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小故事
科技行业从来都不缺乏怪异或者很酷的故事。对此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科技的小故事,以供参阅。
科技的小故事篇(1)
断手再植
一个冬日的大早,上海第六人民医院急诊室。
他叫王存柏,27岁,是上海机床钢模厂的青年工人。这天,他在工作中操作不慎,右手腕关节以上一寸处,已被冲床完全切断。同事把他和鲜血淋漓的断手送到了上海第六人民医院。按照管理,对于这样的外伤,医生能做的只有包扎伤口,断了的手,再也无法挽回。
但这一次,已有9年临床经验的骨科主任陈中伟打算尝试一件没有人做到的事情。手术前,陈中伟一面挑选要用的器械,一面考虑,要接骨头、神经、肌腱、肌肉、皮肤五部分,其中,如果不把血管接通,这只手不会成活。在血管手术专家钱允庆的配合下,开始为王存柏施行断手再植手术。
这是世界上首例断手再植手术。1963年1月2日,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接活断手的国家。
手术成功的第3天,周恩来总理获悉了这一消息,特地在上海接见了陈中伟。
1929年,陈中伟出生在浙江宁波一个“医学之家”:父亲是县医院院长,母亲是药剂师。姐姐,以及后来的姐夫、太太、岳父、岳母,还有女儿,也全都是医生。
小时候,陈中伟便常好奇地从父母那里接过显微镜观看,开始明白什么叫细胞,什么是红细胞。他以为,脓那么脏,一定是病菌,父亲告诉他,脓是白细胞与细菌打仗牺牲后的“尸体”。
渐渐地,他开始学着父亲的样子,拿着解剖刀,解剖青蛙之类的小动物。甚至连家中宰鸡剖鱼的机会,他也不放过,借机解剖动物、了解动物构造。后来他的夫人说,陈中伟在家切肉剖鱼,十分在行,飞针走线,衣服比自己缝得还好。
后来,陈中伟考上了宁波第一流的中学——效实中学,做了后来的著名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童第周的校友。
1948年,中学毕业的陈中伟考入上海第二医学院医疗系。在大学里,他特别注意学好解剖学。他认为,侦察员要对地图了如指掌,对于外科医生来说,解剖图就是地图。他亲自动手解剖了十几具人的尸体,从此脑中有一张立体的解剖图,为医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4年秋天,陈中伟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开始在第六人民医院担任骨科医生。
1963年1月2日,陈中伟和他的同事们“在医学界爆炸了一颗原子弹”,王存柏右手5个指头全部成活。(1年后,王存柏的右手恢复如常,可以提包、写字、穿针引线、打乒乓球。)
陈中伟教授是我国将“显微外科”技术应用于再植和移植手术的第一人。有人形容,显微外科手术是“明察秋毫”的手术。陈中伟所用的针、线,只有头发的三分之一细,掉在地上就找不到,针往布上一插,针尖也会碰断。
动手术时,陈中伟的心比绣花女工还细。为了使双手能够在显微镜下进行精细的手术,陈中伟一有空就钻进实验室,坚持用大白鼠的股动脉作为缝合练习对象——人手上最细的血管是1毫米,而大白鼠的动脉血管只有0.8毫米左右。渐渐地,他地练习对象又移至更细的兔子耳朵血管上:先把兔子的耳朵切下,把极细的血管接上,接好的兔子耳朵能竖起来。
“等到老鼠大腿和兔子耳朵都接活了,我相信我已能够在人体内进行任何血管手术了。”
医学界有句行话:“一个好的外科医生,要具有狮子般的心、鹰般的眼睛和女人般的手。”“狮心”是指敢下手开刀,“鹰眼”意味目光敏锐,“女人手”是形容手非常细巧。陈中伟在无数次的手术和试验中,出色地磨炼了这三项技能。他的一生中,他和同事共接活了数千只断指。此外,陈中伟一共主持发明过6项断指再植技术,他所提出的“断肢再植功能恢复标准”,被国际显微重建外科学术界公认为“陈氏标准”。
1978年,陈中伟与人合著的43万字专著《显微外科》出版,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1982年,这本书被译为英文,由著名的德国斯普林格(Springer)出版社出版,向全世界发行。这是中国大陆医学界首次在国外出版的专著。
美国作家赫纳汉为美国《科学年鉴》撰写的《显微手术》一文中,高度评价了陈中伟的成就:
“毫无疑问,断指、断肢再植成功病例最多的还是在中国内地。中国的显微外科医生在1964年首次成功地再植了断指。最早在一只手上再植上四个断指的也是他们……最近访问过中国的原美国医学学会主席托德说:‘他们(指那些外科医生)的本领比我们在美国见到的高超得多。’”
顶着“世界断肢再植之父”、“国际整形重建外科创始人之一”两项桂冠,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陈中伟是各地争相邀请的对象。他的很多学生在国外很成功,多次高薪邀请陈中伟去国外工作,都被婉拒。即使妻子赴美照顾女儿,陈中伟仍然中国、美国两头飞。
宁波市文联创联室主任、《陈中伟传》作者王耀成说曾问过陈中伟:“为何不出国定居?”陈中伟说:“我的病人,我的事业在中国。为何要出国?”
