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助学筑梦铸人为主题的征文

|跃瀚

草木要感恩阳光和雨露,因为阳光和雨露滋润它生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以助学筑梦铸人为主题的征文,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

以助学筑梦铸人为主题的征文

以助学筑梦铸人为主题的征文(篇1)

岁月如同一支沙漏计缓缓地流淌,人生作为岁月之中的一个匆匆过客,同样也流逝于无形之中,在年轮转换,白昼与黑夜之间,人作为人生之旅中的主角,需承担一个独立的主宰体,于此同时,这个主宰体需“梦”来于之持久的能量与动力。

做为一名体育生,主宰的核心莫过于对你个人的肯定,正好体育学院给了我们这个机会,我们也始终将其做为梦的航点,在万般考验与磨砺之中,不抛弃,不放弃,最终还是以美好的结局敲响了钟成功是人生中亮丽的一点,但于此同时也忧虑成功能否将“梦”延续下去,追梦不只是单一的,它需物力与财力的支撑,担因家庭原因,使我一次次想脱离“梦”的载体,一次次失去了追梦路上的明灯,一次次的任现实支配行动。而今缺却不一样了,我突然得到了一股力量的推动,这股力量真是学院给予我的助学,重新点燃了我追梦的航灯,激起了我追梦的动力。

“助学”两个简单易懂的词汇,在世人眼里不过是一种行为,一种形式的代词,但对于我却是意义重大,它是我筑起梦想的桥梁,是筑起我梦想的堡垒。做为一名正值青春年华,有激情,有报复的青年,梦想不是遥不可及的,它不过于自我人生的必经点,但在简单之下却埋藏着一个巨大的外在条件,就是你需持久坚持,从而结合你的青春活力为优势来攻下这场持久战,真是学院的助学,给了我可持久坚持的能量,有了持久,梦想不在是畅想,而是永恒的现实。

梦想是一个人的灵魂,是人生路上的指示灯,但灵魂不是屈于行尸走肉之中的,它需要具有高贵思想与品质的载体,因而梦不是独立的,单一的,它事实是与人结合为一体而行的,由此在梦的召唤下必须铸成思想纯洁,品质高尚的人为梦来搭载走向辉煌与终点的云梯。

助学,筑梦,铸人,三方合一,才是通往人生高峰的关键。

以助学筑梦铸人为主题的征文(篇2)

十年寒窗,终磨一剑,我们为了自己那平凡而伟大的理想,带着家人和亲属的寄托,日复一日不知疲倦的学习,终于,经过了那残酷而难忘的高考的洗礼之后,我来到了我人生中最后一个避风港—陕西科技大学。这是一个帮助我完成最后一个学业的地方,这也是我人生中第一个让我锻炼自己的地方。在这里,我可以尽情的挥洒着激情的青春,在这里,我可以尽情的释放那压抑已久的活力,最重要的是,在这里,我能够接受着国家给与我的帮助—助学金!它可以让我安心的完成我那充实的学业,能够让我懂得心存感激,做一个拥有感恩之心的人!

我是一个出生在农村的孩子,由于地区贫困,从小就接受着各种各样的帮助,当我上学后,从小学,到初中,高中,直到现在的大学,每一个阶段都有着各种的帮助,都让我感激不尽。犹记得初三那年,正是HINI流行季,我们一个个都是易感人群,就这种情况,为了保护我们的安全,能好好去学习,每天早上都会有医生给我们量体温,有一点温度高了就得去医院,印象最清的是突然之间就有点发热,37.5度,但班坐为了我的安全还是让我去县医院看看,知道没事了才回来,为了我们的安全,老师们尽心尽力的帮助着我们。更感激的是,时过不久,国家开始对中小学实行了“蛋奶工程”和“免费午餐”活动,每人每天早上一个鸡蛋一包牛奶,让我们每天的生活营养化,健康化,还记得当时那天真无邪的喝着牛奶,吃着鸡蛋时的表情,那一个个幸福的笑脸让我回忆起来真是难以忘怀,应该会永远留在我的心中!每天的生活有了营养,让我更有动力去好好学习,终于不负众望,通过中考,我进了我们县的重点高中--商南县高级中学,高中应该是我目前最难忘的一段时光,所有的欢笑还历历在目,当然,这最好的补助就是对贫苦学生的帮助,当时凭借我的努力成绩应该还可以,在评贫苦补助时,当时高一的班坐说到,“农村学生可以申请,县城学生一律没有”。这时我感觉到老师真的是为贫困学生做主,令我非常感动,为了我不辜负这来之不易的资助,我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为了当初的梦想,也为了父母的期望。于是我开始了疯狂的学习,每当我想要去网吧时会有种阵阵的不安,当时就只有一种想法,不能对不起国家给的钱,更不能让父母的血汗钱打了水漂。当时由于贫困,我最感激当属我高中最好的朋友,在经济上他会在我没钱时经常资助我,在学习上他会一直去帮助我,高一那年,我们齐头并进,高二高三,虽然不在一个班,但信念还在,支撑还在,动力还在,我们依然在不懈的努力着,终于,令我们所有莘莘学子又期待又害怕的高考终于要来临了,我们期待着我们能考进同一所大学,互帮互助,可是,现实终究是残酷的,我高考的发挥失常让我来到了我计划中没有想到的学校,他去了浙江,但一句安慰,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是兄弟到哪都会想念,因此我放弃了补习的想法。

