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的故事

|小龙

  哲理因故事而生动,因哲理而感人,因其独特的魅力促使杂志大量刊发、学生大量积累。对此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关于佛学的故事的相关范文,以供参阅。

  关于佛学的故事篇(1)

  前清时,松滋县临湖镇是一个很大的集市,居民很多。镇的尽头有座慧光寺,寺里住持是悟轮禅师。

  悟轮禅师看来像个农夫,从来不讲经说法,若问他佛理,也常不做答,但是他常常坐在禅床上入定,整天都不出来。有时半带疯癫地讲些人们听不懂的话。由于他平易近人,大家仍然很尊敬他。

  一天,悟轮禅师盘腿在禅榻上闭目入定,突然张开双眼,嘴里喃喃叫道:“作孽啊!作孽啊!”急忙起身拿钱,叫寺里小和尚跟他一起到街市去。

  他走到宰猪卖肉店铺前,看货架上还吊着半边猪身,已吊了两天,卖不出去。屠夫看到悟轮禅师垂涎欲滴的馋相,觉得奇怪,问道:“师父平时斋戒很严格,为何今天想买肉吃?”禅师说:“最近参禅机,忽然参透一句话,叫做‘酒肉穿肠过,佛在心中留。’想一想,何必吃素守斋戒守得那么辛苦?参透这个禅机之后,现在不执着了。所以来买肉吃。你这半身猪肉,为什么卖不出去?”

  屠夫听了,心中高兴,说道:“师父要开斋戒了,今后要多来交易啊。这半身猪肉,因为瘦骨如柴,肉色又不好看,大家都不要。我这就半价卖给师父吃,送半个人情。师父可要多来光顾。”

  因为和尚来街市买肉吃,引来很多好奇的人围观。

  悟轮禅师给了猪肉钱,叫小和尚把半身猪肉背在背上,大声对众人说:“我老僧要开斋戒了,大家有兴趣的跟我回寺去看和尚吃肉啊!”于是,有二十余人跟在后面,大家议论纷纷。

  悟轮禅师故意带着小和尚绕着弯路走,走进热闹的市区。大家见和尚背着猪肉,招摇过市,跟在后面的人更多,悟轮禅师还特地到酒店沽了几瓶酒,提在手上走。“和尚要吃肉喝酒啰!”一伙大众哄哄的,连街坊里长保正都跟过来看热闹。

  回到寺里,悟轮禅师一面招待大众坐下,一面吩咐厨房马上动手切肉烧火,还特别交待要把猪肉剁够千刀,才可以下锅。一时间刀砧亮出,五味调配,蒸焖烧炸,整个寺院肉味飘香。引得小和尚及一伙大众口水直流。

  不一会厨房报说菜色已备妥,禅师吩咐将酒肉分摆十余桌,放在大众面前。

  这时禅师对大众作礼,说:“老僧刚才嘴馋,一时忍耐不住,买了酒肉。但现在一想,斋戒半世,突然吃肉,肠胃不能适应油腻,唯恐受不了。还是请各位来客代老僧饱餐一顿,所有的酒肉佳肴,今餐全部要吃光,不能剩下片肉滴酒。有劳各位。”一面说一面请里长保正等人上座。

  大众一听,轰然大乐,笑道:“原来和尚想请我们饱吃一顿,故意用谎话骗我们来。但不知他闷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于是,众人争着抓筷抢碗,大快朵颐,很快就吃得精光。

  悟轮禅师看大锅内连汤都没剩下一点,拍手大笑,立即升座,高唱偈曰:“李儿郎、李儿郎,千刀孽债今已偿,快出产门转人身,两天两夜闷煞娘。”

  众人听不懂和尚的禅机,忙问其故。禅师对里长保正说:“你们要想知道其中因缘的话,可到前村李大户家去看,他妻子两天两夜难产,现在已平安产下麟儿,大家去恭喜他吧!”