2004年,陈中伟不慎坠楼去世后,与他相识多年的祈医生回忆起他,讲过这样一则往事:
陈中伟到宁波大学给学生们作报告,说自己年纪那么大了,将来的医学事业要靠在座的每个学生努力奋斗了。老先生在讲台上说着说着,忽然哽咽起来。
科技的小故事篇(2)
微波炉发明趣事
起源:“世纪一喷”
1940年9月,进行军用雷达微波能源研究的英国科学家带着磁控管样品与美国雷声公司进行合作沟通。
1945年时,美国工程师珀西?斯本塞在微波发射器旁发现,放在口袋里的巧克力融化了。
口袋里的巧克力为什么会融化呢?斯本塞抓住这一现象进行了认真分析和研究。“难道是微波起的作用?”于是斯本塞用微波先后对玉米、鸡蛋等食物在微波发射器旁进行试验,结果受热爆炸的鸡蛋喷溅他一身,这就是著名的让斯本塞坚信微波加热的观点的“世纪一喷”!
实验发现某些波长的电磁波的确能引起食物发热。在此基础上,他第一个提出利用微波加热食物的设想。
“雷达波”炉诞生
在斯本塞奇特思路的设想下,一种利用微波加热的新烹饪方法产生了。
1946年,美国雷神公司并与斯本塞共同研发专门烹饪用的微波炉,并获得使用微波来烹调食物的专利申请,次年获得首个微波炉专利。
1947年,世界上第一台家用微波炉推出,有一个1700W的水冷式磁控管,重量超过340公斤,足足有6英尺高,成品检验时,只能被安放在波士顿饭店,它的价格也非常昂贵——3000美元。因为它的发明来自于雷达装置的启迪,所以最早被称为“雷达波”炉,后来才正名为“微波炉”。
斯本塞本人也因为突出成就,获得了美国海军颁发的最高公民奖“公众服务优异奖”,同时被著名学府麻省理工大学授予名誉理学博士头衔。
斯宾塞在做实验时本人经受微波烘烤,不过这似乎对他的健康并无影响:他活了76岁(1894-1970) ,这表明微波炉危害论有些危言耸听。
元老级家用微波炉问世
1964年,日本人小仓庆志改善了微波炉磁电管,大幅降低微波炉价格。
1965年,乔治?福斯特与斯本塞一同又设计了一种耐用廉价的微波炉,才在美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67年,微波炉终于瘦身成功,并且改变了人们对微波炉的看法,形体娇小且动作迅速,只需要几分钟就能完成以往可能需要花费几小时才能完成的烹饪。Amana推出一款微波炉售价为495美元,开始了成为家庭厨房主力的征途……
科技的小故事篇(3)
青霉素的发明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因病原菌侵害农作物造成饥荒、侵入人体造成疾病流行甚至毁灭文明的记载并不鲜见。在征服病菌的道路上,科学家们有过许多丰功伟绩,其中最有划时代意义的莫过于青霉素的发明。
英国圣玛丽学院的细菌学教授弗莱明,早在青年时代,就对微生物研究情有独钟。从1928年开始,弗莱明研究葡萄状球菌。弗莱明和助手每天要在实验台上配置十几种培养基,对数百个培养皿和接种工具进行高压灭菌,然后在无菌室里接种,放进培养箱培养,观察记录不同菌株的生长情况。但是空气中充满着各种微生物的孢子,在进行微生物培养中,即使灭菌工作做的再好,也难免掉进杂菌。弗莱明和助手在试验中遇到过无数次的污染,他们每次都细心地分析原因,研究不速之客对葡萄状球菌的影响,然后彻底销毁培养基和杂菌,重新再来。但是不速这客却引来了新的发现。
不知不觉夏天到来了,弗莱明像往常一样打开培养箱。突然,他发现了一只被青绿色霉菌污染的培养皿。他立即取出,对着窗外树影透过的光亮仔细观察,发现了怪事,在霉菌生长处,葡萄状球菌的菌落怎么不见了?弗莱明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在霉菌周围有一大片空白区,这是以前没有注意到的现象。他迅速转动大脑,觉得这青绿色的霉菌中,一定有杀菌物质杀死了细菌!弗莱明小心翼翼地用接种针将这种霉菌挑出来进行培养和繁殖。师徒三人一一进行试验,不仅发现只要用1/800浓度的青霉菌菌种的滤液就能杀死夺去千百万人生命的肺炎球菌,还在兔子上试验说明青霉素对哺乳动物的毒性很小。弗莱明和助手将发现成果写成论文,发表在英国的医学杂志上,时间是1929年。
十几年过去了,青霉素的提炼的困难阻碍了它在治疗上的价值,直到英国病理学家法劳来通读了十几年的医学杂志,敏锐的发现了这个让他惊喜的研究成果。在一次科学的集会上,法劳来把开发青霉素的想法告诉了大家,得到专家的认可,成立了以法劳来为首的研究课题组。在化学家秦因的努力下,很快得到了青霉素结晶。他们又经过许多昼夜的辛勤劳动,胜过磺胺的最好抗菌药,一种高纯度的青霉素研制成功了。青霉素的问世震惊了世人,一时间,它构筑起保卫人类生命的长城。
虽然生物的变异特性、病菌的抗药性选择从20世纪70年代起使青霉素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人类对青霉素的不科学使用使青霉素在抗药菌株面前败下阵来,但毋庸置疑,它的问世代表了一个时代、一个抗生素治疗的新时代。也正是从青霉素开始,用微生物发酵成了制药业的支柱。在我们欢呼一个个医学成就时,千万不能忘记青霉素的发明人弗莱明和将青霉素用于临床的科学家们。
猜你感兴趣: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