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励志创业故事
创业是一道光,有了它,我们的青春将更加绚丽!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励志创业故事,供大家参阅!
当代大学生励志创业故事篇一
90后男生校园开寿司店月营业额过万
“上高中前我就想当厨师,现在自己做寿司,算是圆了当时的梦。”1992年出生的苏海舰刚从青岛(楼盘)农业大学毕业,跟其他上班的毕业生不同,苏海舰给自己打工。今年3月份他的寿司店开业,一个半月后生意逐渐稳定,凭着口味正和适合学生的价格不断拉来回头客 ,每天能卖出60盒寿司,月营业额过万元。
拜师大厨、找同学“挑刺”
9月21日下午2时许,在青农大润兴餐厅一楼,记者见到了苏海舰,刚忙过饭点的他正在休息。他的寿司店在一家奶茶店的后面,使用面积只有 7平方米,而就是这块空间圆了苏海舰的创业梦。在青农大经济管理学院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科的苏海舰大二下学期买奶茶的时候发现了商机。“当时觉得奶茶店后面可以利用起来卖点东西,我当时想卖薯格,但那里不允许油炸的东西,后来就想到了寿司。”苏海舰介绍,当时学校虽有两三家寿司店,但味道都不好,平日里同学大都到校外买,最近的也得半个小时,要开家口味正宗的寿司店应该会火。
有了想法后,苏海舰开始准备,当时是大三上学期 ,多数同学都外出实习。苏海舰却到了爸爸朋友的一家日式料理店拜师学艺。“当时每天学两到三个小时,跟着店里的大厨学包的技巧、改刀方法,米饭和料的比例等。”苏海舰学了四天回到家自己动手做给家人亲戚吃,回到学校做了六七种口味的寿司,挨着宿舍送,找同学免费品尝。“当时找的大都是男同学,他们都觉得好吃,这也给了我更多信心。”等办完租房手续后,已到了下学期,苏海舰的寿司店正式开业。
日售60盒月营业额过万
“开业前一天晚上我还特别担心,怕到时候没人来。”但开业第一天苏海舰的生意出奇地火爆。“之前在人人网、微信、微博上发了开业信息,开业当天本打算发传单,但发了十分钟就停止了,因为买寿司的人都排队到外面走廊上了。”苏海舰介绍,后来的日子里生意虽时好时坏不很稳定,但头个月的营业额达到一万四千元。“当时自己心里很没有底,觉得挺难熬的。”等一个半月过去后,苏海舰的生意渐渐稳定,每天平均要用到三四锅米饭,店里十多种寿司卷,包饭等卖到60盒。开业至今,每月的营业额都超过1万元 ,最少的一月也卖了1万1千元。
“我一般从早上 8点半开始忙,收拾店里,蒸米饭,9点至9点半下第一节课的时候就开始忙了,一直到晚上10点多才回宿舍,饭点最忙,没人来的时候我就休息会儿。”苏海舰印象里,最晚一次回去都10点40分了,虽然一天要工作14个小时,但感觉没有那么累。“我中考成绩不理想,当时就特别想当厨师,平时也喜欢下厨,现在自己做寿司,也相当于圆梦了吧。”要说半年来最大的收获,苏海舰觉得不是赚了多少钱,而是自己不慌了,心里踏实了,敢闯了。后面他会把寿司店开下去,继续创业路。
多个环节保正口味
苏海舰很清楚,做餐饮最根本的就是产品的质量,所以在保证口味正宗上做了很多努力。“我现在用的沙拉酱、寿司醋、火腿、虾、鳗鱼等都精挑细选,这也增加了成本,像沙拉酱比普通的贵一倍。”苏海舰介绍,现在店里用的原料、调料跟日式料理店的货源是一样的,很多在城阳区都买不到,哪怕是做寿司的米也都是质量好的,价格要贵几块。
当然,顾客是最有发言权的,苏海舰根据回头客的建议做了不少改进。“大都是细节上的变动,希望他们能更喜欢。”苏海舰介绍,寿司一般要用凉透了的米来做,但是刚开业那会儿天还冷,不少早饭买寿司的同学就提出“米饭要是热的就好了。”苏海舰听取了这个建议,来吃寿司的人越来越多。除了调整口味,苏海舰还逐渐调整菜单,去掉了价格较贵的三文鱼等寿司,现在各种寿司价格最贵的10块,一般在5到8块钱。“现在学校的寿司店比以前多了,但我的生意也没怎么受影响,不少来店里的学生我都很熟悉,每次来买寿司会先跟我聊会儿天,还会提到其他寿司店的情况。”苏海舰介绍,因为寿司店他认识了很多朋友,校园里碰到都会打招呼。
装修清新还送“小黄人”
除了口味正宗,苏海舰还有不少小妙招来揽客。在寿司店的柜台橱窗里记者会看到不少猫的明信片,而且店的名字也挺有意思“贱贱的猫”。“我很喜欢猫,店的名字也是结合了我的名字,把这些明信片放在店里感觉挺清新的,也是学生喜欢的调子。”苏海舰告诉记者,装修风格是女朋友帮着想的,开店来不少顾客是先被明信片吸引住的。除了明信片,橱柜里还有小黄人,保卫萝卜的玩偶。“这是满10元送给客人的,从开业到现在发了3000多个啦”苏海舰介绍,吃寿司的大半是女生,她们都喜欢这些小东西。
“一般宣传信息我都在网上发布,像人人网,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络。”苏海舰还通过价格优惠来吸引顾客。“过了晚上九点打折,因为卖不完的米饭第二天就不能用了。”苏海舰介绍,一般过了晚上九点半其他吃饭的地方都关门啦,下了自习饿了的学生跑到他这里买份寿司 ,特别有成就感,心里很舒服。
当代大学生励志创业故事篇二
一、他,从儿时开始立下梦想
