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素质中学生演讲稿
演讲稿是一种实用性比较强的文稿,是为演讲准备的书面材料。在当下社会,演讲稿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份恰当的演讲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道德素质中学生演讲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道德素质中学生演讲稿1
目前我局正在开展的道德讲堂活动,给我们的心灵进行了一次道德的洗礼。道德一词由来已久,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古代的著作中就出现了“道德”这个词语。“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则;“德”表示对“道”认识之后,按照它的规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从中国儒家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开始,千百年来,人们就一直重视道德问题。道德是发展先进文化,构成人类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我们通常讲的道德是指人们行为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道德的定义可以概括为: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这一概念说明,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调节人们之间和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总是扬善抑恶的。道德与法律不同,它是依据社会舆论、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质,主要依靠人们自觉的内心观念来维持。
在本次活动中,我们专门组织学习了东营市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当之无愧的道德楷模。通过学习,我主要有三点体会,一是我们要深刻学习道德模范的高尚道德品质。二是要注重学习效果,结合本职工作,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更加勤奋敬业。三是学习要持之以恒,不要一阵风。
高尚的道德并不非得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而往往在我们的日常行为中。我们播下一个动作,便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便收获一个品格;道德已被人们放在心里的一个重要位置,时时刻刻在与文明交谈,千万不要把行为习惯看作小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每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都传递着丰富的信息,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道德素质中学生演讲稿2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路旁的灯亮了,驱走黑暗,让胆怯的心灵不再害怕,让碎小的脚步变得宽大,心中的那片阴暗与寒冷,逐渐变得光明与温暖。长长的夜路,有人举手之劳为你亮着一盏明灯,心中有多大的温暖啊!那不是长长的夜路,而是充满着人性光辉美的一条路,正如一盏亮着的灯!
我喜欢光明。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透过云层的那一刻,第一缕曙光将黑暗吞噬,我喜欢阳光温暖的感觉。当太阳缓缓从西方坠下,云层遮住太阳的那一刻,最后一丝余晖将温暖与光明遮蔽时,我努力抓住每一丝温暖,想用一面镜子将它折射!
但,太阳还是带走最后一丝光明。夜幕早早的将临,尽管我对黑暗是充满恐惧的,但在黑暗中我依旧能寻得光明,正如“上帝给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拿它寻找光明。”3年来,每天晚上放学已是近9点,黑色笼罩着我的周围,一盏盏路灯为我照明,驱走黑暗。我家住在5楼,每当走到楼下面时,望着黑洞洞的楼道,不禁会倒吸一口凉气,脑海中不断浮现黑色的图片。我站在楼梯口不住地东张西望——有没有同行的人?我两手紧紧拽着书包带子,胆怯的向前走了几级台阶。隐约听到从楼上下来的脚步声,我心中有一丝喜悦但还是害怕,我抬起头向楼上望去,原来是住在七楼的张爷爷,他常年一个人住,偶尔子女来望他。他下楼十分缓慢,用脚摸索着,每走完一层他总是在墙上摸上好一下,然后用手按下去--灯亮了!我心中无限安慰!于是,我大胆的向前走!每走一层,我也把灯按下!呵,好亮,我不再畏惧!张爷爷从楼上下来,按下所有的灯,我从楼下上去,也按下了所有的灯!在楼梯拐角处,我和张爷爷都相视一笑。在家门口开门时,我隐约听到一阵轻快的上楼声
一盏灯的力量有多大——让所有黑暗的人不再害怕,这是人世间最美丽的灯!这盏灯为他人照亮了前行的路,同时,也不让自己在黑暗中跌倒。为人也为己,这盏灯,他珍贵而有价值。
电视屏幕上曾出现这样一个公益广告;一个深冬,天已经很晚,一个女孩骑车进了小巷,小巷口有一个卖番薯的老人,女孩骑车经过时,对那个老人说:“大爷还走呢?”老人笑着回答道:“这就走了。”说完,老人把头顶上的灯斜了一个角度,为女孩照亮了前行的路,女孩回头很感谢地说:“谢谢您,大爷!”老人看着女孩走远了,放下了灯。自言自语地说道:“不早了,大家都来了,我也该走了。”
老人的灯,为女孩照亮了小巷的路,也为每天晚上路过的行人照亮了路,照得每一个人心里都暖暖的。
老人的灯,一定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亮的灯。
抬起头,此刻望着窗外,暮色早已笼罩四周,我看到小区巡逻的保安将手电筒的灯光照到路边在黑暗中行走的路人,尽管手电筒的灯光很微弱,但对于那些路人而言,再微弱的灯光也是最明亮的。老人的灯,保安的灯,他们用举手之劳,温暖他人。因为他们心中都有一盏明灯,正熠熠生辉,照亮自已,温暖他人。
此时,望着窗外为他人而亮着的灯光,我想一个简单的词“道德”……
我的演讲完毕。
谢谢大家!
