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入伏和出伏时间一览表

|诗诗

2023入伏和出伏时间大家了解清楚了吗?2023年入伏时间是7月11日,末伏最后一天是8月19日。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3入伏和出伏时间一览表(完整版),希望大家喜欢!

2023入伏和出伏时间一览表

2023入伏和出伏时间一览

2023年三伏天时间表:7月11日-8月19日

初伏开始与结束的时间: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共10天;

中伏开始与结束的时间:2023年7月21日-2023年8月9日,共20天;

末伏开始与结束的时间: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19日,共10天。

初伏:7月11日-7月20日

初伏第1天:2023年7月11日

初伏第2天:2023年7月12日

初伏第3天:2023年7月13日

初伏第4天:2023年7月14日

初伏第5天:2023年7月15日

初伏第6天:2023年7月16日

初伏第7天:2023年7月17日

初伏第8天:2023年7月18日

初伏第9天:2023年7月19日

初伏第10天:2023年7月20日

中伏:7月21日-8月9日

中伏第1天:2023年7月21日

中伏第2天:2023年7月22日

中伏第3天:2023年7月23日

中伏第4天:2023年7月24日

中伏第5天:2023年7月25日

中伏第6天:2023年7月26日

中伏第7天:2023年7月27日

中伏第8天:2023年7月28日

中伏第9天:2023年7月29日

中伏第10天:2023年7月30日

中伏第11天:2023年7月31日

中伏第12天:2023年8月1日

中伏第13天:2023年8月2日

中伏第14天:2023年8月3日

中伏第15天:2023年8月4日

中伏第16天:2023年8月5日

中伏第17天:2023年8月6日

中伏第18天:2023年8月7日

中伏第19天:2023年8月8日

中伏第20天:2023年8月9日

末伏:8月10日-8月19日

末伏第1天:2023年8月10日

末伏第2天:2023年8月11日

末伏第3天:2023年8月12日

末伏第4天:2023年8月13日

末伏第5天:2023年8月14日

末伏第6天:2023年8月15日

末伏第7天:2023年8月16日

末伏第8天:2023年8月17日

末伏第9天:2023年8月18日

末伏第10天:2023年8月19日

三伏天是什么意思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 和处暑之间(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三伏分为初伏 、中伏和末伏。三伏天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三伏的日期是由干支历的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因为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所以初伏、末伏 规定的时间是10天。又因为每年夏至节气后的第3个庚日(初伏)出现的迟早不同,中伏的天数就有长有短。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入伏”后空气湿度增大,造成三伏天湿度高原因是,三伏天吹东南风,而东南方是太平洋和印度洋,空气潮湿,海风的潮湿造成了三伏天湿度大。三伏天”高温、高湿”是我国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北方地区“高温、干燥”。

三伏天的由来习俗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7月7日节气是小暑,古籍《群芳谱》中说:“暑期之此尚未极也。”因为小暑过后,全年最热的三伏就到了。伏天是雨水集中,全年最热的日子,又是阴起阳降的时候。《汉书·郊祀志注》中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夏至这天白昼长,太阳角度,但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夏至后日照时间一天比一天少了,气温却一天比一天持续升高,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的时候开始入伏,俗话说:“小暑大暑紧相连,气温升高热炎炎”。这段时间叫数伏天。

数伏天气要一个多月,古人把这段时间叫“三伏”,由初伏、中伏、末伏组成。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入伏,是初伏的第一天,10天后是第四个庚日叫中伏,如果第五个庚日在立秋之前,那么中伏就需20天,俗称两个中伏;若在立秋之后,中伏就是1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叫末伏。例如:2007年初伏第一天是庚子日,时间是7月15日、中伏庚申日,7月25日、末伏庚辰日,8月14日。8月23日是末伏第十天,以后就出伏了,随着日照时间缩短,天气也一天比一天凉爽了。

“伏”,乃是藏阴气于炽热之中的意思,具有警示作用。庚,在天干中排列第七,在与五行搭配中属金。金怕火,在数伏天气中逐日消减,因此古人以庚日来计“伏”。入伏以后,暴雨易形成洪水,称为“伏汛”。农谚说:“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福雨淋淋农民喜,小暑防洪别忘记”。因此,数伏天气既要防暑,又要防汛。我国用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相互搭配,六十天为一周期的纪日方法,已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据甲骨文研究是在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2年)元月二日已巳日开始,至今从未错记,是中国历法的一个奇迹。由于干支纪日与农历各月无一定对应规律可循,除推算个人生辰八字有用外,在其他领域目前很少使用,只有在推算“伏日”、“出梅入梅”、“分龙”等杂节气时才使用。


    454736