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教育部发布高考预警

|李金

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最新公布消息称,目前结合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典型案例,发布2023高考预警,其中郑重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务必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做到诚信考试。

教育部发布2023高考预警具体内容

2023教育部发布高考预警

一、组织高考作弊,逃不过法网恢恢

【案例】2020年高考前,考生朱某某伙同温某(另案处理)商议在考试中组织作弊,由朱某某提供试题,温某负责寻找“枪手”,共同出资付“枪手”做试题费用。考试期间,朱某某将手机带入考场,拍摄考试卷子传给“枪手”,“枪手”作答后发答案给考生抄袭。参与者和组织者都被迅速抓获。考生朱某某犯组织考试作弊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并处罚金人民币6000元。

【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向考生提供试题、答案的”,都属于违法行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对在高考、研考等国家教育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将直接认定为“情节严重”行为,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提醒】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会同教育部门,对各类涉考违法犯罪活动持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提醒广大考生,一定要增强法律意识,知法守法,不要一时糊涂,抱憾终生。

二、“李鬼”终难变“李逵”,以身试法不可行

【案例】某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美术与设计学专业统考中,两名舞弊人员找了一名大学生,为一名考生进行替考,被警方抓获。两名组织考试作弊者分别被判有期徒刑3年8个月和3年2个月;替考大学生犯代替考试罪被判处拘役5个月,缓刑1年。

【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都属于违法行为。

【提醒】近年来,一些新技术手段逐步被用于国家教育考试管理,严防替考等舞弊行为。考试虽可贵、诚信价更高,不要相信不法分子的蛊惑,以免上当受骗,更不要心存侥幸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以身试法终将“自食恶果”。

三、避开安检带手机,考试作弊毁前程

【案例】2022年高考期间,某考生避开入场安检,违规携带手机进入考场,开考后拍摄试卷发至QQ群寻求解答未果。依据相关规定,违规考生被严肃处理。

【法规】高考是法律规定的国家教育考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明确规定,在考试过程中使用通讯设备的,应当认定为考试作弊,其当次报名参加考试的各科成绩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考生在国家教育考试中携带或者使用考试作弊器材、资料,情节严重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停止参加相关国家教育考试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提醒】近年来,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部署开展高考手机作弊专项治理,让手机“带不进”“用不了”“传不出”。高考期间,全国各地莘莘学子将在标准化考场、全程视频监控下为梦想拼搏,在考试结束后,考场视频录像也会进行集中回放审看,确定每一名考生有无违规违纪行为。

考生应自觉遵守考场各项规则要求,服从考务人员管理,拒绝携带手机等违规违禁物品,遵守考试纪律。输了一场考试不重要,输了自己的人生才真是得不偿失。

四、虚假宣传不可信,没有“馅饼”有“陷阱”

考试命题专家授课、强化包过、某某同学被录取到某名校……这样的宣传文案和招生广告经常出现在各种考试培训机构的招生宣传中,让不少家长信以为真。从公开的教育培训机构虚假宣传、广告违法行为典型案例看,均不同程度存在着虚假宣传多样化、普遍化和价格欺诈行为问题。

【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明确规定,教育、培训广告不得含有下列内容:(一)对升学、通过考试、获得学位学历或者合格证书,或者对教育、培训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二)明示或者暗示有相关考试机构或者其工作人员、考试命题人员参与教育、培训;(三)利用科研单位、学术机构、教育机构、行业协会、专业人士、受益者的名义或者形象作推荐、证明。

【提醒】高考试题属于国家绝密级材料,其保管和运送都有极其严格的管理措施。各类培训机构根本不可能保证考生“包过”,也不可能提供“真题”,更不能花钱买文凭。考生切勿听信虚假宣传,上当受骗,造成财产损失,贻误宝贵的复习时间。

五、“占坑帖”当噱头博眼球,涉考“恶作剧”不可碰

【案例】2022年高考数学科目考试结束后,有网民发布部分试卷图片,被疑泄露试题。经公安机关侦查,查明系恶意编辑“占坑帖”。其考前在有关平台发布无关帖子占位,考后再用试卷内容替换原有内容,帖子时间仍显示为开考前,造成疑似考前泄题的假象。另有个别考生在网上发帖自称“考前押中试题”,同样属于考后恶意编辑的“占坑帖”。

