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国人口近61年来首次负增长
中国人口近61年来首次负增长!这让很多人都担心不已,这应该怎么办?下面是小编用心整理的媒体中国人口近61年来首次负增长,如果大家喜欢的话,欢迎大家收藏并积极分享哟!
媒体中国人口近61年来首次负增长
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这也是我国人口自1962年以来(即近61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人口负增长会引起什么问题?
人口负增长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与趋势!英国医学权威期刊《柳叶刀》杂志曾经刊发研究报告,全球人口将在本世纪下半叶出现负增长。该研究报告预测,世界人口将在2064年达到峰值97亿,在这之后全球人口将开始减少,到2100年,全球人口会逐渐下降至88亿,这一数据比联合国此前关于2100年世界人口总数的预测要少20亿。
人口进入净增负增长带来的问题非常严重,对于中国尤其如此。人口负增长导致劳动力红利消失加剧,导致劳动力供给包括结构恶化,对于中国来说最严的问题:谁来养老问题。
人口负增长将加剧少子化程度,使得适龄劳动力增长后劲消失,同时,老年人口急剧增加,青壮年人口急剧减少,在岗养老金缴纳职工下降,养老金总额增加少、消耗大。也就是说,交养老金的群体急剧减少,而领养老金的老年群体急剧增加,两头夹击,养老金缺口会更加突出表现出来。
最严重的是服务业包括养老护理等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人口负增长,劳动力缺口更大,大胆预测,将来扫大街的劳动力都很难找到,一句话:谁来养老?
一方面提高年轻人生育积极性,必须拿出切实措施包括全方位减轻结婚生育、子女入托入学教育、城市住房等成本压力。这样才能让年轻人敢结婚敢生育想生育!同时,大力发展新科技产业,推进人型机器人大发展,特别是家政机器人的发展,缓解服务业劳动力短缺的情况。
打好政策“组合拳”,在生育支持和家庭发展方面持续用力,促进生育政策与相关经济社会政策同向发力,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税收、社保等政策适当向生育子女的家庭倾斜,积极构建生育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和生育友好的政策支持体系,切实减轻家庭生育养育负担,激发生育潜能。
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建立健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增强基层抚幼养老功能。
生育观念转变导致的生育绝对数下降是一个明显现象。其实,现代许多发达国家和城市人口已经在下降,中国农村生育观念也在转变,全球人口下降趋势应该会来得更早更快。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新型婚育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尊重生育的社会价值,鼓励夫妻共担育儿责任,讲好新时代美好爱情、和谐家庭、幸福生活的中国故事,是软环境与非常有效的潜移默化本质手段。
看看中国人口净增长演变的时间轴:中国每年的净增人口的下降趋势在21世纪之初开始显现,在2000年跌入1000万人区间,之后五年到2005年逐步跌入700万区间,再过5年后到2010年跌至640万人。自2017年至2021年,中国净增人口出现五连降,从2018年的530万人一路狂跌至2021年的48万人。
人口负增长房价会跌吗?
有一定影响,但不绝对。随着中国出生人口在不断下跌,新增的购房需求将会越来越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未来市场上的房价出现下跌的可能性很大,毕竟中国目前的房价实在是太高了。不过,影响我国房价的,绝对不仅仅是出生人口的问题。
1、我国城镇化还要推进
2019年末,我国拥有农村常住人口5.52亿人,城镇常住人口8.48亿人。我国的城镇化率只有60.6%,未来20年即使我们努力实现一年一个百分点的提升,还要持续20年。农村人口也就仅仅能降到2.8亿以下。而现在我国仅农民工就高达2.9亿人,未来他们还会逐渐落户城镇的。并不是所有农民工都要求落户到一线城市呀。
目前城镇化过程中,很多农民是到城里买不起住房的,而由于我们拆迁的过程中需要支付一定的拆迁安置经费,再加上农民的储蓄,很多人买下房子也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回迁房建好也需要时间。
2、地方财政目前无法完全摆脱土地出让金的依赖
2019年我国土地出让金收入高达7.6万亿,再次增长11.4%,约占地方政府总收入的1/3以上。房价越高,土地出让金收益越大,为了维持财政收支的平衡,稳定房价也是必须的选择。
未来房地产税的出台确实会降低房价,但是房地产税的最根本目的还是改善地方财政收入。只不过是将房价的一种现有价格转化为长期现金流而已。房价的实际价格实际上还是会上升的。
3、房地产秉持“稳”字当先的主旋律
近日,高层会议指出,“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稳字当头,顾名思义除了市场的稳定,房价的稳定也是必不可少,这种背景下房价不大可能出现整体大跌的现象,未来房价波动或许会越来越小,同时预计这样的政策主旋律将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