三个月的假期,三个月的调整,充满期待的来到的陕西科技大学,之后发现,这里真的很好,我进入了学校的田径队,当然也有着国家的助学金,让我能够好好的去利用好大学的时光!

回想着这学习的时光,一路的帮助让我学会去做一个心存感激的人,身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和事。往大了看,_年的汶川,我们看到这么多的人受伤,这么多建筑被摧毁,我感到了我是一个幸运儿,因此,在学校的组织的捐款时,我会尽量的多捐,我想着能帮助比我更贫困的人也是对自己的心灵的慰藉。往小了说,高中时班上有孩子家中出事,我们班委会组织一起捐款,作为班委的我会身先立足,用自己多余的钱去帮助他,一共也凑了几千块,虽然微不足道,但也能解燃眉之急,也是让我比较欣慰的!

国家政府注重教育,注重国民的素质,也重视我们青少年学生的梦想。于是“助学筑梦铸人”的助学活动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我得到了它的帮助,让我能够更好的实现大学目标,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每个人都有梦想,而有的人只敢梦,而不敢想,这就是有些人失败的原因,人穷志不短,我虽来自农村,到我是一个有梦青年。我相信靠自己的奋斗,和靠国家资助,还有亲戚朋友的帮忙一定能够,铸就辉煌的人生。我会认真努力的学习,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自己,用自己所创造的价值来回报社会,让自己成长为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人。

感恩,不曾忘却;梦想,不曾放弃。我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自己的努力来实践自己的梦想。我相信,只要我肯努力,肯上进,我的梦想就会实现,我的未来就会掌握在我自己的手中!

助学,筑梦,铸人。我希望我拿着国家的助学金,能够在大学通过努力实现我心中的那个梦,更能够让我在助学金的促使下,做个心存感激永不言弃的人!

以助学筑梦铸人为主题的征文(篇3)

正午的阳光,还是会在仰望天空的时候刺痛双眼,成长的行囊里承载的感动,化作不断激励我成长的力量,时间的流里,心在一天天变得强大。

助学,筑梦,铸人似乎就能表现为一个寻梦,追梦,成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着国家,社会的参与,让个人梦想的实现成为可能。

一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个体在一定情况下确实是渺想小的。困苦的人有个梦想或许是悲哀的。有个跳蚤效应指出一个人的人生高度由他的目标决定。挣扎在贫困线上的人估计望着温饱线,硬撑在温饱线上的大概眺望着小康线。如果一个人连最基本的物质基础都没有,怎么会更好的发展?更清醒的看待自身。单从教育领域看,我认为助学在当今有贫富差距的社会里是很有必要的,正如我们高中课本上写的: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决定。即使在不规则的起跑线上。但在起跑时,助学工程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据调查从_年开始,重点大学中寒门子弟的比例出现下降趋势,即使国家有意向的提高农村学生的入学比例,但由于资源上的差异,差距也不可避免。这从一个侧面强调了助学工程存在的合理性,也反映了国家在筑梦环节的重要性。在一个人受教育的过程中,得到国家的奖励或支助,对他(她)来说算是一股正能量,督促着向前进,将来回报国家。人才在国家的帮助下,不仅可以圆自己的梦,而且也为社会提供了优质劳动力。对于受助者而言,只是超前消费,花了明天的钱,圆了今天的梦。但我认为这种做法是明智的,有积极性的,最基本的观点是它对个人成才有激励性。

