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创业励志故事

|小龙

  当代大学生风采-创业的青春!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当代大学生青春创业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

  当代大学生创业励志故事篇一

  抓住苹果树“根”攀上成功 在中国乃至其他许多国家,苹果早已经成为了时尚尊贵的代言。苹果旗下的iphone手机更是凭借良好的用户体验、和app store提供的丰富软件,成为现在最时尚、最流行,同时也是用户增长率最快的手机。而app store提供的丰富软件也为iphone手机的功成名就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如今,在app store商城有一款“水族箱”的免费软件,上线6个月,就已经被全球80个国家的用户下载超过120万次。其收费版也以每天下载数百次的数量激增,而每次下载都会带来2。99美元的收入。近日在苹果的官方网站首页第二个视频4分34秒位置有一段ipad关于“水族箱”的视频,更是火爆得很。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是谁开发了这款软件,他就是朱连兴和他的139。me团队。现在他和他的团队被称为中国最“牛”的iphone开发者团队之一。这不是喊喊口号就能够做到的,要知道,中国的iphone开发者队伍有数十万之众。 大学毕业后,计算机专业出身的他成了班上为数不多选择创业的人。创业梦想虽然可贵,可是创业之路并不平坦,他做过ip电话卡和贩卖电脑硬件,还做过当时流行的电子产品。后来到北京做voip软件的开发,不过由于政策的限制,他的北京之路并未给他带来收获。一年后,他重返河北,找来了几个同校的同学,也是计算机编程高手,组建了一个团队,专门为德州扑克游戏平台提供中文服务,当时在香港设置服务器,其模式是对玩家免费,通过出租游戏房间和出售游戏币来收费。不过经营几年后,发现利润太低,不得不再次放弃了这个业务。 3年前的一天,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命运的转机。那天在邮箱里密密麻麻的垃圾资讯中,偶然发现一条“苹果公司开放苹果软件商城”的消息。当时苹果招募手机软件开发者。开发者每年只要支付99美元,就可在苹果的平台上展示产品并销售,能拿到销售收入的70%。他知道当时全球i?鄄phone手机用户有1500万,而应用软件只有区区1500款,1款软件的平均用户有1万人。如果每人只买1款软件,这款软件可能卖出1万份。而且不需要大笔资金和厂房,不需要做产品的推广,只要有创意,只要写的软件够“炫”、够“酷”、够“吸引眼球”,就可以和苹果公司分钱。 于是他们几个人决定转型改向苹果开发出售游戏软件。他们开发出来的一款“水族箱”软件,就是一个多彩的大鱼缸放在你手机里,想养哪些鱼、放哪些水草都由你说了算。只要用手指轻轻一点,它们就出现在鱼缸里,轻轻摇动手机,还能听到水缸里“汩汩”冒泡的声音。为了使画面达到逼真的效果,他的团队成员几乎天天都蹲在水族箱商店,以至于店主误认作是大客户,每次都相当热情。在那些日子里,他连做梦时都能梦到金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6月10日这款软件在苹果游戏商城正式上线,当天便传来了捷报:全球有22个国家的用户下了订单,销售额接近300美元。目前,多彩水族箱的下载量已经超过120万次,下载用户遍布80多个国家。仅靠这款游戏,139。me每天的收入就超过1000美元。139。me这个仅十人的团队,单靠这一款游戏一年就能创造200万元的收入。 在中国,iphone游戏开发团队有数十万人之多,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像他一样。他是目前唯一一位抓住苹果树“根”攀上成功的人。毕竟还有多少苹果程序员还只停留在生存的境地。文化差异也让开发者绞尽脑汁,要脱颖而出何其难也。谈及自己的成功,他说道:“苹果树下,遍地是黄金,关键是看你能不能拿到。

  当代大学生创业励志故事篇二

  把灯泡卖进世博会的大学生

  在四川师范大学,王博豪是个名人。他18岁就拥有一项国家专利,19岁投资办厂,当别的同学在为毕业后找工作头疼的时候,他的led灯泡已经成功卖进上海世博会。到目前为止,他已累计卖出超过100万只灯泡。

  ■专利在手,不如自主创业■

  王博豪,个子不高,稚气的脸上挂副眼镜,初次见面很难把他和“成都市锦江区登峰节能环保灯厂董事长”这样一个头衔联系在一起。他的专利是led节能环保灯。说起发明的过程,颇有些误打误撞的味道。“高二那年,家里灯泡坏了,妈妈换灯泡的时候烫到了手,灯泡掉下来伤到了我。”当时他就想:灯泡为什么这么热?如果不发烫,能不能节约很多能量呢?爱琢磨的王博豪并没有停留在想的层面,而是着手研究起来。

