开放性
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学生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在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
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
三、新教材四个方面的突破
1.将涵养实践智慧作为“学习做人”的核心。
品德课的中心任务是教孩子“学习做人”,但这不是一个单纯的知识学习过程,而是在综合、整体、深入的意义上实现“对生活的洞察”,是一种实践智慧的获得过程。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意义与价值内涵,使知识成为人的实践智慧的生长因子。
2. 打破“自我中心”的倾向,走向“在—世界—历史中”的人。
新教材借鉴生存论的思路和中国“天人合一”的观念,引导学生实现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理解。新教材注重文化共同体的节日、习俗教育,注重引导学生与“过去”对话,使学生成为文化传统的承载者,并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回望”去品出生活的文化与道德的意蕴。
3. 超越技术主义和狭隘的功利思维。
新编教材特别强调,教学的重点不是学会书上范例中包含的(如果有)操作性的知识与技能,而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现对于自己的世界而言的整体上的好办法。
4. 挖掘生活事件的意义与价值内涵。
做人的关键不是技术,而是智慧,而智慧来自于对生活意义的领会。新教材重在引导学生对生活事件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了解,对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关爱的领悟,从而感受生活当中的意义与价值,进而懂得感恩。
中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精选篇4
法制安全教育十分重要,开学初,我们依据上级指示精神把安全法制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时刻对学生进行安全法制教育,不能松懈,做好法制安全工作是确保财产及师生人身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进一步抓好这项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所以对孩子进行法制教育是预防犯罪的基础,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我班在学校统一安排下,根据本班实际,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利用晨会、班队会时间组织学生学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系列规章制度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各种常规要求,也使学生受到系统的法律知识教育,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和高尚的道德引导。
(2)坚持将法制教育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品德与社会课、晨会课、班队活动等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法律知识传授,在各相关学科的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里涵盖的法制教育内容,结合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和法制意识的培养。
(3)组织观看法制教育资料片和爱国主义教育影视片。并选择一些典型案件,引导学生熟悉、分类、判断,然后结合一些案例讲解有关法律知识。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4)组织学生阅读法制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书刊。向学校图书室借阅健康有益的书刊,以丰富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法制意识和热爱祖国的道德情感。
(5)将有关法律知识的宣教融入班会,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班会上中受到法的熏陶。
(6)加强交通安全知识教育。认真学习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遵守交通规则,加强安全意识,树立交通安全文明公德。
(7)家校合作,要求家长不但要学习法制知识,在家庭中自己的言行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孩子面前不要有不文明、不道德的言行。更不要在家里传播不健康内容,让他们在良好的育人环境中健康成长。
通过以上措施,使同学们明白了自己应该享受的合法权利与义务,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法律意识,自觉约束自己行为,争做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学生。
中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精选篇5
今年10月20日至21日,我有幸参加了顺庆区教研室,x市进修校组织的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聆听专家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解读以及教材的解析,让我受益匪浅。
以前初中政治教材叫品德与生活,现在改为道德与法治,这一发动,响应和贯彻了党的十八届四关于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要求,驯化了中学法制教育,将依法治国理念根植于中学生的教育之中,有力地促进依法治国这一治国方针。
一、道德与法治新课程,作了以下一些改变: 1.课程性质发生变化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实践学生生活为基本,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
2.彰显生命教育主题,突出法治教育,强化公民意识教育,加强媒体素养教育。
3、强调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突出全球意识。
4、增加了学生权利方面的内容,增加了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5、突出情感体验,强调优化教学过程,担保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推动学习方式的改变。
二、新教材于2012年3月18日正式启动编写工作,由教育部直接领导,得到学科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的大力配合。 教材编写原则及总体设计
(一)编写原则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
2、努力体现课程的综合性质
3、力图实现课程功能
4、遵循育人规律
5、努力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
(二)总体设计
以中学生生活经验为论据,在与他人、集体、社会、国家关系中的自我发展为线索,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核心,整合道德、心理、法律及国情方面的知识领域。
三、课堂教学方面的一些认识:
(一)三个层次的教学
1住址学习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按教材编排的活动步骤进行教学。
2、依据学生实际情况或学校丢弃活动需要,组织教材进行教学。 3以课文为基础资源,创造性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使教学更加出彩。
(二)、做好课前准备 1.钻研教材,理解教材
2、认真备课,备学生、备老师。备课堂,抓住每个环节。
3、准备教学工具,学生活动用具,教师教学用具。
4、创设情境,制作课件。
5、写教案,课后写反思
四、教学方法的探讨:
讨论法、体验法、讲解法、实践法
本教材大量使用了探究与分享,教学时就多引导学生讨论,以开放的姿态展示学生的思想,让学生之间思想发生碰撞,从而得到教育。
使用课件,设置情境,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成长遭到的各种问题,从而想法去解决它
在课程教学中,以讲解来梳理课堂结构,在学生讨论和体验后作出总结性讲解,让学生受到正确的指引
课后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实践,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健康、茁壮地成长,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