1991年春天,马兆鑫出生在吉林省四平市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在他成长过程中,家庭的氛围给了他很大的影响,他的书架上摆满的各个学科的书,每到闲暇的时间他都在父母的带领下读书。他现在所能记得的母亲所有的教诲当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你要努力学习,扩大自己的知识面,长大后一定要做一个对祖国、对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也许是巧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母亲给他订阅的一本《小爱迪生》少儿科普杂志中了解到了计算机,从此,儿时的马兆鑫早早地就表现出了对计算机的热爱。那时候,每次走过商场的计算机专柜,他都会仿佛被一种力量所牵引,常常站在柜台边,看着别人熟练的操作,看上很久,想上很久,然后就会自言自语地说: “长大后,我一定要学习计算机,看看它还能有什么更多的用途,能不能开发出一些更加方便人们生活的功能呢?”。看出了儿子对计算机的热爱,也看出了儿子的执着,没过多久,父母便给他买来了第一台计算机,从此,他与计算机,结下了不解之缘。
二、他,奇思妙想,善于钻研
刚开始接触电脑,年少的马兆鑫就在计算机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后来竟然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神奇的计算机给他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有时计算机也给他带来了不少麻烦,这并没有阻挡他学习计算机的步伐,反而更加喜欢计算机。
那个时候单机游戏刚刚兴起,很多有电脑的小孩子还在迷恋单机游戏中,他已经开始钻研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为什么计算机会有这么高的计算速度呢?为什么那些软件能够在计算机上运行呢?
由于学习优秀,到了中学的时候,很幸运的,他被保送到了市重点初中,在重点初中,优秀的学习环境对他后来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在这里,他参加了学校开办的计算机培训班,第一次接触到了编程语言,也就是在这里,共同的爱好,让他结识了更多的朋友。学校给他们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任务,共同合作完成。这段经历,使他特长和爱好得到良好的培养。
初三一年,他的经济头脑也开始显现,利用课余时间,他在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第一家淘宝店,那时候电子商务刚刚起步,还是一个很新鲜的东西,他想,这么一个电子商务市场如果挖掘出来潜在客户会是多么庞大呀。发现了这个有潜力的市场,随后,他与本地的软件经销商联系,说出自己的想法,希望展开合作。软件经销商看到这样一个孩子来跟自己“谈生意”开始有些不相信,等到后来详细听了他的构想,觉得分析的确实头头是道,表示绝对支持。事实也证明,他的决策是对的,三个月时间,他赚取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三、他,为梦想而不懈努力
初中三年,他并没有因为计算机的学习而耽误自己的课程,相反,他渐渐的明白了,现在学的也是一个基础,只有在更好的环境下,去做专业系统的学习,才能在自己梦想的道路上走的更远,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初三的他,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远景目标:考取重点大学计算机系,为了去实现自己的这个梦想,他更加努力。在2005年中考中,他以567分优异成绩进入双辽市重点中学第一中学学习,他,离着目标更近了。
高中三年,他不放过每一个机会。高一的时候,学校要进行信息化建设,准备开设学校自己的门户网站,从小就对对计算机小有造诣的他主动申请了这个任务,为学校建立了官方网站,并不断扩充功能,完善论坛留言系统。
高二期间,他又参与建设了信息化校园建设,协助校园组件了VOD校园视频点播系统。专研计算机之余,依然没有耽误学习,他通过学校选拔考试,进入重点实验班学习。高二一年期间,他在科技创新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在第2006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中荣获二等奖。参加了全国信息学冬令营(上海);
2.项目E语言编写的《学校教务管理系统》在第二十一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优秀科技项目(信息技术)吉林省一等奖(2006),并在双辽市部分中学投入使用。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行走在成长的路上,只有不断的努力才能为通往理想的道路上筑起一步步的阶梯。2008年高考,如他所愿,以598分优异成绩考取长安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工程系,这也成为了他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此他的计算机道路也进入了正规系统的学习。
创业,让梦想起航
坚强的意志、机敏的思维、平和的心态、崇高的理想以及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处事能力,成为他追寻梦想的坚实羽翼。
