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游记全新满分作文汇总
太阳还没有从天际升起,我早早的起床准备我的第一次爬山,我高兴的在心里想着我第一个起来,我是赢家,可是当我悄悄的走到父母的房间时,我失望了,我的爸妈早已整装待发了,而我又变成了最后一个起床的人。今日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爬山游记作文,仅供参考学习,一起来看看吧
爬山游记:篇1
“天天,快来帮妈整理柜子。”妈妈大声地说道。我小心翼翼地把柜子里的东西移开,仔细地整理。这时,我发现了一幅画——与爸爸一起爬山。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和爸爸乘着汽车,一起前往天生删,干啥?爬山!
小汽车开到半路,爸爸突然发现画框没带。我说:“算了,爸,带画框也没什么用,还很重!”“不行,难得去一次天生山,怎能不将它画下?”爸爸坚定地说。没办法,我和爸爸只好打道回府拿画框。
经过一番折腾,我和爸爸来到了天生山。山脚下,竹叶纷纷飘落,就像一只只快活的小鸟在跟我们打招呼。“好美啊!”我不禁赞叹道。我飞快地奔向天生山,一不小心,摔倒了手,流出了鲜红的血,“啊!”我一声惨叫。爸爸看见了,像离弦的箭跑过来一把抱起我,向天生山的卫生所飞奔。到了卫生所,护士为我包扎了伤口。
“宝贝,今天我们别爬山了,好吗?”
“为什么?”
“你手受伤了。”
“爸爸,我不可能因为这点小困难而放弃爬山的!”我坚定地说,“俗话说得好,‘困难就像弹簧,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由于我塔读坚决,休息片刻后,我和爸爸重新踏上了爬山之旅。
爬到半山腰时,爸爸心脏病突然发作,我一时不知所措。“药,药……”爸爸那嘶哑的叫声让我想起了出发前,妈妈对我说的话:“要是你爸爸爬山时,心脏病突发,记住,拿包裹里右下角位置的药给你爸吃。”于是,我立马打开包裹右下角,拿出里面的药,又拿出一瓶水,交给了爸爸,吃完药后,爸爸好多了,我这才放心和爸爸继续爬山。
我和爸爸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爬上了天生山顶。
我站在山顶往下看,觉得特别有成就感。这时,我深刻明白了“有志者站山顶,无志者站山脚”。这句话的真正意义:如果你努力,一定能站上山顶;如果你不努力,就只能站在山脚。所以,我要做一个努力的人,一步一步攀登,走向成功!
爬山游记:篇2
山脚下的流水潺潺、鸟语花香,山腰上的古木参天,林静山幽,山顶上的云海茫茫,群山隐约,哪里的风景最绮丽?如果我们还没有爬山,此刻还在山脚下,我们不会知道。于是,我们会询问那些从山上下来的先行者,得到的答案却莫衷一是。于是有人选择了山脚观景,有人选择了流连山腰,还有的人选择了排除万难,攀登山顶。
爬山的过程像极了我们的人生。在我们的人生路上,总是会遇到未知的风景。我们也会钻进历史的故纸堆,从无数先行者的足迹中找寻人生的终南捷径,思考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可是,终究有一天,我们发现,先行者们赋予我们的答案都不尽相同,甚至相互矛盾,正像一位哲人所说的:“我们唯一从历史的经验中能学到的就是我们在历史中什么都得不到”。于是,我们面对着人生的旅途,迷茫、挣扎、徘徊。有的人淡泊名利,知足常乐,于是留在了山底;有的人随遇而安,望峰息心,于是留在了山腰;还有的人勇往直前,剑指山顶,终于来到了山顶。
留在山底,淡泊名利,知足常乐的典型莫过于陶渊明了:他看透了东晋官场的黑暗,不肯为五斗米而折腰,追求完善自身的品格。他勤奋地工作,“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他悠闲地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在人生的山脚下,淡然地望着那些为名为利不断攀爬的人,在自己营造的桃花源里会心一笑:人生百年,不惜一切代价的不断攀爬真的有必要吗?山顶的风光真的就那么美好吗?“家有房屋千万所”又能如何,卧眠不过三尺宽而已!反倒不如在山底轻松自在,安逸闲适。
走到山腰,望峰息心,随遇而安的代表是蒲松龄。他也曾励志科考,但是屡试不第。在多次参与科考之后,他看透了官场的腐败,科举考试制度对人性的摧残。于是,他决心不再向顶峰攀爬,被山腰上的风景所迷恋。从此,大清少了一个努力读书,立志为官的读书人,多了一个深居乡野,搜集民间传说的记录者。他开始着书立说,塑造和记录了各种妖魔志怪的故事,隐喻当时的社会现实。“写人写鬼技高一筹,说妖说怪入骨三分”,一部《聊斋志异》让他流芳百世。
勇往直前,剑指山顶的典型代表是武则天。她出身一般贵族家庭,后被唐太宗选入后宫。唐太宗死后,被赶出宫门,进入尼姑庵。她用尽心机,让唐高宗对她一见如故,最终把她接回宫中。在后宫之中,她机关算尽,牺牲了自己的亲生女儿,害死了情敌王皇后和萧淑妃。后来,她逐渐参与政治,对唐太宗时代留下的老臣进行清洗,重新提拔了一批新的官吏。唐高宗死后,她先后废黜了自己的几个儿子,终于权倾天下。可是,高处不胜寒,做人上人的滋味又是如何呢?武则天半夜听到猫叫都恐惧万分,认为是王皇后和萧淑妃的冤魂来向她索命;儿子和女儿对她离心离德,李唐王室内她人心尽失,最后她的孙子唐玄宗和女儿太平公主联手发动政变把她赶下台去。她将死之时,恢复了大唐的国号,并嘱咐她的墓碑上不要有碑文,是非功过任后人评说。