个人奋斗与国家有关联,今天以祖国为荣,明天祖国以我为荣。国家总是要前进的,而人才是一支动力。国家用政策化措施来培养、塑造人才,使知识分子与国运挂钩。从教育体制恢复开始,两者(知与国)便相互促进,而不是以前的雇佣关系。在教育领域,助学工程是国家对知识界的一大投入,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类似于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投资,收效也要在长期的观察中期待。至今看来,在国家的建设中,少不了知识分子的参与,而其中的建设骨干也有受过国家帮助的。从经济角度上讲,助学工程以相对小的成本换取了不可估量的利益。国家的发展为知识分子提供了展示的机会,让他们有动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争取自己的生活,积小成大,汇少成多。个人动力的集中会成就自己,它的汇聚也可成就一个伟大的国家。

个人奋斗离不开社会集体。社会和谐是个人追梦的条件。我们庆幸生在和平年代,有条件让我们思考我们想要的生活;我们很幸运在和谐社会,政府有资金投入到教育中育才;我们很高兴在物质社会中有爱心人士的关爱照顾。倘若我们生在烽火年代,还会有机会追梦吗,估计是想法子保命吧。社会中有资金投向慈善事业,教育事业。例如希望工程,壹基金等。这些组织帮助了不少需要帮助的人。不仅物质条件有提供,而且在奋斗基础以及奋斗机会上,社会也相应提供了帮助。

社会像总指挥,国家是实施者,个体是受众对象。三者又有着联系。个人的发展离不开国家与社会。助学方面,个体就是两者的受助者,筑梦方面,国家与社会又是合作关系,为个体提供条件,铸人上三者受惠。

个体不仅仅代表着个人。

以助学筑梦铸人为主题的征文(篇4)

“为梦而生,为梦而活着”,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或平凡,或伟大,但都在为实现“它”而奋斗者,努力着。这个梦想,犹如一颗种子一样,被埋在土下,春天到了,它慢慢的萌芽,生长,然后破土而出,迎接了温暖的太阳。我们就像那颗种子,经过残酷的高考来到了现在的大学。萌芽的种子在太阳的照射下能快速地成长,而我们,也需要那“太阳光”。

有时,我在想,如果没有你,我现在会在哪里,秩序混乱的制造业工厂?黄土漫天的建筑工地?或者,如父辈般早早娶妻生子,终守故土?

有时,我在问,如果没有你,疾病缠身的双亲需要付出多少艰辛才能供我实现儿时的梦想,一滴血?两升汗?十道皱纹?千丝白发?

有时,我在思,如果没有你,我能否接受如此良好的教育,我的未来在哪里?筑就人生梦想?铸就坚韧性格?亦或,随波逐流,碌碌无为?

我,一个来自苏北农村的寒门学子,安静地坐在宿舍桌子前,窗外寒风阵阵,屋内暖意融融,思考着上面三个问题,不觉间,思绪飞回了那个躁动不安的夏天。

“小峰,你过来下,娘跟你说件事。”母亲神秘兮兮的把我拉到了屋外,不经意间一回头,目光却与父亲一碰,父亲瞬间把头扭了过去。

“怎么了妈,是不是家里出什么事了。”我压抑着自己的紧张与不安,在母亲开口的间隙里,努力祈祷着上天对这个已经风雨交加的家庭能够仁慈一点,厄运能够避开这个充满不幸的家庭,上苍在给这个家庭带来一张大学通知书后继续把欢乐留在这个家庭。

以助学筑梦铸人为主题的征文(篇5)

那时,对于梦想我还彷徨;那时,对于人生我还迷茫;但对于大学,我一直向往。 记忆里,年少时的我每天跟其他同学一样,坐在教室里仿佛永远没有尽头的备考。现在的我,站在教室里,每天面带微笑的讲课。对于梦想我很执着,对于未来我很明朗;这半年是我人生中最不寻常的半年,也是我青春中最有意义的半年。虽然很累,但是我觉得因为负重,我的青春在更加精彩。