道德素质中学生演讲稿3
要是人好,就一定要内心好!即使长相再美,也没用! 道德是一个旦古如一的话题,即使最强大的哲人也无力宣称,他能从整体上营造一种文明, 我们能做的就是为社会和历史提供一些约定俗成的起码前提。 孔子说:“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大到天下,小到个人,追求理想的人格,受辱而不失大礼, 极力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这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的胸襟。“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余独爱莲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走进历史的长河,关于道德修养已谈了两千多年,老话题不断 赋予新内含,今天的教育依然离不开品德教育。 学校,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我们培养德性,修身养性的地方。学校开诊的德育工作, 就是要培养同学们高尚的道德品质,为我们走上社会打好基础。因为一个没有高尚品德的人,是不 能被社会所承认的。 记得意大利但丁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人能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 不健全的人却难于用知识去弥补。”
我们今天不去讨论道德和知识谁更重要,但我相信我们的祖国 和民族最需要的是具有道德高尚的知识者。 做一个有道德高尚的人最需要毅力的, 道德高尚的人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 我们 想要成为一名道德高尚的中学生,必须从根本的小事做起。比如说,在家里我们给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和母亲端上一杯热茶,在学校里我们弯腰捡起一片废纸屑,说文明的话,做文明的事等等。我相 信,只要我们能够从这些小事做起,那么我们每做一件事情,我们的道德水平就会得到一次升华。 长此以往,我们一定能够成为一名有道德的好少年。
亲爱的同学们,党和政府在关心着我们,父亲母亲在期待着我们成才,我们在为现代化建设而 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 我们还要明白自己在道德建设中所肩负的重要使命。 让我们从今天开始, 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开始,自觉地做道德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捍卫者,逐渐具备良好的公民道德,长大后成为一个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的响当当的中国人! 谢谢大家。
道德素质中学生演讲稿4
老师们、同学们:
上午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道德是社会生活中人们相处的行为标准和规范.道德也是做人的`根本,只有道德才能使人活的有价值,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学校是读书学习的地方,更是培养道德、提升个人修养的地方;学校的德育工作就是要培养同学们高尚的道德品质,为人生奠基、为将来踏上社会作好准备.大家既要胸怀大志,又要脚踏实地,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我们每个同学应该做到:“在家中为长辈尽孝心,在学校为同学送关心,在社会为他人献爱心”.意大利但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来补救;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我们今天暂且不论道德和知识谁更重要,但我相信,我们的祖国和民族最需要的道师道德高尚的知识者.道德是一个人终生也上不完的人生之课.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应从身边小事做起.关心别人,体谅别人,谦让和爱护他人.
学校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我们培养德性、修身养性的地方.孔子说:天下有道,且不与易也.大到天下,小到个人,追求理想的人格,受辱而不失大礼,极力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同学们,想要成为一名道德高尚的中学生,我认为首先从根本的小事做起.比如说,在家里给劳累了一天的爸爸妈妈泡上一杯热茶,晚饭后主动收拾碗筷,在学校里我们弯腰捡起一片废纸屑,见到老师主动问好,不小心与同学发生小的碰撞时,主动道歉,乘车时主动给老弱病残让座,说文明的话,做文明的事.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够从这些小事做起,那么我们没做一件事情,我们的道德水平就会得到一次升华.
同学们,你们在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明白自己在道德上所肩负的神圣使命.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开始,自觉地做道德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捍卫者,成为一个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中学生.
道德素质中学生演讲稿5
老子的“道”,其实并不像很多人说的那么玄乎,它是指:物质世界及精神世界变化的原因和规律——自然规律。关于“道”是物质还是精神之争,是肤浅的,属于表象范畴。
所谓自然规律:它是自然界的运行法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运动形式。人们只能通过实践认识它,利用它,却无法改变它,否则,就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
如: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医生只能看病,不能救命,若能救命,普天下的医生岂不都成神仙了?但有很多人并不明白这一点,或不愿相信这个简单道理。特别是很多古代帝王,迷信江湖术士,服用什么“灵丹妙药”,妄图长生不老,结果中毒身亡,反而枉送性命。
“对立统一”,是事物存在的自然规律,也是老子反复强调和证明的观点之一。所谓对立统一,不是单个事物的对立与统一,也不是事物简单的一分为二,而是无数对立的事物交织在一起而相互依存、影响、变化、转换,构成了动态的、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因势利导,顺其自然,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基础。
“物极必反”,是事物运动的自然规律。是老子反复强调和证明的又一观点。如:钟摆,您说它是在左边?右边?中间?不好说?这是因为我们所看到的钟摆,只是它在某一时段的位置而已。事物如钟摆,人们所看到的事物,只是它在某一时段运动中的表象。由于事物受自身及相关因素的制约,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运行,所以,——物极必反。人们由此误以为,不偏不倚,“中庸之道”才是至理,殊不知“中庸”只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某一时段的短暂现象。试问古往今来,有何人、何事、何物,能永远保持或停留在“中庸”之上呢?没有!也决不可能有!
“失衡而动”是事物动因的自然规律,是宇宙的原动力。大家知道:事物都是运动的,但为什么要动?恐怕就很少有人知道其中原因了。近代科学研究发现:物质是无限可分的,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物质,事实上是无数物质的复合体,从某一个体,到相近物体,乃至整个宇宙,它们相互依存、制约、影响、变化,小到元素周期,大到天体运行,甚至鸟儿飞翔,人类行走,汽车行驶等等,莫不如此:失衡——平衡,再失衡——再平衡,循环往复,构成了对立统一、五彩缤纷的美丽世界。失衡是永恒的、持久的,平衡是局部的、暂时的。物质世界如此,精神世界难道不是这样吗?放眼世界:小到人际关系,大到国家政局乃至国际形势,概莫能外。
水往低处流,这是人们所熟知的水的一条自然规律。也是水在常态下的一种运动形式。但也有例外,如:水受热就会变成气体,会往高处跑;再如:水在太空可以悬浮,这是由于水脱离了地球的引力所致。上述两种现象,就不是水的一般规律所能涵盖的。由此可见:自然规律也是有条件的。同一件事物,时、空及环境改变了,规律也会随之而改变。这就是“规律”的规律了。
老子云:“道可道,非常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们只有通过自己的感官,全面认识和系统分析客观事物,进而掌握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而不违反自然规律,因势利导,顺其自然,才是人间之“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