进入大学后,从小学开始自学计算机,多年以来的自我学习以及大学专业学习,让他拥有了优于他人的专业知识积累:C++、Pascal、Delphi、数据库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等。他明白,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在人生历程中不断的提高自己,勇于创新,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希望通过创业来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
一、综合素养——奠定成功的基础
一个人的能力,决定了他的人生高度;而一个团队领导者的综合素养,也决定了这个团队未来的发展。
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了能够得心应手的领导一个团队走向成功,他不错过任何一个提升自己能力的机会,从大一起他就加入学生组织担任学生干部:加入包括长安大学校学生会、校团委团学新闻中心在内的多个校级、院级组织;大二期间,担任校学生会部长;大三,竞选答辩成为校团委学生兼职副部长。
当代大学生励志创业故事篇三
做校内外卖大三男孩看好赚钱商机
在校大学生也能发现赚钱商机,当很多大学生忙着找工作,忙着休闲玩乐的时候,余大海却做起了餐饮店的生意,成了名副其实的餐饮店老板。昨天中午11点,拨通余大海的电话时,那一头的他说自己正忙着送外卖。一直到了下午2点多,余大海才回电,说每天中午11点到2点,都是送外卖的高峰期,余大海,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07级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同时,还是一家刚开业不到一周的“宅时代”外卖店的老板。现在,在东方学院的生活区里,经常可以看到一群身穿印有“宅时代”统一工作服的人在忙着送餐,而“宅时代”已成为学生间流行的 一个新名词。
兼职送外卖时发现了商机
现在读大三的余大海说,在读大二时,他就曾经做兼职送过外卖,“那时候送的外卖特别多,为了方便,我就把自己的行李箱找了出来,把外卖放在里面,拖着走。”由于外卖店大多离学校远,即使通过外卖车,送到学校也要一段时间。而余大海就是等外卖车到学校后,去取外卖,再根据地址挨个寝室送过去。
“每次,外卖车一到,就会有很多学生过来问,能不能顺便多送几份。”余大海说,就是那时,他突然想到,“外卖市场这么大,为什么不自己试试呢?”“大三大四的学生,课都比较少,很多人都爱呆在寝室里不愿意出门,做‘宅男宅女’,所以,我就将外卖店取名‘宅时代’。”余大海说,他希望这个名字能让“宅男宅女”们觉得亲切。
外卖直接从厨房送往寝室
瞅准商机后,余大海就开始认真计划这家外卖店,“我们的店,没有店面,只有厨房,把外卖从厨房直接送到寝室门口,没有店铺式经营,可以大大节约经营成本。”目前,外卖店的全体员工,除了余大海这个小老板,还有一个厨师、一个配菜工、一个洗菜阿姨,还有尚未固定数目的送餐员。
“我们每天的菜色都不一样,固定在四荤六素,价格和附近餐馆差不多,1荤2素是7块钱。”余大海说,昨天的四荤六素卖得都挺好,红烧带鱼、红烧翅尖、油豆腐炒肉、油爆虾、酱爆茄子、番茄炒蛋、青椒土豆丝、炒青菜、炒绿豆芽、炒花菜,10个菜一个都没剩下。
“每天早上6点半,我一定会起床。”余大海说,他总是一早就到学校门口租的房子,也就是外卖店的厨房“盯”着,等菜送到了,一一检查斤两有没有差错;等洗菜阿姨到了,还得动手帮忙洗洗菜,“一般9点多就开始准备午饭,到11点,就迎来外卖的高峰期了。”余大海说,自从开业,外卖店每天生意都挺忙,每天只有下午2点到3点那一个小时可以休息一会。
外卖店送餐员都是本校学生
“外卖,最重要的是方便、快捷。”为了突出这个特点,余大海开拓了多种订餐渠道,电话、短信、校内网、QQ,所有学生常用的联系方式,都可以直接订餐。“只要拨打订餐电话,或者在网站上轻轻一点,我们就会第一时间把饭菜送过去。”余大海说,为了加快送餐速度,所有送餐员都是本校学生,对送餐线路都了如指掌。07级东方信息班学生姚宇杰就体验过一次“神速”外卖,“顶多就5分钟时间,外卖就送到门口了!”“送餐及时准确就是我们的经营宗旨。”余大海觉得,只有送餐及时,才能体现外卖的优点,才能留住顾客的心。
第一拨客人是辅导员老师
“我的第一拨客人,是学校里的辅导员老师。”余大海说,开业第一天,他把“宅时代”的快餐直接送到了在生活区值班的辅导员老师们的寝室门口,“让老师试吃,听听老师们的意见,如果老师放心,学生们也才会放心。”这一做法,得到了辅导员老师们不少褒奖,东方学院辅导员老师胡卓文觉得,“宅时代”的经营方式是对原有校园周边外卖的一次创新,而且学生创业,更值得支持。
“干了一周,最感动的还是身边同学们的鼓励。”余大海说,有几次送外卖,送到了同班同学的寝室,他自己还有点儿不好意思,可同学们反倒都很佩服他,还不住地鼓励他要好好努力,说以后做他的长期客户。“我想把外卖店好好做下去,不单单是为了赚钱,更为了以后创业积累经验。”余大海觉得,在这次创业过程中,他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快乐,而这是课堂上学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