  众人赶忙到李大户家去,果然看到李大户全家兴高采烈,屋内传出婴儿呱呱啼哭声。经详细询问,才知道李妻临产已两天多,腹部奇痛而胎儿生不下来,医生用尽办法都无效。情况非常危急。等到寺里猪肉一吃光,婴儿就顺利出生了。

  原来那口猪就是婴儿的前身,夙世的因果孽债,前身还欠千刀剁砍,还要供大众吃尽其肉,才能还清夙债而转身为人。

  大众才知道,原来悟轮禅师是得证的菩萨。从此轰动,远近闻名,众人争相来问事查三世因果。悟轮禅师不胜其烦,终于有一天,禅师失踪,不知去向。

  莲翰曰:得道高僧在世间的所作所为,往往是很怪异,这不是他故意造作,去卖弄玄虚。而是他不能将天机泄露,只好暗中去做救度的事。

  以千刀来剁他的身,并煮吃他的肉,看来非常残忍,绝不是慈悲为怀的出家人所为。但若非如此,则不能救李家母子两条人命,猪魂也不能得到解脱。到底如何才是真正的「慈悲」呢?所以,我们凡夫俗子,是不可以用世俗的角度去衡量圣者的行为。

  如果禅师真的能够去吃这只猪的肉,那么,这只猪就真正有大福份了,李家儿郎必定多福多寿。可惜禅师尚有保留,还是未尽慈悲。

  更可惜众人知道悟轮禅师是得道高僧之后,大家只会去问三世因果,而没有人去请教佛法的修行妙谛,真是错失大好良机!

  关于佛学的故事篇(2)

  马祖道一和石头希迁当时平分禅家天下,共同接引天下的学生。药山本来是石头希迁的学生,一天,药山问石头希迁:"三乘十二分教义,我还粗略领会一点。禅门宗旨'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说我实在没有弄明白,请师父为我指点。"石头希迁:"这样不对,不这样也不对,这样不这样总是不对,你怎么办?"药山不知所措。石头希迁:"你的因缘不在这里,还是到马大师那儿去吧。"药山惟严禀受师命,恭敬地去礼拜马祖道一禅师。还是那些提问。马祖道一:"我有时教它扬眉眨眼,有时不教它扬眉眨眼,有时扬眉眨眼的是它,有时扬眉眨眼的不是它。你究竟要怎么理解它?"药山听了恍然大悟,便向马祖礼拜。马祖道一:"你见到了什么道理,就行礼拜谢?"药山惟严:"我在石头希迁老师那里,就好比蚊子叮铁牛,不得其门。"马祖道一:"既然这样领悟了,就得好好护持。"

  有一天,药山惟严在禅坐,石头禅师见后便问:"你在这里干什么?"惟严答到"什么也不干。"石头说:"这样就是闲坐了。"惟严说:"如果是闲坐,就有所作为了。"石头又问:"你说什么都不干,到底不干什么呢?"惟严答道:"千圣不识。"

  一次,惟严禅师在坐禅,僧人问他:"师父,你坐着呆呆地思量什么?"禅师回答:"思量这个不思量。"僧人不解地问:"不思量的怎么思量?"惟严说:"非思量。"

  有一天傍晚,惟严禅师登山散步,忽然云雾散开,月亮露出了身影,禅师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了起来。笑声,传到了周围十几里外还听得到。第二天早晨有人来问,僧徒们说:"昨夜和尚在山顶大笑。"

  刺史李翱听说此事,为药山惟严赋诗一首: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

  关于佛学的故事篇(3)

  一位年轻人拜访贤人求教智慧。

  “年轻人啊,请随我一起来。”贤人这么说着,默默地向附近的湖走去。

  走到湖边,贤人毫不犹豫地跨进湖里,向湖的深处走去;年轻人无奈,只好跟随在贤人后面。

  湖渐渐深起来,水浸没到年轻人的脖子,可是贤人毫不介意年轻人那恐怖的目光,走得更远了。水终于浸没了年轻人的头顶。不久,贤人又默默地转回身,回到湖岸边。

  上岸后,这位贤人用揶揄的口吻问年轻人:“潜入水下时,你有何感觉?除了想上岸之外,还考虑别的事吗?”年轻人立即答道:“我只想得到空气。”

  贤人慢慢地训谕道:“正是如此啊!要想求得智慧,就要像沉入水下时想得到空气一样强烈,才能获得啊。”

    529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