  王博豪从小就是个科学迷,从小到大,家里的玩具就没有齐整的,全部被他拆卸过,甚至连电视机、小霸王学习机等都逃不过他的“魔掌”。现在,为了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案,王博豪查阅了很多资料,做了很多次试验,最后终于成功研制出他想要的一种特别的led节能环保灯。

  led,就是“发光二极管”。王博豪介绍说,一盏led节能灯由不同数量的led组成后,能产生不同的亮度。更独特的是,只要一盏灯的led数量在100根以内,它的功耗都是1。7瓦。至于led的节能功效,王博豪以自己公司的办公室为例算了一笔账:荧光灯管的功率是40瓦,24根灯管的总功率是960瓦;更换为功率只有1。7瓦的led节能灯后,办公室40个led节能灯的总功率只有68瓦,节电率高达93%。如果在家里正常使用,一年电费不会超过两度。王博豪利用led的发光特点,将电能完全转化成光能,一是避免了传统灯泡在热能方面的浪费;二是采用led后灯管中不添加有毒气体;三是采用防爆工程塑料制作灯泡,也克服了传统玻璃灯泡易碎的缺点。

  在王博豪高三那年,他的发明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随后,北京一家研究所给他寄来专利合作转化通知,对方出手大方,欲出5000万收购他的专利技术。那几天,王博豪倍感煎熬。5000万啊,毕竟不是一个小数目,说不动心那是假的。只要同意,他马上就能进入富人圈。但是,这之后的几十年他做什么呢?

  在反复思量数天后,小小年纪的王博豪作出决定:拒绝收购。专利在手,他要自己创业。

  ■销路不畅,险些血本无归■

  王博豪爱动手、善思考,但他一直清楚自己并不适合学术研究。高中的时候,他就是个“练摊族”,一直瞒着家人在外面摆地摊,卖耳环、戒指,甚至冰箱、电视机,什么赚钱卖什么。靠摆摊,王博豪在高中时就是个小富翁了。

  不过,再怎么瞒,王博豪不务正业的事还是传到了家人耳中。王博豪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是教师,可以说是一个书香世家。他被火速召回,在家里接受了几天的思想教育,可都动摇不了他的决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特色,我不是搞学术研究的料,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与人打交道。”他态度强硬,高中三年的空闲时间还是坚持摆地摊。

  但是,在他拒绝了5000万的收购决定自己创业后,家人一直坚定地支持他。王博豪上网查阅了很多灯泡厂的资料后发现,义乌一家企业一年就生产上亿个灯泡,一个灯泡如果赚1元钱,一年就是1个亿,为什么不自己干?这也是他拒绝收购的另一个原因。

  2007年,王博豪人生中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他考上了四川师范大学外事学院;二是他从亲朋好友那里筹集到了第一笔创业资金30万,他租了个小房子,开始拥有自己的灯泡装配工厂,也就是“成都登峰节能环保灯厂”。王博豪和几个同学亲自动手装配灯泡,当时头脑发热,也没做任何市场调研就装了10万只。几个月过去了,10万只灯泡只卖出了1000只。面对白茫茫的一堆灯泡,王博豪欲哭无泪,这时他才意识到,创业原来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容易。

  幸运的是,一个做外贸的朋友听说他有这种灯,一口气以成本价全买下了,销往越南、老挝等地。成本算是收回来了,但是这次失败也给了他一个宝贵的启示:不树立品牌,不打开销路,那就不可能成功。

  为了推销,他用了最省钱的办法:发传单。那段时间,他至少请了1000名大学生来发传单,他的手机号码也“光荣”地进入了城管的黑名单。他还利用网络推广,到各帖吧、论坛发帖,鼓动大家讨论节能问题,并适时介绍自己的产品。此外,他还开始与建材工程商合作,向客户推荐他的产品。

  但是,因为led灯几乎颠覆了消费者对传统灯的认识,因此推广起来异常艰难。他自己也常上门推销,然而许多人都不把他的产品当回事。听说成都有家三星级酒店灯泡需求量很大,王博豪马上上门推销。跑了不下几十次,最后对方实在不好意思,勉强买了两个回家自己用。

  这样数管齐下,销路终于渐渐打开了。

  ■参加比赛,创业路上借东风■

  上大学期间,王博豪所在的学校组织“挑战杯科技竞赛”,王博豪凭借自己的发明获得了金奖,学校评委对他的发明颇有兴趣。中国银行伦敦分行原行长助理、现任学院教授谢晋对他相当赞赏,一直鼓励着他。之后他被推荐参加一系列比赛,屡获嘉奖。2009年11月,他的创业团队参加了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大赛,一举夺得了一等奖,并获得了10万元奖金。

  创业大赛让更多人知道了王博豪和他的led灯,有了媒体的宣传,不少客户都不请自来。同时,成都市大力实施创业带动就业,针对市民创业、特别是大学生创业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措施。受益于这些优惠政策,王博豪的公司不仅入驻了锦江区大学生创业园,享受了相关优惠政策,还在成都团市委的帮助下,得到了银行100万元的信贷额度支持。在这些常规的优惠政策之外,高新区还聘请了担保律师,这能帮助入驻企业把担保费用降低至6%。园区还指定一家成功企业辅导新入驻企业,实行一对一的指导。

  前来视察创业园工作的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看到led节能灯后十分感兴趣,指示相关部门采购一批,用于更换党政办公楼的传统照明灯具。