【提醒】律师和专家提醒,如果考生恶意发布此类信息,除违反了考试纪律之外,还涉嫌违法,情节严重的还会构成犯罪。如果培训机构或其他人员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发布“占坑帖”的方式,虚构考前能获得试题或者“押中真题”的信息,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则涉嫌构成诈骗罪。考生切勿为了娱乐他人,最后“愚了”自己。

高考诚信考试的要求有哪些

1、考生须诚信考试,遵守考场规则和考试纪律,并自觉服从监考老师和其他考试工作人员管理,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碍监考老师等考试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不得扰乱考场及其他考试工作地点的秩序。

2、考生严禁携带任何通讯工具(如手机及其它无线接收、传送设备等)进入考场。

3、考生须按座位号对号入座,并将自己的《准考证》和《身份证》放在考桌左上角的座位号旁,以便考试工作人员查对。

4、考生在考场内不准交头接耳、左顾右盼、打手势、做暗号,不准夹带、旁窥、抄袭或有意让他人抄袭,不准传抄或交换考试材料,不准将试卷、答题卡、草稿纸带出考场。

5、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如不遵守考场纪律,不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管理,有违纪违规行为,按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33号令)中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2023全国各省市高考时间表

1.北京:6月7号—6月10号

2.天津:6月7号—6月10

3.山东:6月7号—6月10号

4.河北:6月7号—6月9号

5.山西:6月7号—6月8号

6.内蒙古:6月7号—6月9号

7.辽宁:6月7号—6月10号

8.吉林:6月7号—6月8号

9.黑龙江:6月7号—6月9号

10.上海:6月7日-9日

11.江苏:6月7号—6月9号

12.浙江:6月7号—6月10号

13.安徽:6月7号—6月8号

14.福建:6月7号—6月9号

15.江西:6月7号—6月9号

16.河南:6月7号—6月8号

17.湖北:6月7号—6月9号

18.湖南:6月7号—6月9号

19.广东:6月7号—6月9号

20.广西:6月7号—6月8号

21.海南:6月7号—6月10号

22.重庆:6月7号—6月9号

23.四川:6月7号—6月8号

24.贵州:6月7号—6月8号

25.云南:6月7号—6月8号

26.西藏:6月7号—6月9号

27.陕西:6月7号—6月8号

28.甘肃:6月7号—6月8号

29.青海:6月7号—6月8号

30.宁夏:6月7号—6月8号

31.新疆:6月7号—6月9号

高中高考学习方法与技巧

一、先计划后学习

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由浅入深。由少到多。逐步深入的过程只有订好计划再学习,学习才是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才能克服学习中的盲目性、忙乱性。

二、先预习后听讲

有的同学认为,反正老师要讲,课前预习是多余的:有些则认为,反正有些内容看不懂,预习等于“瞎子点灯白费蜡”……这些看法往往是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之一。一定要合理安排课前预习。

三、先复习后做作业

古人云:“温故而知新”。复习时巩固、消化和深化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回家后应把当天的知识认真复习一遍,该记的记下来,该理解的理解透了,然后再做作业。做作业时,第一不要看书,第二不要问别人,第三要有时间限制。只有这样,做题才有实际价值。

四、先调整心态后参加考试

考试的心态非常重要,同样水平的孩子,以不同的心态走入考场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心态良好、斗志昂扬就会促进思维,临场发挥就好;心态不好、紧张焦虑就会抑制思维,临场发挥就不佳,所以考前一定要调整好心态。

五、先独立思考后请教别人

没有独立思考是学不好知识的。思考可以对知识理解的更深刻,可以使所学的东西更扎实,可以使大脑变得更灵活。所谓学问,就是要又学又问。

高三高考学生怎么快速提高成绩

高三上学期是一个扎实复习期。经过高二的认知后,自己的学习地位也稳定下来,不再轻易后退。就要完全静下心来稳扎稳打地复习。此时也要注意调整心态,时刻保持自信心、坚韧的性格。不要受客观环境的影响,认真执行并适时调整自己的计划。这个时期最主要的目标是:调整好自己计划,稳扎稳打,使复习全面有效。

高三下学期是一个加速冲刺期。可以适当地做些拔高。要全面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查缺补漏,扫除残敌,不留后患。还有此时心理素质也很重要。注意情绪的变化,做到自我及时调整,自我鼓励和认定。这个时期最主要的目标是:调整好心态,查漏补缺,做好冲刺期。

    494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