大三开始了,学校里组织顶岗支教,我毫不犹豫的报名了。这是我的一个梦想,我渴望有朝一日可以像我小学的那个老师一样,站在那些渴望学习的山村孩子面前,给他们讲属于自己的故事,畅想属于他们的明天。历经波折,终于终于,现在我如愿以偿。

那天,官坝的老师从忠县县城把我们带到官坝途中,不停地告诉我们,官坝景色很美比如说我们正在穿过的峡谷,比如上山的这88道弯,但是官坝的条件肯定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好,要做好心理准备云云。当时我就在想,中国现在发展这么好,就算差,也不会比我小时候那个条件更差吧,我的老师都能坚持,我也一定能。

下午刚到,第二天8点我就正式成为了一名站在讲台上的支教老师,带八年级两个班的语文。作为地理专业的学生,在决定教语文的时候,心里已做好了准备。不过幸亏我本身挺喜欢学习语文的,所以就算吃力也不觉得艰苦。

每周一三五的语文早读,我跟学生一起起床,一起读书。他们背语文必背诗词,我则背英语六级单词。早读也会有学生不认真,打瞌睡,对于他们,我会生气,但更多地是失望。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自己年少时的不懂事,那时老师们的无奈。作为学生,但同样作为老师的我,理解学生,也理解了老师。刚上课的时候学生们可能是因为换了新老师,新鲜劲十足,上课很积极。后来上课表现过于积极,甚至都不像上课。初中生活跃点是好事,但不能影响成绩,上课的时候要再严肃点。这是校长谈话的时候跟我说的,我能听出他的担心,从这之后压力就来了。我带的是初二,再有半年他们就要进入毕业班,现在要打好基础,语文成绩一定不能差。

为了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有一次我给他们讲了一节课的利弊,包括我小时候的一些经历。但是效果甚微。思前想后,我决定利用作文的两节课给他们看邹越老师的《让生命充满爱》,那一节课讲哭了很多人,也触动了很多人。我希望他们能理解到家长和老师的苦心,能做一个对自己负责人的人。从那之后我要求也更严格了,不会再有成群学生下课围在讲桌那起哄。课下我也单独找过很多学生谈话,我能了解他们心里对老师的隔阂,永远都觉得老师不会理解自己的,特别是在我转变教学方式之后。但是不管他们是不是还像当初一样喜欢我,我所要做的只有问心无愧,中学生,不能任由他们胡来。特别是作为代理班主任,我必须要对学生严格起来。我希望在我教完一个学期之后,他们对学习的态度能有所改变,语文成绩能有所提高。

在上课的同时,自己的学习也不能忘。但是我觉得在这,我给自己的学习时间留的太少了。大学里的惰性我一直在努力克服。都说有压力才有动力,想想在学校不断学习的同学们,自己还真得加油啊。

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不要抱怨生活给予了太多的磨难,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壮观,人生如果仅去求得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我坚信在重压之下,我会把生活的歌谣唱的更加洪亮,会把青春的图画绘的更加绚丽。

微笑着弹奏从容的弦乐,去面对学生,去接受压力,去战胜懒惰,去品味孤独,去改造青春。

以助学筑梦铸人为主题的征文(篇6)

“每个人至少寻找一个梦想,每一天对得起夕阳,我幻想又过了海洋,让那月光比星光更漂亮。”

选择师范专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从小在心里的一个梦想——我想开一所学校,让孩子拥有一个真正属于他们的童年。喜欢音乐,就歌曲舞蹈;喜欢科学,就小机械,小实验;喜欢文学,也可以诗词歌赋。

贫困,有时会成为人生的绊脚石,但他绝不会是放弃追求梦想时的借口,他更应该成为我们坚强拼搏的理由。

转眼大三,两年的时间磨练,我早已不是那个刚进校园对一切恐惧陌生,懵懵懂懂,每天只会埋头匆匆走路的小女生。现在的我学会抬头挺胸,学会微笑和每个人打招呼,陌生感变成了亲切感,校园里的一花一草就像朋友般亲密。每次回校就像回另一个家。四季更迭,增加的是时间,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间的情谊。