  “现在我公司的灯泡月销售量都在10万只左右。”王博豪眉飞色舞,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低碳包装,灯泡卖进世博会■

  虽然他做的是“低碳”生意,但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他还不知道“低碳”为何物。在了解“低碳”的发展前景之后,他决定主打环保牌,对产品进行品牌包装。今年5月份王博豪参加了在北京首都博物馆举行的第十届科技活动周开幕式,期间还受到国务委员刘延东的接见。

  不久前,上海世博会也采购了他的产品。现在,王博豪的led灯正在接受欧洲节能基金est(energy saving trust)的3万小时监测,如果顺利通过测试,不但能得到50万英镑的资助,英国政府采购也将伸出橄榄枝,采购量将高达千万只。

  公司业务好转起来,许多风投都来找他,希望注资,他都一一拒绝了。他说:“现在公司刚走上正轨,我希望先把公司的架构搭建好。”目前,王博豪的公司有管理人员10多人,工厂员工30多人,月纯利润数万元,并计划在每年推出1——3款新产品,建立以成都为中心、以山东和江浙为重要据点的国内销售网络。王博豪希望,以后能在新希望集团旁边建立登峰集团总部,因为他的奋斗目标就是像刘永好那样,把登峰打造成一个享誉国际的民族品牌。

  当代大学生创业励志故事篇三

  年产值达1000万元

  1986年出生的李正森从小在农村长大,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村里老人担水烧柴困难,他总是主动跑去帮忙。每当听到大人们谈论哪个村民无钱看病可怜时,他就幻想着自己将来当了大老板,让那些可怜的乡邻都能在自己的公司上班挣钱。

  2009年,李正森从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毕业,在县城找到了一份建筑工作。由于所学专业对口,加之吃苦耐劳,工作有魄力,很受公司经理喜欢。一天,李正森回老家瓦房口镇看望父母,和同村一个15岁的少年同坐一车,这孩子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可由于父亲残疾家里贫困,考上重点高中就没有上。这再次刺激了李正森的那个童年梦想:创业办厂,带领乡亲们一起走上致富路!

  2009年秋,当地政府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村里引进了肉鸡养殖企业。在建筑公司上班仅两个月的李正森辞去工作,信心百倍地搞起了肉鸡养殖,租地、贷款、建棚,他把周边一些留守老人和残疾朋友请来打工,连自己的父母也拉进来帮助管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第一次购买的4000只鸡苗在路上就热死了一半,等到卖成品鸡时,收购经理说2000只的养殖规模太小,相应的人工成本就会过高,赚不了钱还肯定要亏本。第二次购回的6000只鸡苗总算养大,可市场肉鸡价格大跌,当他拿到卖鸡款看着空荡荡的鸡棚时,眼泪唰唰直流,赔了20多万元,他三天三夜没睡着觉。第四天强撑着给村民付工资时,乡亲们都知道他赔了,让他先还银行贷款再说,但他执意先给村民付了工资。李正森回乡首次创业的一腔热情就这样被浇灭了。

  李正森引种香菇纯属偶然。2010夏季,李正森为了弥补养鸡的亏损,就跟着一个朋友搞起了猪苓购销。有一次,他到安康宁陕县收购猪苓,看到当地的食用菌产业很红火,就动了栽培食用菌的心思。他发现柞水以前都是用椴木栽培香菇木耳,随着人们对生态环保的重视,当地椴木食用菌产量必然会越来越少,而袋料生产香菇在柞水还很有限,这应该是一个致富商机,李正森瞅准了这一项目。宁陕的一位经理了解到他的创业经历后,被李正森憨厚耿直、富有同情的心所打动,就同意和李正森合作。

  2010年底,在小岭镇政府的扶持下,李正森在金米村租地40多亩,注册资金300万元成立了陕西正森农业生态有限责任公司,他还注册了“正森”绿色食品商标。年李正森投资建设玻璃丝骨架大棚150个,购买高效灭菌炉、自动装袋机、电动翻料机等食用菌生产配套设备50余台,同时配套建设了装袋车间、菌种室、接种室、锅炉房、仓库、冷库和加工包装车间。

  金米村既是板栗大村,又是核桃改良大村,每年林木科管会产生大量的树木枝条,还有大量的植物秸秆。自从在金米村建起食用菌公司后,他就从村民手中收购这些树木枝条、废弃秸秆和玉米芯、麸皮、玉米糠等,让这些往日的废弃物变成了钱串串。李正森还在生态循环经营上多动心思,对食用菌进行专业化生产、加工、销售,将食用菌培养基使用后又作为有机肥料还田,整个产业流程确保不给环境造成损害,公司采取“公司+协会+农户”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回收、统一正森品牌销售,提高了菇农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带动周边农民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年3月,在陕西正森农业生态有限责任公司的带动下,金米村组建了金米食用菌产业协会,村上33户农民加入协会,依托正森农业生态有限公司发展食用菌,仅去年村上生产食用菌150万袋,产鲜菇1750吨,年产值达1000万元。

    526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