这三种活法哪一种更好呢?显然,人生在世,有舍有得。你得到了一些东西,终究也会失去另外一些东西。留在山脚下的人无缘见到山顶上俯视风景的机会,一心只想往上爬的人也无缘体察山脚下人的闲适和安逸。所以,没有一种人生态度或者生活方式是完美无缺的,重要的是自己的内心是否已经做好了选择,以及是否已经做好了为这种选择付出代价的准备。
生命是一场漫长的攀爬,只有终极的问题,没有终极的答案。每个人的人生意义要靠自己来赋予。如人爬山,美景自知。
爬山游记:篇3
我们每付出一份艰辛,就会有收获。收获是农民头上的汗水,是一条坎坷的路。我们只有不断努力,才能收获。
在暑假的时候,我参加了夏令营,有一次,老师带领我们去摘桃子。在离营地不远的小山后面,有一片桃林,桃林里有许多的桃树,桃树上结满了红彤彤的桃子,桃子挂在树上,真是可爱极了,我们早就想一饱口福。这次有老师的带领,我们全都踊跃报名去桃林摘桃子。
从营地出发,我们先来到一座山,山不太高,但是道路崎岖,地面上都是小石子,有的地方还坑坑洼洼,爬了一会儿,我们就有些累了,都想找个地方休息一下。“老师,咱们休息一会吧!”一个女生苦苦哀求着老师。“不行,现在时间已经有点晚了,如果你们太累了,就在原地等我们回来。”接着老师又带我们继续向上走,太阳高高挂在天空,一直冲我们招手,这时我已经满头大汗了,时不时地要停下来歇歇,脚步也越来越沉重,剩下的同学,也是筋疲力尽的样子,有几个终于坚持不住,在原地休息起来。我们继续向上爬,台阶越来越陡,我们只能抓住旁边的铁索曲折地向上前进,我这时想:“我不如现在放弃吧,只要放弃就可以好好地休息一下了”,但是,我已经坚持到现在了,只要一点就可以到达目的地了,我又开始移动脚步向上攀登,这时,一起爬山的只剩下了几个人,我们一起努力,互相鼓励。终于翻过了山,到达了桃林。
一进桃林,我们像小鸟飞向天空似的,高兴的摘着桃子,桃林里的桃树结满了又大又甜桃子,我们摘了好多的桃子,又顺着原路回到营地,到那些没有坚持下来的同伴看着我们个个满载而归,都十分后悔没有继续坚持下来。我品尝着这甜甜的桃子,体会到了收获的滋味。
收获,只有不断前进,努力才能收获,收获果实,收获成功,收获快乐,我在这次活动中,体会到收获带来的快乐,领略到了耕耘后的春华秋实。
爬山游记:篇4
家乡的后山又高又大,山上的树木十分茂密,让我觉得十分神秘。一次,叔叔去后山挖竹笋,我们闹着要去,叔叔爽快地答应了。我们跟着叔叔来到后山前,叔叔提议让我们比赛,看谁到山顶的竹林。
于是,叔叔喊了一声”开始“,哥哥马上就冲了出去,像一只脱离了弦的箭一样飞了出去。我也不甘落后,而弟弟们也穷追不舍地跑着。身旁的树木也似乎与我们赛跑,但是个个都被我们”甩“到后边。
跑着,跑着,个个精疲力尽,坐在一棵年老的树下休息。我看着这棵老树,摸着它那粗糙的树皮,仿佛看着它所经历的事情:还是树苗时,它的爸爸妈妈就教育它要顽强不屈,因为我们是树,它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风雨来袭,它的父母不理会它,不保护它。它绝望地站在风雨中,残酷的风雨想摧毁它。而它突然想起父母教育它的话,挺起被风雨压弯地腰,坚强地站在风雨中……
我们休息一会儿,又向山顶的竹林出发。一路上,我们说说笑笑的。终于来到竹林了,我们到处找竹笋。有一些竹笋已经破土而出了,旁边有些石块被它掀翻了。我想它应该是为着向往阳光,为着达到它的生之意志而用了它全部的力气。傍晚,叔叔背着一筐的竹笋带着我们下山。我自从这次上山后,我知道它的神秘是什么了。它就是植物那种顽强不屈、勇于斗争的精神。
爬山游记:篇5
“妈妈,妈妈,我要去爬山!”“好吧,走!”随着我与妈妈的对话,艰难的的爬山经历就开始了。想知道后事如何,请听下文分解。
我们带了水、零食、梨子、小刀。准备好了之后,我们便向石子山前进。到了山脚,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在右,向上;另一条在左,斜向上。我说朝右边走(因为右边是向上的)。我妈妈偏说往左边走,我说不赢我妈妈,只好向左边走。
走着走着,我们便发现脚下的草越来越多。“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想,“草怎么会多呢?——可能人少吧。——那为什么人会少呢?……”一个一个的问题和解答从我的脑袋里冒出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我们走错路了!我把这个天大的事情告诉妈妈,妈妈到不以为然,说:“我以前就是走这条路的。”我只好又往前走了。
到了后面,我越来越不对劲,妈妈也发现我们绕道了。妈妈说先认准方向,然后朝正确的方向走,走着走着,我们终于绕回了正确的路上。这时,太阳公公已经全出来了,阳光照在身上有点难受,我快被烤干了,多么怀念在家的感觉呀!我的汗水由脸颊流到胸,有胸滴下去,我也不知道自己擦了多少汗水,妈妈的衣服也被汗水打湿了,背部和胸部的衣服都紧贴身上。我们一路走一路流汗,向着成功的方向……
这次爬山,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干什么事情都要认准方向,经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爬山游记满分作文汇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