而这一切的开端也许是进大学不久后参加的勤工助学活动。

初进办公室的我畏畏缩缩,声音压得很低告诉老师我是来勤工助学的。很清楚的记着,当时的那位老师很亲切地对我说:“在这里不要太拘束哦。你可以坐在那边的位置上,有事会叫你的,你自己可以先看看书,写写作业。”那张笑脸成为我大学四年生活真正的开始,充满了温暖与希望的开始。

随着勤工助学时间的增加,我能和老师比较轻松地聊天,开心的时候会和他们分享,不开心的事也会和他们聊聊,他们则以他们的经历更设身处地,更客观的帮助我,开导我。记得有一次,因为和室友闹矛盾,我就在空闲时间找老师。老师说的印象最深刻的话是:“大学,其实已经就是一个小小的社会。作为大学生,你已经不再是一个整天在象牙塔里幻想幻想的小朋友了。以后的你还会遇上更多形形色色的人,他们也许也不那么对你的味,但你要学会忍耐和宽容,还有适应……”当然后面老师还讲了很多,他还给我出谋划策,也出面帮我和室友解决了问题,但这几句话却深敲心头。半年在办公室的勤工助学,让我学会了宽容,学会了谦逊,学会了感恩,学会了面对生活。

以助学筑梦铸人为主题的征文(篇7)

充满鲜花的世界到底在哪里,如果它真的存在那么我一定会去,我想在那里最高的山峰矗立,不在乎它是不是悬崖峭壁。用力活着用力爱哪怕肝脑涂地,不求任何人满意只要对得起自己,关于理想我从来没有选择放弃,即使在灰头土脸的日子里。看到关于梦想的主题,脑海中第一闪过的就是追梦赤子心这首歌。

每每听到这首歌,总觉得正能量满满。上高中的时候看快乐男声,每周一播,播出时间很晚,以至于十二点我还守在电视前揪着一颗心看谁又被淘汰了,母上大人也因为我看电视不学习和我吵过很多次,可我还是依然拗着性子看,那个假期见证了他们在音乐道路上的成长,看到了他们的努力,这也成为了我在追求梦想道路上的动力。

小时候,希望自己能当一名科学家,发明奇奇怪怪的东西;上初中后,想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就是单纯喜欢救别人的感觉;进入高中,我只希望自己可以成功上大学。在这个经济并不宽裕的家庭里,我担心家里负担不起我的学费,怕自己无法完成梦想,改变不了命运。那个无助的时刻,是助学贷款帮助了我,是国家帮助了我,它圆的不只是我的梦想,还有爸妈望女成凤的梦,沉甸甸的都是梦想。

我深刻地明白国家之所以有助学金是为了让那些热爱学习,渴望学习的莘莘学子受到更好的教育。作为受益于助学金的我当然也要受之无愧,我一定会刻苦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技术水平,也会更加注意自己的品德修养,身体的锻炼。我还要做到走出校园,到野外扩展训练,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提高自己的各项素质,做一个有能力的人,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小成就,但是我觉得远远不够,我还可以努力。在大学期间我将积蓄力量,随时准备报效祖国,服务社会。没有天生的自信,只有不断积蓄的自信。我相信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成功的开始;每天创新一点点,就是领先的开始;每天多做一点点,就是卓越的开始;路虽远,行必至;事虽难,做必成;相信我一定能成为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

我将永远记得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国家给了我助学金,助我学习无忧。我将永远心存感恩,并将这份感恩之情传递给他人。我觉得自身能力的提高,品德的修养,爱心的永存是对国家、对社会、最好的回报。正如艾青在《光的赞歌》中所写到的“即使一根火柴,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即使我们死后尸骨都腐烂,也要变成磷火燃烧”。

关于理想我从来没选择放弃,即使在灰头土脸的日子里,也许我没有天分,但我有梦的天真,我将会去证明用我的一生。也许我手比较笨,但我愿不停探寻,付出所有的青春不留遗憾。

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说:“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才止;像种子在地下一样,一定要萌芽滋长,伸出地面来,寻找阳光。”梦想对我来说,既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因为它是前行的方向;却又是一件烦恼的事,因为实现它的路程特别艰难。我坚信,前方的路已经不远;更坚信,前方的阳光更灿烂。

