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主要传播途径

|文凤

登革热是亚热带或者热带的传染病。和疟疾、流行性出血热一样,都是急性传染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登革热主要传播途径,如果喜欢请收藏分享!

登革热主要传播途径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引起、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它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在世界各地曾多次发生大流行。我国首次经病原学证实的登革热流行发生于1978年的广东省佛山市。广东、香港、澳门、台湾是登革热流行区,随着气候变暖和交通愈加便利,近年发现病例的省区有向北扩展的趋势。

登革病毒归为黄病毒科中的黄病毒属,病毒颗粒呈哑铃状、棒状或球形,直径20~50纳米。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长约11个千碱基对,编码3个结构蛋白和7个非结构蛋白,基因组与核心蛋白一起装配成20面对称体的核衣壳。外层为脂蛋白组成的包膜,包膜含有型性和特异性抗原。根据抗原性的差异,登革病毒可分为4个血清型,各型之间与乙型脑炎病毒皆有部分交叉免疫反应。4个血清型在我国均被发现。

登革病毒不耐热,在60oC、30分钟,或100oC、2分钟的情况下即可被灭活;但耐低温,在人血清中保存于-20oC可存活5年,-79oC存活8年以上。此外,登革病毒对酸、洗涤剂、乙醚、紫外线、0.65%甲醛溶液敏感。登革病毒经伊蚊叮咬进入人体,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值后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然后再定位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组织中复制,再次释放入血流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引起临床症状。登革病毒感染后,可导致隐性感染、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在我国少见。

登革热主要传播途径

传播登革热的主要媒介蚊虫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伊蚊体色为黑色,头部、胸部、腹部和足有银白色或白色花斑,俗称“花斑蚊”。

登革热常见的症状

1、发热所有患者均发热。起病急,先寒战,随之体温迅速升高,24小时内可达40℃。一般持续2~7d,然后骤降至正常,热型多不规则,部分病例于第3~5d体温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称为双峰热或鞍型热。儿童病例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发热时伴全身症状,如头痛、腰痛,尤其骨、并节疼痛剧烈,似骨折样或碎骨样,严重者影响活动,但外观无红肿。消化道症状可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颜面及眼结膜出血,颈和上胸部皮肤潮红。脉搏早期加快,可出现相对缓脉,严重者疲乏无力,呈衰竭状态。

2、皮疹于病程2~5日出现,初见掌心、脚底或躯干及腹部,渐延及颈部及四肢。可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也有猩红热样皮疹,红色斑疹,重者变为出血性皮疹。皮疹分布于全身、四肢、躯干和头面部,稍有痒感,皮疹持续3——4日,一般与发热同时消退,但也有热退皮疹明显者,疹退后无脱屑及色素沉着。

3、出血于发病后5-8日,25~50%病例有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如牙龈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及阴道出血等。

4、淋巴结肿大全身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及触痛。

5、其他可有肝脏肿大,脾大不常见,ALT升高,个别病例可出现黄疸,束臂试验阳性。重型登革热于病程3-5日出现头痛、呕吐、谵妄、昏迷、抽搐、大汗、血压骤降、颈强直、瞳孔散大等,呈脑膜脑炎表现,或有消化道出血及出血性休克,病情发展迅速,常因呼吸衰竭或出血性休克死亡。轻型登革热表现类似流行性感冒,短期发热,全身疼痛较轻,皮疹稀少或无疹,常有表浅淋巴结肿大。因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或漏诊。

    445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