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温津贴2023年标准

|淑娟

高温津贴是高温劳动者的重要权益。新办法规定,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今天小编整理了河南高温津贴2023年发放标准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河南高温津贴2023年标准

河南高温津贴2023年发放标准

15元一天,6-9月领取

高温津贴是否该涨?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高温津贴本质上是企业为补偿劳动者在高温中福利损失的补偿性支付,其用意在于约制企业在高温条件下过度使用劳动力,从而减少高温给劳动者带来的伤害,是一种社会性保护措施。

张成刚认为,高温津贴应根据劳动者工资水平进行上调,以发挥补偿性作用。公共部门应根据地方劳动力市场运行情况对高温津贴进行调整,以达到保护目的。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告诉中新经纬,高温津贴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一种措施,其目的是缓解高温天气对劳动者身体和生产生活的影响。然而,由于长期未进行调整,部分省份高温津贴的标准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实际情况,应该适时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高温津贴是劳动者的法定报酬待遇,并非用人单位自设的“福利”。对于享受高温津贴的劳动者,用人单位若出现拖欠、未足额支付等情形,劳动者可依法申请仲裁、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向劳动监察大队等相关部门进行投诉。

高温津贴标准如何确定?是否是一成不变的?

答:高温津贴的发放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省政府授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职工平均工资、消费物价指数等因素研究确定或调整。

什么是高温作业?

答:劳动者从事露天岗位工作以及用人单位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作业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不含33℃)的统称高温作业。

盛夏酷暑应提防哪些“高温病”?

 不可轻视“热感冒”

  夏季常见的感冒为风热感冒和暑湿感冒,风热感冒是外感风热所致,表现为发热、流黄涕、咽喉红肿疼痛、咳嗽、咯黄痰,多伴有便秘。暑湿感冒是外感风湿或风热所致,也可因过食冷饮瓜果而引起,主要表现为畏寒发热、腹痛、呕吐腹泻、食欲不振、乏力等。

  “暑湿感冒与中暑有本质的区别。”武警总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贾静介绍说,暑湿感冒与中暑常出现相似的胃肠道症状,但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中暑为受热出汗过多所致,有发热,但无畏寒、鼻塞、流涕等感冒症状,重症可出现抽搐、昏迷。在治疗上二者有相似之处,治疗中暑重在祛除体内的暑湿,治疗暑湿感冒既要祛暑湿,还需疏解表邪。

  贾静说,夏季感冒多可预防,应避免或减少在高温时段外出,避免冷水冲澡和直接吹空调;不要为了一时贪凉,过多食用冷饮冰水;可用金银花,薄荷、白菊花等泡茶祛暑。

  风热感冒宜用板兰根冲剂、羚羊感冒片、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丸等。不宜选用羌活丸、理肺丸。如发热较重、咽喉肿痛明显,可同时服用双黄连口服液,如伴便秘可加用如三黄片、牛黄解毒片、一清胶囊等。暑湿感冒可服藿香正气胶囊、银翘解毒丸、十滴水、香苏正胃丸等。

  警惕心血管疾病发作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心内科陈步星主任医师强调,夏季减少心血管疾病突发事件的关键在于对原发疾病的控制,以及对高温时期特定危险因素的管理。

  夏季,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这些造成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高危因素很容易出现波动,引发危险事件。因此,建议高血压患者增加血压测量的频率,必要时进行24小时血压监测,以便于及时调整用药,避免血压大起大落。血脂和血糖也会因夏季气候、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的改变而出现波动,所以也要严格加以控制。

  陈步星说,夏季营养要注意全面均衡,饮食尽量清淡,不可暴饮暴食,不可过度饮酒。此外,还要积极戒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同时,还要保持好的心态和乐观的生活态度,防止“情绪中暑”。情绪失控、过度愤怒或紧张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要特别注意“静心”养生,做到“心静自然凉”。

  “夏日对心力衰竭患者而言是一次艰难的考验,稍有疏忽,急性发作就会不请自来。心衰患者在这个时期要注意液体的进出量和盐的摄入量,根据浮肿情况随时调整利尿药的用量,尽量不要让脚肿出来,不要出现疲乏无力感,一旦有这些症状或体征出现,要及时化验电解质,以便更好地调整用药量和水盐的补充量。”陈步星特别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对突然发生的胸痛、气急、喘促,要提高警惕,持续15分钟不能缓解者要立即到医院就诊。如持续30分钟以上者,即使缓解了也要马上去医院检查。

  盛夏提防脑卒中

  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武剑指出,酷暑是脑血管病的一个高发期,近日持续高温闷热,医院神经内科急诊脑血管病人明显增多,其中大多数是伴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老年病人。高温天气里老年人要特别注意预防脑卒中,也就是俗称的“中风”。

  在高温环境下,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心脏负荷加重,心率加快,极易产生心脑血管供血不足症状。此外,由于老人体温调节功能减弱,对气温感觉迟钝,故中风前多无感觉,一旦感到“闷热”,很快出现中风症状,使家人措手不及。老年人感觉“闷热”难受,常可能是中风的信号,如果忽然出现症状轻微或“一闪而过”的头痛、头晕和眼花以及半身麻木、肢体感觉异常,切勿以为是“天热吃不好睡不好”造成的,而应该及时去医院诊治。

  脑血管疾病患者要想安然度过危险的夏季,需在饮食、作息、用药等方面多加注意。首先是注意防暑降温,及时补充水分。特别是在早晨空腹饮一大杯白开水。晚上睡觉前,也最好喝杯水。其次,注意保证充足睡眠,如夜间睡不好,白天最好小睡一觉。第三是合理饮食、宜清淡为主。控制膳食中的脂肪摄入量,增加鱼类等含蛋白质丰富且含脂肪较低的食物。这里需要特别提醒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是:用药别间断,如果有慢性基础疾病并一直在用药,要坚持吃,不能在这段时间停药。

  此外,高温天气不宜做剧烈运动,可在早晨、黄昏时做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需要提醒的是,中午12点至下午2点最好不要外出,如果非外出不可,应有遮阳用品。

    508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