继续跑,带着赤子的骄傲,生命的闪耀不坚持到底怎能看到,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纵情燃烧吧,有一天会再发芽,不妥协直到变老。

以助学筑梦铸人为主题的征文(篇8)

我来自祖国的一个西南小镇,在并不富裕的农村家庭长大。母亲长年身体抱恙,在国家的政策支持和许多有心人的帮助下,我长年在外求学。然而家庭与出生并未限制我对知识的渴望。十岁的时候,我在屏幕前见证了中国第一名航天员飞上太空,自那时起,我就对辛勤工作而又敢于创造的万千航天人充满敬仰与向往,梦想着终有一天能成为一名踏实的科研工作者!

如愿来到北航后,我一直努力追求学术科研上的有所想、有所为。在学海畅游中,我喜欢自己的思维不受限于老师和书本,尤其注重将理论知识与科技实践结合起来,彼此促进,学以致用,甚至往往实践早于系统的理论学习。在自己看来,求知欲望和解决问题的现实需求是学习最大的动力源泉。那些自己思考问题到凌晨自习室空无一人的日子让人无比怀念,而那些曾经自己在实践操作中无法理解的问题,能够经后期的系统理论学习豁然开朗的感觉更是让人无比愉悦。

求学最重要的是培养自己主动学习的意识与能力。虽是一名自动化学子,但我在科研过程中,需要用到通讯知识就去学习通讯的相关理论,需要用到发动机知识就去翻阅能源动力的相关书籍,需要用到机械知识就去学习机械工程的相关课程,用需求引领学习,用追求指导学习,用积累沉淀学习。当习惯了深夜自习室锁门后,同一群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走出教学楼时你会发现,自己只是那群上进的学子中再平凡不过的一员。

来自自动化学院的我尤为喜爱机械与电子,三年来共参与并完成机器人项目7个,却经历了一个从零基础的新生到机器人小达人的艰苦成长过程。从最初的智能小车到平衡机器人,从仿生机器鱼到对弈机器人,从机器保姆到弹跳机器人,奋斗过的每个项目投入的精力少则数月、多则一年,背后也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辛酸故事。大学期间我几乎所有的个人时间都花在了科研上,习惯了没有周末、没有假期的生活,无数个深夜独自从实验室走回宿舍,知道北京凌晨四点天就微微明亮,校园凌晨两点还有人在跑步,湖边清晨六点就有人在背书,绿园早上五点就有同学在背英语单词。身边总有优秀的人是那么的努力,没有任何人的成绩背后缺少汗水。

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在北航最具特色的冯如杯科技竞赛中,我的首个一等奖项目《球形自平衡机器人》,就是在沙河校区五号实验楼利用有限的资源设备调试出来的;另一个冯如杯一等奖《可弹射智能车》,其中自行设计的弹射样机因试验充满危险性和未知性,导师亲自开车送我们到郊区寻找开阔场地做试验。曾感受过看着室友放暑假回家,而后过完暑假归校和留守的我一起开学的落寞,但正是由于这样一个假期苦守实验室的付出,自己设计的《风力摆控制系统》一举夺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国家一等奖。

回想一路前行过程中所历经的风雨,团队带给了自己非常强大的支持和力量,而我也有责任影响着身边的同学朋友一起去参与科技活动。本科期间,我曾与31人合作科技项目,和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一起碰撞思维,让他们和我一样体验到学有所用的满足和科技创新的魅力。在电赛中我既作为参赛队员去争取优秀成绩,也担任整个集体的一个技术培训者,让大团队和自己一同进步。

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科技氛围与创新环境,我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校园传递更多的科技正能量。我曾在大二时设计电路,去义务培训应届新生入门科技实践,并将其发展成传统保留至今,让过百名15级新生一入学就可以在学长的辅助下,做出自己大学的第一个科技实物作品,引导其迈上科技创新道路。时至今日我也常来沙河指导低年级同学科技项目、培训新生实践常识。我曾去幼儿园、中学科普航空航天知识,用自己的实验和讲说唤起了孩子们对天空和北航的向往。

个人第一次在大学接触科技活动是参加自动化学院首届驭远杯机器人大赛,后来我成为了第二届比赛的技术指导,前不久我以组织者的身份筹办了第三届驭远机器人足球联赛,带领沙河的同学将比赛的规模办大、水平提高,在我和团队的努力下,大一大二共有5个院系32支队伍共150余名同学参与!我在大赛过程中培训大家从零基础起步做机器人,锻炼了过百名同学的科技动手能力,并期待他们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涌现出更大的创造力。我坚信,科技创新与航空航天事业发展的道路上需要的绝不仅仅是一两个人,而是一大批敢做敢拼、敢想敢为的青年学子!

回首大学生活,良好的本科生实践平台让我将理论知识与工程能力结合了起来;担任四年大班长,也曾在党校任总干事助理并兼任科技辅导员,踏实的社会工作让我学会服务他人;我曾带队赴全国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既去过山西广灵国家贫困县调研感受社会发展中落后的一面,也到过科研院所及军工企业触摸科技与国防的现实结合,亦曾在各类公益活动中思考社会责任和个人价值;通过在历练过程中的不断思考,懵懂的航空航天梦想沉淀成了对社会发展需求的理性认识,让我坚定了做一名踏实科研工作者的选择。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定将响应国家航空航天的战略需求,在科研漫途徐徐前行,有所作为!

以助学筑梦铸人为主题的征文(篇9)

日常工作仍旧在开展着,但却多了一份娴熟在工作程序里头。时间日渐消逝,我学会了我工作中的必有程序以及限有程序。该有的打扫、端茶倒水,已经不在话下。偶尔也会有老师的表扬,心里美滋滋的便也成为了一天工作的动力,心里暗暗许下“老师的赞扬不能够辜负”的誓言,也就有了无限的热情投入进来。但批评是多多益善的,总是在诚惶诚恐中工作,希望能够得到老师少许的赞扬的目光,最后却只能失望的接受严厉的指责(其实老师并没有那么严厉,只不过是我个人太过于注重他人对我的看法。所以会有这样的描绘),瞳孔都灰暗下来了。

其实那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我们不曾察觉回廊上的地板已经灰蒙蒙的,却只是自顾自的在看课外书、轻声讨论最新的娱乐新闻之类的闲暇小事情。老师便像踩着电门一般走了过来,那高跟鞋的“nn”声在蛮安静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的清晰。我们的脊背飕飕的冒着寒气。“你们这么空闲,走廊是不是该打扫一下”,应声而下我们消失在老师的面前了。其实这件事情上我学会了不少,知道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要学会察言观色(察言观色不仅仅是要看人,还有看物),就如同地板脏了,你要察它的言观它的色,才能事事做的尽如人意。

我们发现,老师的严格成为了我们的家便饭!

以助学筑梦铸人为主题的征文(篇10)

——国家资助,助我成长

静静地漫步在美丽的校园,欣赏着学校的每一处风景,心中此起彼伏。漫长的求学之路犹如漫漫长夜,虽算不上非常艰苦,但迫于家中的窘况,仍饱含了许许多多的辛酸。一路跌碰地走着,就一心想着:上了大学就好了!事情仿佛是事与愿违,_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国家名校:西安交通大学,但是6000多元的学费对于我们这个来自西北边陲新疆的农村家庭来说却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事让整个家长久地蒙上了一层阴影,开学的日期日益临近,我的学费却没有着落。幸亏后来了解到国家的助学贷款政策,通过助学贷款我不用为学费发愁,但是每个月昂贵的生活费对我来说仍然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各种费用像雪花一样纷纷落在我身上,像要将我埋起来,好冷。我变得郁郁寡欢,精彩丰富的大学生活离我太远了,并不属于我。非但这样,就连课程也因为无法专心学习而开始跟不上了。想着停滞不前的成绩,再想想爸妈,我就很焦急,心理压力很大。陷进了这样的恶性循环中,我真的感到进退两难,很无助……

就在我感到最最困难的时候,我申请到了国家助学金。我根本无法一下子回过神来,这是真的吗?我太开心了,说真的,3000元钱对于某些同学来说是一个小小的数字,只是一部手机或是几套衣服的钱,但是这对我来说仿佛是救命稻草。正是这笔助学金,让我过上了真正的大学生活。我不用再因为没钱的缘故而害怕参加各种活动了,

    70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